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本篇寓言出自《戰國策.燕策》,典故「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即出於此,是《戰國策》裡的著名成語。
這個典故的寓意人人皆知,但需要有果斷的決心急流勇退,當人們為了眼前一時意氣之爭而拚得你死我活時,是否能靜下心來好好想想,提醒人們在錯綜複雜的矛盾鬥爭中,要警惕誰才是「真正的敵人」,這樣再互相爭下去的結果,究竟對彼此是有益呢?還是有害呢?否則一旦共同毀滅,讓「真正的敵人」從中獲利,那什麼利益都得不到了。
現實生活中的「鷸」和「蚌」,往往都是那種非常自負自信,只相信自己,不清楚周邊環境,不深刻分析事物之間的關係的人,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鷸」與「蚌」就是當局者,陷入你死我活的雙輸死局,但有智慧者追求雙贏,否則最後的利益通通被精明狡詐又別有用心的第三者收割,造成雙輸結局。如果一開始「鷸」和「蚌」把一切都分析透,二者相互合作共同進退,那麼「漁夫」想兼而禽之,恐怕相當不易甚至不可能。而真正的智慧就是跳脫眼前的意氣之爭,以超然的客觀立場,全盤觀照利害得失。
鷸蚌相爭
趙且伐燕。蘇代爲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爲漁夫也。故願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文章出處】
《戰國策.燕策》
〈趙且伐燕〉
原作者:不詳
註釋翻譯
趙且(將要)伐燕。
譯文:
趙國將要出戰燕國。
蘇代(蘇代,戰國時縱橫家,蘇秦之弟)爲(替)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音ㄅㄤˋ,一種貝類,有兩個橢圓形的殼可以開閉)方(正在)出曝(曬),而鷸(音ㄩˋ,一種水鳥,在水邊捕食小魚、昆蟲、河蚌)啄其肉,蚌合而箝(同「鉗」,把東西夾住)其喙(音ㄏㄨㄟˋ,嘴,專指鳥獸的嘴)。
譯文:
蘇代替燕國對趙惠王說:「今天我來,路過易水,看見一隻河蚌正從水裡出來曬太陽,一隻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
◎鷸與蚌實力旗鼓相當,誰也沒有吃下誰的絕對條件與能力。
鷸曰:『今日不雨(下雨,動詞),明日不雨(下雨,動詞),即(就)有死蚌!』
譯文:
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乾死你。』
◎鷸對自己非常自負自信,只相信自己,卻不清楚周邊環境。
蚌亦謂(對……說)鷸曰:『今日不出(取出),明日不出,即(就)有死鷸!』
譯文:
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你的嘴不取出,明天你的嘴不取出,就會餓死你。』
◎蚌對自己也非常自負自信,只相信自己,卻不清楚周邊環境。
◎「鷸蚌相爭」是一則寓言故事,它的重點不是故事裡「鷸和蚌」發生爭執的形式,而是要明白故事裡所傳遞出的道理。從生活邏輯來看,這則寓言存在表達形式的一些問題,比如鷸和蚌之間的對話,質疑「蚌的肉被鳥的嘴夾住,蚌又用殼把鳥的嘴反夾,那麼它們是怎麼開口說話?」但是,寓言本身的形式就是多種多樣,比如動物開口說話。這是作者用擬人的寫作手法,來說明故事背後隱藏的意義,如果真要較真考量,鷸和蚌就根本不是一個物種,它們之間是不會進行對話的。
◎它們不僅並不愚蠢,而且非常精明,鷸說的「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和蚌說的「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表明它們對雙方的缺點調查清楚、瞭然於胸。
兩者不肯相舍(音ㄕㄜˇ,同「捨」,放棄),漁者得而並(一起,一同)禽(同「擒」,捕捉,抓住)之。
譯文:
