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散氏盤(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受委屈的故宮國寶
故宮博物院自正館改建以來,空間規劃比起早年已日臻完善,近期策展活力也有目共睹,值得國人肯定。但在空間安排上,如果連小細節都能關心注意,必更能彰顯典藏國寶的用心。
青銅器是華夏文化商周文物代表,毛公鼎、宗周鐘、散氏盤被譽為台北故宮三大青銅國寶。其中散氏盤是西周晚期斷代標準器,鑄在盤面字數僅次於毛公鼎而舉世罕見,是中國最早田界合約,也是研究土地制度重要史料,加上字體優美在書法界地位崇高,器形造型典雅大度,紋飾簡潔俐落,不但是邦國重器也是優美的藝術品。
故宮青銅器常設展在正館三樓東側空間,散氏盤放在三○五室作為臨時分流動線的木質隔牆內,但奇特的是,原本筆直的牆面到這裡突出九十度的銳角,這種突兀的格局在館中除此之外絕無僅有。最可惜是這件口徑寬大、重達二十一公斤的國寶,委身在高度不合比例的玻璃窗內,其上方整片厚實的隔層如泰山壓頂,讓原本就不高的玻璃櫃空間顯得異常沉重,即使低頭彎腰仍無法看清銘文全貌。其下方展櫃甚至出現斑駁掉漆,令人不禁疑惑是否從前便宜行事,使用已下檔的布展設計暫時充數?這不是以國際一級博物館期許的機構所應出現。
至於毛公鼎、宗周鐘意義特殊,曾單獨展示在東側三○一室,與西側三○二室翠玉白菜、肉形石,分別安放在三樓最醒目的四個動線位置,偌大空間只展出兩件聚焦了國寶地位,也讓人潮有吐納集散的空間。但如今毛公鼎、宗周鐘都改移至三○五室,與其他青銅器一同陳列,重要性已不再凸顯,人多時更顯擁擠。其實三○一室同時移入這三件國寶,空間仍綽綽有餘,原本的三○一室如今作為廊道閒置椅凳,這對空間有限的故宮來說是浪費了。
展示空間是展品的延伸,就如裝幀裱褙是書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好的空間設計,可突出文物本身的特色,也帶給觀者好的欣賞品質,或許可提供未來館方規劃空間時的參考。
(作者為高中國文教師,桃園市民)
上圖:散氏盤(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上圖:台北故宮博物院目前三樓空間配置
【文章出處】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受委屈的故宮國寶〉
2020-03-01
網址: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55550
作者:陳瑞麟
【作者簡介】
潁樵,本名陳瑞麟,因同名同姓領域接近的名人太多,只好另取筆名,皈依法鼓山,法號果竺。男性,天秤座,高中國文教師,略帶理想浪漫性格,少年憧憬江湖義氣,欣賞俠士或騎士精神,年輕時被師長期望很高,到如今年過不惑還是充滿迷惑,沒太大本領及成就,平時不是在學校,就是在家裡,不然就在任何有書及有網路的地方,喜歡山,喜歡水,喜歡讀書,喜歡思考,喜歡蒐尋教學資料,喜歡巴哈,喜歡貝殼及園藝,興趣廣泛,喜歡不同觀念的撞擊對話,時而疏離安靜,時而熱情充滿使命,對賺錢做官不感興趣,除非中樂透讓他能買書、收藏古董、解救苦難同胞,怕打針及大蜘蛛,怕視力體力越來越不好,怕時間不夠用,老年退休後希望能走遍大江南北,到故宮當導覽員或工友,人生理想為「出世間於世間,藏天下於天下」,本站「忘路之遠近」部落格的主編。
上圖:台北故宮博物院目前散氏盤展示空間
- Mar 01 Sun 2020 17:27
▲陳瑞麟:受委屈的故宮國寶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