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示意圖
蔣勳說紅樓夢
第二回
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多看一眼的情緣
第一回裡的一個最重要的人物甄士隱,因為女兒被拐,家裡失火,所有的田莊變賣,他終於聽懂了《好了歌》。作者一直想讓我們感受到,在整部小說裡,《好了歌》一直是在耳邊的。問題是,聽不懂的時候是因為還沒有可以聽懂的機緣。作者是從寬容的角度去看待人生的。他一直讓我們看到「假作真時真亦假」的牌坊,告訴我們時機沒有來臨的時候,你是走不過去的。文學裡面所謂的寬容,是相信人性有一定的機緣。我們平常在閱讀小說、看畫、聽音樂、看戲時,可能是在準備或者儲蓄著一些可以了悟的資源,什麼時候了悟,或者在什麼狀態下了悟,還需要其他條件。
在《好了歌》之後,甄士隱出家了。此時,他有一個動作,就是把跛腳的瘋道士身上的褡褳搶過來搭在自己的身上。他放下人世間的一切,卻搶了一個出家人的東西。這其實是一個符號。
他走了以後,小說又回到非常現實的一面。太太哭得死去活來,不曉得丈夫哪裡去了。街坊鄰居把這件奇怪的事情當成一個八卦在談。岳父封肅覺得倒楣得要死,女兒好不容易嫁出去,現在又得養活她。然後話題就轉了,轉到甄家的丫頭嬌杏身上。
嬌杏曾經多看了兩眼賈雨村,賈雨村對她有印象,她也對賈雨村有了印象。甄士隱出家後,這個丫頭一直陪著甄士隱的太太封氏。有一天天氣還不錯,她正到門口買針線,看到一隊一隊的刀斧手過去,抬著一個轎子,轎子裡面坐著一個戴烏紗帽的大官。她覺得這個大官很面熟,可怎麼也想不起來是誰了。所謂的緣分,從神話的世界來講,可能要好幾世去累積,可是也有一些在現世當中不經意留下的緣分,這個丫頭回頭多看了一眼,賈雨村留意了這一眼,他們的命運竟因此有了特別的牽連。
章回與懸疑
這是第一回要結尾了,「至晚間,正待歇時,忽聽一片聲打的門響,許多人亂嚷,說:『本府太爺的差人來傳人問話』。」這是很重的話,因為剛剛到任的地方官忽然派衙役來敲門,而且是晚上。「封肅聽了,唬得目瞪口呆」。小說到了這裡就結尾了,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我們把古代小說叫做章回小說,就是一章一回的意思。《紅樓夢》是寫出來的一部小說,而《紅樓夢》之前的大部分小說,包括《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都是說給別人聽的。因為過去能夠認字的人非常少,在這種情況下,說書人發揮了很重要的文學傳播功能。我們把它叫做說唱文學,不但能說,而且還能唱。過去,這一類活動都是茶餘飯後到酒樓、茶樓裡去,坐下來買一杯茶,聽人說書。因為聽眾聽一段時間就要回家睡覺了,所以說書人在結尾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東西讓你覺得明天還要再來,叫做「吊胃口」,在現代文學裡叫做懸疑手法。作者說這一片人在敲門,「不知道發生什麼禍事,欲知後事,且聽下回分解」。所有的結尾都是:你要知道以後的事情,你再來聽,而不是看。這種小說叫做話本小說。話本小說的結構跟一般書寫的小說結構非常不一樣。因為它是口述的,所以它可以講東講西,串來串去。它的結構不像現在的小說主線這麼清楚,但是它可以包容很多事情。而且不同的說書人,手上有一個話本,只有回目,但他自己說書時可以添油加醋。這一回叫做「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就是講林黛玉的媽媽要在揚州死掉了,內容只有大綱,所以他只憑著他的口才,把這一章講得非常好聽,來吸引大家。
