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jpg



題解

〈下午的一齣戲〉是一首充滿故事感的台語歌曲,歌詞寫出午後磅礡大雨下無人欣賞的熱鬧演出,說明大時代下傳統戲曲的落寞。

陳明章有感於傳統文化的沒落及母語(台語)的消失,因而創作了這首歌,他希望能夠用歌來紀錄這個時代、這塊土地發生了什麼?這齣戲儘管只有淡淡的心情,感性而不煽情,留給人們的卻是最深的感動。

配合課程:散戲

影音檔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URika29uXU

戲臺後.jpg


下午的一齣戲

天色漸漸暗落來
烏雲汝是按佗來
這個熱天的下晡
煞來落著一陣的毛毛仔雨

踏著惦惦的街路
雨那麼變作遮爾粗
雨水撲佇布篷頂
看戲的阿伯也攏走無

下晡的陳三五娘
看戲的儂攏無 
看戲的儂攏無

鑼鼓聲 
聲聲起 
慶團圓 
台跤無一聲好 
台頂是攏全雨


【音樂出處】
《下午的一齣戲》(滾石唱片)
下午的一齣戲

製作人:林暐哲、李欣芸 
作詞:陳明瑜 
作曲:陳明章 
編曲:林暐哲、李欣芸


歌仔戲.png


註釋翻譯

天色漸漸暗落(下)
烏雲汝
(你)是按(從)(哪裡)
譯文:
天色漸漸暗下來
黑雲你是打那來


這個熱天(夏天)的下晡(下午)
煞來(突然)(下)著一陣的毛毛仔雨
譯文:
這個夏天的下午
突然落下一陣毛毛雨


踏著惦惦(靜靜)街路
雨那麼變作
遮爾(這麼)
譯文:
踏著靜靜的街路
雨怎麼變得這麼粗


雨水撲(打)(中)布篷頂
看戲的
阿伯也攏(都)走無(都光)
譯文:
雨水打在布棚上
看戲的阿伯都跑光


下晡(下午)陳三五娘
看戲的
(人)(都)
看戲的
(人)(都)
譯文: 
下午的陳三五娘這場戲
看戲的人都沒半個

看戲的人都沒半個

鑼鼓聲 
聲聲起 
慶團圓 

譯文:
鑼鼓聲
聲聲奏起
慶團圓


台跤(腳)無一聲好 
台頂
(都)是攏(都)全雨
譯文:
台下沒一聲好 
台上全是雨


雨.jpg


下午的一齣戲──臺頂是攏全雨,看戲ㄟ人攏無

(編按:本文為陳明章的專訪內容)

多年前無意中在一個下大雨的午後聽到電臺播放〈下午的一齣戲〉這首歌,頓時就被這首歌吸引及感動了。當時只覺得這真是一首非常具有戲劇場景、充滿故事感的歌曲,隨著歌詞意境和音樂旋律進入曲中世界……可惜當時無法很貼切地將這首歌所傳達的畫面紀錄下來,找了幾家唱片行終於找到陳明章這張同名專輯《下午的一齣戲》,而後蒐尋了一些相關資料,才慢慢將心中對於這首歌的畫面和意境勾勒出來……


 如果這是一部電影小品,在導演的分鏡表中可能會剪輯這樣的場景:一幕是1960年代時廟口前祖父搬著板凳帶著5歲男孩看歌仔戲、人聲滾滾的熱鬧情景,看不懂戲的小男孩對於周邊賣烤魷魚、削甘蔗、芭樂串的攤位更有興趣,偶爾跟著大人對著臺上叫好,清貧歲月中的庶民休閒娛樂顯得歡樂又質樸;另一幕則是進入21世紀後的某個午後,廟口前搭起的歌仔戲臺,臺上戲班賣力地演出陳三五娘等經典戲碼,鑼鼓聲在磅礡的大雨中熱鬧滾滾地響起,然而臺下卻空無一人,只見臺頂戲棚已漸漸被雨霧攏罩,在畫面中淡出……多年過去,不知為何,對〈下午的一齣戲〉這首歌印象最深刻的卻是「鑼鼓聲慶團圓」、「臺頂是攏全雨」、「看戲的人攏無」這幾個意象,令人有種說不出的悲涼、惆悵,是對大時代中傳統戲曲興盛後的落寞、午后磅礡大雨下無人欣賞的熱鬧演出、以及都會發展下已消逝的看野臺戲歲月。

