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黃河大面積結冰(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黃河大面積結冰(圖片引自網路)
題解
劉鶚《老殘遊記》裡描寫風景的功夫,受到胡適的讚賞。胡適說:「《老殘遊記》最擅長的是描寫的技術,無論寫人寫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語爛調,總想鎔鑄新詞,作實地的描畫。望這點上,這部書可算是前無古人了。 」其中,以「大明湖」和「黃河結冰記」這兩段風景的描寫,最受世人好評。
以下節選自《老殘遊記》第十二回〈寒風凍塞黃河水,暖氣催成白雪辭〉,一般又簡稱為「黃河結冰記」。
上圖:黃河流域圖(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黃河歷代河道變遷圖(圖片引自網路)
黃河結冰記
老殘洗完了臉,把行李鋪好,把房門鎖上,也出來步到河堤上。看見那黃河從西南上下來,到此(指山東省齊河縣,位於黃河北岸,隔黃河與濟南相望)卻正是個灣子,過此便向正東去了。
河面不甚寬,兩岸相距不到二里。若以此刻河水而論,也不過百把丈寬的光景,只是面前的冰,插的重重疊疊的,高出水面有七八寸厚。再望上遊走了一二百步,只見那上流的冰,還一塊一塊的漫漫價來,到此地,被前頭的攔住,走不動就站住了。那後來的冰趕上他,只擠得嗤嗤(形容冰塊被擠的響聲)價(地)響。後冰被這溜水(急流)逼的緊了,就竄到前冰上頭去,前冰被壓,就漸漸低下去了。看那河身不過百十丈寬,當中大溜約莫不過二三十丈,兩邊俱是平水。這平水之上早已有冰結滿,冰面卻是平的,被吹來的塵土蓋住,卻像沙灘一般。中間的一道大溜,卻仍然奔騰澎湃,有聲有勢,將那走不過去的冰擠的兩邊亂竄。那兩邊平水上的冰,被當中亂冰擠破了,往岸上跑,那冰能擠到岸上有五六尺遠。許多碎冰被擠的站起來,像個小插屏似的。看了有點把鐘工夫,這一截子的冰又擠死不動了。
上圖:黃河大面積結冰(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黃河結冰(圖片引自網路)
老殘復行往下遊走去,過了原來的地方,再往下走。只見有兩隻船,船上有十來個人,都拿著木杵打冰,望前打些時,又望後打。河的對岸也有兩隻船,也是這麼打。看看天色漸漸昏了,打算回店。再看那堤上柳樹,一棵一棵的影子都已照在地下,一絲一絲的搖動,原來月光已經放出光亮來了。
回到店裡,開了門,喊店小二來,點上了燈。吃過晚飯,又到堤上閒步。這時北風已息,誰知道冷氣逼人,比那有風的時候還利害些。幸得老殘早已換上申東造所贈的羊皮袍子,故不甚冷,還支撐得住。
只見那打冰船,還在那裡打。每個船上點了一個小燈籠,遠遠看去,彷彿一面是「正堂」二字,一面是「齊河縣」三字,也就由他去了。抬起頭來,看那南面的山,一條雪白,映著月光分外好看。一層一層的山嶺,卻不大分辨得出,又有幾片白雲夾在裡面,所以看不出是雲是山。及至定神看去,方才看出那是雲、那是山來。雖然雲也是白的,山也是白的,雲也有亮光,山也有亮光,只因為月在雲上,雲在月下,所以雲的亮光是從背面透過來的。那山卻不然,山上的亮光是由月光照到山上,被那山上的雪反射過來,所以光是兩樣子的。然只就稍近的地方如此,那山往東去,越望越遠,漸漸的天也是白的,山也是白的,雲也是白的,就分辨不出甚麼來了。
上圖:黃河結冰(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黃河出海口(圖片引自網路)
老殘對著雪月交輝的景致,想起謝靈運(謝靈運(385年—433年),南北朝名詩人。祖父謝玄為東晉將領,曾參與淝水之戰。母親是王羲之與郗璿的獨女王孟姜的女兒。謝靈運主要成就在於山水詩。由謝靈運始,山水詩乃成中國文學的一大流派。謝靈運小名「客」,人稱謝客。又襲封康樂公,稱謝康公、謝康樂、謝公,與同族後輩另一位著名詩人謝朓,分別被稱為「大謝」及「小謝」。謝靈運文學為名家;為官卻放蕩殘虐、役使百姓)的詩,「明月照積雪,北風勁且哀」(引自東晉詩人謝靈運的歲暮詩)兩句。若非經歷北方苦寒景象,那裡知道「北風勁且哀」的個「哀」字下的好呢?
