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九月初參加了《通識在線》雜誌社舉辦的「通識教育在高中的實踐」座談會,會中與多位同樣關心此議題的師友們交換了若干想法與做法。會後應編輯囑咐將自身的觀點表述出來。任教專業之故,筆者對語文教學領域相對熟悉與關切,因此希望從通識教育的思維出發,談談對於中學語文表達課程的一些想法。
「通識教育」的內涵人言人殊,本文所稱「通識教育」乃是就高中教育的範疇來說,主要目標即符應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之三大面向:自主行動、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在通識教育的思維底下,筆者期待「高中語文表達」課程可以培養學生自主行動、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的能力。
之所以強調「能力」的養成,至少具有以下三層意涵:首先,這是對於「以升學/考試為導向」的抵抗;其次,課程不從「單一學科知識」的觀點展開;第三,以能力為導向的教學必定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
回到「語文表達」的基礎來看,語文訊息之接收、理解、統整、表達等一系列活動,與人的心智/認知發展息息相關,不僅是國文教育在語文向度的教學重點,也是各學科學習都需要的共通能力。然而,在過度重視學科區分的教學現場中,「語文表達」很容易被歸屬為「國文課程」的專門訓練;此迷思一也。其次,就國語文教學的領域觀之,雖有語文表達訓練,長期以來也傾向於重「文」(文章閱讀與寫作)而輕「語」(口語表達與應用);此迷思二也。其三,文章寫作的訓練,又是以「引導寫作」(長篇作文)為主,強調章法布局或者詞章修飾、文學表現,而非說明、分析、論辯等知性層面,也缺乏筆記、摘要、採訪等應用性質的表達;此迷思三也。筆者認為高中的「語文表達」課程必須打破前述三項迷思,才可能真正落實教育所期待的核心素養與能力。
有鑒於此,筆者在102年建中校內特色課程試辦時,即規劃並開設了「基礎寫作與簡報」課程。課程開設乃配合校內特色課程的總體規劃,緊扣著「逆向式課程設計」(Understanding by Design, UbD, 或譯為「重理解的課程設計」)原則:先列出學習目標(希望學生獲得什麼能力),發展出對應的評量策略與評量工具(如何檢測學生是否獲得了那些能力),最後據以設計教材與教學活動(如何幫助學生獲得那些能力)。課程以培養「語文表達能力」為軸心,希望透過系統性的教學,提升學習者「語」(口說)及「文」(書寫)的表達能力。教學過程中,重視討論與互動,同時結合當代議題,訓練學生接收各類文本訊息、有效運用多媒體視覺傳播工具(PPT投影片)並進行批判性思考。
這樣的語文表達課程不以學科知識為導向,而期待提升學生整體的學習能力:若用比喻來說,就是希望擴增學生學習的容量與效率,而非填入具體現成的特定知識。同時,這樣的語文表達課程固然不以考試為目標的訓練,但因其重視訊息的接收、理解與表達,這些能力也足以回饋到學生的學科學習成就上頭。
就筆者觀察,這樣語文表達課程能夠激發學生對於「學習」的想像與興趣,進一步「學習如何學習」,獲致「自主行動」的思辨力與學習力;這樣的課程重視思考、討論與表達(包含書面的、口語的以及多媒體視覺應用),可以提升學生「溝通互動」的能力;前兩者自然已經是「社會參與」的基礎前提,若在課程素材中添入重大議題(如人權、性別平等)的內涵,則更可以培養學生俱備社會參與的素養與能力。
也是從這樣的「通識」思維出發,筆者在先前的經驗基礎上規劃了本學期「語文表達訓練」的選修課程,希望能夠更有系統、更有效率地達成之前揭擬的教學目標。以下為課程綱要,藉此機會與諸位師友交流、分享,希望能激起大家對於「通識教育」以及「高中語文表達課程」更多的想像與熱情。
---資料轉引自:通識在線第 67 期 2016-11月 吳昌政(台北市建國中學國文教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