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國文教育.png
別讓人笑你詩詞歌「賊」造「脂」很深

這幾天有關高中國文課綱的修訂,教育部計畫大砍文言文,必讀古文由20篇降為15或10篇,引起很大的爭議。參與課綱審議的學生委員、靜宜大學學生林致宇認為「過去太多歌頌唐宋古文八大家,都只是在『造神』,文章傳遞的思想並非現代社會所需要,更有可能傳遞封建、保守、古板的思想。」

看到這則新聞著實讓人錯愕,這不就跟誣指媽祖是統戰工具的說法如出一轍嗎?無非又是一樁意識型態作祟的歷史共業。

不可諱言,林同學有幸參與審議並表達個人意見,足證台灣是個進步開放的社會。但是,我們必須先認知,學習的真締不能只侷限在「我喜歡才肯學」、「我認為重要才值得學」,尤其語言這一區塊,牽涉到全體國人文化素質的提升,甚至影響國家競爭力,豈能如菜市場般漫天喊價。

「用網路票選文言文」是甚麼爛招?別再用民主至上那套說詞當藉口了,文學創作各家風格迥異、各領風騷,如何拿來論斤秤兩,可謂貽笑大方,更是對古人不敬。倘若教材閉著眼睛就能駕輕就熟,還需要編入課本嗎?這與「探索未知領域」的教育宗旨明顯背道而馳。也不能輕易放棄略為艱澀的經典古文,因為在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當中,所激發出的潛能是無法量化的。

令人遺憾的是,在面對大陸龐然的假想敵時,現今台灣政治人物卻刻意去除中國因素,把年輕人導向「假裝它不存在」的弔詭陷阱裡,這正是最讓人擔憂的地方。包括林致宇在內的許多年輕學子,或許就是被這種狹隘的意識型態左右了價值觀,自我設限教育內涵不是明智之舉,也絕非長遠之計。

經典文學的地位與核心價值,不會因國族演變、歷史更迭而變遷,也不至於為了迎合政治目的而無故消失。如果只是為了遷就政客操作族群,收割年輕世代選票,剝奪學子學習精緻文學的機會,造成未來社會文化水平普遍低落庸俗,這個代價未免太大,豈不愧對蔣渭水以及其他為爭取民主犧牲奉獻的先賢先烈們。

所謂台灣話,也就是閩南話,起源於河洛語,而河洛語就是商周時期的中原古代官話,那些說河洛語的祖先,正是台灣人的遠祖,更是文言文詩詞的創作者。放眼全世界,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數千載、歷經多少烽火爭戰而不墜誠屬不易,試問早期的埃及、巴比倫文化如今安在?台灣人能有機會學習老祖宗的智慧結晶,應視為殊榮,怎可任意貼上「封建」標籤。

如果純粹是為了服務政治而去中,或只是為了討好不愛唸書的少數高中生而廢除文言文,那麼下一代台灣年輕人,再也無法體會用河洛語吟唱古詩詞的唯美意境。本土文學家曾指出,用河洛語來吟唱唐朝白居易所寫的《琵琶行》,那種韻味最到位了,也最能體現出詩詞意境,在琵琶聲悠揚伴奏下,完美詮釋騷人墨客不得志的蕭瑟落寞。另一方面,歌仔戲、布袋戲可能因此沒落失傳,而方文山那首歌詞優美的《青花瓷》將成為絕響。

就這幾年,許多台灣知名歌手登陸參加歌唱比賽,獲得優異成績,對岸給予很高的評價,咸認為台灣「軟實力」的確不可輕忽。假如台灣歌曲創作者基本語文素養不夠紮實,如何寫得出動人心弦、令人驚豔的歌詞?再者,為什麼台灣就不能成為比中國更懂得中國文化(或漢唐文化)的地方,就像日本人很懂三國演義。當全世界都在學習漢文時,我們必須更勝一籌,千萬不可故步自封,流於井蛙觀天。

覺醒青年們,別再盲目陷入去中媚日的迷思了,沒有博大精深、底氣十足的漢唐文明,哪來的大和文化?與其揪結於對中國的愛恨情仇,何不積極認識中國,有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多元文化加持下,展現韌性十足的台灣牛精神,誰說台灣不能跟對岸一較長短。

某國文課堂上,一位學生誤把詩詞歌「賦」寫成詩詞歌「賊」,被老師調侃:「某位同學詩詞歌『賊』造『脂』很深哦!」全班笑成一團。

事實上,由於台灣過度政治化的結果,無辜的學生被弱智化了,導致學習與獨立思考能力每況愈下,類似「賦」、「賊」分不清的糗事時有所聞。年輕人如欲擺脫意識型態緊箍咒,何不多跟古人打交道,浸淫於優質的中華文化,會是相當正面的價值取向。

【文章出處】
《風傳媒》2017-09-05

別讓人笑你詩詞歌「賊」造「脂」很深
文/陳建明
網址:

http://www.storm.mg/article/325606
【作者簡介】
陳建明,退休人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