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本詩寫於1984年,正是台灣黨外運動風起雲湧之際,民主自由呼聲震天,關心政局的年輕世代,常因政治傾向不同,互相質疑對方的「立場」。詩中以「你」、「我」對話的方式,以詩來詮解「立場」此一常用概念。對照天空中飛鳥的自在自由,暗喻無需執著於一端;而以我們一樣呼吸空氣,站在同一塊土地上,所謂立場不同,其實是路線、主張的差異,如果回歸到人的立場:站在同一塊土地才是真正的立場。
立場
你問我立場,沉默地
我望著天空的飛鳥而拒絕
答腔,在人群中我們一樣
呼吸空氣,喜樂或者哀傷
站著,且在同一塊土地上
不一樣的是眼光,我們
同時目睹馬路兩旁,眾多
腳步來來往往。如果忘掉
不同路向,我會答覆你
人類雙腳所踏,都是故鄉
【作品出處】
《十行集》(九歌出版)
〈立場〉
作者:向陽
【作者簡介】
向陽,1955年生於台灣南投縣鹿谷鄉,本名林淇瀁 ,詩人,散文作家,兒童文學及文化評論家,政治評論媒體人,涉及領域寬廣,有多重身分。畢業於中國文化學院東方語文學系日文組,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曾任《時報周刊》主編、《大自然》雜誌總編輯、《自立晚報》藝文組主任兼副刊主編,在出版媒體界長達十四年,轉入學術領域後,先後任教於靜宜大學、真理大學、政治大學、輔仁大學、東華大學、中興大學、台北教育大學,教授新聞學及台灣文學,曾獲吳濁流新詩獎、時報文學獎敘事詩優等獎、國家文藝獎等獎項。
賞析
向陽的〈立場〉一詩寫被問立場一事,或許是寫實,或許有意之所寄,更或許有限於年代,不得不含糊其辭的一份聰明。
從內容來看,先寫自己拒絕表明立場,再隱晦的說出雙方的差異,最後用一種大愛式的包容來回覆,這樣的回覆可能出自於真心,卻終究缺了點底氣,不是直來直往式的回答(或許有他沒辦法有的原因)。
但從筆法上看,向陽此詩確實有對不同可能性與選擇的包容。
「你問我立場,沈默地/我望著天空的飛鳥而拒絕/答腔,在人群中我們一樣/呼吸空氣,喜樂或者哀傷/站著,且在同一塊土地上」,一開始問立場,沉默既可能是詢問的方式,卻也是我的回應(與拒絕),兩人有著可能不同的立場,卻有著相同表現方式的可能(沉默)。第二句如此,第三句的「答腔」同樣可以銜接第二句的「拒絕」,卻同樣可能是「拒絕後的答腔」,是「在人群中我們一樣」此一認知的開頭,是認同彼此的可能。在這樣的基礎上,才找到了彼此的共通點,也就是首段的四五行。那是同樣的人類外觀,同樣的人類的情感,同樣的生理反應,同樣居住的環境。
第二段筆鋒一轉,馬上從共鳴的頻率中抽拔出來,向陽在此處展現了「不一樣」,但這個不一樣並不是實質的行動,而是彼此目光所及之處。同時,向陽加入的「腳步來來往往」,這些他者讓彼此的差異變成一種「不只是兩人間的差異」,而是「社會中不同的選擇」,這選擇本身,並沒有脫離出社會。於是導向了最後一個包容的結論:「人類雙腳所踏,都是故鄉」。
向陽提供的「立場」並非今日網路筆戰式一言不合,拔劍而起的見血式行徑,相反的他期待提供一種更高的高度與寬容,對不同的意見(甚至是有點冒犯的,追問自己立場的要求)以致意回應。單獨看此詩的文義,未必能讓人深刻的認同。但細觀其筆法,對此詩的包容胸懷,會讓人有更寬厚的同理吧。
【文章出處】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立場》賞析〉
2017-04-11
網址: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7/04/blog-post_11.html
作者:少年阿Ben
上圖:向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