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jpg

編者按:今年(2019)大學學測國文討論最多的話題,在樂評人馬世芳談音樂人羅大佑、李宗盛的一篇文章,被引用為本次學測閱讀試題,而作者馬世芳本人則在個人臉書發文談到,這三題選擇題,前兩題他也選不出命題者設定的「正確答案」,引起若干批評議論。對於此一爭議,有國文教師林世奇投書媒體,點出考題設計的效度及鑑別目的做出回應,編者認為有值得參考之處,今將原作者及回應者兩種意見並列對照,以供讀者進一步參考。

28-30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28-30題。

1982到1985年是羅大佑的「黑潮時期」,那個一頭捲髮、黑衣墨鏡的孤傲身影,以一人之力把臺灣流行音樂從「天真」帶向「世故」。他的歌充滿時代感,沉鬱滄桑的歌詞語言,一洗「校園民歌」的學生腔、文藝腔,展示著一個深沉抑鬱的「大人世界」,從青春情愛到歷史國族,勾引了所有自命早熟的青年。他對歌詞與旋律的「咬合」極為在意,常說「歌是語言的花朵」,文字化為唱詞,在唇齒舌間吞吐滾動,必須與旋律的收放起伏密密吻合。
就在羅大佑掀起「黑色旋風」的時刻,另一位出身「校園民歌」的音樂人李宗盛也嶄露頭角。情歌向來是歌壇主流,一不小心,便會跌入陳腔濫調、無病呻吟的醬缸。李宗盛擅以作論方式寫歌,總能找到獨特的切入角度,短短篇幅便唱盡你堵在心頭的感歎。1986年的個人專輯《生命中的精靈》,是華語樂壇少見的「內省」之作,深深挖掘生命內在的惶惑與悲歡,坦誠真摯。他對歌詞意象結構之銳意經營,對詞曲咬合之殫精竭慮,簡直有鐘錶師傅般的耐心。他獨特的語言質地,直白而不失詩意,語感鮮活,乍看像散文,唱起來卻句句都會發光。
羅大佑始終沉鬱而孤傲,時時把整個時代挑在肩上,連情歌都滿是滄桑的傷痕。李宗盛則擅長從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提煉詩意,煽情卻不濫情,輕盈卻不輕佻。他們二人示範了創作、製作的精湛手藝。羅大佑的歌承載著大時代的悲壯情緒,和那個集體主義、理想主義的時代有著千絲萬縷的糾纏。李宗盛的歌則幾乎都是個人主義式的內省,那些百轉千迴的辯證同樣只屬於「大人世界」,你得見識過江湖風雨才能體會。羅大佑的滄桑尚屬於一個猶然年輕的時代,李宗盛的世故則是一代人集體告別青春期的儀式。(改寫自馬世芳〈煙花與火焰的種子〉)
【原作者意見】:(節錄自馬世芳臉書)

學測拿我的文章出題,自然不會先問我。......
老實說,文章變成考題,極可能從此被一整代考生討厭,不只應屆考生,還有未來要做考古題的一屆屆準考生,我並不覺得這是一件得意的事。但我想說的不只這樣:作品發表之後,解釋權就不再只屬於作者自己,這道理我明白。不過這三題閱讀測驗,......前兩題左看右看,都選不出「正確答案」,還是有點兒氣惱。......不過,還是那句老話:作品發表之後,解釋權就不是作者所能壟斷的了。或許很多考生都能教導我做這兩題閱讀測驗的「正確」方式吧?
【國文教師回應】:(節錄自聯合報投書,作者林世奇)
今年的學測題裡,引用了一篇樂評。原作者跳出來回應,表示他想了半天,連他也不會寫,三題錯兩題。對文章的解讀,原作者說話總有分量,這樣的結果,自然使大家譁然。事實上,發言權與身分無關。命題是一種專業,要討論題目的好壞,我們應該考慮的是測驗的效度,就題論題。
歌手.jpg
上圖左(李宗盛),上圖右(羅大佑)

