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楊德祖書.png
(圖片引自網路)


題解

本文選自《文選》,是曹植寫給好友楊脩的一封書信。

楊脩,字德祖,出身世家貴族,太尉楊彪之子,曾任郎中、丞相主簿等職。楊脩就是世說新語〈絕妙好辭〉中與曹操鬥智的楊脩,為人機智,博學多才,曾竭力謀立曹植為太子,後被曹操藉故處死。

信中曹植根據切身體會,暢談自己對於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的看法。由於曹植本是文學大家,深知文學創作的甘苦,因此他的議論合情合理,有些見解,至今仍有意義。但書信最後談到他自己的文章,視辭賦為「小道」,這是因為曹植在政治上很有抱負,希望「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不甘心只是一個文人,對文學的地位價值,與曹丕典論論文的立場有明顯差異。全文辭意思切,娓娓道來,一如與好友促膝談心,給人以親切感、信任感。

配合課程:典論論文


洛神賦圖.jpg
上圖:顧愷之.洛神賦圖中的曹植(圖片引自網路)


與楊德祖書

植白:數日不見,思子為勞,想同之也。僕少小好為文章,迄至於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獨步於漢南,孔璋鷹揚於河朔,偉長擅名於青土,公幹振藻於海隅,德璉發跡於此魏,足下高視於上京。當此之時,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吾王於是設天網以該之,頓八紘以掩之,今悉集茲國矣。然此數子,猶復不能飛軒絕跡,一舉千里。以孔璋之才,不閑於辭賦,而多自謂能與司馬長卿同風,譬畫虎不成,反為狗也。前書嘲之,反作論盛道僕讚其文。夫鍾期不失聽,於今稱之。吾亦不能妄嘆者,畏後世之嗤余也。

世人之著述,不能無病。僕常好人譏彈其文,有不善者,應時改定。昔丁敬禮常作小文,使僕潤飾之,僕自以才不過若人,辭不為也。敬禮謂僕:卿何所疑難,文之佳惡,吾自得之,後世誰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常歎此達言,以為美談。 

昔尼父之文辭,與人通流,至於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辭。過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見也。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其淑媛;有龍泉之利,乃可以議其斷割。劉季緒才不能逮於作者,而好詆訶文章,掎摭利病。昔田巴毀五帝,罪三王,訾五霸於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魯連一說,使終身杜口。劉生之辯,未若田氏,今之仲連,求之不難,可無息乎!人各有好尚,蘭茞蓀蕙之芳,眾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咸池六莖之發,眾人所共樂,而墨翟有非之之論,豈可同哉!

今往僕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夫街談巷說,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也。昔楊子雲先朝執戟之臣耳,猶稱壯夫不為也。吾雖德薄,位為藩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豈徒以翰墨為勳績,辭賦為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則將采庶官之實錄,辯時俗之得失,定仁義之衷,成一家之言。雖未能藏之於名山,將以傳之於同好,非要之皓首,豈今日之論乎!其言之不慚,恃惠子之知我也。明早相迎,書不盡懷。植白。

【文章出處】
《昭明文選》
與楊德祖書
原作者:曹植

洛神賦.png
上圖:曹植.洛神賦(圖片引自網路)


註釋翻譯

(一)

(曹植)(在書信末署名下的敬語,用於平輩或晚輩,意近於「說」、「告白」):數日不見,思子為勞(意謂很想念你),想同之也。
譯文:
曹植敬述:德祖兄,幾天不見,非常想念您,估計您也是吧(想必您思念我也像我思念您一樣)!

