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jpg
上圖:范仲淹


題解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諡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先世邠州(今陝西省),後遷居江南,為蘇州吳縣人(今江蘇省)。


大中祥符八年登進士第,此時迎回母親贍養,並回到蘇州要求重歸范氏家族,才被允許復姓范。慶曆三年仁宗將西線的三名統帥
──夏竦、韓琦和范仲淹,一同調回京師,分別任命為最高軍事機關的正副長官──樞密使和樞密副使,范仲淹以樞密副使,取代王舉正任參知政事(副宰相),又編造歌謠說:「小范老子(范仲淹)胸中有數萬甲兵。」同年九月與富弼、韓琦等人參與改革,是當時所謂「慶曆之治」的推動者之一,歷時僅一年。范仲淹罷黜許多官吏,引發官場風雲,富弼同情那些被罷斥的官吏,范仲淹卻說:「一家哭,也好過一路哭。」慶曆四年,因為遭到嫉恨朋黨的夏竦等人的反對,仁宗對於改革的興致逐漸失去興趣,范仲淹、富弼、石介只好請求外出巡察地方,慶曆五年,仁宗下詔廢棄慶曆新政,范仲淹和富弼被撤去軍政要職,范仲淹被罷參知政事。

為了團結親屬和族人,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在知杭州期間,出資購買良田千畝,設立范氏義莊,用以資助范氏族人。義莊供給義米,救濟貧窮族人,並為科舉考生提供資助,期待他們出仕後回饋同族,若族人任官,則停止供給義米。受范仲淹影響,其好友李師中也買田數千畝,設立義莊周濟宗族窮人。范氏義莊的出現,象徵中國宗族組織的誕生,影響深遠。范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寫有不少著名作品,包括《嚴先生祠堂記》及《岳陽樓記》等,後者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為千古名句。除此之外,也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詞作,如
漁家傲蘇幕遮,蒼涼豪放,為歷代傳誦。歐陽脩曾稱漁家傲為「窮塞外之詞」。

范仲淹在答友人梅堯臣的
靈鳥賦中說:「彼希聲之鳳皇,亦見譏於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見傷於魯人。鳳豈以譏而不靈,麟豈以傷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為神兵;焚而可變,孰為英瓊。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強調的「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彰顯了古代士大夫為民請命的良知。

以下選錄的二篇文章,都與范仲淹義田有關。

配合課程:岳陽樓記、義田記


岳陽樓記.png
上圖:岳陽樓記


范仲淹慈善業長達八百年

從北宋延續到清宣統年間,這不只是事業傳承,也是人格傳承。 

慈善事業是一項輸送工程,將大眾的愛心、憐憫心,暢通無阻、準確無誤地輸送到它們該去的地方,將「有餘」輸送到「不足」的地方去,而不是輸送到名包名車名媛上面去。
   
保證愛心輸送到位,從近來的一些爭議和質疑來看,真的很難。古有名相范仲淹,也建立了自己的愛心輸送系統。這套系統,從北宋持續至南宋,至元,至明,甚至維持到末代皇帝宣統時期,操作時間達八百餘年,中間不曾發生施行上的困難,箇中有何奧妙?我們該學到什麼?且來請教這位先天下之憂的范先生。


義田記.jpg


發起

發起人的素質和品質,決定慈善業的素質和品質。

慈善事業,是從操心別人的冷暖開始的,而第一代經理人范仲淹,做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操心別人,操心天下人。他最著名的嘉言就是「有先天下之憂而憂」,憂,就是一種深遠的操心。


暫且列一個不完全的清單,看范仲淹是怎麼操心的。


江、淮和京師鬧蝗災,他操心,請中央派幹部下去檢查災情,皇帝不回應,范仲淹居然跑到皇帝那裏說:「要是宮中半天吃不上飯,皇上您感覺會怎樣?」

既然范仲淹這麼操心,皇帝心想,那你就自個去,仁宗打發他去辦。他真的去了,一到地方就開倉放糧,免除茶稅和鹽稅。

朝廷想搞樓堂館所,要建太一宮和洪福院,就在陜西伐木,他開始操心,擔憂會「破民產」,上書朝廷說此舉不「順人心」,不「合天意」,希望停止。雖然說了也白說,但仁宗不得不給了他一個「忠」的年終考績評語。


邊關延州不太平,西夏屢次來攻城拔寨,他依然操心於國防的安全,自告奮勇要去守邊關。這點操心,差點把他兒子給斷送了,范仲淹親自帶兵冒著西夏兵的箭雨,在作戰現場修築堡壘。於是,邊關人民都感激地稱他為「龍圖老子」。