兩個不肯互相放棄,結果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起捉走了。
◎「兩者不肯相舍」表明鷸和蚌屬於嚴重對立的雙方,完全不可調和之程度。它們不存在握手言和的可能,更完全沒有出現合為一組成聯盟的可能性。
◎「鷸蚌相爭」之所以會讓漁翁得利,是因為爭鬥的雙方對立極其嚴重,矛盾無法調和,且雙方目光唯一聚焦著對方,絞盡腦汁只想著滅掉另一方。
今趙且(將要)伐燕,燕趙久相支(支持,即相持、對峙),以弊(疲弊)大眾(百姓),臣恐(擔心)強秦之爲(成為)漁夫也。
譯文:
現在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趙如果長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會疲憊不堪,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不勞而獲的漁翁了。
◎點出強秦才是燕、趙真正的敵人。
◎當人們為了眼前一時意氣之爭而拚得你死我活時,是否能靜下心來好好想想,提醒人們在錯綜複雜的矛盾鬥爭中,要警惕誰才是「真正的敵人」,這樣再互相爭下去的結果,究竟對彼此是有益呢?還是有害呢?否則一旦共同毀滅,讓「真正的敵人」從中獲利,那什麼利益都得不到了。
故願王之熟(仔細,慎重)計(考慮)之也!」
譯文:
所以我希望大王認真考慮出兵之事。」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鷸」與「蚌」、「燕」與「趙」就是當局者,陷入你死我活的雙輸死局,但有智慧者追求雙贏,否則最後的利益通通被精明狡詐又別有用心的第三者(漁者、強秦)收割,造成雙輸結局。
惠王曰:「善(很好)。」乃止。
譯文:
趙惠文王說:「好吧。」於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國。
上圖:水鳥與寄居蟹
附錄一:由「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一故事來看中國古代的權力鬥爭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是戰國的謀士蘇代遊說趙惠文王時所講的一則寓言故事,說的是鷸蚌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最終第三者漁翁「得而並禽(擒)之」。蘇代說此寓言故事的本意雖為勸導趙惠文王停止與燕國的爭鬥火拼,以防第三者秦國坐收漁翁之利,但論及此寓言故事所表達的深刻內涵,則遠遠超出了蘇代遊說之初的本意。
對此則寓言故事做一番深究梳理,便會發現以下幾點:
1,鷸和蚌屬於嚴重對立的雙方,嚴重到了什麼程度呢?一方要吃掉另一方、近乎食物鏈式的完全不可調和之程度。因此,它們一見面便是爭鬥啄食,不存在握手言和的可能,更不可能出現合二為一組成聯盟之現象。
2,如此嚴重對立,自然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他們的眼裡便只有視作敵人的對方,不共戴天、勢不兩立也便是它們雙方不約而同的唯一追求,故而「兩者不可相舍」的僵持局面便會極易發生。
3,從結局來看,毫無疑問,「鷸蚌相爭」是一種極其危險而又愚蠢的對立。那真的是鷸蚌雙方本身蠢到家了嗎?顯然不是,從它們對話內容可知:它們不僅並不愚蠢,而且非常精明,鷸說的「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和蚌說的「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表明它們對雙方的缺點調查清楚、瞭然於胸。
不過正所謂「機關算計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編按:語出《紅樓夢》描述王熙鳳之語),當精明到了一定程度自當物極必反,惹來殺身之禍為他人做嫁衣裳。因此從某種角度而言,鷸蚌相爭不得不說也是一種精明者的悲哀。