  陳明章回憶,〈下午的一齣戲〉的創作緣起,是很多年前和作詞者陳明瑜騎車經過汐止一帶,無意中看到在下雨街頭搭建的野臺戲棚,臺下卻無人駐足觀賞,兩人有感於傳統文化的沒落及母語(臺語)的消失,因而創作了這首歌。「我的創作都是要先有故事,要先感動我自己,才能感動別人,每一首歌都要求到最棒、做到經典、沒有後悔才會出片。這首歌也是我跟陳明瑜創作的第一首臺語歌,希望能夠用歌來紀錄這個時代、這塊土地發生了什麼?傳統戲劇是臺灣文化很重要的命脈,可惜後來卻沒落,被脫衣舞、鋼管秀、卡拉OK等所取代了。」陳明章說。

說起來,陳明章對於傳統戲劇的沒落有這麼深的感觸,可能也跟他本身的成長背景有關,童年時期他就常跟隨阿公在北投住家附近的廟口前看歌仔戲或布袋戲,「戲棚下站久了」,耳濡目染之下連鼓都會跟著打了,自然感情深刻,從後來他為電影《戀戀風塵》所譜寫的配樂、應「黑名單工作室」之邀,在《抓狂歌》專輯中主唱了〈慶端陽〉、〈新莊街〉、〈播種〉等作品,就可看出他懷舊、質樸又具人文關懷的一面。在馬世芳與吳清聖編纂的《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中,曾對〈下午的一齣戲〉做了很精闢的評介:

  「……同年,陳明章推出了首張錄音室專輯《下午的一齣戲》。陳明章在作品中以傳統的五聲音階來表現極具現代韻味的台灣歌謠。他在作品中大量使用了蕭、笛、琵琶、南湖等傳統樂器,而吉它、鋼琴、提琴等西洋樂器在他的編排下居然也能傳達出極為中國化的曲風。在《下午的一齣戲》專輯中,不論是對台灣文化的流失感到悲哀與懷念,或是更深層的對現今社會遺忘歷史、忽視文化的控訴,歌曲中深厚的感情基礎,不是徒有懷舊、悲歡的形式而已。這樣的詞曲一面承續了台灣民謠的哀愁特性,一面則超越純個人式的抒懷訴苦,以更寬廣的視野陳述了社會文化與人的困境。在批判的同時,其實是對人性更深的關懷。於是這齣戲儘管只有淡淡的情緒、感性而不煽情,留給人的卻是最深刻的感動。

或許因為陳明章歌曲中,所要傳達的不只是個人情感或懷舊式的抒發,而是以更寬廣的視野來陳述大時代社會人文的困境,更能觸動人心,所留下的感動也更真實。臺語歌后江蕙也是被這首〈下午的一齣戲〉所打動,在其《遠走高飛》專輯中特別收錄這首歌,以優美冷靜的聲線傳達出不同的雨中「戲」味。也許這首歌由不同的人演繹或詮釋的話,可以從更多角度來聆聽及感受歌中意境及況味,無論如何,多年前在電臺聽到〈下午的一齣戲〉時的感動及當下的心情,是筆者珍藏的珍貴記憶。

【音樂出處】
《Must》
下午的一齣戲──臺頂是攏全雨,看戲ㄟ人攏無
2014-11-04
網址:

http://musttaiwanorg.blogspot.com/2014/11/blog-post.html
受訪者:陳明章 
採訪撰文:許麗芩


陳明章.jpg
上圖:陳明章
陳明章.jpg
上圖:陳明章


陳明章簡介

陳明章(1956年7月4日-),一位生於臺灣北投的音樂創作人、音樂製作人、歌手以及吉他與月琴演奏家。其代表作有《戀戀風塵》電影配樂(1985年)、《戲夢人生》電影配樂(1993年)、〈伊是咱的寶貝〉(1993年)、〈流浪到淡水〉(1995年)等。

