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說到女扮男裝,很容易想起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北魏花木蘭代父出征、抗擊柔然,被追封為孝烈將軍的故事。她孝敬父母,為國盡忠,又不愛慕榮華富貴的美好品德至今還在電影、電視劇、戲曲裡傳唱。
其實,還有一位一個連殺雞都不敢的江西富商之女,卻巾幗不讓鬚眉,潛入仇敵府中,隱忍多年,最後伺機復仇的女扮男裝奇女子,在千年前的一個夜裡,她手起刀落連取兩名殺父殺夫的兇手性命。她就是收入《太平廣記》491卷,李公佐著唐代傳奇小說中的謝小娥。作者李公佐另有一篇著名傳奇《南柯太守傳》,是「南柯一夢」的典故來源。
故事女主角謝小娥與夫婿段居貞婚後不久,父親和夫婿乘船經商,遭遇強盜,翁婿二人都被殺害。謝小娥聞訊後跳江,沿江漂流而被人所救。謝小娥流浪乞討維生,父親夫婿都來託夢,告訴她十二字謎語,說兇手名字就在其中,但謎題無人能解,直到作者李公佐解出兇手姓名,謝小娥才女扮男裝,混入真兇家中幫傭。兇手申蘭與申春兩人是堂兄弟,謝小娥謹慎為其效力,逐漸取得信任,連搶來的贓物也交她處理。謝小娥發現被盜的段、謝二家物品都仍存在,知道她所做的夢為真,於是伺機行動。一日申蘭申春醉倒,謝小娥苦等的時機出現,閉戶將申春反鎖於內,拔刀斬下申蘭首級,鄰居和官府前來抓賊,申春被捕後,官衙沒收贓物千萬。謝小娥自訴罪狀,刺史嘉獎其烈,小娥獲得免除死刑。謝小娥返家後,士族爭相求婚,謝小娥卻遁入空門,剃髮為尼,不知所終。
本文是半記實、半虛構的唐代傳奇小說,與一般純想像的小說不同,情節雖有虛構成分,卻是一篇實錄的人物傳記。謝小娥的復仇之路,和法國大文豪大仲馬著名冒險復仇小說《基度山恩仇記》裡的基督山伯爵,可謂不遑多讓。謝小娥在宋代就成功引起了史家歐陽脩等人的關注,直接將此事帶入正史《新唐書》中。
原文無分段標題,各段標題為編者擬加。
謝小娥傳
小娥姓謝氏,豫章人,估客女也。生八歲喪母,嫁歷陽俠士段居貞。居貞負氣重義,交遊豪俊。小娥父蓄巨產,隱名商賈間,常與段婿同舟貨,往來江湖間。時小娥年十四,始及笄,父與夫俱為盜所殺,盡掠金帛。段之弟兄,謝之生侄,與僮僕輩數十,悉沉於江。小娥亦傷胸折足,漂流水中,為他船所獲。經夕而活。因流轉乞食,至上元縣,依妙果寺尼淨悟之室。
初父之死也,小娥夢父謂曰:「殺我者,車中猴,門東草。」又數日,復夢其夫謂曰:「殺我者,禾中走,一日夫。」小娥不自解悟,常書此語,廣求智者辨之,歷年不能得。
至元和八年春,余罷江西從事,扁舟東下,淹泊建業。登瓦官寺閣,有僧齊物者,重賢好學,與余善。因告余曰:「有孀婦名小娥者,每來寺中,示我十二字謎語,某不能辨。」余遂請齊公書於紙,乃憑檻書空,凝思默慮,坐客未倦,了悟其文。令寺童疾召小娥前至,詢訪其由。小娥嗚咽良久,乃曰:「我父及夫,皆為賊所殺。邇後嘗夢父告曰:『殺我者,車中猴,門東草。』又夢夫告曰:『殺我者,禾中走,一日夫。』歲久無人悟之。」
余曰:「若然者,吾審詳矣,殺汝父是申蘭,殺汝夫是申春。且『車中猴』,『車』字去上下各一畫,是『申』字,又申屬猴,故曰『車中猴』;『草』下有『門』,『門』中有『東』,乃『蘭』字也;又『禾中走』,是穿田過,亦是『申』字也;『一日夫』者,『夫』上更一畫,下有日,是『春』字也。殺汝父是申蘭,殺汝夫是申春,足可明矣。」小娥慟哭再拜,書「申蘭、申春」四字於衣中,誓將訪殺二賊,以復其冤。娥因問余姓氏官族,垂涕而去。