28. 依據上文,關於羅、李二人歌曲的內容,敘述不適當的是:
(A)羅大佑的歌,反映理想主義時代對歷史國族的關切,深沉抑鬱
(B)李宗盛的歌,往往契入人心,讓聽者的悲喜彷彿都能獲得傾吐
(C)羅大佑的「大人世界」,把整個時代挑在肩上,省視個人生命內在的惶惑
(D)李宗盛的「大人世界」,擅長從柴米油鹽的日常中,提煉老於世故的省察
【原作者意見】:(節錄自馬世芳臉書)

後來看到解答,左思右想,關於第一題,大概明白了出題老師的思路:閱讀測驗的答案,判斷的依據僅限於「摘錄的這段文章」,這段文字沒提到的,就等於不存在。
於是既然「這段文字」沒提到羅大佑歌詞關於「生命內在的惶惑」,還把「生命內在的惶惑」和李宗盛連在一起,這就變成「專屬於李宗盛」的描述,而不能夠屬於羅大佑了。那麼說羅大佑「省視個人生命內在的惶惑」,就是屬於「不適當的敘述」了。雖然他的「將進酒」、「光陰的故事」、「耶穌的另一個名字」、「家」、「那是我所不能瞭解的事」......等等許多許多歌,都是這個題材非常厲害的示範,甚至我願意說,羅大佑是把「生命內在的惶惑」寫得最好的作者。
【國文教師回應】:(節錄自聯合報投書,作者林世奇)
首先,原作者說出題者的思路是:「判斷的依據僅限於摘錄的這段文章,這段文字沒提到的,就等於不存在。」其實,引文沒提到的不是不存在,而是不管它存不存在,不能當作判斷依據,除非那是重要的文史知識,是鑑別語文能力的判準。這是試題設計的必要原則。若我們不限定範圍,讓每個人把各種背景知識都拿進來當作依據,那我們考的還是語文嗎?
原作者推斷:「說羅大佑省視個人生命內在的惶惑」這一項之所以錯誤,是因為引文沒提到,還把它和李宗盛連在一起。
不是的。

引文裡描述羅大佑充滿時代感、沉鬱滄桑、從青春情愛到歷史國族、把整個時代挑在肩上…,根據這些線索,「歷史國族的沉重感」顯然是條主線,這和「個人生命內在的惶惑」正好形成對照—事實上,文中也用了「大時代的悲壯」和「個人主義的內省」作對照。閱讀一串形容詞多到爆漿的描述,若不這樣概括、對照,考生要怎樣判斷一個陌生歌手?
至於羅有沒有寫「個人內在惶惑」,重要嗎?回到考題設計的目標,這是考流行音樂史?是考羅大佑作品風格的多向度評析?還是要測試考生聽不聽音樂?

如果都不是,那麼,羅有沒有寫個人惶惑—這干考生什麼事?他寫個人惶惑很厲害,很好,但我們憑什麼要求考生(或命題者)要知道?
歌手.jpg
上圖:台灣當代流行歌壇教父羅大佑

29. 依據上文,關於羅、李二人的歌詞創作,敘述最適當的是:
(A)二人均銳意經營歌詞的意象結構,直白而不失詩意
(B)二人均極為在意歌詞與旋律的「咬合」,故精心琢磨
(C)羅大佑擅長以「校園民歌」的文藝腔,寫作沉鬱滄桑的歌詞,充滿時代感
(D)李宗盛長於以作論方式寫歌,將邏輯辯證融入詩化的語言中,煽情而輕盈
【原作者意見】:(節錄自馬世芳臉書)

