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達讓老師從「課本的傀儡」,轉變成「課本的主導者」
全台首位主動打開教室大門、學思達教學創始人張輝誠老師認為,學思達可以訓練自學而讓學生受益,同時也會反過來讓老師受益,讓師生走向共同成長。當學思達老師要教學生自學、思考、表達,自己就必須先自學、思考和表達,換句話說,老師也會因為不斷修訂學思達講義而不斷精進與成長,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內在充滿動能和成就感。
學思達教學的五個步驟「自學、思考、討論、表達、統整」是一個不斷循環的歷程。一開始非常簡單、易學,而且便於複製,同時每一個步驟,又可以讓不同學科、不同能力與不同專業的老師,以及不同特質的學生,再各自延伸出不同的高度專業。
學思達教室裡的角色翻轉
學思達可以訓練自學而讓學生受益,同時也會反過來讓老師受益,讓師生走向共同成長。原因在於:
1.老師會從課堂上的「男、女主角」,升格轉為「主持人」、「導演」與「劇本家」
老師上課一旦採取單向講述為主,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變成課堂上的男、女主角,學生的眼光必須全部集中在老師身上,老師成為課堂上動見觀瞻的對象,而這也是一般老師畏懼開放教室的主因之一,因為老師並不覺得自己是最佳男女主角,所以壓力倍增。
傳統單向講述的老師,課前會不斷仔細準備上課內容,強化自己的口說和解釋能力(如果還有一點表演能力就更好了),課間就是讓自己使出渾身解數、發光發熱,好讓學生如癡如醉。在這種模式之下,久而久之,老師口才會愈來愈好、能力也會愈來愈強,也許學生的知識量確實增加了,但學生的能力常常是不動如山。──這樣的老師其實很容易被取代,如果補習班的老師教得更好、網路教學影片教得更好,學生就會一窩蜂往這些教得更好的人靠近。
但是老師一旦升格為導演,相對而言,就不太容易被取代,老師可以引導讓學生閱讀最專業的觀點、觀看最好的教學影片、思考最好的問題,讓所有的資源都變成我可以調動和運用的教學利器,這樣就不用再自己一個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獨撐大樑、一人扮唱獨角戲,事倍功半,而是萬事萬物皆為我用,我是導演,我可以選擇用、如何用、當然也可以選擇不用,主導權在教師手上。
老師轉換為導演和劇本家,這個過程很迷人,老師就會開始認真考量課堂的流程、時間的控制、效果的高低、教學工具的使用與切換、學生的反應與回饋……,通通都會進入老師的課前規劃、籌備。
一旦進入課間,老師就直接化身為主持人,實踐導演所有的規劃與理想,開始和學生展開知識的探索、對話的碰撞、情感的交匯。
老師的位階提高了,就不容易被取代,因為補習班老師不會這樣教書、網路教學影片教得再好、網路資源再豐富、時代再怎麼變化、知識再怎麼激增,老師都可以拿來成為教材的一部分,只要老師會搭配「問題和補充資料」,幾乎沒有什麼東西不能成為老師上課的教材和內容。
實施學思達成功與否,主要是以「能否隨時開放教室」為標準,這一點很奇妙,為什麼學思達可以做到?原因就在於,學思達讓老師的位置改變,從男女主角升格,在課堂上化身為「主持人」,即使有要擔任男主女角的時間也很短暫(只有在進行「統整」時),在課前擔任課程設計之「劇本家」與「導演」,然後把舞臺還給學生,把學生訓練成最佳男女主角。
這樣大家就能明白,為什麼學思達要隨時開放教室,因為唯有觀眾才能不斷訓練男女主角的膽量、臺風、機制和反應,終至成材。
──這裡當然有一個風險存在,如果學生表現不盡理想,甚至上不了臺、露了醜、出盡洋相,該怎麼辦?這時候老師的應對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讓學生感受到即使遭遇挫折、遭遇困難時,老師依然包容他、愛護他、支持他。
──而這也是學思達老師為什麼如此需要「薩提爾」的主因,也是學思達老師學習「薩提爾」效率極高的主因,因為每天幾乎都在「刻意練習」。
2.老師會從「課本的傀儡」,轉變成「課本的主導者」