綜上分析可知:「鷸蚌相爭」之所以會讓漁翁得利,是因為爭鬥的雙方對立極其嚴重,矛盾無法調和,且雙方目光唯一聚焦著對方,絞盡腦汁只想著滅掉另一方。這種無腦的對立最終鑄就了第三者漁翁的輕鬆獲利。仔細對照便會發現,這與中國古代一項事物極其相似,這便是廣泛存在於歷代王朝中的權力鬥爭。
中國古代權力鬥爭廣泛存在,且無時無刻不發生著
作為集權帝國屬性的中國古代,毫無疑問,權力這一物品變得誘人卻又不可分享。因此,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傳承歷程中,幾乎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為了謀奪權力的激烈鬥爭,大到爭奪君權,小到爭奪相權。
而他們爭奪的目標又何嘗不似鷸蚌相爭的那樣不共戴天,如秦末的楚漢之爭,項羽、劉邦這對當初身處同一戰壕、約為兄弟的盟友,在滅秦大業完成之後,激烈的相爭場面便迫不及待、轟轟烈烈上演了。為了謀奪統治中原大地的最高權力,這場爭鬥的最終目標便毫無懸念走向了一個極端:一方吃掉另一方。歷經四年多的爭鬥,最終的結局果然是一方吃掉了另一方──項羽烏江自刎,劉邦取得了最終勝利並建立了西漢政權。
到了封建社會傳承尾聲的清朝,同樣一方吃掉另一方之食物鏈式的爭鬥也在激情上演著。當咸豐皇帝病死於承德之後,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大臣和慈禧太后便開始了爭奪權力的激烈爭鬥,毫無疑問,這也是朝著一方吃掉另一方的食物鏈方向發展,最終肅順等八大顧命大臣問斬於菜市口才給這場權力爭鬥畫上了句點。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給古代帝王的啟示
既然權力爭鬥無處不在,那就說明作為坐擁幅員遼闊帝國領土、名義上手握帝國最高統治權的封建帝王,其手中的權力並不是恆定不變化的,因為即使他法理上享有最高統治權,但仍然不斷會有人與之相爭,而來得最直接的莫過於君權和相權的爭鬥。
秦始皇稱帝建秦朝後,便確立了宰相官制,其上輔皇帝,下統百官,位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此位高權重之人,堪稱第二個皇帝。此二人必然為了誘人的權力「分外眼紅」地爭鬥,因此有了宰相後,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爭鬥便沒有停歇過。
此時作為執掌最高權力的帝國最高統治者自然最為關心的是:他如何保證最高權力牢牢掌控於手中?很顯然,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啟示,作為法理上帝國最高權勢之人,為了保證自己最高權力不被侵害,便琢磨起了當漁翁的念頭。同時為了確保「鷸」、「蚌」雙方足夠對立、爭鬥足夠激烈,歷代王朝的帝王在大力提拔忠臣的同時,往往也適時提拔了一些「奸臣小人」,這也便是歷代王朝,哪怕是英明之主執政時期,朝堂上保持著忠奸並立局面的原因。
如英明天子漢武帝,除了提拔才能顯赫的霍光以外,還重用了上官桀這類溜鬚拍馬之輩,並在病重之際將此二人同設為幼主漢昭帝的輔政之臣。雖然初期二人尚能相安無事,並且聯姻結為親家,共同處理政務,但顯然連馬都養不好,靠著哭泣上位的上官桀與政績卓著的霍光本就不屬一類人。這種骨子裡的志不同道不合最終導致了二人的決裂敵視。由於兒子上官安受罰、鄂邑長公主男寵丁外人求官失敗等事件,上官桀便憤然敵對於霍光,二人遂成勢如水火的「鷸」、「蚌」雙方。
另一值得提及的便是造就了「永樂盛世」的明成祖朱棣。開國皇帝朱元璋懾於丞相胡惟庸的不軌之心,一怒之下廢除了存在了兩千年之久的宰相制度,由皇帝親政統領百官。不過考慮到政務繁冗龐雜,明成祖朱棣建立了內閣制度,讓內閣中的大學士參與政務,決策國家大事。
雖然這些內閣大學士品級不高,但位置非常重要,天長日久容易產生新的專權。為了防止內閣權力過分集中威脅皇權,朱棣便大力提拔了另一批人予以抗衡,這便是對明朝後世政局發展影響深遠的宦官集團。