爾後小娥便為男子服,傭保於江湖間,歲餘至潯陽郡,見竹戶上有紙牓子,云召傭者。小娥至,應召,詣門,問其主,乃申蘭也。蘭引歸,娥心憤貌順,在蘭左右,甚見親愛。金帛出入之數,無不委娥。已二歲餘,竟不知娥之女人也。先是謝氏之金寶錦繡,衣物器具,悉掠在蘭家。小娥每執舊物,未嘗不暗泣移時。蘭與春,宗昆弟也,時春一家住大江北獨樹浦,與蘭往來密洽。蘭與春同去經月,多獲財帛而歸。每留娥與蘭妻蘭氏同守家室,酒肉衣服,給娥甚豐。或一日,春攜大鯉兼酒詣蘭,娥私歎曰:「李君精悟玄鑑,皆符夢言,此乃天啟其心,志將就矣。」是夕,蘭與春會,群賊畢至,酣飲。暨諸兇既去,春沉醉臥於內室,蘭亦露寢於庭。小娥潛鎖春於內,抽佩刀先斷蘭首,呼號鄰人並至。春擒於內,蘭死於外,獲贓收貨,數至千萬。初,蘭、春有黨數十,暗記其名,悉擒就戮。時潯陽太守張公喜,因而行覈其事。廉吏旌表,乃得免死而已。
元和十二年夏,娥復父夫之仇畢,歸本里,見親屬。里中豪族爭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髮披褐,訪道於牛頭山,師事大士尼蔣律師。娥志堅行苦,霜舂雨薪,不倦筋力。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於泗州開元寺,竟以小娥為法號,不忘本也。其年夏五月,余歸長安,途經泗濱,過善義寺,謁大德尼,令操見新戒者數十,淨髮鮮帔,威儀雍容,列侍師之左右。中有一尼問師曰:「此郎豈非洪州李判官二十三郎者乎?」師曰:「然」。曰:「使我獲報家仇,得雪冤恥,是判官恩德也。」顧余悲泣。余不之識,詢訪其由。娥對曰:「某名小娥,頃乞食孀婦也。判官時為辨申蘭、申春二賊名字,豈不憶念乎?」余曰:「初不相記,今即悟也。」娥因泣,具寫記申蘭、申春,復父夫之仇,志願相畢,經營終始艱苦之狀。小娥又謂余曰:「報判官恩當有日矣,豈徒然哉。」
嗟乎!余能辨二盜之姓名,小娥又能竟復父夫之仇冤,神道不昧,昭然可知。小娥厚貌深辭,聰敏端特,鍊指跛足,誓求真如。爰自入道,衣無絮帛,齋無鹽酪;非律儀禪理,口無所言。後數日,告我歸牛頭山。扁舟泛淮,雲遊南國,不復再遇。
君子曰:「誓志不捨,復父夫之仇,節也;傭保雜處,不知女人,貞也。女子之行,唯貞與節,能終始全之也。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亂常之心,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節。」余備詳前事,發明隱文,暗與冥會,符於人心。知善不錄,非《春秋》之義也,故作傳以旌美之。
【作品出處】
《太平廣記》
〈謝小娥傳〉
原作者:李公佐
註釋翻譯
(一)婚後慘劇
小娥姓謝氏,豫章人,估客女也。生八歲喪母,嫁歷陽俠士段居貞。居貞負氣重義,交遊豪俊。小娥父蓄巨產,隱名商賈間,常與段婿同舟貨,往來江湖間。
譯文:
小娥,姓謝,是江西豫章人,她父親是販運商人。八歲時,她母親就過世了,後來小娥嫁給歷陽一個叫段居貞的俠客。段居貞為人有氣節重視道義,喜歡結交英雄豪傑。小娥的父親積蓄大量的財產,常常和女婿段居貞一起乘船做生意,在江湖上往來。
◎作者以歷史筆法(即史筆)開展故事情節,此外作者以議論作結尾,加入其評價。如文中開首寫到:「小娥,姓謝氏,豫章人,估客女也。生八歲,喪母。嫁歷陽俠士段居貞」。作者希望透過史筆,客觀地介紹故事中的人物,以加強故事真實性。
◎女性的地位,在中國古代社會裡,普遍是較男性來得卑微。唐代女性,唯有以俠女(或類似俠女行為)的姿態出現,才能與男性擁有同等或相約的社會地位。
