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jpg


每個人都會「看到」,只有創作者能「看見」(下)

當學生覺得:「我們哪裡有獨特之處?一下課就要趕著晚自習或去補習班⋯⋯哪裡有時間去『看見』外面的世界?」無法看見如何能夠創作呢?

一位在文藝營的散文課上,找不到可以寫的題目的學生F,回家後,用messenger回覆我:「老師,我想反駁你『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的』這一句話,我們每天讀一樣的課本,考一樣的試,選一樣的答案,哪裡有甚麼獨特之處?老師還要我們在上下學時多觀察,老師你知道我們一下課就要趕著晚自習或去補習班,在公車上都在補眠,不然就是要滑手機回訊息,哪裡會有時間去『看見』外面的世界?

這個學生說的沒錯,要「看見」很難,因為每一個人都能「看到」這個世界,但只有能「看見」的人,才能進入寫作狀態。如同嘉達美(編按:另譯伽達默爾)所強調的,「從『看到』走到『看見』的『視域交融』(Fusion of Horizons),其核心是『行動化』!」


好友樟湖國中小陳清圳校長日前台北同宿時,談到心理學者布魯姆提到的人的6種認知向度:1.記憶、2.了解、3.應用、4.分析、5.評鑑、6.創造。他認為一般學校的教育都集中在前兩種認知,只有帶學生進入實體世界學習、行動,學生才較有可能進入後段的創造認知

因此清圳校長帶著孩子去花東單車壯遊。這個夏天,樟湖國中小延遲放暑假,讓老師帶著孩子去花蓮、宜蘭、新北、北市、台中、雲林、台南等地蹲點。孩子自己寫計畫,自己接洽蹲點的地方,用自己的勞力賺取旅費,最重要的是,學習自主,並且朝向公益進行。

清圳校長長期觀察孩子參與蹲點的展現,發現「自己規劃、寫計畫」就是布魯姆認知向度中「創造」的計畫層次。「但是有個『缺失』,就是會很獨立,很有個性,比較無法接受『無理的威權制約』,這也就是師長不習慣的地方。」

看到清圳校長的感言,覺得心有戚戚焉。這個世界上的創造者,哪一個不是『無法接受無理的威權制約』?伽利略如此,甘地如此,孫文如此,德國梅克爾總理也使如此。這種人也常是「師長不習慣的」、「體制最不喜歡的」人,但「不習慣的」、「不被喜歡的」,不代表不好

每個人都該有能力分析、創造、與度量這個世界

事實上,台灣的教育正在鬆綁,例如國中會考的國文已不考課本,108課綱實施後,大學選才有50%是看「個人學習檔案」,是「個人」!是回到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protagoras)所講的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那一個有能力分析、創造、與度量這個世界的人。


所以今年的國中會考作文題目「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以及大學指考國文科作文的題目「在人際互動中找到自己」。都要求學生以「我」與「自己」為尺度,試著去丈量這個世界。

以經驗為基礎的德國哲學人類學者阿爾諾德.蓋倫(Arnold Gehlen)說過:「人是行動著的生物,是通過經驗來決定對這個世界的態度」。是的,是透過「經驗」來「看見」這個世界,而不是透過死板板的課本,所以十二年國教提出的三大面向「自主行動」、「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無一不與經驗與行動掛勾

教育改變了,大學選才也漸漸鬆綁了,為何學生F還會抗議:「我們哪裡有甚麼獨特之處?我們一下課就要趕著晚自習或去補習班……我們哪裡會有時間去『看見』外面的世界?」

那是因為師長還把自己與學生綁在舊制度、綁在教科書、與補習班的衝刺中。該是解開彼此脖子上的繩子,讓彼此一起蹲點,一起讓知識在行動與體驗中活起來的時刻了。

或許很多師長還不習慣鬆綁與行動的教育,但說真的,看到原本創造力十足的年輕人,活成一篇篇找不到題目的文章,我才真的不習慣!

延伸閱讀:(接上篇)

蔡淇華:你是一篇找不到題目的文章嗎?(上)

壯遊.jpg


【文章出處】
《翻轉教育》
〈每個人都會「看到」,只有創作者能「看見」(下)〉
2017-07-12
網址: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3651
作者:蔡淇華
【作者簡介】
蔡淇華,作家,台中市立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曾獲2014年師鐸獎、時報廣告金像獎、台中市文學獎首獎、新北市文學獎首獎。著有《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有種,請坐第一排》、《一萬小時的工程:隱形的天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