仁宗皇帝見他如此操心,就要他將自己的操心寫成報告遞交上來,范仲淹謙虛了一會,結果一口氣交上去十個大大的操心:從用人到農桑,從地方官的薪水到鄉鎮機構的合併,他都毫不客氣地表白自己的看法,仁宗皇帝不能說他不對,將他寫在紙面上的操心變成了實際措施,一口氣實踐了九條。


從朝廷到民間,從京師到邊關,范仲淹操的心可大了。豈止是先天下之憂而憂,簡直是憂常人之所不憂,憂天下人之所不能憂,這種不可承受之「憂」,這沉甸甸的責任,正是宰相之憂,是宰相級別的操心。這種級別的操心,覆蓋面廣,用在別人身上比用在自己身上多。

范仲淹是位慈善家,操心別人確實比操心自己多。手裏薪俸多了,他不操心給兒孫置田買地,而是操心范氏家族中還在貧困線以下的人,他不為自己及兒孫買豪宅,而是熱心公共慈善。他說要使「至貧者,不復有寒餒之憂」。於是大把銀子,拿來買千畝良田,做為扶貧基金。


宋代錢公輔的〈義田記〉說:「方顯貴時,置負郭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濟群族之人。」什麼是「負郭之田」?就是那種靠近城郭,旱澇保證收成的肥沃良田。家族中貧寒不能自立的人,其生存基本所需,都能從義田的田租收入中得到保障。至於具體救濟條件,在〈義田記〉一文中,都可得到印證。

作為義田的主人,這個慈善業的總負責人范董事長,不僅不從慈善基金中獲利,反而還要從自己薪水中倒貼出去。這份基金對族人來說是保命保本基金,對於范仲淹本人來說,卻是貼本的基金、燒錢的基金。據《宋史》記載,范董事長家中只有來了客人,才能吃上兩分肉;老婆兒子的生活資金「僅能自充」。義田記當中記載:范仲淹去世的時候「身無以為斂」,連裝殮的經費都沒有。其實,在置辦義田基金之前,有人勸范仲淹用這筆資金,在洛陽置辦房地產,買豪宅用以養老,但通通都被范仲淹否決了。


正是這種自己敢燒錢辦慈善,操心別人比操心自己多的人,才真正有資格辦慈善業。別小看慈善業,主辦人必須得有宰相的氣度,興辦大慈善事業,更必須得有大氣度。

一項事業,要看它能否長遠發展,首先得看它的起點,而發起人就是它的起點,發起人的素質和品質決定事業的素質和品質。而范仲淹就是范氏慈善業最光明的起點,范仲淹的高尚人格,決定了它八百年的基業。


義田.png


傳承

慈善的傳承不只是事務傳承,更重要的是人品的傳承。

一項事業的交接,並不是說辦個手續、簽個名就行了,具體業務的交接只是表層,核心的傳承應該是人品的傳承,這是事業長久的人格保證。慈善事業是有人格的,人格沒傳承下去,慈善事業也就徒具軀殼的行屍走肉了。


義田慈善基金總管理人范仲淹,是很重視人格傳承的。看他的〈告諸子書〉:「今而得厚祿,欲以養親(母親),親不在矣。汝母亦已早世(去世),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貴之樂也。」我現在高薪了,想用來孝順母親,母親卻不在了。你們的母親也不在了。本來想要你們祖母和母親享受的,卻讓你們這幫小子享受了。這是范氏用孝順,來教育慈善業的接班人,在中國的道德範疇裏,孝是一切美德的出發點。未來的慈善基金的經理是孝子,就不用擔心未來慈善業的品質了。

范董事長對慈善繼承人的家教成果如何?有史為證。他的兒子們,做人都厚道。根據《宋史》記載,長子范純佑,「事父母孝,未嘗違左右,不應科第」,照料父母,不離開半步,連攸關前途的國家考試也不去赴考。我們給這個人一個評語,就是「孝」。

次子范純禮,徽宗年間任開封府府尹,有個市民忽然很萌,做了個桶子當道具,戴在頭上,問:「我像不像劉備」。平民百姓在那個時代說自己是帝王,那是相當於危害國家安全罪,顛覆政府罪。開封市民拿這個自稱劉備的倒楣者送交政府機關,事情鬧到徽宗那裏去了。范純禮說:如果因此治罪,「空辜好生之德」,恐怕辜負好生之德,連板子都省了,教育一下就行。我們給這個人一個評語,就是「仁」。

三子范純粹,看到同僚搜刮民膏,他嘆氣:怎麼能忍心取百姓的膏血呢?後來他任京東轉運使,將那些搜刮民財的項目全部廢除。我們給這個人一個評語,就是「慈」。

四子范純仁,曾在太后簾前勸誡:我大宋朝要厚道,要寬容,不要因為一兩句話就貶謫官員。又打報告給哲宗,認為君臣猶如父子,不要太計較臣子,不要置之於死地。我們給這個人一個評語,就是「寬」。