民國45年(1956年),陳明章出生於臺灣陽明山管理局北投鎮(今臺北市北投區)。陳明章的音樂之路,其實啟蒙的很早,他曾回憶道:「我小的時候,北投附近的市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當中,大概有三百六十天在演戲。
從小天天看北管、南管、歌仔戲、布袋戲,所以,我對本土文化的認識是從生活裡來的,根本不用學。特別是我媽媽常常哼一些臺灣老歌給我們聽,這些老歌中的腔調虛字都是要口授才知道的,看譜根本不準(編按:文字理解與師徒口述的落差)。」此外,從小時候北投隔壁旅館的那卡西,一直到阿公帶他四處欣賞的野臺戲、布袋戲,都是他早期音樂的泉源,他表示自己當時總被臺上的戲偶動作、身段和唱腔深深吸引(編按:這些兒時真實的生活經驗,遠勝過學校的課本知識對他日後的影響)

他哥哥的吉他則是啟發他從事音樂創作的開始。在學生時代,他的哥哥比較會唸書,一路考上高中,媽媽和姊姊就合買一把2700元的吉他送給他哥哥以作為獎勵。
然而這把吉他,哥哥沒摸幾次,倒是讓當時才國中二年級的陳明章拿了去玩,為他後來走上音樂創作的道路埋下了伏筆。


然而,青春時期的陳明章,真正的夢想並不在音樂,而是在棒球。不算太喜歡唸書的陳明章考上位於北投的復興高中,「在棒球校隊擔任一壘手,最大的夢想是如何打進甲組球隊,每天晚上都夢見在美國打大聯盟,一放學就沉迷於練習棒球不寫作業的結果是;人家高中唸三年,他卻混了四年」。

向來只是把音樂當作興趣的陳明章,在高三那年,卻突然發現自己似乎對於聲音特別敏感,根據他自己的說法,「我的閱讀速度非常慢,但音樂聽過之後,就可以馬上把譜抄下來。」 。就這樣,陳明章開始玩西洋音樂,加入學校的吉他社,每天與同學切磋「琴」藝。他這樣回憶自己當時的生活:

加入吉他社後,每天從晚上9點練吉他到早上4、5點,回家睡到下午再去上課,到學校最重要的不是上課,而是先到教官室偷換點名單,然後再去吉他社混。

1970年代臺灣颳起一股校園民歌的風潮,陳明章的音樂創作才華也隨之沸騰。他在高中畢業以後,由於對於音樂的熱愛,便與李宗盛等朋友一起組成了木吉他合唱團,並自己開始埋首於音樂創作的嘗試。

在陳明章1990年所出版的音樂專輯《下午的一齣戲》中,他曾經專輯文案上寫說:「民歌運動時曾應徵加入木吉他合唱團,因歌聲太爛被淘汰」。在2002年的一次訪談中,他也談起了這段往事:「當時李宗盛他們在明新工專,常常一起練歌,但是我要當兵,當完兵之後,他們可能要找屬性相同的人吧,我就沒有機會了」。當訪談者進一步問他和木吉他合唱團的屬性到底有什麼地方不同,陳明章則表示說:「也不是真的屬性不同啦,但是當時李宗盛、鄭文魁已經兩把吉他了,何必再加我一個,沒有位置嘛」。而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演唱自己的作品,「
彈吉他像吃甘蔗一樣簡單的陳明章說,那時候彈吉他的手,抖個不停。


陳明章在結束軍旅生活後,音樂的路似乎並沒有他所想的好走。為了生活,他只好開始四處奔波,去做賣成衣的、賣手錶的、賣鋼琴的、賣……,能賣的他都賣了,只是心中好像一直缺少了什麼真正能觸動他心弦的東西

1982年,陳明章26歲。由於他的父親中風,他回到北投幫忙照顧父親,同時也幫母親看管銀樓生意。兩年後,他的弟弟自軍中退伍,陳明章決定重新走音樂創作的路。一向支持他的母親和姊姊,各買了一架鋼琴送他,母親還甚至不惜斥資送他一臺YAMAHA四軌錄音座,並將住家四樓裝潢成四間隔音室,改成音樂教室,陳明章於是成立「青青音樂教室」,白天下樓照顧母親的銀樓生意,晚上則在音樂教室傳授吉他。