仔細對比這兩個集團,一方是熟讀聖賢之書、自命清高的讀書人,另一方則是目不識丁(宣宗開始可以讀書)、本為宮內雜役身份的宦官,雖然宦官身份地位水漲船高,成為了太監,但從人生閱歷和思想修養方面來看,這兩撥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志同道合。
因此內閣大學士始終恥於與這群「身心俱殘」的宦官為伍(也有個別例外,如內閣首輔張居正和司禮監秉筆太監馮保,就結成聯盟、親密合作,這也導致了明朝的朝堂之上,宦官與內閣之間的爭鬥始終未有停歇,而且到了後期更是轉變成了血腥屠殺,〈五人墓碑記〉便是這種嚴重對立之下的血腥寫照。
雖然二者的對立導致了明朝朝政的腐敗,加快了明朝滅亡的步伐,但卻收穫了朱棣設立之初的預期效果:明朝皇帝大體上做成了一個輕鬆獲利的漁翁,事實確實證明了這一點:明朝再怎麼亂,明朝皇帝再怎麼奇葩貪玩,帝國最高權柄始終牢牢控制在皇帝手裡。
「鷸蚌相爭」條件苛刻,帝王要做「漁翁」實則沒那麼容易
不過話說回來,「鷸蚌相爭」真的好實現嗎?再回過頭來審視這個寓言故事可知:要形成如此激烈乃至「二者不可相舍」的僵化爭鬥局面,條件還是很苛刻的。除了前述的擁有嚴重對立的雙方,還必須使得爭鬥的雙方達到勢均力敵的絕對平衡狀態,雙方都想置對方於死地卻又不能,如此它們的目光才會完全集中在對方身上,也才會給第三者漁翁帶來可乘之機。
試想假如鷸最終勝出,不僅會吃了蚌肉恢復體力而且還會展翅飛走,漁翁又將奈若何?假如蚌最終勝出,關死了鷸,必然會退回到水裡恢復體力,漁翁又將奈若何?此種場景,對於捕獵者漁翁而言,為了生擒鷸蚌中的任何一方,必將花費大量的精力,而鷸蚌雙方經此一戰,也必將目光從對方身上收回,警覺捕獵者漁翁並與之對抗,而且由於有了成功經驗,其與捕獵者漁翁之間的對抗必然較之於前更具勝算的籌碼,這無疑加劇了帝王掌控帝國統治權的難度。
縱然歷史上的英明天子是耍弄權謀的高手,但也難於完美駕馭這些「鷸」、「蚌」,使其相爭達到「二者不可相舍」的完美局面,最終結局往往就是一方佔據上風「吃」掉了另一方,如漢武帝臨終前為漢昭帝準備的託孤大臣,雖「志不同道不合」的霍光和上官桀形成了完美對立,並且誓與霍光不共戴天的上官桀先發制人,於元鳳元年(公元前80年),聯合御史大夫桑弘羊、燕王劉旦謀害霍光,但事敗被殺,全族被誅。
漢武帝設想的忠奸並立局面被打破,使得後代皇帝不僅沒能做個「得而並禽(擒)之」的漁翁,反倒大幅提升了最後勝出的霍光的從政能力,使其大權獨攬,權勢大到可以對皇帝行廢立之事,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
明成祖朱棣雖然透過成立內閣和提拔宦官這兩波完全不屬於一路之人的方式實現了權力鬥爭的平衡,如前所述,從皇權穩固的角度而言無疑是成功的,但仔細辯之便會發現:這著實有些得不償失。由於無法做到兩派集團勢力的絕對平衡,並且由於皇帝本人的有意偏袒,縱觀整個明朝,太監往往在爭鬥中勝出,並形成了權傾朝野的大太監,如英宗時的王振、武宗時的劉瑾和熹宗時的魏忠賢。
他們大行貪汙干政之事,劉瑾給武宗安排了眾多遊樂專案,將其培養成了「豹房」(編按:豹房,明武宗朱厚照所建之別宮,本應是豢養生猛野獸、禽鳥蟲魚的處所,為皇帝物色民間美女充實其中,以供皇帝淫樂之用)皇帝;魏忠賢則充分利用熹宗的做木匠活興趣,將其培養成了「木匠」皇帝,「大功告成」而又心懷鬼胎的此二人遂將國家最高決策權置於自己手中,這無疑也極大侵蝕了皇權,最終劉瑾富可敵國,魏忠賢成了「九千歲」便也是意料之中之事。如此進一步加劇了明朝朝政的腐敗,使得這個政權民心大失,最終不可避免走向了覆亡之路。
【文章出處】
《愛講古》
〈由「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一故事來看中國古代的權力鬥爭〉
(編按:文章錯誤及錯字已更正)
2021-09-07
網址:
https://aijianggu.com/collect/417791.html
作者:不詳
