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指舍利.jpg
上圖:佛指舍利(圖片引自網路)


佛骨留塵世,千劫證慈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TLgCQevtQQ(佛指舍利來台之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IZa6DpmIdE(佛指舍利來台之二)

法門寺佛指舍利,是釋迦牟尼入滅後遺世的一節指骨,至今時歷二千五百年,它的存在是個奇跡。可能,它立意停留在這個成住壞空的塵世上,就是要印證佛法無邊、佛慈無量。不論是長逾千年的湮滅無聞,還是二十年前重見天日的輝煌和驚喜,在宇宙時間來説,都只不過是一瞬,但對當日親歷其境見證佛指重光的考古學家及佛門眾信來説,這已象徵了佛的世界中「圓輪具足」的永恒。你也會有這份悸動嗎?

佛門傳説,釋迦牟尼涅盤時,身生三昧真火,燒此無量功德積聚之身,七日始盡,留下八斛四斗晶瑩光澤堅固不壞的舍利,讓眾生供養,種下得道因緣。二百年後,稱霸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為弘揚佛法,把舍利分載于八萬四千個寶函,由僧眾分送世界各地。

四寺藏佛指法門寺僅存

據《法苑珠林》載,在中國的舍利塔一度有十九所之多,但隨著幾次大規模的滅佛行動,這些分佈神州各地的舍利塔幾乎已被破壞殆盡。安放有佛指的唐朝四大名寺,其中代州五台山塔和終南山五台寺的佛指舍利,皆毀於唐武宗朝代的「會昌法難」,普光寺則在清康熙年間塌陷於洪澤湖,佛指舍利由茲沉埋湖底,不知所終。

年湮歲遠,佛經文獻有關舍利的記載,在現代人看來,漸已成為神話傳説一類。然而,一九八七年,在法門寺地宮重新發現了傳世佛指舍利,與唐朝道宣法師在《集神州三寶感通錄》所描寫的極為一致:「佛指長寸二分,內孔方正,外楞亦爾,下平上圓。內外光淨,以指納孔,恰得受指。」這一消息瞬即震動全球佛教界。一千一百年前史書所載的歷史,像神跡似地猝然現於眼前,考古學者驚呆了,法師、教徒更是激動得差點哭了出來。


靈骨初現日供奉水果糖

《法門寺文化史》一書有這樣一段有趣的記述:「五月九日早上八時零六分,揭開玉棺棺蓋。釋迦牟尼的靈骨靜臥在玉棺內,有白色黴點附於靈骨之上,靈骨乳黃,有裂紋,有臘質感,然而因在液體中浸泡了千百年,骨質發軟不能觸摸。八時十分,澄觀、凈一、寬仁等法師身披袈娑,以各色罐頭及水果糖供奉于玉棺前,焚香上茶,誦《多寶經》,三叩頭。」八十年代,內地偏遠地區仍然物資匱乏,匆忙間只能找到罐頭及水果糖,但這想必已是鄉民心目中的高級美食了。

對信奉佛教者來説,見舍利如見佛祖,它是至高無尚的聖物。不少信徒更深信,堅固不壞的舍利,便是要在無常變遷的世間中,為常住不滅法身的代言。眾生經由參禮瞻仰舍利的因緣,可祈福懺悔,凈化身心。即使不是佛門信徒,佛指舍利亦是引人入勝的珍貴文物,它以自身的存在展示千年前中國的傳統宗教的風貌,引人追想盛唐的興衰、文化的榮辱。

考古學者嚴謹地測量和記錄了佛指真身的數據:靈骨長四十點零三毫米,上寬十七點五五毫米,下寬二十點一一毫米,上腔徑十三點七五,下腔徑十六點五毫米,重十六點二克,上齊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色白如玉少青,質密而澤,髓空而大,中有隱跡。三枚影骨(仿製品)形狀相同。

靈骨與影骨非一亦非異

本版之前介紹八重寶函及四十五尊造像寶函時已提及過,第一枚舍利在一九八七年五月五日(農曆四月八日,即佛誕日)被發現,是藏于地宮後室的八重寶函之內。當時沒有人料到,四日後又在地宮中室漢白玉雙檐靈帳之內竟又找到第二枚舍利。兩枚舍利外形一模一樣,孰真孰假?

五月十日,答案揭盅。考古人員在藏于後室秘龕內的鐵函找出第三枚舍利,經科學驗證後發現,這一枚舍利的材質是骨質,應是佛祖真身,其餘兩枚的材質則是玉質。過兩日後,又在置於前室的一個漢白玉阿育王塔內銅浮屠內發現另一枚骨質的舍利。

靈骨與影骨,在世俗觀點上是真假之分,但以佛家觀點,卻另有更深一層的意義。佛家認為靈骨與影骨同埋千載,同受金棺銀槨禮葬,故四枚舍利是一靈三影,影骨亦是屬靈物。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對此有詩云:「影骨非一亦非異,了如一月映三江」。

由於佛指真身舍利已是世上僅存,法門寺博物館亦珍而藏之,平日罕有向外展示。這次佛指舍利南下香江,可説佛法因緣,甘露遍灑。斯里蘭卡是著名佛國,一九八八年時發生內亂。當時該國駐華大使在參觀過佛指舍利後心裏感到無限平和安寧,不禁輕嘆:「如果佛骨能在我們國家展出一週,內亂便會立即平息。」這次佛指舍利南下,會否為現時政局紛攘的香港帶來安寧?