(我)少小好為文章,迄至於今,二十有(又)五年矣。
譯文:
我從小喜歡文章,到今天為止已有二十五年了。

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
譯文:
如今世上文章寫得好的人,大致可以數得上來:

昔仲宣(王粲,字仲宣獨步舉世無雙)於漢南 荊州。王粲曾在荊州依附劉表),孔璋(陳琳,字孔璋鷹揚(如鷹高飛遠揚)於河朔黃河以北地區。陳琳曾在冀州任袁紹記室),偉長(徐幹,字偉長擅名(獨得聲名)於青土 青州,約在今山東),公幹(劉楨,字公幹振藻(顯露才華)於海隅(海邊。劉楨是東平寧陽人,寧陽靠近海邊。隅,音ㄩˊ,德璉(應瑒,字德璉發跡(顯名)於此魏(許昌應瑒是汝南南頓人,南頓靠近許昌,古屬魏地),足下(用於平輩尊稱,指您)高視於上京(洛陽)
譯文:
從前王粲在漢南首屈一指,陳琳在河朔獨佔鰲頭,徐幹在青州獨得聲名,劉楨在海邊最是出色,應瑒在魏地發跡,而您在上京極負盛名。
曹丕〈典論論文〉比較: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以此相服,亦良難矣!
曹丕〈典論論文〉比較:王粲長於辭賦,徐幹時有齊氣,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征思,幹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然於他文,未能稱是。琳、瑀之章表書記,今之雋也。應瑒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以至乎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班儔也。

當此之時,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李斯諫逐客書稱為隋和之寶,相傳隋侯救蛇而得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李斯諫逐客書稱為崑山之玉,荊山之玉即楚國和氏璧
譯文:
這個時候,他們幾個都懷才自負,覺得自己掌握了學問的本質、文章的真諦(,等待受到當政者的賞識和重用)。(編者註:曹植〈與楊德祖書〉指出建安七子之間有矜才自負的現象,可與曹丕〈典論論文〉相呼應,可知魏晉時期文人之間以文競爭評比的情形確實存在)
◎曹丕〈典論論文〉比較: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下筆不能自休。」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語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見之患也。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以此相服,亦良難矣。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於斯累,而作論文。

吾王(指曹操,封為魏王)於是設天網(籠罩天地的網)以該(網羅)之,頓(提整)八紘(網)以掩(搜尋)之,今悉集茲國矣。
譯文:
我的父王於是設置天網來網羅他們,用繩子來聚集他們,於是全都聚集到了魏國。

然此數子,猶復不能飛軒絕跡高飛,形容達到最高境界。軒,鳥飛貌),一舉千里(一飛千里)
譯文:
但是這幾個人,卻沒有寫出最高境界的文章,成萬世之名的。

以孔璋(陳琳)之才,不閑(通嫻,嫻熟,熟習)於辭賦,而多(常)自謂能與司馬長卿(司馬相如)同風同一風格),譬畫虎不成,反為狗也(語出東漢馬援〈誡兄嚴敦書〉)。前書嘲(嘲笑)之,反作論盛道僕讚其文。
譯文:
以陳琳的才能,不擅長辭賦,卻經常說能達到和司馬相如是同一流的,這就像畫虎不成,反而類似狗了。我從前寫文章嘲諷他,他反而大肆宣言說我那是稱讚他的文章。
曹丕〈典論論文〉比較: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又患闇於自見,謂己為賢。

夫鍾期(鍾子期,古代善聽音律的知音者)不失聽(不失聽,善聽),於今稱之。
譯文:
鍾子期不會聽錯音律,到如今人們都還稱讚他。

吾亦不能妄(隨便)(讚嘆),畏後世之嗤(譏笑)余也。
譯文:
我當然不會隨便就讚賞他,害怕後人會恥笑我。


古琴.jpg
上圖:古琴(圖片引自網路)


(二)

世人之著述,不能無病(毛病)。僕(我)常好人譏彈 (譏刺批評)其文,有不善者,應時改定。
譯文:
世人的著述,不可能沒有一點毛病。我也喜歡他人譏刺批評自己的文章,不好的地方就立即改正。