◎唐代文人刻劃女性,出現才識重於容貌的傾向,與唐代女權的強化有密切關係。唐傳奇描寫的女性,既展示容貌,又展示才識,而對才識著墨更多。在《謝小娥傳》中謝小娥的容貌一筆帶過,而詳細描寫她為丈夫、父親報仇雪恨的具體情節,刻劃她的才能識見,巾幗英雄的風範。唐代婦女的才識、事跡日益引起人們的注意,而婦女在家庭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使她們擺脫了「以色事人」的地位。
時小娥年十四,始及笄(音ㄐㄧ),父與夫俱為盜所殺,盡掠金帛。段之弟兄,謝之生侄,與僮僕輩數十,悉沉於江。
譯文:
謝小娥十四歲那年,才剛開始盤髮插笄的時候,她和父親、丈夫一起乘船去做生意,沒想到路上遇到強盜,丈夫和父親都被強盜殺害,金銀緞匹被搶劫一空。段居貞的兄弟們,謝翁的徒弟侄子,以及僕人幾十個人,全被丟入江中。
◎從謝小娥的身世可知,她出身商人之家,年紀甚輕,並非有一身武藝的俠女,只是一無親無家的弱小女子。但本文依內容而言,仍可歸類於俠義類的傳奇小說。
◎俠義小說得以在唐代興盛,主要是受政治因素及社會風氣的影響。唐自安史亂後,政治腐敗,藩鎮搳據,社會動盪不安。社會下層出現了一些扶弱濟國、仗義鋤奸的人物。同時,各地軍閥明爭暗鬥,互相火併,並經常養俠士、刺客為鬥爭工具,由是游俠之風盛行。
小娥亦傷胸折足,漂流水中,為他船所獲。經夕而活。因流轉乞食,至上元縣,依妙果寺尼淨悟之室。
譯文:
小娥自己也胸口受傷、雙腳骨折,沿著江漂流,幸好被其他船隻救起,船家照顧了一夜才救活。後來她四處流浪討飯維生,到了上元縣,就投靠到妙果寺淨悟比丘尼的門下。
◎年紀甚輕卻遭逢父死夫亡的家庭慘劇,流落為乞討維生,最後棲身於寺院。
◎俠義小說可分為三類:報自家仇怨、赴他人厄難、報知遇之恩。中國文學作品中,報仇及報恩可說是文學作品的母題,而以血親報仇為作品內容的情況更為普遍。唐傳奇中,以報自家仇怨為文章內容的如李公佐《謝小娥傳》;以赴他人厄難為文章內容則有牛僧孺《郭元振》、薜調《無雙傳》;以報知遇之恩為文章內容有杜庭光《虯髯客傳》、裴鉶《聶隱娘傳》等。
上圖:謝小娥
(二)夢中啞謎
初父之死也,小娥夢父謂曰:「殺我者,車中猴,門東草。」
譯文:
當初,父親在死後不久,謝小娥夢見父親對她說:「殺我的人,是車中猴,門東草。」
又數日,復夢其夫謂曰:「殺我者,禾中走,一日夫。」
譯文:
過了幾天,小娥又夢見她丈夫對她說:「殺我的人,禾中走,一日夫。」
小娥不自解悟,常書此語,廣求智者辨之,歷年不能得。
譯文:
謝小娥自己無法解開謎語,就常常把這些話寫下來,到處請有知識的人分析它,但過了好幾年都沒有人能解答。
◎《謝小娥傳》中寫報夢的謎語與託夢一節,可能是為了增加小說的趣味性和傳奇色彩,使本文也可以視為推理小說的前身。
◎作者之所以採用隱語的方式,是刻意製造懸念,比起直接告訴小娥仇人姓名更富曲折。因為不知道名字,不知道兇手是誰,心中一直在日思夜想,導致內心的仇恨越來越深,恨意在心中生根發芽,變得濃後深重又志在必得。
(三)遇見恩人
至元和八年春,余罷江西從事,扁舟東下,淹泊建業。登瓦官寺閣,有僧齊物者,重賢好學,與余善。
譯文:
唐元和八年春天,我解除了江西從事的官職,乘船向東而來,船隻停泊在建業,我到瓦官寺遊覽。有個僧人法號叫做齊物,喜歡賢人又好學,和我交情很好。
◎作者李公佐很巧妙將自己融入情節中,成為故事中的一個角色。
因告余曰:「有孀婦名小娥者,每來寺中,示我十二字謎語,某不能辨。」
譯文:
他告訴我說:「有個名叫謝小娥的寡婦,每次來到寺裡,都給我看十二個字的謎語,但是我分析不出來。」
余遂請齊公書於紙,乃憑檻書空,凝思默慮,坐客未倦,了悟其文。令寺童疾召小娥前至,詢訪其由。
譯文:
我就請齊物法師寫在紙上,靠著窗用手指在空中比劃一下,專心思考。在座的客人還沒覺得不耐煩,我已經有答案了。我馬上叫寺裡的小童把謝小娥找來,問她當時事情的經過。
小娥嗚咽良久,乃曰:「我父及夫,皆為賊所殺。邇後嘗夢父告曰:『殺我者,車中猴,門東草。』又夢夫告曰:『殺我者,禾中走,一日夫。』歲久無人悟之。」
譯文:
謝小娥難過嗚咽了好久,才說:「我父親和丈夫,都被強盜殺害。事後不久夢見父親對我說:『殺我的人,車中猴,門東草。』又夢見丈夫對我說:『殺我的人,禾中走,一日夫。』可是多年以來沒有人能解答它。」
(四)巧解謎語
余曰:「若然者,吾審詳矣,殺汝父是申蘭,殺汝夫是申春。
譯文:
我說:「如果這樣的話,我的判斷應該沒錯。殺妳父親的人是申蘭,殺妳丈夫的人是申春。
且『車中猴』,『車』字去上下各一畫,是『申』字,又申屬猴,故曰『車中猴』;
譯文:
妳看,『車中猴』,『車』字的中間是去掉上下兩畫,去掉後是個『申』字;再說申屬猴(編按:十二地支配對十二生肖,申屬猴),所以說『車中猴』。
『草』下有『門』,『門』中有『東』,乃『蘭』字也;
譯文:
『草』字頭下面有『門』字,『門』裡有『東』字,就是『蘭』字。
又『禾中走』,是穿田過,亦是『申』字也;
譯文:
再說『禾中走』就是穿田而過,也是『申』字。
『一日夫』者,『夫』上更一畫,下有日,是『春』字也。
譯文:
『一日夫』的意思,夫上再加一筆,下面有個日字,是『春』字。
殺汝父是申蘭,殺汝夫是申春,足可明矣。」小娥慟哭再拜,書「申蘭、申春」四字於衣中,誓將訪殺二賊,以復其冤。娥因問余姓氏官族,垂涕而去。
譯文:
殺妳父親的兇手是申蘭,殺妳丈夫的是申春,這就是答案了。」謝小娥痛哭著拜了又拜,把「申蘭」、「申春」四個字寫在衣服裡,發誓要找到並殺死這兩個強盜,為她父親與丈夫報仇。謝小娥問了我的姓名、官職,就流著淚走了。
◎隱語破譯的過程,也是謝小娥仇恨積累與冷靜的過程。
◎在走向社會的同時,《謝小娥傳》亦給予唐代婦女自主自立自強的獨立形象,一改傳統女性作為附庸者的角色。作者透過刻劃謝小娥的自身品格、意志、才能、信念,打破傳統女性必需依從男性的命運。謝小娥經歷喪失父親及丈夫的傷痛,但並無呼天搶地、怨天尤人,反而為了復仇,尋找真兇,忍辱負眾,積極地生存下去,顯出其堅毅的個性。她雖無依無靠,但卻不求得到男士的庇護,可見她自立自強,要求自己主宰生命的剛毅性格。由此觀之,《謝小娥傳》重塑了婦女的形象,婦女不再任由他人主宰生命,由依賴者的形象轉變為自立自強的獨立形象。
(五)女扮男裝,混入幫傭,等待機會,手刃兇手
爾後小娥便為男子服,傭保於江湖間,歲餘至潯陽郡,見竹戶上有紙牓(榜)子,云召傭者。小娥至,應召,詣門,問其主,乃申蘭也。
譯文:
後來,謝小娥便打扮成男人的樣子,流浪外鄉做人家的佣人。一年多以後,來到潯陽郡,看見一戶人家的竹門上有張紙,紙上寫著:「招收傭人。」小娥就上門去應徵,問主人是誰,沒想到居然正是申蘭。
◎大多數女子因其自身身體上的弱勢,要運用一些小心機,比如以色麻痺仇人,以示敵放鬆警惕。
◎程派名劇《青霜劍》申雪貞報仇的故事,在明代的《拍案驚奇》和《石點頭》等書中有記載,《石點頭》第十二回寫申屠娘子向害夫仇人報仇,在與仇人上床前還與其溫言調戲麻痺,而後以靜制動刺殺仇人。以自我犧牲的方式來麻痺仇敵,從而順利地完成復仇。