傳統講述為主的老師,課本寫什麼,老師就先設法弄懂這些,然後在課堂上教到學生聽懂為止,這個過程基本上就是「理解」層次,而且幾乎都會受限在「教科書」本身,老師「理解」了課本知識,再教會學生「理解」,老師除了傳遞低階的認知目標(依照布魯姆的認知六目標而言,而且理解效果還會出現遞減),還會變成「課本的傀儡」,課本寫什麼,老師就教什麼。
但是學思達老師面對教科書就有很多可能、很多變化:
首先,老師面對教科書的內容時,除了理解之外,老師也可以設計問答題可以讓學生進入更高階的認知目標,讓學生可以「分析」、「評鑑」、「運用」、「創造」。
例如我很敬重的臺南教大附小溫美玉老師,她分享出來的各種精彩教案,就是以教科書為基礎,展開各種高階認知目標的訓練與達成。換句話說,她是教科書的主導者,不是教科書的傀儡,教科書只是她的一個起始點工具,溫老師甚至經常拋開教科書,進入她結合課程各種新知識點與創造力的全新教學歷程與內容,她讓學生進入更驚人的各種高認知目標,展現出無窮的創造力。
再者,老師也可以利用「補充資料」的方式,一邊搭配著教科書的知識點,除了提供詳細註解之外,也可以補充一個到數個與教科書上不同的觀點,設計出問題讓學生比較,如此便可以訓練學生「評鑑」和「分析」;當學生自學速度增快,就可以增加更多教科書之外的額外資料,教科書的重要性也就會慢慢降低,因為學生能學到比教科書更多的知識、更高階的認知目標。當然,老師也可以將教科書知識點結合真實世界,設計出應用型的題目,讓學生「真實運用」與「創造」的訓練。
學思達,可以讓老師從「教科書的傀儡」,轉變成「教科書」的主導者。唯有老師成為「教科書主導者」,老師的專業才能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掌握在教科書的編輯者手上。
3.老師會從「單一講述」,轉變成「師生頻繁對話」
傳統老師講述為主,自然就不會在課堂上和學生對話,一有對話通常是出現在閒聊、或者指正學生行為,課堂上大多時候只是充斥著老師一個人的聲音,而且整堂課從頭到尾都是如此。
學思達剛好相反,課堂上是以「學生自學為主」、「師生對話為輔」,老師和學生之間有頻繁的師生對話。對話的原因,在於學思達老師設計問題和講義給學生,讓學生來回答,一方面核對思考成果,另一方面又為了確定學生的思路、確定學生對於細節的掌握程度,所以師生對話時,老師必須擁有穩定的身心狀態、平和的應對姿態、靈敏的反應、良好的主持能力、寬廣的知識能力。
師生頻繁對話的同時,表面上是知識的討論與交流,但同時在底層又是師生之間情意的連結與交匯(這點又再一次說明薩提爾有多重要),時間一久,連結愈來愈緊密,課堂就會出現一種迷人的教學氣氛,課堂就彷彿學生的家庭一般親切、溫暖而動人。
師生對話的同時,也會讓老師不斷成長。因為老師設計出一個問答題之後,無論是封閉型的問題(有標準答案)或是開放型的問答題(沒有標準答案),老師心中總已預設了一個或數個答案;但當學生答出來答案(千萬不能忘了每一個後來的學生都是新世代的小孩,他們生活的世界和思維都是全新的)在老師預設答案之外,而且老師用專業判斷之後,覺得比自己預設的答案更好,通常老師很難不激動、不感動,因為學生的答案回過頭來開闊了老師的觀念和視野。如此一來,師生便會一起成長。
4.老師會從「停滯學習狀態」走向「終身持續成長」
傳統講述為主的老師大約十年教學會走向成熟,教學熱情卻可能會下探到谷底(這是我的觀察,當然未必對、未必準確,大家可以參照看看)。
我且以國、高中教學三年一輪為例說明,頭一輪教書,第一年到第三年,老師會很認真備課,戰戰兢兢,誠惶誠恐,一方面充實自己學術專業知識、一方面鍛鍊自己的口才和班級經營能力;到了第二輪,也就是第四年到第六年,備課時間可能只需要第一輪的一半不到,口才和班級經營能力也開始穩定下來(第一輪不好的地方可以在第二輪得到修正);到了第三輪,基本上,備課時間大幅度減少,甚至上課前只要瞄一眼即可,口才也已經愈來愈好,班級經營也漸上軌道;到了第四輪,也就是第十年,老師基本上不用備課了,連講笑話讓學生笑得東倒西歪,老師自己都不會笑了,班級經營也日漸上手。
──這時候出現了一個驚人交叉,很可能老師連教科書都不看了,甚至連書都不看了。
──倘若真是如此,意味著老師就會停滯在不再看教科書、不再看書的某一個時空點。
──不幸的是,學生卻是不斷更新著,老師很可能會用某個停滯不動的時空點,一直面對全新世代的學生、教導他們,久而久之就可能會形成一個新、舊時空持續拉扯的衝突。(當然,這只是我的觀察,未必是對的。)