昔丁敬禮(丁廙,字敬禮,與兄丁儀同為曹植親信,捲入曹植與曹丕的世子之爭,曹丕即魏王位後被夷三族)常作小文,使僕(我)潤飾之,僕(我)自以才不過若人(若人,那個人,指丁廙),辭(推辭)不為也。
譯文:
從前丁廙經常寫些小文章,讓我來潤色,我自認為才能比不上他,就推辭了。

敬禮(丁廙)謂僕(我):卿(您)何所疑難,文之佳惡(好壞),吾自得之,後世誰相知定(修訂,修改)吾文者邪?
譯文:
丁廙對我說:「你擔心什麼呢,文章的好壞,我一個人承擔,後世的人誰知道給我潤色修改的人是哪個人呢?」

吾常歎此達言(通達之言,指深刻有哲理的話),以為美談。
譯文:
我經常感嘆這句很富哲理的話,認為這是美談。


與楊德祖書.png
(圖片引自網路)


(三)

昔尼父(孔子)之文辭,與人通流(同流),至於制《春秋》,游、夏(孔門四科文學科之子游、子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辭(加一句話)
譯文:
從前孔子的談話所用文句,人們可以容易地和他交流,至於他編纂《春秋》的時候,連子游、子夏這樣的人,都不能改動一句話。

(超過)(指《春秋》)而言不病(毛病)者,吾未之見也。
譯文:
超過《春秋》而言語沒有毛病的文章,我還沒有見過。

蓋有南威之容(形容女子貌美。南威,晉國美女名),乃可以論其淑媛(美女);有龍泉(寶劍名)之利,乃可以議其斷割(切割)
譯文:
大概只有擁有像南威那樣的美貌,才可以談論什麼是美女;具備龍泉劍那樣的鋒利,才可以評論別的劍是否鋒利。
◎曹丕〈典論論文〉比較: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於斯累,而作論文。(編者註:〈典論論文〉認為,文人相輕是因為其不知「文非一體,鮮能備善」,只會「各以所長,相輕所短」。故應「審己以度人」,不應以己之長,批評別人之短;曹植則提出「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其淑媛;有龍泉之利,乃可以議其斷割。」認為只有本身具有優秀創作能力,才能夠是一位好的文學批評家

劉季緒(劉修,字季緒,劉表之子才不能逮及)於作者,而好詆訶(批評)文章,掎摭(拾取指責)利病(好壞)
譯文:
劉修的才能比不上寫文章的作者,但是喜歡挑剔別人的文章,指責別人的缺點。

昔田巴(田巴,戰國時期齊國學者,為著名辯士)毀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罪三王(燧人、伏羲、 神農),訾(謾罵誹謗五霸於稷下(齊國都城的西門,稷下學宮指當時齊國的講學機構,學者可以在此宣揚自己的觀點),一旦(一日)而服千人,魯連(魯仲連,戰國末期齊國學者,辯論家,為人重義輕利一說,使終身杜口(閉口)
譯文:
從前田巴大發議論,詆毀五帝, 蔑視三王五霸,在稷下學宮挑春秋五霸的毛病,一天就能讓一千人為之折服,但是遭到魯仲連的一通反駁,便終身閉口不再說話。

劉生(劉修)之辯,未若田氏(田巴),今之仲連(魯仲連),求之不難,可無息(停止)乎!
譯文:
劉修的辯才,還不如田巴,而且如今像魯仲連那樣的人,也還不難找到,一個普通的人怎可隨便逞能呢!