◎謝小娥選擇易容變性的方式。女扮男裝不僅是為了方便藏身,更是為了報仇,謝小娥她沒有以色誘敵,而是採取女扮男裝,去仇人家當傭人,埋伏在仇人身邊。
蘭引歸,娥心憤貌順,在蘭左右,甚見親愛。金帛出入之數,無不委娥。已二歲餘,竟不知娥之女人也。
譯文:
申蘭帶她回家,小娥心裡憤恨難消,外表卻很順從,在申蘭身邊,很受重用。金銀緞匹等財物的帳目,申蘭全都交給小娥掌管。過了兩年多,他竟然不知道小娥是個女人。
◎長久以來,中國的婦女都被困在「家」,她們的活動範圍亦只限於她們的家園。《謝小娥傳》一反「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寫出了唐代婦女由女從男業至走向社會的現象。 作者刻劃謝小娥為了報仇雪恨,將自己推向社會,介入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生活。她「傭保於江湖間」,成為申蘭的左右手,為他打點一切業務,然而申蘭竟不知小娥為女性,顯示出謝小娥的才幹,證明女性亦有足夠能力勝任男性的工作,一洗以往女性「主內」的形象,給唐代婦女一個離開家門,走向社會的機會。
◎謝小娥身處賊窩,強敵環伺,必須時時警醒,日日擔心,還能得到仇敵的喜歡,心裡憤恨不已,卻要表面不動聲色,化悲傷為力量,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智慧,但也可以看出這個女子的堅毅、聰明、勇敢。
◎謝小娥隱藏得非常仔細與長久,兩年時間之久,兇手竟然都沒有發現謝小娥居然是個女子。
◎謝小娥隱忍自己,為了尋找復仇良機她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她付出的不僅有身體上的疲累、操勞,更有心理、精神上的壓抑和憂傷。
◎血海深仇是謝小娥的心心念念,為報仇所作的種種努力是支撐她活下去的動力。
先是謝氏之金寶錦繡,衣物器具,悉掠在蘭家。小娥每執舊物,未嘗不暗泣移時。
譯文:
那些從謝家(娘家)搶來的金銀財寶、錦繡衣料、穿著服飾、日常用具,全部還放在申蘭家裡,小娥只要一拿起從前自己家裡的東西,總是私下流淚不止。
◎謝小娥家裡的金銀錦繡,衣物器具,被搶劫後儲藏在申蘭的家裡。小娥每次看到撫摸這些舊物,都暗暗流淚。一個女子,又無依靠,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只能隱忍不發,靜待時機。她每天看著舊時之物,往事在眼前,是何等椎心之痛,這是一種非常態的折磨,仇恨持久地折磨著小娥的身心。
◎在父權為中心的社會下,古代的文學著作都把男性塑造為理性的,把女性塑造為感性的。作者李公佐在《謝小娥傳》中,則把女性刻劃為理性的形象,寫出了謝小娥的「以義制情」,為了復仇大義,克制其真實感情。作者在文中多次寫出謝小娥如何被理性征服她的感性,例如:她在申蘭家做工,見到自己的家當成為申蘭的家財,她雖感性地傷心痛哭,但立即又理性地收回她的傷感與憤怒,繼續笑面迎人地在申蘭家工作,並冷靜地等待時機進行她的復仇大計。可見,《謝小娥傳》的反傳統,把女性重塑成理性的形象。
蘭與春,宗昆弟也,時春一家住大江北獨樹浦,與蘭往來密洽。蘭與春同去經月,多獲財帛而歸。每留娥與蘭妻蘭氏同守家室,酒肉衣服,給娥甚豐。
譯文:
申蘭和申春,是同宗的兄弟。當時申春一家住在長江以北的獨樹浦,和申蘭來往密切。申蘭和申春只要一起出去,總會搶回很多錢財贓物回來。每次都留下小娥和申蘭妻子一同看家,給小娥的酒肉衣服等物相當多。
