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jpg


什麼是「竹枝詞」?

名稱:

原為樂府之名,樂府詩體之一,亦稱「巴歈詞」,或通稱「竹枝歌」。

從名稱上來看,作品直接註明是竹枝詞者較無爭議,有些作品雖未註明是竹枝詞,但可能在自序或他人評論中稱為竹枝詞。

一些風格相似的七言四句采風詩,甚至是一些形式並非七言四句的風土詩,有時也被列入竹枝詞之列,也有些與風土詩無關,但是在格律上都屬於寬鬆的七言四句,也都視同竹枝詞,於是竹枝詞文類概念不斷擴大,但也可能引起認定上的爭議。


起源:

竹枝,本是流行於蜀地的民歌。源自巴歈(巴為古國名,即今四川東部巴縣一帶。歈,音ㄩˊ,歌也),專用以載歌載舞。


竹枝詞.png


唱法:

原始唱法為一曲四句,每句各分兩截,上截為「主唱」(竹枝),下截為「和聲」(女兒)。以溫庭筠作〈竹枝歌〉為例:

檳榔花發(竹枝)鷓鴣啼(女兒)
雄飛煙瘴(竹枝)雌亦飛(女兒)
木棉花盡(竹枝)荔枝垂(女兒)
千花萬花(竹枝)待郎歸(女兒)

括弧中的「竹枝」、「女兒」字樣,均為標示段落而加上的夾註,原文並無。竹枝歌還有配樂(簡單的節奏音響),使唱者、和者(常不止一人)同時婆娑起舞,糅歌、舞為一。

竹枝詞因原詞鄙陋,唐代詩人劉禹錫在沅湘,乃依騷人九歌,作新詞以教唱,


取材:

竹枝詞是諷詠「土俗瑣事」的詩歌體裁,取材廣泛,包括風俗民情、男女戀情、生活習慣、人文背景、歷史掌故、土產風物,可以了解一個地方的風土民情。


竹.png


形式:

在形式上,七言一句,四句一首,二、四句押韻,形似唐詩七言絕句,但不如七絕嚴謹,不忌俚俗,受格律拘束不大,​​​​詩句富有詼諧趣味的特殊風貌,在一般七言絕句較為少見,是竹枝詞與七言絕句最大的差異。

因為竹枝詞形式為七言四句,語言通俗,近人劉師培稱之為「七言絕句之變調」。

台灣竹枝詞發展史曾出現採用五言絕句體的竹枝詞,是竹枝詞的創作特例,但並未成為風潮。


特色:


竹枝詞在內容上,具有濃厚的現實生活色彩,屬於寫實主義的特色。

在語言上,通俗自然、清新活潑、樸質輕鬆、親切詼諧,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竹枝詞.png


作家:

中唐時,因詩人劉禹錫來到三峽,眼見耳聞竹枝歌舞之美,便汲取巴人竹枝詞的精華,依其聲改作樂府新詞,內容多寫風土人情和男女相思,劉禹錫所作共有兩組,一組為九首並序,另一組為二首,對後代影響頗大,如〈竹枝詞〉二首其一: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此首即為劉禹錫〈竹枝詞〉代表作,也是最有名的竹枝詞作品。

經劉禹錫的倡導,竹枝詞從四川民間進入詩壇,成為一種歌詠地方風光、習俗的詩歌形式,歷代詩人中不乏仿作竹枝詞者,如唐代詩人顧況、白居易、溫庭筠,宋代詩人蘇軾、黃庭堅、葉適,元代楊維楨等文人的竹枝詞。其中元末楊維楨開西湖竹枝詞之唱和,一時之間相從者不下百家,竹枝詞遂逐漸形成歌詠地方風光、習俗的文類。


清代結合時代文化特色,出現大型的連章竹枝詞、大量的詩加自註,創作客觀的筆調,使得竹枝詞原本詼諧趣味的特殊風貌,更與地方風土詩的采風觀念及方志編纂的風氣,結下不解之緣,代表作家有鄭燮(鄭板橋)。

流傳:

竹枝詞是漢詩的一種,歷史悠久,影響深遠,最初是民歌形式,後來其體裁也被文人借鑑到自己的作品,不時引入一般吟詠之中,後人紛紛仿效,遂盛行於一時,輾轉繁衍至其他地區,包括台灣,又流傳至日本、朝鮮半島、琉球等地。

郁永河《裨海紀遊》內的十二首〈臺灣竹枝詞〉、二十四首〈土番竹枝詞〉,是臺灣首見的竹枝詞作品,台灣竹枝詞承此遺緒,在竹枝詞的發展上另外開拓了一片新的天地,對了解清初台灣平埔族風俗民情有參考價值。


評價:

在評價上,有些評論者對俚俗的竹枝詞有不登大雅的批評,不過,由於竹枝詞的采風特色與《詩經》采風及比興的觀念相近,因此,擁護者則闡述竹枝詞與《詩經》「神聖性」相近的地方,連雅堂即採取這種觀點。

歷經五四白話運動新觀念的洗禮,有許多評論者強調竹枝詞「俚俗」的優點,同時放寬竹枝詞體例的標準,改以有形的外在形式做為文類的規範,因而主張竹枝詞即是七言絕句的一種。


竹枝詞.png


【資料整理】
本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