但若套用這樣的理路,遇到第二題,我還是被難倒了。為什麼只能是B呢?C的敘述說羅大佑有校園民歌的文藝腔明顯有誤,可以排除,但我看A、B、D的敘述,都很適當啊。
於是我再次「角色扮演」,試圖進入出題老師的思路,D之所以不適當,大概是因為它只說了李宗盛,題目是「兩人」,不符合題旨吧?但A為什麼不對,B為什麼就可以,我還是不明白。回頭又看了幾遍自己的文章,讀得頭都昏了,依舊不明白。我只知道,若你是熟聽李宗盛和羅大佑的老樂迷,這兩題你應該也和我一樣,很容易答錯,搞不好愈熟悉還愈容易答錯。
【國文教師回應】:(節錄自聯合報投書,作者林世奇)
若和語文能力的鑑別無關,這些感覺在考題裡都不重要。要討論考題,應該思考的是:這題目能否測出閱讀、理解,或其他語文能力—而那就夠了。命題,是關於鑑別語文能力應如何設計的專業。在這事上,羅大佑、李宗盛、原作者,都沒有權威性—我們不是在考流行音樂史。
至於原作者讀自己文章,「讀得頭都昏了,依舊不明白」,這不奇怪。一般讀者是從既有的文字擷取訊息,原作者則未必。他當初落筆,是將一堆感覺沉澱、挑選、琢磨,而那許多沒被放進文章裡的情意、認知和想像,在重讀時都可能浮出來,那是會影響判斷的。同理,熟聽李宗盛和羅大佑的老樂迷,如果很容易答錯,理由也一樣—因為他們不是純粹地閱讀文章,而是用經驗來判讀。

歌手.jpg
上圖:台灣當代流行歌壇教父李宗盛

30. 下列羅、李二人歌詞中,最符合上文所謂「歷史國族」情懷的是:
(A)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污泥/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西風在東方唱著悲傷的歌曲
(B)我所有目光的焦點/在你額頭的兩道弧線/它隱隱約約它若隱若現/襯托你/襯托你靦腆的容顏
(C)不捨你那黑白分明亮亮的眼睛/只是你年紀還小/無從明瞭我的心情/時間不停/時間不停/原諒我依然決定遠行
(D)烏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臉/怎麼也難忘記你容顏的轉變/輕飄飄的舊時光就這麼溜走/轉頭回去看看已匆匆數年

【原作者意見】:(節錄自馬世芳臉書)
除了第三題我很有把握,......而這樣的考試方式,是不是能引起同學的興趣,稍稍接近羅大佑和李宗盛的作品?是不是能讓同學對那個時代的流行音樂風格與內涵有更生動更具體的想像?我真的不知道。我想,這大概不是國文科閱讀測驗的目的吧。
【國文教師回應】:(節錄自聯合報投書,作者林世奇)
這是我對「就題論題」的看法。命題不是沒有問題,確實值得商榷,但就題論題,不應該是由原作者認定,也不是我們過去的音樂記憶決定,而是由鑑別點是否明確、效度的高低來決定。

延伸閱讀:

學測國文閱讀測驗,原作者說「自己也選不出正確答案」
林世奇:就題論題----愈愛羅大佑,學測愈容易答錯?
舞台.jpg
【文章出處】
《臉書》
〈拙文變成了學測考題,那就說幾句……〉
2019-01-25
網址:

https://medium.com/%E6%88%91%E6%98%AF%E9%A6%AC%E4%B8%96%E8%8A%B3/gsat-exam-57cf82fb6225
文/馬世芳
【作者簡介】

馬世芳(1971年6月11日-),台灣作家、廣播人、音樂評論家,長居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現任Alian電台節目主持人。父親是作家亮軒(本名馬國光),母親是台灣校園民歌的重要推手資深廣播人陶曉清。馬世芳高中畢業即開始在中廣青春網擔任電台來賓,介紹經典搖滾樂。就讀期間,曾與友人合編《台大人文報》以及《1975-1993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二書。主持節目曾獲廣播金鐘獎「最佳流行音樂節目獎」、「最佳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獎」。散文輯《地下鄉愁藍調》獲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提名金鼎獎「最佳文學語文類圖書獎」、並入選台北國際書展 "Books from Taiwan 2008"。散文輯《耳朵借我》獲中國時報2014「開卷好書獎」。

《聯合新聞網》(民意論壇)
〈就題論題──愈愛羅大佑,學測愈容易答錯?〉
2019-01-27
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11321/3618088
文/林世奇
【作者簡介】
林世奇,台北市立中山女高國文科教師,擅長武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