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問疾品」
維摩詰經常常是我的早課,尤其是「問疾品」。
「早課」包括閱讀,也包括抄寫。
「問疾」也就是探病。這幾年朋友多老病,也越來越有機會到醫院探病,維摩詰經的「問疾品」也特別有感觸。
維摩詰是菩薩,也像在家居士。他生了病,消息傳來,佛陀世尊請眾弟子去探病。
結果文殊師利回答說:沒有人敢去探問維摩詰,因為維摩詰太聰明、口才太好了──「辯才無滯,智慧無礙」。去探病一定會對話,難免被詰難,不如不去。
最後文殊師利還是遵守佛陀的意思,答應前去探望維摩詰,代表佛陀去「問疾」,也展開一場精采的法會。
文殊和維摩詰因為「問疾」展開的見面與辯論,一時傳開消息,大眾都很興奮,知道這是不容錯過的一次聆聽「生命道理」的機會。
經文上敘述「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皆欲隨從」,參加的人如此多,各個階層的人都來了,盛況空前。
據說,當時生病的維摩詰感知到大眾要來,就以「神力」除去室內一切雜物,也沒有陪伴照顧的人。只有一張床,一臉病容,躺臥床上,讓空間可以容納眾多前來探病也聆聽說法的人。
敦煌好幾個洞窟都有這一段故事的壁畫,可見這部經當時流行很廣,販夫走卒,不識字的文盲,看不懂經文,但是畫在洞窟牆壁上的插圖,有人講解,看得懂,也聽得進去。
唐代大詩人王維給自己取了一個號,就叫「摩詰」,顯然文人知識階層也愛戴嚮往「維摩詰」。王維取了一個當時應該蠻「洋化」的名字,有點像近代信仰基督的人取名「保羅」或「約翰」吧。
文殊到了維摩詰床前,開始「問疾」。他的問病內容有很通俗的一面──「居士是疾,寧可忍不?療治有損,不至增乎?」──你的病痛,還可以忍得住嗎?治療以後,有好一點嗎,病情沒有增加吧?
大概我們去醫院探病會問的話,文殊也都問了。
文殊也有甚至像醫生一樣對病人病情細節的探問──
「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
──你的病,怎麼引起的?你的病,有多久了?你的病,怎麼樣才會好?
維摩詰的回答是「問疾品」的核心,他回答說:
「從痴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
我讀的是鳩摩羅什的譯本,也常常覺得無法翻譯解讀得比他更好。因此,多年來,常常晨起讀經之後,研墨鋪紙,把抄寫這一段作為自己的早課。
八八水災之後,看到許多畫面都想到維摩詰這一段話,又抄寫了好幾次。
維摩詰是修行的人,修行是要帶著人間的「痴」與「愛」的,修行也要帶著眾生的「病」一起修行。
【文章出處】
《中國時報》
〈維摩詰經「問疾品」〉
2009-10-08
網址:
https://pages.shanti.virginia.edu/Buddhism_Disc_Group/2011/01/22/%E7%B6%AD%E6%91%A9%E8%A9%B0%E7%B6%93%E3%80%8C%E5%95%8F%E7%96%BE%E5%93%81%E3%80%8D%E8%94%A3%E5%8B%B3/
文/蔣勳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蔣勳,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長樂人。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後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任《聯合文學》社長,先後執教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與東海大學,並擔任東海美術系美術系主任。著有散文、詩作、小說、藝術史、美學論述、有聲書等作品數十種。現任:新竹IC之音電台《美的沈思》節目主持人。
- Dec 02 Sun 2018 12:47
◎帶著病一起修行----蔣勳:維摩詰經「問疾品」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