【文章出處】
《中國網》
(轉引自香港《大公報》)
佛骨留塵世千劫證慈悲
2004-05-24
網址:

http://big5.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4-05/24/content_5571558.htm
記者:陳小瑜

佛指舍利.jpg
(圖片引自網路)


附錄:法門寺佛指舍利的迷思

有一出京劇叫做《法門寺》,是《拾玉鐲》的後場戲,劇中明朝的大太監劉瑾成了「青天大老爺」。而劇情設計的主要發生地「法門寺」是的確存在的,在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城北10公里處的法門鎮,距西安市110公里。法門寺名揚海外,源自於「佛指舍利」。


舍利是梵語śarīra的音譯,原本意思是印度人死後身體的總稱。而在佛教中,講僧人死後所遺留的頭髮、骨骼、骨灰等,均稱為舍利。其中在僧人遺體火化後,所產生的結晶體,則稱為舍利子或堅固子。佛教中對舍利和舍利子的尊敬和供奉,依據緣起性空的義理,主要是由於高僧大德生前的功德、慈悲與智慧。

法門寺,在歷史上就是一座重要的寺廟。關於建寺時間,從唐代時就已無法準確確定了。一種說法是,因塔建寺。清嘉慶《扶風縣誌》記載,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建阿育王冢,藏供佛指舍利。按唐代石碑記錄,最初塔形為一半圓形大土堆,也稱「聖冢」。東漢末桓靈年間,始修建寺廟,名「阿育王寺」(即今法門寺)。故也被稱為「關中塔廟始祖」。

而至北周時期,阿育王寺已有較大規模。在北周武帝時大興滅佛運動,法門寺也幾乎完全被毀。隋朝建立後推崇佛教,法門寺有得以重建,但未恢復到北魏時的規模,寺名改為「成實道場」。唐高祖時改名「法門寺」,並在有唐一代發展為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寺廟,唐代是法門寺最輝煌的時期。宋徽宗曾手書「皇帝佛國」四字於山門之上。至金元之際,仍是關中名剎。但到了明清以後,卻逐漸衰落。經歷文革磨難後,更加低迷,直到「佛指舍利」的復出而重新幻彩於世間。

1981年8月4日凌晨1時57分,法門寺中的「真身寶塔」的半壁在大雨中崩塌。1985年,有關部門決定重修真身寶塔,僅存的半壁寶塔被拆除重建。法門寺內的這座塔,歷史上也幾修幾毀,半壁殘塔修建為明代,塔上四廟有四塊碑刻,分別是「真身寶塔」、「美陽重鎮」、「浮圖耀日」和「舍利飛霞」,寓意廣泛而深刻。

1987年4月,法門寺真身寶塔拆除重建過程中,發現了塔下地宮,意外的出土了兩千多件國寶重器,堪稱為世界寺廟之最。而法門寺地宮的規制,也是唐代皇陵的標準,由「前、中、後室及密龕」組成。出土文物中,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銅浮屠、八重寶函、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等均可成為佛教至高至聖的寶物,而大量的供奉舍利(唐密曼荼羅,一種佛門壇場)的金銀製品、秘色瓷、琉璃品、宮廷茶具、珠玉寶石、絲綢服飾等等,不勝枚舉。

我們感嘆這些文化遺產的時候,更不能忘記一位大和尚——良卿法師。


良卿法師生於1895年,七歲出家,至1953年受邀任法門寺住持。文革初期,數百名的紅衛兵在狂熱的意識形態的驅使下開始大肆破壞西安的佛教建築。1966年,他們來到法門寺尋找一切可以碾碎砸爛的物件。當佛殿內的銅像以及寺院上殿檐口處的「七音碑」被統統搗毀後,他們又來到法門寺的真身寶塔,試圖用鐵杴、钁頭等農具挖出塔底埋藏的舍利(當時有謠言說塔下埋藏著國民黨的秘密電台)。良卿法師見狀來喝阻,立刻被紅衛兵打得頭破血流。隨後,良卿法師跌跌撞撞地回到住室,披上象徵寺院住持的五色木棉袈裟,全身澆滿煤油,來到真身寶塔前,慘烈自焚。紅衛兵被這悲壯的場景而驚詫,扔下手中的工具四散而去,真身寶塔下的佛指舍利等眾多國寶方才得以保全。

1987年5月,在法門寺地宮中,一共出土了四枚佛指舍利,經中國宗教界和文物界鑑定認為出土的第三枚為釋迦摩尼佛祖真身靈骨,其他三枚為影骨。而第一、二枚為玉質,第四枚為不知名高僧的指舍利。