或一日,春攜大鯉兼酒詣蘭,娥私歎曰:「李君精悟玄鑑,皆符夢言,此乃天啟其心,志將就矣。」
譯文:
有一天,申春帶著一條大鯉魚和酒來找申蘭,小娥私下心想:「李君的思考和答案,都符合夢裡的句子。是上天賜給他智慧,為我解開疑難,如今我的願望就要實現了。」
是夕,蘭與春會,群賊畢至,酣飲。暨諸兇既去,春沉醉臥於內室,蘭亦露寢於庭。小娥潛鎖春於內,抽佩刀先斷蘭首,呼號鄰人並至。春擒於內,蘭死於外,獲贓收貨,數至千萬。
譯文:
那天晚上,申蘭和申春集合一群強盜,大家痛快飲酒。等到其他強盜走了,申春喝得大醉,睡在房裡,申蘭也睡在露天庭院中。小娥把申春偷偷鎖起來(編按:留下其中一個活口,以便日後對質),抽出腰刀先斬下申蘭的頭,然後叫周圍鄰居一起過來。申春在屋裡被捉住,申蘭在外面被殺了,官府派人查獲贓物收繳財貨,價值竟有千萬。
◎謝小娥進行的復仇之路,沒有報官求助於官府,寧肯相信鬼神,也不相信現實存在的法律,更不相信官府會為自己做主伸冤,她依靠自身力量最終戰勝罪惡,揭示的卻是在封建社會,維護公平正義的力量是缺席的。最後她憑一己之力,使父夫沉冤得雪,正義得到伸張。
◎謝小娥對申氏兄弟的恨有多深,那麼她對父親、丈夫的愛就有多深。
◎古代文學著作對女性所作出的描繪,多是柔弱、嬌小、怯懦。《謝小娥傳》則一改前人慣常作風,將女性刻劃成巾幗英雄。作者透過描繪謝小娥不畏惡勢力,將申蘭殺死,並將申春等強盜一網成擒的事跡,寫出了謝小娥敢於鬥爭的剛毅形象。她手刃仇敵時,亳不手軟,冷靜沉著的態度,打破了一般傳統女性怯懦、柔弱的形象,其俠女形象則更為鮮明。
初,蘭、春有黨數十,暗記其名,悉擒就戮。
譯文:
起初,申蘭、申春有同黨好幾十人,小娥暗地裡記住他們的姓名,如今這些人全都被抓住判了刑。
◎謝小娥的復仇之路,先是隱語指路,找到了殺人兇手,之後女扮男裝,臥底於仇敵身邊,蒐集證據,隱忍自我,尋找機會,最後大仇得報,將真兇繩之以法,過程非常曲折,極富傳奇色彩
◎古代社會通常是男性居於統治地位,婦女的反抗多數都要失敗。然而,唐傳奇向我們展示的卻是另一幅畫面,是女性反抗屢次獲勝的場景。這類型的作品在以往是較為罕見的。《謝小娥傳》中,謝小娥以女性的身份,擊倒以男性力量為代表的一眾強盜,成功復仇,成為最終勝利者。由始至終,都是靠她的個人力量,並不依靠男性的庇護及幫助,可見,婦女反抗男性力量的行動,在唐代得到勝利。
時潯陽太守張公喜,因而行覈其事。廉吏旌表,乃得免死而已。
譯文:
當時潯陽郡的太守張公知道了盗賊案後,感到很高興,因而查明其事,替她上書,匯報詳情並請求朝廷褒揚,因此小娥才免除了殺人償命的死罪。
延伸閱讀:
獨臥青燈古佛旁----讀《謝小娥傳》
(六)出家為尼
元和十二年夏,娥復父夫之仇畢,歸本里,見親屬。里中豪族爭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髮披褐,訪道於牛頭山,師事大士尼蔣律師。娥志堅行苦,霜舂雨薪,不倦筋力。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於泗州開元寺,竟以小娥為法號,不忘本也。
譯文:
唐憲宗元和十二年夏天,父親、丈夫的仇已報,謝小娥回到家鄉,和親屬見面。家鄉的豪門大族爭著要娶她進門,小娥卻在心中發誓不再嫁人,她剪去頭髮,穿上粗布衣服,到牛頭山學道,拜著名的比丘尼蔣律師。她心意堅定而且很能吃苦,即使是冷天舂谷,下雨天打柴,也從不懈怠。元和十三年四月,她在泗州開元寺受戒正式出家,用小娥做法號,表示不忘她的根本。