附錄二:大清朝最有權謀的皇帝,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他就坐山觀虎鬥
在歷朝歷代中,作為國家最高的統治者──皇帝,都擁有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儘管朝代在不停的更替,皇帝手中的權力也是越來越集中的。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個新登基上任的新皇帝,對自己父輩時的老臣都或多或少都感到忌諱。新皇帝總是擔心那些前朝老臣依仗自己的功勞和權勢,對新皇帝的統治指手畫腳。甚至擔心有些老臣依仗自己的勢力和威望推翻皇帝的統治。如何對待前朝老臣,是對每一個新登基皇帝感到最棘手的問題。
很多時候,在處理這些老臣的問題上,並不需要新皇帝來親自操作。很多君王在自己生命快走到盡頭的時候,都會提前把這些可能會影響到權力順利繼承的人都處理好。有人覺得,這樣做體現了皇帝的人情淡薄,只願與臣子共患難而不願意同富貴。可是,如果你站在老皇帝的角度上看待問題,你也就能夠理解他為什麼會這樣做了。在老皇帝去世前,最為擔心的事情就是如何保證自己的政權如何穩定的繼承下去。
比如說大漢王朝的建立者劉邦,他能在秦末的各路起義軍中脫穎而出,就是依靠著自己的知人善用,能夠信任重用每一個有才能的志士。可是在他坐上皇帝寶座之後,面對著曾經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將領們,也不得不將他們誅殺殆盡。最終也只有張良一人急流勇退,落得一個善終的好下場。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建立大明帝國之後,除了癱瘓在床的湯和以外,也是將自己手下一同征戰的功臣勳將全部殺光。
也許,對於臣子來說,這樣的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但是,對於皇位的繼承人來說,他確實一個負責任的好父輩。畢竟像劉備這樣能夠在託孤時說出:如果我的兒子不爭氣,愛卿你就自己做皇帝。這樣的話的皇帝,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是非常少見的。
所以說,對於自己後輩人的皇權的掌握,這些老皇帝們通常也是需要深謀遠慮的。
可是規劃的再好,也會有新問題的出現。即便是老皇帝們安排好了,實際上在權力的移交上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所以,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對於一個年輕的皇帝來說,也是需要依靠他們自己來解決的。畢竟通過自身的不斷強大,才能具有掌控群臣的能力。
比如說康熙皇帝和攝政王鰲拜之間的鬥爭故事,大家都非常的了解。康熙皇帝登基時年僅八歲,攝政王鰲拜並不把這個年幼的皇帝放在眼裡。朝廷內的大小事宜都是由鰲拜一人專斷獨裁。為了除掉這個威脅著自己權力的鰲拜,康熙皇帝費盡心機,通過多年的精心設計和謀劃,最終拿下了鰲拜。這時他才真正的完全掌握了國家機器。在後來,他的孫子乾隆皇帝,也遇到了和他當年一樣的問題。
清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皇帝突然在京城駕崩,他24歲的兒子乾隆正式登基。而雍正在去世前曾託付過兩位大臣來輔佐新皇帝:張廷玉和鄂爾泰。並且囑咐乾隆,要善待這兩位大臣,並且在這兩位大臣去世後要配享太廟。
對於先皇這種安排,乾隆皇帝心中十分不願。可是由於他剛剛登基,手中權力還沒有抓穩。因此對這兩位前朝重臣表面上十分尊重。可是這兩個大臣並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也不會輕易的任由乾隆皇帝的擺佈。