說書的內容可以有很多變化的。古代話本小說裡,同一個事情會有不同的觀點跟版本。我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時有一個新聞事件:有一個長相糟糕、個子矮矮的男人武大郎,在街上賣燒餅。他娶到一個非常漂亮的太太潘金蓮。潘金蓮後來有了外遇,跟西門慶在一起,變成街坊鄰居的八卦了。武大郎的弟弟武松,一個打虎英雄,回家後發現嫂嫂跟姦夫西門慶合夥下毒藥,把哥哥害死了。為了給哥哥報仇,他殺死了潘金蓮,活活地把她的心臟挖出來祭哥哥。這個故事出現在兩部不同的小說裡,一個是《水滸傳》。在《水滸傳》裡,潘金蓮被寫成淫婦,所以該死,武松是英雄。可是另外一部小說也寫到這個故事,就是《金瓶梅》。你看《金瓶梅》的時候會發現,它的寫法完全不一樣。它會告訴你潘金蓮小時候是一個長得非常漂亮的丫頭,因為漂亮,長成以後就被他的主人逼姦了。逼姦後大太太就很恨她,認為她是狐狸精,就把潘金蓮故意賣給武大郎這樣一個矮矮小小的人,以此侮辱她。她的命運就被帶出來,讀者對於她後來跟男性的性關係會抱有一種同情。同樣的故事,可是角度不一樣。《水滸傳》裡只是把她當淫婦殺死,《金瓶梅》裡就讓你看到潘金蓮成長背後整個的命運,她是一個完全操弄在有錢人手中,被賣來賣去的漂亮女孩子。她只是因為長得漂亮,命運就變得很悲慘,所以你不覺得她淫蕩,她只是一個被玩弄的女人。可以看到,兩個說書人聽到同一個故事,會講出兩段不同的東西。因為角度不同,它可以提供你對一個事件兩個不同的看法。潘金蓮、武松、武大郎、西門慶的故事,絕對是當年發生的一個重大新聞事件。說書人會把它演變出來,因為說書人各有各的才華,會加重不同的地方。我母親說,當年她們那個地方說書人講得最精彩的,就是武松拳頭舉起來要打老虎,結果打了一個月,拳頭都沒有落下去。她每天一吃完飯就跑去聽,總是欲知後事,且聽下回分解。因為一拳頭打下去之後,你可能就不來了。他一直在吊你的胃口,這就是說書的方法演變出來的話本形式。
《紅樓夢》是寫出來的,並不是話本,我們叫它仿話本,是模仿話本的小說。在它之前都是話本小說。我們說施耐庵、羅貫中寫小說,其實他們可能只是最後整理的人,並不真的由他們創作。話本小說應該是集體創作的,你說一段,我說一段,慢慢演變出來一個故事。這種小說的形態跟今天的小說,尤其跟西方小說,在結構上最大的不同是,它分的每一章、每一回都有很強的獨立性。你今天吃完飯沒事來聽,聽了以後覺得蠻好,你明天想聽就再來。也許你覺得不好聽,不想聽了,也無所謂,它是可以獨立存在的。說書的人為了引誘你再來,會在結尾時弄得總是有一個什麼事要發生,然後又不告訴你是什麼事。大家讀到第一回結尾就會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半夜做官的人來敲門?其實不是禍事。你翻過來看第二回,發現原來是好事。
賈雨村的心機
新任的太爺,就是賈雨村,他在轎子裡也看到那個丫環在買線。丫頭認不出他,可是他認出了就是當年曾經回頭看他,好像有意於他的甄士隱家的丫頭。在落魄時有過的那個情緣,大概是最難忘掉的。這個女孩子曾經慧眼識英雄。賈雨村後來真的一考就中了進士,最後外放做官。他覺得這個女孩子跟他有一個很好的緣分,所以他就想要找這個女孩。可是他到地方做官,剛剛上任時,走過一條街看到一個好女子,就表示想要,不太好意思,所以他不會這樣做事。賈雨村其實是一個非常有心機的人。第一,這個丫頭是甄家的,他有一個很好的理由來找她,因為甄士隱當年封了五十兩銀子送他進京趕考。所以他就來找人了。找人的時候他叫人說要找甄爺,那封肅嚇得半死,晚上忽然披著衣服爬起來說我不姓甄,我姓封,以前的女婿姓甄,已經出家一兩年了,也不知道在哪裡,到底你們新任的老太爺要找誰。那些衙役當然說,我們不管你姓甄姓賈,你跟我們到官府裡去面報太爺。