◎謝小娥不倦的驚人毅力和勇氣,受到了鄉里的尊敬,人們並沒有因為她的寡婦身份而嫌棄。
◎謝小娥復仇之後,即使被富豪族裔曾爭相求聘,但她「誓心不嫁」。她能自主地支配她的命運,誓心不嫁,某程度上亦反映著女性處於支配的地位,可見唐代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權強化的事實。
◎謝小娥最終選擇於寺院出家,和其當初流落為乞討維生,最後棲身於寺院度日的早年經歷有關。
其年夏五月,余歸長安,途經泗濱,過善義寺,謁大德尼,令操見新戒者數十,淨髮鮮帔(音ㄆㄟˋ),威儀雍容,列侍師之左右。
譯文:
這年夏天,我回長安,路過泗水時,到善義寺拜訪大德尼師。尼師令幾十個新進的比丘尼,排列在師父的兩旁。
中有一尼問師曰:「此郎豈非洪州李判官二十三郎者乎?」師曰:「然」。曰:「使我獲報家仇,得雪冤恥,是判官恩德也。」顧余悲泣。
譯文:
其中有個比丘尼問師父道:「這位官人不就是洪州李判官二十三郎嗎?」師父說:「沒錯」。她又說:「使我能夠報仇雪恨,就是這位判官的大恩大德啊。」比丘尼望著我悲傷哭泣。
余不之識,詢訪其由。娥對曰:「某名小娥,頃乞食孀婦也。判官時為辨申蘭、申春二賊名字,豈不憶念乎?」余曰:「初不相記,今即悟也。」
譯文:
我卻不知她是誰,詳細問原因。她回答道:「我叫小娥,從前那個寡婦。判官當時曾替我分析出申蘭、申春兩個強盜的名字,難道您忘了嗎?」我說:「剛剛一時記不起來,現在想起來了。」
◎作者從謎題能分析出兩個強盜的姓名,卻看不出謝小娥容貌出家前後的變化、深藏於內心的意志,暗示人之理性思考有其極限。
娥因泣,具寫記申蘭、申春,復父夫之仇,志願相畢,經營終始艱苦之狀。小娥又謂余曰:「報判官恩當有日矣,豈徒然哉。」
譯文:
小娥哭著詳細告訴我她牢記申蘭、申春的名字,為父親、丈夫報了冤仇,心願得以了結,以及計劃這些事的前前後後那些艱難辛苦的情況。小娥又對我說:「總有一天,我會報答您的恩德的。」
(七)不知所終
嗟乎!余能辨二盜之姓名,小娥又能竟復父夫之仇冤,神道不昧,昭然可知。
譯文:
唉!我能分析出兩個強盜的姓名(卻看不出謝小娥的容貌),謝小娥最終報了父親、丈夫的冤仇,表示老天有眼,因果不昧,明明白白一清二楚。
小娥厚貌深辭,聰敏端特,鍊指跛足,誓求真如。爰自入道,衣無絮帛,齋無鹽酪;非律儀禪理,口無所言。
譯文:
謝小娥相貌敦厚,文學程度很好,聰敏端正,專心修行,發誓追求佛家真理,自從進入道門,生活儉樸,穿衣沒有絲織綢緞,菜中沒有食鹽乳酪,只談律儀禪理,其他一概不談。
後數日,告我歸牛頭山。扁舟泛淮,雲遊南國,不復再遇。
譯文:
幾天以後,她向我道別回到牛頭山,以後我乘船遊歷江南,就沒有再見過她了。
(八)作者感言
君子曰:「誓志不捨,復父夫之仇,節也;傭保雜處,不知女人,貞也。女子之行,唯貞與節,能終始全之也。
譯文:
君子說:「發誓立志,報父親、丈夫的仇,是氣節;和傭工雜居一起,沒有人知道她是女人,是貞節。女人的品行,只要貞節和氣節能夠始終保全就可以了。
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亂常之心,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節。」
譯文:
但像謝小娥,卻足以用來警惕世上背叛道義、違反倫常的邪念,用來展示世上貞夫孝婦的節操。」
◎傳統中國婦女,不論是身處現實世界還是文學作品中,都呈現著一種柔弱的姿態;在父權社會下,扮演著附庸者的角色。《謝小娥傳》則一反常態,把女主人公謝小娥描繪成一位巾幗英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對婦女形象的重塑所帶出的意義。