四個繼承人孝、仁、慈、寬四項素質具備,這樣去做慈善業,起碼有了品質的保證。

繼承人有了發起人那份為別人操心多過為自己操心的利他主義精神,范純仁經理一直當到
宰相,他大部分的俸祿賞賜基本都捐獻給了慈善基金,擴大了基金的規模,將其從1000畝擴大到3000畝,本金增了兩倍。

到了南宋,慈善基金的設施遭戰火破壞,房屋被佔用,這個慈善基業岌岌可危。誰還來維持這份只燒錢不賺錢的產業呢?結果還是人品發揮了作用。范仲淹的五世孫范良器、范之柔兄弟,勇敢地承擔起重振慈善基金的任務,他們將自己的私有財產捐獻出來,重新建造房屋倉庫,恢復原來的規模,范良器還親自掌管具體業務達一年之久,以提供一種管理模式,供人仿傚。是誰逼迫他們出來重操舊業?這是他們的人品逼他們出來的,是他們先祖——范文正公的偉大人格及這份家風,感召他們出來做的。

范仲淹這個偉大的起點不僅感召子孫,也感召了天下人。范良器兄弟恢復義田基金時,南宋朝廷下令免稅,天下的慈善達人有的出錢,有的出力,沒錢沒力的就寫詩寫文做宣傳,幫著吆喝。例如同時代的大學士樓鑰,就寫了《范氏復義宅記》感嘆,文正公(范仲淹)孤貧時,未曾得到范家人半點資助,但他發達時,卻將恩惠給予全族,「闔族受解衣推食之恩」。這篇文章說明,正是因為第一代慈善人,操心別人多過操心自己的品德,才感召了天下讀書人士大夫,前仆後繼不斷去追隨他的事業。

道德偶像具有恒定性。所以說,制度是保證,人品才是根本。在中國古代,道德偶像往往具有恒定性,不會隨著朝代的變更而變更,不會出現在宋朝是偶像,在明朝就是垃圾的情況,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朝代,都敬重先聖先賢。范仲淹是公認的先賢,那麼他創立的事業,也會得到後來歷朝歷代的尊重和扶持。這也是范氏義田基金,綿延發展的社會制度保障。

有一例可以說明:到了明朝時,范氏慈善基金遭到破壞,難以維持,當時天下聞名的清官、神探——蘇州知府鐘況聞之,立即投入人力物力,重新撐起了這只幾百年的老基金。到17世孫范允臨時,又加入千畝田產,到清雍正七年,范瑤加入田產10頃。後人不時注入新資產,不是衝著盈利來的,而是衝著范文正公的人品來的。 


義田記.jpg


制度

一個不斷完善的監督制度,用排他法則保證慈善底線。

第一代開創人范仲淹董事長在置辦田莊的時候,就定下規則。隨著時代的發展,傳承人也不斷完善補充舊有規定。這些規定首先保證基金的福利性質,用什麼來保證?用排他法,凡是可能將基金轉變性質的事情,一律扼殺在萌芽狀態。

原文:「族人不得租佃義田。」分析:排除族人經辦人從義田,得到獲利的渠道。

原文:「身不在平江府者,其米絹錢並勿給。」分析:排除了外地居住者,冒領善款的可能性。


原文:「義倉內族人不得佔居會眾,非出納,勿開。」分析:排除了將倉庫挪作居住、聚眾等場所,保證了倉庫的用途。一旦挪作他用,可能導致倉庫內糧米被轉移,被盜竊。

原文:「義宅有疏漏,惟聽居者自修完。即拆移房舍者禁之。」分析:義宅就是保障房屋,如果有漏雨之類的毛病,由居住者自己修繕,不能藉口拆移,這條措施堵死了拆遷保障房用以盈利的可能性,值得今天借鑒。


在保證底線方面,義田基金規則鐵板一塊,但是在慈善措施方面又具備彈性。例如子弟考取功名,發給「裹足費」十千,到南宋的時候,CPI上漲,第五代經理人范之柔就將獎金上漲到「一百千」,是原來的十倍。

監督措施方面,也不時修改,防堵漏洞。例如舊規規定,基金操作人的長輩,不得干涉義田事務。這一項措施在保證經理人獨立行使權力的同時,卻放鬆了對經理人的監督,造成掌管人一枝獨大的現象,於是出現掌管人帶著外人來開倉賣糧的糗事。到南宋時又加一條:一旦掌管人徇私,義莊內的成員可以指正,先在祖宗范仲淹的神位前申訴,然後押送官府處理,還要罰一年的月米。