封肅去了以後,家裡人非常緊張,擔心到底會有什麼禍事發生。大概到了半夜,封肅回來了,歡天喜地。因為這個新任的太爺給了他二兩銀子。他向封肅打聽甄士隱,封肅就講了甄士隱如何丟了女兒,家裡失火,變賣田產。新太爺賈雨村就覺得很難過,感傷一回,表示自己曾經受人家恩惠,拿了五十兩銀子,現在金榜題名,應該報答人家。賈雨村表示說,我剛剛到任,要負起這個責任,一定要把英蓮找回來。
賈雨村很有趣,他在人情世故方面滴水不漏。他說了要報甄士隱之恩和要去找甄士隱的女兒之後,叫封肅回家。可是他緊接著就送了一封密信給封肅,說很想討嬌杏做他的二房。這件事情是不能讓別人知道的,可是他必須先把封肅這邊打點好。作者很小心地在寫過去的社會倫理,人在社會上的那種小心。作為一個剛剛到任的官,這個時候最危險,一不小心就會被人家挖出一大堆事情,所以賈雨村很小心地處理這件事情。作者的敘述當中帶出了人情細微的地方,也透露出賈雨村做事的心機。
封肅當然非常高興,因為這樣的丫頭在他家裡多一個少一個根本不重要。把這個丫頭獻給新任太爺,他就可以攀附到官府去。賈雨村又送了「兩封銀子、四匹錦緞」給他們家,封肅連夜就雇了一頂小轎子,把嬌杏送到賈雨村那邊去。
在這本書裡面嬌杏是一個有趣的角色。「乘夜只用一乘小轎,便把嬌杏送進去了。雨村歡喜,自不必說,乃封百金贈封肅,外又謝甄家娘子許多物事,令其好生養贍,以待尋女兒下落。」這一段講到嬌杏(僥倖),你會發現很少人意外地命這麼好,可以一連串來好運的。「因偶然一顧,便弄出這段事來,亦是自己意料不到之奇緣。」這個丫頭就是一回頭,整個命運就改變了。
作者意在表明,很多事情不是人可以刻意安排的,有很多無意間的緣,你根本無法瞭解其中的天機。後面講嬌杏的下場:「誰想他命運兩濟,不承望自到雨村身邊,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在古代,女人生了一個兒子是不得了的事。一個家庭可能就靠這個兒子,而且女性的地位在家裡也完全靠兒子。以前,一個女性結婚以後自己是沒有身份的,我們永遠不知道甄士隱的太太名字叫什麼,只是封氏。如果女人生了兒子,將來在祭祀中才有名份,她才是兒子祭祀的母親。如果沒有兒子,她是不能入宗祠的。一個女人有了兒子之後,身份和地位立刻就不同了,整個命運就改變了。再後來,嬌杏就不見了。
賈雨村在得到甄士隱的資助之後,就「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從各地來的考生每三年有一次重大的考試,有武的也有文的。賈雨村「中了進士」。在古代,中了進士,就選入外班。外班就是政府機構的一個人才候選單位,相當於等著做官了。「今已升了本府知府」,被派到這個地方來做官。可是這個賈雨村剛入仕途,還不太會做官。「雖才幹優長,未免有些貪酷之弊。」他非常有才,可是貪財,而且有時候太過嚴苛。「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員皆側目而視。」他靠著自己有才華,對於長官也不太放在眼裡。
一個不會做官的人,再有才幹在官場也待不久。「不上兩年,便被上司尋了一個空隙,作成一本。」「一本」就是把所有的罪狀做成一個奏書呈給皇帝。參他「生情狡猾,擅纂禮儀,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結虎狼之屬,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他因此被皇帝革職。革職文書一到,「本府官員無不喜悅」。此時起,賈雨村開始學習了。他內心雖然十分慚愧、憎恨,但面上全無一點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代過公事,將歷年做官積的些資本並家小人屬,送至原籍,安排妥協,卻是自己擔風袖月,遊覽天下勝跡。」
這有點兒像偉人下野,不做官了就去遊歷名山大川。可賈雨村並不是在游名山大川,他是假借遊覽,探訪所有將來可以東山再起的關係。他到了蘇州,碰到了林黛玉的爸爸,所以就自薦做了林黛玉的家教。因為林黛玉的爸爸是當時的巡鹽御史,等於是皇帝最親信的人。他以家教為由攀附了一個重新做官的機會。