俗話說得好:「車到山前必有路」。乾隆皇帝和這兩個大臣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非常的年輕,不僅如此,他還非常的有耐心。無論是在哪個朝代,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派系鬥爭,朝廷之內也是這樣。這兩位大臣在雍正朝中就經常針鋒相對,互相拆台爭鬥。乾隆皇帝此時就「坐山觀虎鬥」。耐心地等待這兩位老臣露出把柄。
大臣相爭,皇帝得利,如何控制朝中大臣的爭鬥,這是做皇帝都要學習的「君王之術」。
在這場爭鬥中,張廷玉是漢人官員的代表,他不僅僅精通滿漢文化。在康熙一朝,曾經官至刑部左侍郎,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重用。後來在雍正即位後,也十分看好他,任命他擔任保和殿大學士和首席軍機大臣。在他的手下,精明能幹的文臣。他在官場摸爬滾打幾十年,經營了一張強大的人際關係網,擁有十分深厚的軟實力,自然成為了朝廷中舉足輕重的官員。
代表著滿人的利益的則是另一位軍機大臣鄂爾泰。他的家庭世代都是滿清的貴族,而他本人也是從軍隊裡逐漸成長起來的,他的手下也都是滿人,並且以帶兵的將領居多,在朝廷內也擁有這非常厚重的根基。在他擔任軍機大臣之後,讓他的權力更上了一個台階。這樣一個擁有著深厚背景和權力的人,不免開始囂張跋扈。
雍正皇帝在去世前,曾有過將自己曾經住過的王府改造成寺廟的想法。可是他卻為了討好皇帝的弟弟。竟然沒有經過皇帝的同意,就擅作主張把王府賜給了弘晝(編按:乾隆皇帝弘曆之弟)。乾隆得知此事之後,十分生氣,他認為鄂爾泰的做法不僅違背了雍正皇帝的遺願,而且還插手皇帝的家庭事務。當即駁回了鄂爾泰的建議。
就在大家都以為事情告一段落的時候,鄂爾泰的兒子和他的幕僚密謀對付張廷玉的事情又被揭露出來。這一次徹底的惹惱了皇帝,他對鄂爾泰嚴厲警告:再有下次,絕不饒恕。
隨著朝廷內的兩個黨派的相互鬥爭,乾隆皇帝在這其中得到了非常多的益處。同時他也非常樂於看見這兩個老臣帶領的兩班人馬的爭鬥。乾隆皇帝在位的這幾年中,張、鄂兩黨水火不容,互相揭發拆台,他們都以搞掉對方為目標。
而就在這兩黨向鬥爭的時候,乾隆皇帝卻在暗中安排,把自己信任的官員安排到重要的職位上。同時為了讓這兩位老臣鬥爭的更加激烈,他還會不時地用各種手段推波助瀾,好讓張、鄂兩黨鬥爭的更加猛烈。
直到乾隆十年,隨著鄂爾泰病逝,兩黨之爭才有所收斂,而乾隆皇帝也按照先皇的遺詔,將鄂爾泰移入太廟。後來為了打擊鄂爾泰剩餘的黨羽,又以其它的罪名,將鄂爾泰移出太廟。
乾隆二十年,漢人大臣張廷玉也因病過逝,這時乾隆皇帝卻轉變了他對張廷玉的態度,把張廷玉移入到太廟中。張廷玉也成為了清朝歷史上唯一進入太廟的漢人官員。
自乾隆皇帝登基以來,張、鄂兩位老臣被乾隆皇帝玩弄於掌骨之間。他利用了兩位老臣之間的的矛盾,得到了切實的利益。也許張廷玉、鄂爾泰這兩位久經官場的老狐狸,至死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位年輕人,居然如此深諳帝王之術。
其實,歷朝歷代,每一位皇帝都是這樣,利用權臣之間的矛盾,來鞏固自己的皇權。作為一名皇帝,身在其位也身不由己,很多時候也是不得不這樣。就好像是乾隆給嘉慶皇帝留下的和珅一樣,如果不是查處了和珅這個朝中最大的貪官,嘉慶一朝的虧空恐怕是很難能補上。這樣看來,乾隆皇帝的心機手段也是非常深的。
【文章出處】
〈大清朝最有權謀的皇帝,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他就坐山觀虎鬥〉
20220-04-20
網址:
https://sa.sogou.com/sgsearch/sgs_tc_news.php?req=gNWjMh9kjpEtYgjReTdUXZZX0IfJWm03KjdN2GJWuHRYovz9xewePHhUiAaH5xSP&user_type=1
作者:不詳
附錄三: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當世界兩大經濟強權相爭,全球生產供應鏈版圖將面臨解構重組,普遍預估東南亞國家可能受惠,讓越南、印度等國成了意外贏家。