歷史的結語是:慈善之業,須待慈善之人。慈善之人,須有慈善之心。有慈善之心,方有慈善之舉。有慈善之舉,天下無告之人方得慈善之恩。


一旦操作人的人品靠不住,整個慈善業便靠不住,發起人用錯了心,整個慈善便全盤皆錯。范仲淹先生以高尚的人格,給慈善業一個最光明的正確的起點,所以能八百年來一直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正如他自己所寫的那樣: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千萬不要以盈利之心做慈善,不然的話,不僅不會「山高水長」,恐怕會做得「山窮水盡」。

【文章出處】
《廣州日報》
范仲淹慈善業長達八百年
2014-04-01

網址:

http://history.people.com.cn/BIG5/n/2014/0401/c372327-24795367.html
作者:不詳
編按:原文已略作改寫


范仲淹.jpg
上圖:范仲淹


虞城范氏家族的歷史淵源(節錄)

范仲淹後人於元末明初時期,攜親族家眷從蘇州遷居河南商丘虞城後,耕耘立業,忠厚傳家,時刻牢記先祖范仲淹「先憂後樂」的教誨,遵仁義禮智信之訓,行功德好義之事,其族人或為官宦,或執教為文,或務農經商,皆秉承祖宗功德,逐步發展成為明清兩代歷史上虞城最為顯赫的名門望族。人常說「一部《虞城縣誌》,半部范氏家譜」,此話並非虛言。

在優良的家風傳統薰陶下,家族中湧現了大批文武兼備的社會英才,為范氏家族的歷史譜寫了光輝篇章。族人深諳先祖范仲淹的品德良訓,注重家人的教育和培養。一門簪纓,光震遠邇。此後子孫繩繩,科第不絕,名臣賢士,絡繹數百年。

據清乾隆八年的《虞城縣誌》和光緒十四年的《虞邑范氏族譜》記載,從明初至清末,虞城范氏家族中,有進士六人、舉人十四人、貢生一百零五人,秀才和生員多的不勝枚舉,在朝或在外為官者數百人,為其建坊旌表者三十多人,實不負為范文正公之後裔。據《虞邑范氏族譜》統計,如今在中國各地的虞城范氏族人達六千多人,他們之中有將領、官員、學者、教授、也有知名的科學家、藝術家和企業家,各行各業均有不同領域的菁英人才。

中國封建時代一直都有為望族顯仕建寺立祠的傳統。范仲淹作為中國歷史上難得一見的忠臣良相,從宋代時就受到朝廷及社會的廣泛尊崇。

范仲淹去世時,宋仁宗免朝三日,以示祭奠。宋徽宗宣和五年,朝廷准為范仲淹立祠祭典,徽宗皇帝親賜文正公廟匾額為「忠烈」。全國各地的范氏家族,及范仲淹生前任職之地,紛紛建祠立寺,祭祀和紀念這位令人懷念的政治家及慈善家。

倡立義田,是虞城范氏家族對先祖宏德的繼承和發揚。據《虞邑范氏族譜》記載,虞邑八世范氏族人,於明萬曆初年效先祖范仲淹辦蘇州義莊之法,自捐土地五百三十畝為義田,以其收入資助貧困和舉辦家族事業。其後族人紛紛回應,其義田最多時達八百多畝,有效解決了族人中的貧困和病老無依等問題,為和諧家族關係起到了作用。

義田的設立,開創社會慈善之先河,為家族的發展和穩定奠定了物質基礎。義田設立之初,就按照當年蘇州義莊的先例,制定了嚴格管理使用制度,以保證其收入合理使用。家族規定,義田支消主要用於四個方面:一是用做范文正公祠和祖祠的修葺維護,二是每年兩次的祭祀支出,三是救濟家道貧寒或有天災人禍的族人,四是褒獎本族學業有成、桑梓鄉里的傑出人物。

義田設立百年來,解決了范文正公祠幾次焚毀重建的資金困難,扶持幫助了無數的貧困家庭和孤寡殘幼者,培育和造就大批學有所成的家族人才,增強范氏家族的凝聚力,延續了千年不衰的宗族關係。

直到民國年間,家族祭祀活動漸漸廢止,為了促進家族人才的成長,1946年,范氏家族在范文正公祠裡辦起了「文正私立小學」,家族子弟全部免費入學,為培育家族人才起了促進作用,對社會和歷史都產生深遠影響,它開民間慈善事業之先河,為後世的延續和發展,繼續提供了有益的範例和借鑒。


【文章出處】
《簡書》
節錄自〈虞城范氏家族的歷史淵源

編按:原文已略作改寫,疑轉引自中國商丘網
2018-03-05
網址:

https://www.jianshu.com/p/767201f7bf0c
作者:裘艷敏

道服贊.jpg
上圖:范仲淹唯一存世墨跡.道服贊(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