人各有好尚(愛好),蘭茞蓀蕙(皆香草名。茞,音ㄔㄞˇ,蓀,音ㄙㄨㄣ,皆古書上的一種香草。蕙,蘭花的一種之芳,眾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譯文:
人們各有喜好,像蘭、茞、蓀、蕙的芬芳,是眾人喜歡聞嗅的,但是海邊也有喜歡追著臭味跑的人;

咸池(樂曲名,相傳黃帝所作六莖(樂曲名,相傳顓頊所作之發(聲),眾人所共樂,而墨翟(墨子,著有〈非樂〉篇。翟,音ㄉㄧˊ有非之(反對音樂)之論,豈可同(相同,一概而論)哉!
譯文:
〈咸池〉、〈六莖〉的音樂,是眾人都喜歡聽的,但是墨翟卻有指責它們的議論,可見大家的喜好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曹植與洛神.png
上圖:曹植與洛神(圖片引自網路)


(四)

今往(送去)(我)少小所著辭賦一通(一份)相與(贈)
譯文:
如今我將向來所寫的辭賦文章一份,全部都送給你。

夫街談巷民間傳說),必有可采(採用)擊轅之歌古人在田野叩擊車轅唱歌,指鄉野俚歌),有應風雅(指《詩經》的〈國風〉、大小〈雅〉),匹夫(凡夫俗子)之思(思想見識),未易輕棄也。
譯文:
人們說,街巷裡人們的談論,也一定有可採用的地方,駕車所唱的民歌,也一定有符合風雅的地方,普通人的心思見解,也不該輕易忽視。

辭賦小道(小技),固未足以揄揚大義(闡述嚴正的道理),彰示來世也。
譯文:
文學辭賦只是一種小技藝,不足以用來宣揚偉大道理,垂範後世。
◎曹丕〈典論論文〉比較: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但曹植〈典論論文〉提到「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家,彰示來世也。」兄弟二人對文學地位價值大異其趣,表現雙方觀點的針鋒相對。

昔揚子雲(揚雄,字子雲,西漢辭賦家先朝前朝,指西漢)執戟(兵器。揚雄曾作黃門郎執戟保衛宮廷之臣耳,猶稱壯夫不為(語出揚雄《法言》,意謂男子漢不屑於寫作辭賦)也。
譯文:
從前揚雄是前朝的重臣,依然說壯士對辭賦有所不為。
◎曹丕〈典論論文〉比較: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吾雖德薄,位為藩侯(王侯),猶庶幾(庶幾,希望)戮力(努力)上國(此指中央政權),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留金石(金指鐘鼎,石指碑碣)之功,豈(怎麼)(僅,只)以翰墨(舞文弄墨)為勳績,辭賦為君子哉!
譯文:
我雖然沒什麼德行,但是身為王侯,還希望盡力報效國家,造福百姓,建立永世的基業,留下流傳後世不能磨滅的功績,哪能只用寫文章來建立功業,靠著辭賦來當上君子呢!
◎曹丕〈典論論文〉比較: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

若吾志未果(實現),吾道不行,則將采庶官之實錄,辯時俗之得失,定仁義之衷(中正),成一家之言。
譯文:
如果我的志向沒有成功,我的方法沒有被推行,我將採集史官的真實記錄,辨別世間的成敗得失,評定仁義的本質,成就一家的學說。
◎曹植志在政治,並未把文學視為第一順位,是沒有重要價值的「小道」。但如果從政的志向事功未能實現,將來才會去著作一家之言。

雖未能藏之於名山(古人以著作不便問世,只合收藏在大山之中。比喻著述極具價值,能流傳後世,將以傳之於同好(志同道合的人),非要(期望)之皓首白頭,指年老),豈今日之論乎!
譯文:
就算不能把握我的文章能藏在名山,但也要把它們傳給志同道合的人,如果不是和你有願同始終、堅持到白頭的交情,哪能對你發出像今天的這些議論呢?

其言之不慚(大言不慚),恃惠子(惠施,戰國時人,莊周的知友,惠施死後莊子過其墓,說: 「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見《莊子.徐無鬼》。此借指楊德祖)之知我(編者註:言下之意,作者曹植自比為莊子)也。
譯文:
我之所以敢大言不慚,是因為我知道您懂得我的心意。

明早相迎,書不盡懷。植白(告白)
譯文:
明天早晨我會去迎接你,信中不能全部抒發我的心懷(信上就不一一敘述了)。曹植敬上。

東征賦.png
(圖片引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