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呆的小孩.jpg
示意圖


早就知道, 這個孩子我們不會教

常被朋友虧「你們這樣太寵小孩了!」沈潔伃的爸媽自知,陪女兒一路走來, 很多決定絕不只有「寵」那麼簡單,更包含許多的不得已跟期許。

如果你的孩子有天告訴你,她不想去上學,你會怎麼辦?

沈俊光、卓淑惠這對父母,一個是國中校長、一個是國中美術老師,在女兒沈潔伃考上基隆女中之後,面對了孩子拒學的衝擊。但他們沒有選擇成為強勢的父母,而是給孩子時間與空間,陪伴沈潔伃在體制內外轉學3次,追尋學習的意義

沈潔伃今年20歲(2016)、基隆人,高瘦、喜歡瞇著眼笑,從小學舞的她,走著走著好像就要踮腳跳起開心的舞步,卻有曲折的求學史:

.十歲,從體制內基隆市信義國小轉到開放教育的深美國小
.小六下,獨自搭火車轉學到宜蘭念人文國中小學
.國中讀體制內基隆市銘傳國中
.考上基隆女中資優班,3個月後休學,轉到宜蘭人文無學籍行動高中
.現在白天在設計公司做策展工作,晚上念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夜間部一年級

高中發生拒學之前的沈潔伃,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在念教育的大姑姑沈若葳建議下,小四轉學至號稱「公立森林小學」的基隆市深美國小,時常拿到學習優異「卓越獎」,高年級時還會在考前一週的清晨五點起床複習生字。

但這個追求完美、細膩敏感,自我要求、也要求別人的個性,讓沈潔伃的人際發展不斷碰壁。小六下,沈潔伃被霸凌、排擠,情緒低落想自殺,嚇得媽媽趕快幫她轉學到宜蘭人文國中小,家中長輩卻質疑:小六女孩獨自搭火車到那麼遠的地方讀書「有必要嗎?」沈俊光為此差點鬧家庭革命,但夫妻倆知道,轉學是非常時期、不得已的選擇。

後來,沈潔伃回基隆念爸媽服務的銘傳國中,成績雖維持前10名,逐漸克服人際問題,卻對學習爆發強大的質疑。她不懂「為什麼要念這些書?為什麼要考試?」


換個方向,幫她找回學習的意義

若找不到強烈清楚的意義感,她無法繼續學,但學校無法為她釋疑,老師只說:「把基測想成一隻大恐龍,打敗它、高中就解脫了!」考上基隆女中第一天,老師又說:「要拚校排前8、拚繁星,要玩大學再玩!」 於是走上痛苦的拒學之路。

「最慘的時候,我們一個抬頭、一個抓腳,把她丟進車子、扛到學校,她卻整個人軟綿綿癱在輔導室,」夫妻倆才警覺,女兒「真的不是在裝病」,而是完全不能適應體制的填鴨學習。姑姑發現,沈潔伃曾在紙條上寫下:「媽媽,我不是不愛上學,是不愛上這樣的學校!」的求救訊號。

媽媽卓淑惠在學校帶過許多中輟生跟少輔院的青少年,她早早就苦惱著,這孩子跟他們夫妻倆太不一樣了,他們不會教,勢必得易子而教。

爸爸沈俊光出身體育系、是一位重視孩子快樂多於成績的校長,姑姑沈若葳也熱衷開放教育,他們幫助過太多失去動機的孩子,深知體制內有很多不合時宜的地方,全家都在「體制內做體制外的事」,因而特別能體會沈潔伃在體制內遭遇的辛苦。

夫妻倆在學校看過多少不適應體制的孩子,「但眼前是自己的孩子,該怎麼做?你會特別掙扎。我們真的只希望她快樂就好,她真的太不快樂了!」媽媽哽咽的說。


新的學習路,開始不後悔的人生

基女讀了三個月,父母放手讓沈潔伃休學、轉到宜蘭人文行動高中就讀,開啟探索自我、找尋意義的學習之路。她努力玩社團,參加校刊社、戲劇表演、學長的創業計劃,自學用蘋果電腦軟體做美編,到美國打工換宿八十天等行動學習,過著「即使明天死也不要後悔」的人生。

取得高中同等學力之後,現在沈潔伃白天工作、晚上念大學夜間部,教育實驗之旅仍持續進行中。特別的是,她現在做的工作,是想為對學習有疑惑的年輕人提供平台,告訴他們:教育有很多選項、人生不必被考試限縮,也不用跟她一樣受苦。

生養孩子,每個決定都不容易,沒有一對父母會是完美的,卓淑惠說:「我們也不是沈潔伃的完美父母,我們反而從她身上學到很多、很多。」


準備考試.jpg
示意圖


【文章出處】
《翻轉教育》
〈早就知道, 這個孩子我們不會教

2020-11-24
網址: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6279
作者:李宜蓁
【作者簡介】
李宜蓁,《親子天下》資深編輯、撰述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