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jpg


導讀

這首詩輯入《瓶中稿》,是一首類似婚前頌的療傷情詩,向受創的戀人應許持久、恆定的愛,雖遇阻難,終能召喚春回、新生。原應是一首私密的詩,卻因採迴旋曲結合四時歌的形式,賦予獨創的意象一種民歌式的親和力,讀來貼心,引人傳誦,儼然成為大眾情詩。整首詩以夏天的詩起興,春天的詩作結,把秋的悲哀、冬的淒冷裹覆其中。暖烘烘的愛情凝結在詩尾最後的絕唱:「我把你平放在溫暖的湖面/讓風朗誦」,以詩作畫,深得雷諾裸女畫神髓;尤勝一籌,風吟輕撫,觸動心弦。第二段寫愛情遇到的阻難,彷彿改寫自詩篇137篇被擄至巴比倫者的哀歌。此一被擄歸回的主題暗示將男歡女愛提升至上主與人之間的愛情,巧妙擺脫了私我的色彩,臻至大愛的境界,惟字面上呈現出來的是哥哥對妹妹兩小無猜的疼惜,故採童語哄慰。民歌的形式、童語的模擬讓這首詩逼近情詩的原型,意境、格局與里爾克知名的〈情詩〉相埒:

那觸動眾生,觸動你和我,以及萬物的,
像一把小提琴的琴弓把我倆拉聚成雙,
將各自獨立的兩根弦拉出一道樂音。
撐開你我的是什麼樣的樂器?
是什麼樣的樂師正在撥弄?
啊,多麼甜美的一首歌!


【文章出處】
《趨勢教育基金會》
〈楊牧【讓風朗誦】賞讀〉
2016-08-09
網址:

https://www.trend.org/column/artical/82
作者:曾珍珍
【譯者簡介】
曾珍珍(1954-2017年),臺灣比較文學學者、英美文學學者、譯者。出生於臺灣省桃園縣,1976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1992 年取得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1996年移居花蓮,2000年至國立東華大學任教,歷任英美語文學系教授、系主任,與李永平、郭強生一同開創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簡稱創英所),語言中心主任、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專長為專長比較文學、神話與文學、生態批評、美國文學。致力文學教育與學術研究之餘,亦從事文學翻譯,2008年以翻譯諾貝爾文學奬得主童妮 · 摩里森的著作《最藍的眼睛》(The Bluest Eye )獲得第32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2013年童子賢捐獻專款設立楊牧文學講座基金,曾珍珍擔任執行小組主席,統籌建置楊牧書房、定期舉辦楊牧文學獎與相關講座等活動。2017年12月1日,於花蓮家中因失足意外猝逝。


書頁.png


讓風朗誦

1


假如我能為你寫一首 
夏天的詩,當蘆葦 
劇烈地繁殖,陽光
飛滿腰際,且向
兩腳分立處
橫流。一面新鼓
破裂的時候,假如我能

 
為你寫一首秋天的詩
在小船上擺盪
浸濕十二個刻度
當悲哀蜷伏河床
如黃龍,任憑山洪急湍
從受傷的眼神中飛昇
流濺,假如我能為你

 
寫一首冬天的詩
好像終於也為冰雪
為縮小的湖做見證
見證有人午夜造訪
驚醒一床草草的夢
把你帶到遠遠的省份
給你一盞燈籠,要你
安靜地坐在那裏等候
且不許你流淚

 


 
假如他們不許你
為春天舉哀
不許編織
假如他們說
安靜坐下
等候
一千年後
過了春天
夏依然是
你的名字
他們將把你
帶回來,把你的
戒指拿走
衣裳拿走
把你的頭髮剪短
把你拋棄在我
忍耐的水之湄
你終於屬於我
  
你終於屬於我
我為你沐浴
給你一些葡萄酒
一些薄荷糖
一些新衣裳
你的頭髮還會
長好,恢復從前的
模樣,夏依然是
你的名字

 
3
 
那時我便為你寫一首
春天的詩,當一切都已經
重新開始──
那麼年輕,害羞
在水中看見自己終於成熟的
影子,我要讓你自由地流淚
設計新裝,製作你初夜的蠟燭

 
那時你便讓我寫一首
春天的詩,寫在胸口
心跳的節奏,血的韻律
乳的形象,痣的隱喻
我把你平放在溫暖的湖面
讓風朗誦 


影音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DlIqeh5VzQ

https://tnntoday.com/4566/%E8%AE%93%E9%A2%A8%E6%9C%97%E8%AA%A6-%EF%BC%8D-%E6%A5%8A%E7%89%A7

【文章出處】
《瓶中稿》
〈讓風朗誦〉
作者:楊牧

【作者簡介】
楊牧,本名王靖獻,1940年出生於台灣花蓮,15歲就讀花蓮高中時即在《現代詩》、《創世紀》等刊物發表詩作,啟用筆名葉珊。1963年於東海大海外文系畢業,翌年赴美留學,先後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和柏克萊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1972年起改筆名為「楊牧」。曾任美國麻州大學、台灣大學客座教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現任台灣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是台灣學府派的詩人和散文家,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兼擅翻譯和評論,2000年榮獲第四屆文學類國家文藝獎,並被譽為台灣最接近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2020年3月13日以80歲之齡病逝於台北。


讓風朗誦.png


賞析

〈讓風朗誦〉寫於一九七三年,楊牧三十三歲。在這首情詩,詩人以四季的流轉作為愛情的隱喻,在第一段,時光從夏天那樣熱烈的愛,走到了悲秋,我們看到敘述者以「悲哀」、「受傷」等字描繪。之後,走到了冬季,敘事者提到有人暴力地「把你帶到遠遠的省份/給你一盞燈籠,要你/安靜地坐在那裏等候/且不許你流淚」,這裏具象的「人」或許可以擴大解釋為抽象、離別的諸多原因,如「爭吵」等等。

    

在第二段,情人被「他們」帶走,卻保有「夏」這名字,而這名字來自於第一段的「假如我能為你寫一首/夏天的詩」。情人對「夏」之名字的堅持彷彿是對舊愛的執著,也因此,情人似乎回來了,回到等待在「水之湄」的我。最後,敘事者說:「你終於屬於我。」
 
敘事者用酒、薄荷、新衣重新善待情人,對於那減去的髮,或者說曾失落的,敘事者說:「還會長好」,彷彿等待未來能彌補一切。而後,詩的時間又回到了春天,愛情重新開始,敘述者要為情人寫下不曾寫過的「春天」的詩,並讓風朗誦
 
ps. 很奇妙的是,一九七三年楊牧應尚未認識未來一輩子的陪伴夏盈盈(編按:楊牧第二任妻子,二人1979年結婚)。這首詩「『夏』依然是你的名字」彷彿已經預言一般,或者說這就是所謂的命定。就容許我編造這美好的想像吧。

【文章出處】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讓風朗誦》賞析〉
2017-05-01
網址: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7/05/20170501.html
作者:利文祺

楊牧.png
上圖:楊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