作者不喜歡儒家這一套東西,喜怒不形於色,表面上擔風袖月,其實背後隱藏的是努力求官。很多隱藏的封建社會裡人際關係的一些小事件,今天不太容易懂,因為當今的人情上沒這麼複雜。賈雨村的性格至此就慢慢顯露出來了。
林黛玉出場
賈雨村要帶出一個重要的人,就是林黛玉。記不記得那棵絳珠草,即將枯死的絳珠草受到甘露之恩,為了報答還眼淚,她就下凡投胎轉世,如今已經五歲了。她的爸爸叫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他是在整個考場上考得非常好的一個人,「升至蘭台寺大夫」,而且是由皇帝欽點為巡鹽御史,這個就跟賈家的官位有關了。巡鹽御史主管江南鹽務,是個肥缺,通常由皇帝最親信的人來擔任。林如海祖上已經封過列侯,而且已經世襲到了第五代。當初只封了三代,因為皇帝隆恩盛德,所以就額外加恩,到了林如海的爸爸第四代還是世襲。古代的貴族有兩種,一種是靠世襲的,就是你的曾祖父、祖父對國家有功,是開國元老,你就可以世襲這個官位。另外一種就是靠自己的本事去考試的。林如海是世家,四代都是世襲。可是到第五代的時候,就由自己讀書來考官。所以作者給了林如海很高的評價。這個評價是說他一方面是世家的子弟,有一個身份,有貴族的血液;另外一方面,他讀書又讀得好。這兩個東西常常不在一個人身上,祖父、老爸都是大官的,兒子常常不肖。可是林如海竟然靠著自己的本事考到探花,然後做官,兩方面的優點集合在他身上。當然這是為了要點出林黛玉出身非凡,大概是仙界的人投胎也不亂投的,總要選一個好一點的家庭。
作者在這裡講的是「鐘鼎之家」,做官的家庭是鐘鼎之家,同時又是「書香之族」。鐘鼎之家常常看不起書香之族,因為鐘鼎之家是富貴,書香可能是寒門。書香之家可能也看不起鐘鼎之族,因為覺得他們有錢可是不讀書。可是林如海兼具鐘鼎之家跟書香之族兩種好處。下面講「只可惜這林家支庶不盛」,說他們的子孫不夠繁盛,跟如海都是旁族而已,沒有他們同一個父母傳下來的嫡派,人丁非常不盛。而且林如海已經到了四十歲,只有一個三歲的兒子,就是林黛玉的哥哥,可是這個兒子又死掉了。「雖有幾房姬妾,奈他命中無子,亦無可如何了。今只有嫡妻賈氏,生了一女」,榮國府的第一個人,林黛玉的媽媽賈敏出場了。
這個賈氏生了一個女兒,乳名黛玉,年方五歲。因為夫妻二人沒有兒子,就特別疼這個女兒,這個女兒又非常聰明清秀,所以就讓她讀書。那個時候,女孩子是不受教育、不讀書的,可林黛玉當時就讀書識字。父母有點想把她當兒子帶大。這個時候賈雨村生了病,在旅館裡面休息了差不多一個月。身體慢慢好起來時,盤費已花得差不多了,他想找個事做。
恰好以前的老朋友在旁邊,他從朋友那裡聽說林如海家想要聘一個西賓。西賓就是家教。我們說做東,東是主人,請來的老師是最尊貴的,坐西席,所以說是西賓,西邊的貴賓就是家教。古代真正能到學堂裡讀書的人並不多,尤其是女孩子,不可能到學堂讀書。如果要讀書的話,就請一個家教到家裡來教。這種家教通常是一些暫時不做官的讀書人。過去讀書人都是為了做官。最重要的,是因為所有請得起家教的家庭都是重要官員,可以借這個機會東山再起,特別是林如海家。所以賈雨村看起來無意,其實也好像都已經探訪好了,他知道去做這樣一個家教的重要性。
賈雨村做這個家教也做得很輕鬆。這裡說他托了幾個朋友「謀了進去」,注意這四個字,絕對不是偶然登個報你就去應聘,然後做了家教。「謀了進去」,一定是打探、計劃了很久。他也很高興做這個工作,因為他只教一個女孩子,兩個伴讀丫環。
以前的丫環是要跟著小姐讀書的。在《遊園驚夢》裡面,小姐杜麗娘要讀書的時候,丫頭春香就要伴讀。「春香鬧學」那一段戲非常有趣。春香是一個丫頭,她覺得讀書對自己一點用處也沒有,她不知道讀《詩經》幹嗎,所以就一會兒舉手說我要去上廁所,一會兒又要去幹什麼,跑來跑去,把課堂鬧得一塌糊塗。
