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讀經.JPG

 

臺灣這幾年興起誦讀《弟子規》的風潮,而這引起了一些反思。我不由得想起了十餘年前我高中剛畢業時,因緣際會,在某個兒童讀經班待了一些時日。當時的我帶著一群學齡前的幼兒朗誦《老子》、《詩經》、《周易》、《論語》等經典。

這幾年陸陸續續有已成為父母的朋友問我:孩子這樣不管文字意義的背誦,究竟應該如何評價?

文章有點長,分為三部分來說吧!

1、關於道德

身為國文老師,說真的,我對小朋友誦讀中國文化經典帶有一種特殊的情緒。一方面,我真切的希望那會為孩子、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助益;另一方面,卻又擔心文化經典再度被扭曲與誤解。

在《弟子規》的反思潮中,最明顯的論述是:《弟子規》不是一個好的「經典」,在沒有人帶讀的情況下,對於孩子的道德未必會有正面助益。而且《弟子規》還割裂經典,加入了許多「洗腦」詮釋。只背誦不講解的教育,更是臺灣教育僵化的一個負面現象。

這樣的論述不能說有錯,只能說有盲點:道德是被實踐的,不是被閱讀的;道德是父母師長的「身教」與「言教」帶出來的,不是把書讀一讀就會自己長出來的。

換言之,讀任何經典,就算是最好的經典,就算解說得再詳細,也無法培養「道德」。如果人人誦讀經典就能創造有道德文化的社會,那麼中國已經天下太平兩千年了!

讀這些經典,講解這些經典還是必要的,只是「讀書」的先後次序必然放在「實踐」之後。打個比方說:你要先被愛過,感受過愛,你才能去閱讀書中的愛。若非如此,背誦的那些文字就永遠都只是文字,文字不會愛你,人才會。

諷刺的是,這個道理就記載在《論語》裡,也被改編進入《弟子規》裡: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段話是有先後次序的,「入」→「出」→「而」→「行有餘力則……」。請注意,除了「學文」之外,其他條目通通都是具體的實踐項目。

經典叫你去愛人,而我們卻只知道抱著經典背誦,甚至將「老師講解,學生發問」的師生互動都取消,不是本末倒置嗎?。

人都是父母生的,在普遍的情況中,人感受到愛,最早給予愛的,就是父母。因此要實踐道德,學習被愛與愛人,一定是從家庭開始。也因此《論語》才會有這樣的觀念:「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

中國古代如此重視孝道教育,若把他簡單的化約為「封建」、「洗腦」,那可就差之千里了。

所以說經典要不要讀?好的道理當然要讀!但要推動道德教育,「與人相處」才是重點。先從感受愛與愛人開始,才能推己及人,才能實踐道德。

附帶一提,有些人將「反對《弟子規》的誦讀」推展到「反對宗教」。事實上,宗教宣傳最大力的,其實還是宗教經典,諸如〈心經〉、〈大悲咒〉之類。要說簡化與割裂,佛教的普門品對佛經簡化更多,從沒聽說這樣的宣傳對佛法會有負面效果。其他相關論述我這裡就不談了。

2、關於美感

回來講兒童讀經是否值得推廣。在我的經驗中,兒童讀經具有幾種目的,對某些團體來說,目的是道德勸說;對幼兒來說,目的是學齡前的教育。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目的:對家長來說,送去兒童讀經班,具有托幼、安親的目的。

當年我去帶兒童讀經班,根本就是在當幼兒園老師啊!

對於孩子而言,時間需要消磨,精力需要消耗,另外還有強大的學習能力可以利用。因此安親班也可以分為幾種,一種是玩樂耗時間,一種是卯起來運動耗體力,而最多的一種就是去學才藝。

背書也被視為一種才藝。3歲小孩可以背完《論語》、《老子》、《周易》,上台表演,所有家長起立鼓掌,跟可以彈一首巴哈一樣值得炫耀呢!

說真的,我並不反對這種「才藝」,真正值得計較的,是這種才藝存不存在「美感」。

美感跟道德不一樣,道德需要「與人相處」才能感受到,但美感卻是很「個人」的。我不懂外語,但我卻可以享受外語歌曲;同樣的,小孩子背書,他們完全不懂字面上的意義,卻可以如此愉快的誦讀著。

他們的愉快除了來自父母的鼓勵之外,最重要的是,這些誦讀具有節奏感,而那是一種美感體驗。

這種美感體驗,如果若干時日後,可以額外獲得文字的美感體驗,豈不是美事一件?

3、關於讀經

讓我來說,兒童讀經的首選,是《詩經》、唐詩、宋詞等美好的古典韻文。背誦這些古典文學對兒童來說,當下就可以獲得類似音樂的愉悅感受。等他們長大了,粗略可以猜到文學的意蘊之後,這種美感體驗還可以持續加強,一輩子受用。

退而求其次,就是充滿節奏感的去讀「日後可以理解的文本」。經典中有些文字並不艱深,如:「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之類。

背誦簡單易懂的經典文本,孩子長大之後可以從美感體驗轉變為道德實踐後的印證,也不錯。

《弟子規》其實並不是極差的文本,它有韻律感,也能作為道德的印證。雖然《弟子規》文學意蘊非常少,遠遠不如一般水準的古典文學作品,但若干年後,等孩子也成了父母,若他在別的場合能學到反省能力,知道養兒方知父母恩,或許也會有機會體會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的意思。

如此一來,幼時的背誦,也算是有意義了。

兒童讀經真正令我反對的,是閱讀艱深困難的文本,如「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這種。《周易》的意思非常好,但父母自己都不懂,絕大多數的成年人都不懂,你讓孩子背了,他可能到死都不懂。那這種背誦有何意義?幹嘛不讓孩子多唱兩首童謠?多跳兩支舞?

至於我家,我應該不會讓我兒子學齡前去兒童讀經班背書。他已經有個整天讀聖賢書的老爸了,等他識字之後,大約少不了類似的兒童讀物吧!(有些可能還是爸爸寫的!)

我寧可他快樂的唱歌,從音樂中獲得最豐富的美感體驗。

他已經開始喜歡聽人聲爵士了呢!
 

 


---天下雜誌獨立評論2016-09-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