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r 10 Tue 2018 18:27
「看履歷時很沈重,原來他們連活著都不容易…」1張履歷,她看見台灣底層的殘酷共同點
- Apr 09 Mon 2018 09:36
▲駢文裡的創作鎖鑰----陸機:文賦(原文+翻譯解析)
- Apr 09 Mon 2018 09:10
◎陳仲義:讀詩就是再做詩
- Apr 09 Mon 2018 08:43
◎楊照:為何讀詩、如何讀詩----現代詩完全手冊序
- Apr 04 Wed 2018 11:28
◎王廣勇:劉勰曾夢到天上彩雲和孔子,決心寫《文心雕龍》
- Apr 04 Wed 2018 10:43
△文心雕龍自序----劉勰《文心雕龍》:志序(原文+翻譯)
- Apr 04 Wed 2018 09:39
▲照燭三才,暉麗萬有----鍾嶸:詩品序(原文+翻譯)
- Apr 03 Tue 2018 10:40
余華:十八歲出門遠行
- Apr 03 Tue 2018 09:17
給台灣的情書----鮑海冉:十八歲,我在台大學哲學
- Apr 02 Mon 2018 21:00
▲那些年和你們一起走過的青春----曹丕:與吳質書(原文+翻譯)
- Apr 02 Mon 2018 15:38
▲高中文言選文15篇出爐:除了〈台灣通史序〉出局,還多了哪幾篇?
- Apr 02 Mon 2018 15:38
■文字下的兄弟權鬥角力----曹植:與楊德祖書(原文+翻譯)
- Apr 02 Mon 2018 13:17
■徘徊在戀父與傷悼的雙重固執----簡媜:漁父(原文)
- Apr 02 Mon 2018 09:50
◎蔣勳:蓴菜鱸魚----手帖代序
- Apr 02 Mon 2018 08:18
▲大時代戰亂下的幼年初戀----王鼎鈞:紅頭繩兒(原文)
- Apr 01 Sun 2018 13:32
◎轉載:接納群組內不同聲音
- Mar 31 Sat 2018 10:13
楊劭楷:「新詩」學,「新」詩學:如何在抒情傳統的脈絡裡,解讀現代中文詩?
- Mar 31 Sat 2018 08:37
追索現代主義的抒情、瞬間美學與詩:葉維廉訪談錄
- Mar 30 Fri 2018 17:44
▲砧板刀鋒間的人生領悟----徐國能:刀工
- Mar 30 Fri 2018 16:58
▲白先勇:樹猶如此----記我的朋友王國祥
- Mar 30 Fri 2018 14:51
◎《天下散文選》序:台灣散文史的另一種讀法
- Mar 30 Fri 2018 10:18
◎聆聽稚嫩的生命----王家祥:春天的聲音
- Mar 30 Fri 2018 09:48
◎23歲創業拍網劇,徐嘉凱:我們的教育有「機會成本」陷阱
- Mar 30 Fri 2018 09:24
◎夢想一定要遠大?港大實習老師:當個好人就是件偉大的事
- Mar 30 Fri 2018 08:51
◎求學生活要注意什麼?南華社工師:不要交到壞朋友
- Mar 30 Fri 2018 08:28
◎感覺良好不會自動產生!高效能教師的暑期習慣
- Mar 29 Thu 2018 16:46
▲陳茻:除了美,還有什麼?----從張大春〈致中閔書〉談古文教育
- Mar 29 Thu 2018 16:38
周偉航:趨近死亡的文言文,如何說清自己的不可量化價值?
- Mar 29 Thu 2018 10:00
◎葉丙成:大學徒有世界排名,不足以稱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