佛指舍利(影骨).jpg
上圖:第一枚舍利(影骨)(圖片引自網路)
佛指舍利(影骨).jpg
上圖:第一枚舍利(影骨)(圖片引自網路)
佛指舍利(影骨).jpg
上圖:第一枚舍利(影骨)(圖片引自網路)


第一枚舍利:

安置在唐懿宗所賜、用紅錦袋盛裝的八重寶函內。第八重為最裡一重,是一座純黃金塔,塔座上有一小銀柱,僅11毫米高,佛指舍利就套在柱上。


佛指舍利(影骨).jpg
上圖:第二枚舍利(影骨)(圖片引自網路)


第二枚舍利:

發現於地宮漢白玉靈帳中的盝頂鐵函。鐵函內有一個木盒,盒內是彩絹,共九層,花色各異。當取開最後一層彩絹時,發現了鎏金銀棺。小銀棺置於一座雕花的金棺床上,第二枚舍利就置於棺內。

佛指舍利(靈骨).jpg
上圖:第三枚舍利(靈骨)(圖片引自網路)


第三枚舍利:

在地宮後室北壁秘龕內,發現一隻銹跡斑斑的鐵函,裡面是一枚45尊造像盝頂銀函,其內是銀包角檀香木函。函內為嵌寶石水晶槨子,槨子內是壼門座玉棺。這裡面又是一枚佛指舍利。經鑑定為真身舍利。


佛指舍利(影骨).jpg
上圖:第四枚舍利(影骨)(圖片引自網路)


第四枚舍利:

在地宮內的阿育王塔中,放著一座寶剎單檐銅塔。塔內盛放銀棺一枚,棺內放置著又一枚佛指舍利。


佛指舍利.png
(圖片引自網路)


四枚佛指舍利,靈骨與影骨,在世俗觀點上是真假之分,但以佛家觀點,卻另有更深一層的意義。佛家認為靈骨與影骨同埋千載,同受金棺銀槨禮葬,故四枚舍利是一靈三影,影骨亦是屬靈物。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趙朴初老居士對此有詩云:「影骨非一亦非異,了如一月映三江」。

如果我們留意到佛指舍利的尺寸,就會發現要比現代人中指要大很多,難道真的是佛祖已經修成「丈六金身」。還有一種觀點說,佛指舍利並不是中指骨,而是佛祖金身火化後留下的中指骨狀的舍利子,但也缺乏有力的論證。

對於佛指舍利靈骨傳入中國的準確日期,及三枚影骨的產生背景和時期,史料上還沒有能確定。按《大涅盤經》、《大善見王經》記載,公元前544年,佛祖釋迦摩尼在庫系那拉(Kusinara) 涅盤,聖骸供十方眾生瞻仰了六天後,在第七日,被火化後的舍利子經由香性之婆羅門分給以下之八個國王:拘屍那城、摩羯陀國、毗舍離國、迦毗羅衛國、遮羅頗國、羅摩伽國、毗留提國、婆羅國。香姓婆羅則保留下來用於平分佛陀舍利的容器。獲得佛陀舍利子的國王,後來各自建立舍利塔安置供養這些佛陀舍利子。

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統一印度後,為弘揚佛法,將佛的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使諸鬼神於南閻浮提,分送世界各國建塔供奉。關於阿育王分舍利、造塔的事跡《廣弘明集》、《魏書·釋老志》、《歷代三寶記》、《集神州三寶感通錄》、《法顯傳》、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等以及敦煌壁畫中都有所記載。當然這個「八萬四千份」和「諸鬼神」加入了神話色彩。

另據唐道世《法苑珠林》載:阿育王塔在中國有19所,法門寺為第五處。它們是:西晉會稽鄮縣塔、東晉金陵長干塔、後趙青州東城塔、姚秦河東蒲坂塔、周岐州岐山南塔(即法門寺塔)、周瓜州城東古塔、周沙州城內大乘寺塔、周洛州故都西塔、周涼州姑藏故塔、周甘州刪丹縣故塔、隋益州福感恩寺塔、隋懷州妙樂寺塔、隋并州凈明寺塔、隋并州榆杜縣塔、隋魏州臨黃縣塔。

印度佛教最早沿陸上絲路傳入西域,東漸中土始於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一世紀),但這又明顯晚於印度阿育王分舍利的時間。所以佛祖舍利傳入中土的具體時期尚缺乏定論。一種觀點是隨同佛教一同傳入中國。還有一種觀點,是玄奘法師從印度帶回的真身舍利,但《大唐西域記》中又無明確記錄。現存中國供奉佛祖舍利的記載主要是北魏及隋唐時期。在唐代200多年間,先後有高宗、武后、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養佛指舍利。經歷了千載的佛門聖物,總有道不盡的迷思。

【文章出處】
《每日頭條》
法門寺佛指舍利的迷思
2016-01-21
網址:

https://kknews.cc/culture/vmxvny.html
作者:不詳

佛指舍利.png
上圖:佛指舍利(靈骨)(圖片引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