有個老故事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如今看來,中美貿易戰就是一場歹戲拖棚的鷸蚌相爭,有時雲開見日,看似就要解決;隔沒多久,雙方又放話互嗆,再次陷入膠著戰情。不過傳統智慧也要修正才能管用,畢竟美中兩大經濟強權是鷸與蚌,國際上應該沒有一個經濟體能稱得上是「漁翁」;但總有其他受益者,在這朗朗晴空下盡情呼吸新鮮空氣。而誰會是最大受惠國?其實不難分析。
這次雙方衝突的焦點,表面上在於中國的出口,美國祭出的法寶是徵收中國進口品最高達二五%關稅。那麼誰的出口品結構與中國這些被盯上的出口品相仿,或是有能力由國內自行生產取代這些商品,誰就是最大的贏家。這樣看來,最有可能受惠的是與中國出口品極為類似的越南。
越南是眾所公認的頭號贏家,馬來西亞與泰國也被廣泛認為可從中得利,但因台灣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實在太大,有許多企業早已徹底融入中國的供應鏈中,呈現一種已不知是陸企還是台商的撲朔迷離狀態。好啦!就算是台商,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就是「台灣得利,台商吃虧」的狀況,也就是台灣這個經濟體以GDP來看會好,但台商的表現不見得好的現象。
此外,有些經濟體看起來似乎有機會得利,但不幸地常被拿來作為川普打擊中國的棋子,如墨西哥有時能免關稅,有時又被威脅,也要先避免為妙。
當然,這次引爆點之一的華為5G,也會讓歐洲的5G企業,如易利信、諾基亞占點便宜,但這只是眾多產業之一,畢竟最後美國祭出的關稅制裁,將會擴及整個經濟體。
因此,除了上述「轉單效應」外,有不少內需經濟強健的國家或地區,會比其他經濟體更能抵禦中美貿易戰的衝擊,如印度、印尼、菲律賓及泰國。這些經濟體本身通常靠著自身內部的消費,就可循環出健康的經濟。
總而言之,看似即將兩敗俱傷的中美貿易大戰,已經衍生到連總統參選人郭台銘都在談「修昔底德陷阱」(編按: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這句經典話語,是指當「新強權」威脅到「舊強權」,雙方衝突可能導致戰爭。修昔底德是古希臘軍事將領兼歷史學家,傳世名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記述公元前四世紀發生在古希臘的斯巴達城邦和雅典城邦間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斯巴達是當時的「既有強權」,雅典相對於斯巴達是當時的「新興強權」。修昔底德認為,斯巴達和雅典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因為雅典作為「新興強權」威脅到斯巴達這個「既有強權」而令其坐立難安,這句話奠定一條古典國際關係定律)的狀態,其實除了把眼光放在場內競逐的中美兩強,我們也將發現鎂光燈之外,還有其他很有前景的挑戰者,尤其是越南、印度等國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美國聯準會看來會放棄升息,未來美元逐步走強,也有助於東協及印度的出口表現,現在是投入的好時刻。
但也要小心,這些經濟體的匯率都有很大波動,別讓匯率的損失吃掉股市的獲利。即使是美元計價的東南亞基金,裡面也隱含被投資國家的匯率風險。時間到,不要貪心;到了停利點,就該出場。
【文章出處】
《今周刊》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2019-06-22
網址: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685/post/201906120012/
作者:藍富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