屋簷.jpg


古建築細部之美──漫談「斗拱」

配合課程:郁離子魯般

《詩經》記載:「如鳥斯革,如翬斯飛」,形容古建築的大屋頂好似飛鳥展翅一般輕盈。那麼,是什麼構件在支撐著這龐大的屋頂,又是什麼構件讓這龐大的屋頂出簷如此深遠又如此靈動呢?

答案就是──斗拱,正是屋簷下那一個個宛如花籃模樣的斗拱,起到了舉足輕重的承托作用,所謂「遠看擎天柱,近看百尺蓮」,形容的就是這頗具中國風的古建築構件。

斗拱.jpg
上圖:斗拱


斗拱

斗拱,又稱枓栱、斗科、欂櫨、鋪作、蓮花托、牌科等,是中國古代建築特有的一種結構,也是中國建築學會的會徽。梁思成先生曾說:「斗拱之於中國建築猶如柱飾之於希臘羅馬建築;斗拱之變化,謂爲中國建築之變化。」

在建築物的部位關係上,斗拱有三種不同的位置:一是在柱之上,二是在柱間額枋之上,三是在屋角,根據清代《工程做法則例》的命名,這三種分別叫柱頭科、平身科和角科。它們的出現位置如圖所示:

斗拱是怎麼出現的呢?斗拱最初是因爲中國古建築材料自身的缺陷和結構特徵而產生的。木結構形式建造的大屋頂是中國古建築最顯著的特徵之一,房屋面積越大,屋頂也隨之越大,而木材經不起常年的風吹日曬雨淋,且剛度較小。斗拱當初就作爲一種支撐大屋頂大出簷的受力構件而出現,位於屋簷下柱頭與橫樑之間,不僅解決了木材因剛度不夠,應力對梁架結構的破壞,也加深了屋簷出挑的寬度和高度,保護了內部構件。屋面和上部構架的荷載通過斗拱傳遞給柱子,再由柱子傳到基礎,斗拱在其中起著承上啓下傳遞荷載的作用。

那麼,斗拱又有怎樣的發展歷史呢?

斗栱.jpg


斗拱的發展

斗拱的發展,可以分爲這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爲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銅器拱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戰國中山國墓出土的銅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漢代的石闕、明器、畫像石和畫像磚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這一時期,各個斗拱間互不相連。

第二階段爲唐代至元代。這時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簷的構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

第三階段爲明代至清代。這一時期,斗拱的尺度不斷縮小,斗拱之間的間距加密。

斗拱.png
上圖:斗拱


斗拱的構造

斗拱的主要構件有拱、翹、昂、升、斗。

拱:矩形斷面的短枋木,略似弓形,位置與建築物表面平行,有瓜拱、萬拱、廂拱等之別;

翹:形式與拱相同,方向與拱垂直,向前後伸出並翹起的短木,因前後翹起而得名「翹」;

昂:翹向外的一端特別加長,斜向下垂

升:在拱和翹(昂)的相交處,在拱的兩端,位於上下兩層的拱間的斗形立方塊

斗:在翹(昂)的兩端,位於上下兩層翹(昂)之間,承托栱、昂的方形木塊,因狀如舊時量米的斗而得名

米斗.png
上圖:方形米斗
米斗.png
上圖:舊時方形米斗


斗拱的作用

斗拱是較大建築物的柱與屋頂間的過渡部份,主要有四個作用:

斗拱位於柱與梁之間,承上啓下。

斗拱將最外層的桁檀挑出一定距離,在凸顯出簷造型的同時,保護牆體和門窗免受日曬、雨淋。

斗拱作爲榫卯構件,有極強的抗震性能。

此外,斗拱也是極好的裝飾性構件。


斗拱.jpg


古建築之美,在於其承載了中華數千年的歷史文明,在於其凝聚了中華百姓的閃光智慧,在於其映射了不同歷史時期的人文特色。古建築之美,更多地體現在一處處的細節中,或大氣,或精緻,或繁複,或簡約,斗拱則是其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

斗拱古典的建築精神和氣質完美詮釋了古建築受力構件與造型藝術的有機結合,述說了中國古建築的結構歷史,是精華所在,它像屋簷下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像一朵朵盛開的花,展現了中國古建築的詩情畫意,增加了建築的靈動性和藝術性,成爲中國古建築中一個重要的標誌性民族文化符號。(編按:斗拱也標示了庶民階級與上層階級房屋結構的區別)

延伸閱讀:

曾宥源、楊裕富:傳統工匠中大木的解說與題問
卡榫交錯的世界----樵客:傳統建築大木作結構配件說明

鹿港天后宮斗拱.jpg
上圖:斗拱


【文章出處】
《人人焦點》
文物總動員──古建築細部之美
(編按:題目另訂,各段標題調整,部分文字更改)
2020-09-14
網址:

https://ppfocus.com/0/cue0949f6.html
作者:不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