這時月光照的滿地灼亮,抬起頭來,天上的星,一個也看不見。只有北邊北斗七星(北斗七星第一至第四顆排成像斗的形狀,稱為斗魁;第五至第七排成一彎線像個斗柄,稱為斗杓)開陽搖光,像幾個淡白點子一樣,還看得清楚。那北斗正斜倚紫微星垣的西邊上面,杓在上,魁在下。老殘心裡想道:「歲月如流,眼見斗杓又將東指(一年又盡,春天即將降臨)了,人又要添一歲了。一年一年的這樣瞎混下去,如何是個了局呢?(此處暗喻晚清國事如麻)」
又想到《詩經》上說的「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形狀如斗的北斗七星,無法舀酒漿,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用)。」──「現在國家正當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擔處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的百事俱廢,將來又是怎樣個了局,國是(專指國家的重要計畫、政策)如此,丈夫何以家為!」想到此地,不覺滴下淚來,也就無心觀玩景致,慢慢走回店去了。
上圖:四季星空的北斗七星(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北斗七星(圖片引自網路)
老殘一面走著,覺得臉上有樣物件附著似的,用手一摸,原來兩邊著了兩條滴滑的冰。起初不懂什麼緣故,既而想起,自己也就笑了。原來方才滴下的淚,天寒,立刻就凍住了。地下必定還有幾多珠子呢。老殘悶悶的回到店裡,也就睡了。
次日早起,再到隄上看看,見那兩隻打冰船,在河邊上,已經凍實在了。問了隄旁的人,知道昨日打了半夜,往前打去,後面凍上;往後打去,前面凍上;所以今兒歇手不打了。索性(乾脆)等到冰結牢壯了,從冰上過罷。因此老殘也就只有這個法子了。
【作品出處】
《老殘遊記》(第十二回)
〈寒風凍塞黃河水,暖氣催成白雪辭〉(節錄)
原作者:劉鶚
上圖:黃河結冰(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黃河結冰(圖片引自網路)
附錄:《老殘遊記》的文學技術(節錄)
第十二回裡的一首五古,寫凍河的情景,前六句云:
地裂北風號,長冰蔽河下。後冰逐前冰,相陵復相亞。河曲易為塞,嵯峨銀橋架。......
這總算是有意寫實了。但古詩體的拘束太嚴了,用來寫這種不常見的景物是不會滿人意的。試把這六句比較這一段散文的描寫:
老殘洗完了臉,把行李鋪好,把房門鎖上,也出來步到河隄上看。見那黃河從西南上下來,到此卻正是(河)的灣子,過此便向正東去了。河面不甚寬,兩岸相距不到二里。若以此刻河水而論,也不過百把丈寬的光景。只是面前的冰插的重重疊疊的,高出水面有七八寸厚。再望上游走了一二百步,只見那上流的冰還一塊一塊的漫漫價來,到此地被前頭的攔住,走不動,就站住了。那後來的冰趕上他,只擠得嗤嗤價響。後冰被這溜冰逼的緊了,就竄到前冰上頭去。前冰被壓就漸漸低下去了。看那河身不過百十丈寬。當中大溜約莫不過二三十丈,兩邊俱是平水。這平水之上早已有冰結滿,冰面卻是平的,被吹來的塵土蓋住,卻像沙灘一般。中間的一道大溜卻仍然奔騰澎湃,有聲有勢,將那走不過去的冰擠的兩邊亂竄。那兩邊平水上的冰被當中亂冰擠破了,往岸上跑。那冰能擠到岸上有五六尺遠。許多碎冰被擠的站起來,像個小插屏似的。看了有點把鐘功夫,這一截子的冰又擠死不動了。
這樣的描寫全靠有實地的觀察作根據。劉鶚先生自己評這一段道:
止水結冰是何情狀?流水結冰是何情狀?小河結冰是何情狀?大河結冰是何情狀?河南黃河結冰是何情狀?山東黃河結冰是何情狀?須知前一卷所寫的是山東黃河結冰。(十三回原評)
這就是說,不但人有個性的差別,景物也有個性的差別。我們若不能實地觀察這種種個性的分別,只能有籠統浮泛的描寫,決不能有深刻的描寫。不但如此,知道了景物各有個性的差別,我們就應該明白:因襲的詞章套語決不夠用來描寫景物。因為套語總是浮泛的、籠統的,不能表現某地某景的個別性質。我們能了解這段散文的描寫何以遠勝那六句五言詩,便可以明白白話文學的真正重要了。(編者註:胡適認為,文言古詩用語籠統,無法像白話文能精細描述。)
【文章出處】
《胡適文存》卷六
〈《老殘遊記》序〉(節選)
1925-11-07
作者:胡適
【作者簡介】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安徽績溪上莊村人,生於上海浦東川沙,原名嗣穈,後取自當時盛行達爾文學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典故,改名適,字適之。19歲考取庚子賠款公費生,留學美國,師承哲學家杜威,返國後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後加入《新青年》編輯,以提倡白話文學革命,宣揚自由主義,領導新文化運動的領袖而聞名於世,所發表之《嘗試集》為最早之白話詩。五四運動後與陳獨秀分道揚鑣,曾擔任中華民國駐美大使、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胡適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均有深入研究,主要著作為《中國哲學史大綱(上)》、《白話文學史》《胡適文存》等,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民國51年2月24日上午,於中研院主持第五次院士會議,下午6時在歡迎新院士酒會時因心臟病發逝世,10月15日,葬於南港舊莊胡適墓園。
上圖:黃河壺口瀑布結冰(圖片引自網路)
上圖:黃河壺口瀑布結冰(圖片引自網路)
- Jul 16 Tue 2019 16:12
△北風勁且哀----劉鶚《老殘遊記》:黃河結冰記(原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