本土意識覺醒的1980年代,根據陳明章自己的說法,「成立音樂教室後,我才開始思考:什麼叫作臺灣音樂?我的臺灣音樂是什麼?」。讓他有這種省思的影響因素,一個是臺灣的傳奇素人歌手陳達,另一個是二二八事件。


陳達是臺灣最傳奇的說唱藝人,20歲便開始走唱生涯,其中還因大病而瞎了左眼,半身不遂,在高齡65歲時被史惟亮、許常惠發堀發片,引起臺北藝文界的一陣騷動。陳明章是偶然之間,在一家西餐廳聽到陳達唱歌,「陳達的歌聲直指人心,我終於發現自己所缺少的,就是對土地的情感,對本土文化的反省,回首自己過去的華語作品,霎時驚心不已」。陳達的歌聲,讓陳明章決定開展另一種屬於臺灣的音樂創作。

由於當時還是戒嚴時期,家中的長輩絕口不談政治,直到有一次又去批貨,陳明章跟種蘭花的阿伯聊天,酒意酣濃時,阿伯突然講到「二二八事件」,說著眼淚就掉了下來。陳明章這樣回憶這次的事情:

以前家裡有意不講政治,當然不會知道二二八。一直到有一次去基隆,跟一個種蘭花的阿伯聊天,喝酒正喝得高興,他突然講到二二八,眼淚就掉出來,邊哭邊講。我才知道事情這麼殘忍,活活的用鐵絲把人穿起來丟到海裡!

歷經民俗音樂與歷史事件的衝擊以後,陳明章
慢慢意識到什麼是自己土地上的文化,於是和陳明瑜合作寫下第一首臺語創作歌曲〈唐山過臺灣〉,寫下祖先渡海來臺的心情,用歌謠寫臺灣的庶民文化。同時,陳明章也開始他在音樂上的覺醒;他完全摒棄過去所學的西洋音樂,利用「兩音合聲」和「五聲音階」的觀念創作臺語歌。他後來在接受訪問時這樣表示他對臺語歌的看法:


中文歌怎麼就是表達不出我心中的感情,因為臺語是我們的母語!而且臺語本身的文化性很強,像我寫〈下午的一齣戲〉、〈唐山過臺灣〉、〈戲螞蟻〉、〈北管驚奇〉,臺語可以把這種生命感放到好強,這是我寫華語歌寫不出來的,我知道自己不能再寫華語歌了,我沒有住在中國,寫不出這些歌來

寫了這麼多的臺語歌,賣不出去,還是要繼續寫下去,不曉得為什麼,可能那是我唯一能夠表達的工具

陳明章在成立音樂教室以後,他的好友何穎怡將他自彈自唱的錄音帶拿給侯孝賢。經過半年,侯孝賢的助理突然打電話問他:「願不願意替侯孝賢所導演的《戀戀風塵》作配樂?」他那時候正在銀樓做生意,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高興得跳起來,生意也不做了。
於是,侯孝賢一邊拍《戀戀風塵》,陳明章就一邊幫他做配樂。1987年《戀戀風塵》在法國南特影展獲得最佳電影配樂,是臺灣第一部在國際影展獲得配樂獎的電影2。從此,侯孝賢拍電影就找陳明章作配樂,1993年《戲夢人生》的電影配樂,則是獲比利時法蘭德斯影展最佳配樂。

在陳明章的音樂路上,電影《戀戀風塵》的配樂是個轉捩點。《戀戀風塵》在法國南特影展獲得最佳配樂獎,這一個肯定,讓陳明章獲得了持續創作的信心,他在接受訪問時這樣表示:「有人肯定,心裡才比較踏實一點,覺得音樂這條路可以繼續走下去」。

【文章出處】
《維基百科》
陳明章
(編按:內容節錄,部分刪減)
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B3%E6%98%8E%E7%AB%A0


唐美雲.png
上圖:台灣歌仔戲名伶唐美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