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象棋(圖片引自網路)
象棋基本走法介紹
棋的基本配備是棋盤和棋子。棋盤有十條橫線,九條直線,組成了九十個點,棋子就放在點上。棋盤中間有楚河漢界隔開。棋子有三十二顆,分紅黑兩方(編者註:紅方代表劉邦,其為赤帝之子;黑方為項羽,黑色穿黑袍騎黑馬,黑色為項羽主色),共有帥(將),仕(士),相(象),俥(車),傌(馬),炮(包),兵(卒)七兵種(編者註:紅方兵種加上人字或火字偏旁)。除了帥一個,兵五個外,其餘均為一雙。弈棋者先吃到對方的將帥者勝,亦有和局的情況在;紅先黑後,一方一回合只能移動一棋子,一次一步。接下來介紹各子及其走法。
帥(將):無疑地帥是最重要的棋子,帥一旦被擒就輸了。所以高手總是能妥善保護自己的王,並用最犀利的手段攻擊對方的王(編者註:下棋原則:下任何一步棋之前,都必須留意自己與對方的將(帥)在哪個位置)。王只能在九個點上直或橫走(此為九宮),一次只能移動一點,但王見王時(編者註:將與帥之間呈一直線,中間沒有其他棋子遮擋)可以直接飛過河抓對方的王。
上圖:王見王(圖片引自網路)
仕(士):仕是帥的貼身護衛,兩仕聯起便能負起防禦的責任。仕只在九宮裡的斜線行走,一次也是移動一點。
上圖:士走斜(圖片引自網路)
相(象):相一樣肩起保家衛國的責任,所以只在己方領地內活動而不過河(編者註:不可飛象(相)過河);相的走法為「田」字,故共有七個點可行走;不過有「塞相眼」的限制,即若有棋子在田字的中央,則相無法往該方向移動。
上圖:象走田,塞象眼(圖片引自網路)
傌(馬):傌俥炮因為可過河,速度又快,進可攻退可守,故被稱為「強子」(編者註:又稱大子);其中傌走「日」字,若傌擺在棋盤中央,便有八個日字可供選擇,可謂八面玲瓏(編者註:馬(傌)利於平原奔馳,不利於被逼於山邊澤畔);不過其有「拐傌腳」的特殊限制;即若有棋子與傌相鄰,則規定傌無法越過該子走日字;換言之,若有一子拐住傌腳,則傌可走的點將比原先少了兩點;若是四個傌腳均被拐住,則八面玲瓏的傌就變成寸步難行了。
上圖:馬走日,拐馬腳(圖片引自網路)
俥(車):俥很好用;橫衝直撞,便有「一俥十子寒」的俗諺;其價值僅次於帥(編者註:車(俥)為戰車,橫衝直撞,是威力最強的棋子。車被吃掉,猶如斷左右手),約等於雙傌、雙炮或傌炮。一次一樣走一步,但一步不限經過多少點數。當然,行進方向若有棋子擋著,俥無法越過該棋往前走,最多可吃掉該棋(為敵方),或在其前一點停下(為己方)。
上圖:車直行(圖片引自網路)
炮(包):炮的走法和俥一樣可橫衝直撞;但是炮是象棋七兵種中唯一走法與吃法不同者。炮要有「炮架」,即炮要隔著一棋子才能吃子,如同跳棋一般。
上圖:炮架轟(圖片引自網路)
兵(卒):兵是「有進無退」(編者註:卒(兵)的走法永遠不得後退),不過在過河後便可往左右行走。過河兵的價值隨時會提升,靠近敵方九宮的兵價值可謂「水漲船高」。
上圖:過河卒子不後退(圖片引自網路)
為了方便紀錄棋局,就有棋步,譜的產生。(見圖)直線由右而左依序標上一到九。講棋步時有四個字,第一個字為兵種名,第二個字為該兵種原本所在的橫線序;第三個字為進,退,平,即該子的運動狀態;第四個字端看第三字:如果是進或退,則第四個字為該子進退經過的點數;若是平,則為移動後所在的橫線序;不過這是指帥、俥、炮。兵等直線行走的子力而言,如炮二平五,俥五進六;若是仕、相、傌,則只有進與退;且第四個字為移動後的橫線序。如開局第一步跳正傌為傌二進三,飛相則為相三進五等。除此之外,若同一兵種都在同一條直線上,則以前後區分;如前俥進二、後包平5。另外,紅方是用紅方的標記線,黑的用黑的線。
上圖:象棋(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中華民國象棋文化協會》
〈象棋走法介紹 〉
網址:
http://www.cccs.org.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601&Category=100177
作者:不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