學思達迷人處就在於,當學思達老師要教學生自學、思考、表達,自己就必須先自學、思考和表達,一旦老師進入自學,設計問答題、製作學思達講義,老師必然就入搜尋資料、大量閱讀、文字註解、創造、思考、設計問題等自學過程;老師要訓練學生有高階認知目標,老師必定也要先擁有高階認知目標的這些能力。
這些過程都讓老師不再只是「理解教科書」而已,而是「主導教科書」,而且會展現出教師強大的學術專業、學養、思考力和創造力,並且學思達講義會隨時學生的程度與反應、時代的發展、考試的變化、知識的推陳出新,而不斷更新與精進。換句話說,老師也會因為不斷修訂學思達講義而不斷精進與成長,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內在充滿動能和成就感。
【文章出處】
翻轉教育
學思達讓老師從「課本的傀儡」,轉變成「課本的主導者」
網址: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6025-張輝誠:學思達讓老師從「課本的傀儡」,轉變成「課本的主導者」/
作者/張輝誠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出版《學思達增能:張輝誠的創新教學心法》)
【作者簡介】
張輝誠,台灣雲林人,台灣師大文學博士,作家,學思達教育創辦人,曾獲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金質獎,現為台北市中山女高國文教師。
【主編讀後感想】
韓愈師說所說的「傳道、受業」,是否除了傳統單向講述知識或單向展現人格道德之外,還可以有不同的或更高層次的表現方式?個人對單向宣教式的教學頗表懷疑(但也只比一般人稍多一些些),在多數是頭腦不夠清醒或忙碌時候,也只能回到過往經驗中師長們教我的單向講述方式進行教學,不自覺回到自己熟悉的方式,用最少的心力,達到最高的教學效益,多年來也這麼習慣了,當然,也逐一應驗的走進張輝誠老師所謂的單向講述所可能出現的教者困境。我不得不承認,當年和張老師共事期間對他觀課、討論,以及事後閱讀他關於學思達教育的著作,聆聽他的演講,他有部分觀念大大顛覆過往自己的認知,那個撞擊力大到我不得不把它視為夠份量的問題來處理,而不能加以漠視。有些人、有些文章,只是在為我說出我心中的話,讀再多也只是強化鞏固我心裡那個未經反省的觀念(偏見),或者說,只是在同溫層取得溫暖而已。張老師在二個月前在北一女的一場研習(2017-1118國語文素養導向教學)上,提出目前上課禁用手機一事的反省、單向教學師生耗費時間比例,這些在腦中記憶猶新......我有時會覺得,有時候部分同業老師換了位子,腦袋也跟著變了,在教學現場處處可以發現師生之間權力不對稱的痕跡,比如面對一篇古文好了,國文老師只比學生「早一步」看到翻譯或答案,「多一些」備課用書上的資料解析,我們先掌握知識鑰匙,進而掌握知識話語權,久而久之也就錯認自己真的這麼行,但這只是在面對學生的面前,而非在更高一層的教授或大師面前,一旦突然要他們閱讀翻譯一篇陌生的古文或古典詩,恐怕教師有多少能力都得原形畢露,老師不見得就比學生強,如果雙方在同一立足點時,我發現有些學生理解體會一首冷僻陌生的現代詩,都比我還更好。透翻轉教學不是完全沒有可以質疑的地方,實際上也有人已有新的反省了,我滿期待有一天雙方觀點(指「學思達與反省學思達」,而非「學思達與傳統單向教學」)能坐下來激盪會通,而且相信,那一天將很快會到來。
補記:
張輝誠老師在文中,用「電影導演或編劇」來取代「男女主角」比擬教師角色,剛好最近上到虬髯客……一堂高中國文嫓美劉姥姥的人生大戲,這些有情節畫面的課或電影,和其他藝術形式(音樂繪畫……)或許有一點不太一樣的地方是,「電影」是一門帶點「專制」的藝術,導演決定了給觀眾看到的素材、畫面、情節、片段,透過蒙太奇的剪輯,導演選擇他給你看的,觀眾只能被動的看,好的電影它每個細節都應該有意義,但更好的電影是讓觀眾在看了有撿選性的內容後,從其中有所思考,這或許也就是在有限制中達到的無限吧?這是看完本文後的一點感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