余備詳前事,發明隱文,暗與冥會,符於人心。
譯文:
我詳細敘述前因後果,將這件不為人知的事公諸大眾,冥冥中合於善惡報應,因果不爽,符合於勸人向善之理。
知善不錄,非《春秋》之義也,故作傳以旌美之。
譯文:
知道善事而不記錄於世,不合於《春秋》大義,所以我寫下這篇傳記,用來表彰小娥的義行。
◎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古代社會,莫說一柔弱女子,即使是身強力壯的男子,想要伸張正義手刃仇敵絕非易事,何況復仇者還是女性,這是多麼的艱難和不易!更顯示出謝小娥的智勇和視死如歸,造成的社會影響幾乎達到「亙古未聞」的傳播效果。這也是《謝小娥傳》流傳至今的原因所在。
◎綜觀中國古代文學典籍,唐代以前雖不時見到俠客形象,但也只限於對男性的描述。直至唐代,俠女形象才開始在傳奇小說中出現。《謝小娥傳》為唐代的俠女傳奇小說開創了先河,它的出現正反映著唐代文化對婦女形象的重塑及女權的強化。究其原因,主要因為唐代思想開放,隨著胡族文化的傳入,唐代女性地位比從前提高;唐代女性在佛道思想的盛行之世,儒家思想對唐代婦女地位的束縛也相對地減低,為女權的強化奠下基礎。
【說明出處】
1.
《網易號》
〈《謝小娥傳》:女扮男裝隱忍復仇的女性傳奇〉
(編按:文字略作改寫,部分說明為編者新增看法)
2020-01-06
網址:
https://dy.163.com/article/F26TM68Q0548B1LZ.html
作者:不詳
2.
《隨意窩》
〈《謝小娥傳》—婦女形象重塑及女權的強化〉
2004-04-07
網址:
https://blog.xuite.net/iseeduck/hkblog/191007846-%E3%80%8A%E8%AC%9D%E5%B0%8F%E5%A8%A5%E5%82%B3%E3%80%8B%E2%80%94%E5%A9%A6%E5%A5%B3%E5%BD%A2%E8%B1%A1%E9%87%8D%E5%A1%91%E5%8F%8A%E5%A5%B3%E6%AC%8A%E7%9A%84%E5%BC%B7%E5%8C%96
作者:不詳
附錄:《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列女》
段居貞妻謝,字小娥,洪州豫章人。居貞本歷陽俠少年,重氣決,娶歲餘,與謝父同賈江湖上,並為盜所殺。小娥赴江流,傷腦折足,人救以免。轉側丐食至上元,夢父及夫告所殺主名,離析其文為十二言,持問內外姻,莫能曉。隴西李公佐隱占得其意,曰:「殺若父者必申蘭,若天必申春,試以是求之。」小娥泣謝。諸申,乃名盜亡命者也。小娥詭服為男子,與傭保雜。物色歲餘,得蘭於江州,春於獨樹浦。蘭與春,從兄弟也。小娥托傭蘭家,日以護信自效,蘭寖倚之,雖包苴無不委。小娥見所盜段、謝服用故在,益知所夢不疑。出入二箕,伺其便。它日蘭盡集群偷釃酒,蘭與春醉,臥廬。小娥閉戶,拔佩刀斬蘭首,因大呼捕賊。鄉人墻救,禽(擒)春,得贓千萬,其黨數十。小娥悉疏其人上之官,皆抵死,乃始自言狀。刺史張錫嘉其烈,白觀察使,使不為請。還豫章,人爭聘之,不許。祝發事浮屠道,垢衣糲飯終身。
【文章出處】
《新唐書》
〈列女傳.謝小娥〉
原作者: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