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引自網路)
散文具有「文眼」,這是中國古代散文一條傳統的藝術經驗。唯有「眼」,題旨才會有隱顯意境,才會有虛實,剪裁才會有詳略,結構才會有疏密。
會抓住文眼,更容易讀懂詩文
要想語文學得好,必須讀得懂,解得透。如何讀得懂,解得透?除了下一番埋頭苦讀之功夫外,還需要會用一些技巧,這個技巧可以理解成文眼。
什麼叫「文眼」?那文章真的長眼睛嗎?許多人都聽過「詩眼」,其實「詩眼」和「文眼」一樣,是我國傳統的,而且獨有的,關於文章寫作的術語,指的是文中或詩中,最能揭示主旨,升華意境,涵蓋內容的關鍵性詞句。
「詩眼」或「文眼」往往奠定著文章的感情基調,確定這文章的中心主旨。通過文眼,很容易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理清文章的脈絡。
解決問題,需要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分析一篇課文,也要抓住課文中最主要的矛盾,這個課文最主要的矛盾,可以理解成文眼。
今天我們先說「文眼」,再說說「詩眼」。
抓住文眼,可以輕鬆品讀文本的精妙。
文眼在文章中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為思想感情的凝聚點。
舉個例子來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一句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調。「心裡頗不寧靜」,朱自清才想起了荷塘,才在夜裡到荷塘,他一路賞景,一路抒情。於是在他的筆下,寧靜和不寧靜交替出現。一種憂愁的情緒籠罩了全篇,文中既有淡淡的憂愁,也有淡淡的喜悅。這些都是心緒不寧靜的結果。
再舉一個例子,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文中有一句話,「可是啊,北國的秋,卻來得清,來的靜,來的悲涼。」這篇文章之所以意味雋永,感情濃郁,從這幾個句子就看得出端倪。
為了傳遞獨特的秋味、秋意、秋情,朱自清圍繞的「清」「靜」和「悲涼」這三個關鍵詞,逐一的描繪北平的清秋的景色,「清」和「靜」是對景物客觀的描寫,又滲透著作者的主觀感受。而「悲涼」,則更多偏向於作者的主觀情感。
前兩者,在大多數作家的筆下,也能夠寫的出,但是「悲涼」,卻只有郁達夫能寫出。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主觀的感受,往往是獨特的。獨一無二而又恰當精妙的感覺,往往感人至深。
像〈故都的秋〉這樣的文章,如果同學們能圍繞著文眼進行解讀,一定很容易通過外在的秋色,秋聲和秋味,來感受中國文人所追求的內在的清靜的審美情趣,以及籠罩人生的悲涼感。
把握把握「詩眼」或「文眼」,未必刻意求之。
許多人知道李白的〈蜀道難〉,卻不能全文背誦。但如果你問他記得哪幾句的時候,一定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再問他為什麼會記住,可能也回答不出更具體的原因。
其實這一句正是「詩眼」。在詩中反覆的出現,未曾對蜀道作景觀描摹,只是用了一個有顏色有動感的比喻:好像上青天。一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就在詩中反覆三次,使得全詩首尾呼應,迴旋往復,有一唱三嘆的妙處。
如上述表格,詩人的三次詠嘆,就是詩意的三次轉折,諸城家鄉的蜀道之南的印象,感情也隨之變化,對友人的擔心和關切之情盡顯。
此外,想曹操的〈短歌行〉,如果能夠抓住一個「憂」,也很容易理解全篇。曹操所擔憂的,第一是人生苦短,第二是賢才難得,第三是功業未就。如果我們能在讀詩歌的時候動腦想一想,抓住了詩眼,就不難理解全詩。
(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每日頭條》
〈高中語文,會抓住文眼,更容易讀懂詩文〉
(編者註:文字略作修改)
2018-10-08
網址: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4x4b62g.html
作者:不詳
- Sep 26 Tue 2023 09:50
▲會抓住文眼,更容易讀懂詩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