明朝之後,很多戲裡面的主角常常是丫頭。《紅樓夢》中十二金釵都是小姐,可是十二副釵都是丫頭,就是襲人、晴雯、紫鵑這等人。最後做妾的香菱也是丫頭出身,她們都扮演著特殊的角色。
這裡點出了林黛玉,這個時候是側寫:「這女學生年又小,身體又極怯弱,工課不限多寡」,爸爸媽媽只是讓她讀書解悶。所以賈雨村教起來就非常省力。「堪堪又是一載的光景」,大概教了一年,「誰知女學生之母賈氏夫人,一疾而終。」林黛玉的媽媽賈敏生病去世了。「女學生侍湯奉藥,守喪盡哀」,這個女學生哀痛過度,本來身體就很弱,「觸犯舊症,遂連日不曾上學」。賈雨村就更輕鬆了。他就「意欲賞鑒那村野風光,忽信步至一山環水旋、茂林深竹之處」,他到了風景非常優美的地方,看到一個廟。
莊子的禪機
前面講到甄士隱夢中看到一個牌坊,要進進不去。現在賈雨村在人間落難,官職被參革,他看到一個廟,廟上寫著「智通寺」三個字。凡是《紅樓夢》裡出現廟的時候,其實都有一些點化人的意思。可這裡很好玩,甄士隱後來聽了《好了歌》就了悟了,而賈雨村還沒有到了悟的時候,他一心想著做官,根本看不懂。所以他就看到一副破舊的對聯,對聯上說:「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其實是講人最後的絕望之處,就是你如果給自己留一點餘地,不至於到絕境。眼前如果沒有路,你就回頭是岸吧。這其中隱含一點禪機。
賈雨村看了以後,覺得這副對聯好像大有來歷,而且覺得這名山大剎裡面可能住著一個翻過跟斗過來的人。「翻過跟斗過來的人」意思是說經歷過人生的繁華幻滅,有過興衰變遷的。他自己落魄了,所以就很想進去看一看。結果進去就發現一個髒兮兮的老僧在煮稀飯。賈雨村跟他講話,他言不及意,答非所問,賈雨村失望地出來了。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對比,所有《紅樓夢》裡面點醒別人的人物,都是髒臭的、癩頭的、跛腳的。可是如果到了領悟的時候,你會知道這些人就像八仙一樣。八仙不是有跛腳鐵拐李嗎?民間一直相信,真正點醒你的人其實是其貌不揚的,絕對不是你想像的有一個光圈。可是這個時候賈雨村看不出來,他覺得這個老和尚又髒又臭,也沒有什麼深度。
甄士隱最後是跟一個癩頭和尚和跛足道士走了。癩頭、跛足反而是一種天機。有一個傳統要追溯到莊子。莊子認為哲學裡面所有講道和悟道的人都非常奇怪,都是五官四肢不齊全的人。他不讓人家看出來。這跟我們認為的偉大人物的形象剛好相反,因為佛、道都是在講生命經歷過一些幻象之後,不在意自己的形貌了,他會化身為一個怪裡怪氣的人出現。
賈雨村走進廟堂,彷彿要接受一種領悟的時候,其實他心裡沒有領悟,所以他看到的只是一個懵懂的、答非所問的老和尚。他很失望,就出來了。出來以後去酒樓喝酒,碰到了以前在都中認識的一個人,叫做冷子興。冷子興變成一個重要角色,他開始給賈雨村介紹榮國府是怎麼回事。
賈府的蕭疏
注意這個人的名字──冷子興──有點冷眼旁觀的感覺,冷眼看人世間的興亡。他是賈雨村在都中的舊識,做古董生意。一般人不太知道,做古董生意的人對很多東西非常敏感。因為古董的價格根本沒有定數,一件陶瓷、一尊商朝的鼎,要賣到多少錢,都沒有價碼。可是玩古董的人,結交的全是非同尋常的人,因為要有許多的閒錢,才玩得起古董。這些人可以看到興亡,而且最明顯的是,所有的古董都有一個來歷。
我曾在一個朋友家吃飯,他拿出幾件東西給我看,說這是定遠齋最近拍賣出來的東西。大家知道,定遠齋是張學良家的堂號。在張學良移居夏威夷前,把很多東西賣了,裡面有皇室的扇子、他的印章等等,這裡面就有我剛才講的興衰。也只有買賣這種東西的人,才會知道這個時代裡面哪些人發達了,哪些人衰落了。這些古董會從誰家到誰家,他們非常清楚。做古董買賣的冷子興,開始講賈家的故事。賈家外面看上去堂堂皇皇,不得了的一個家室。可是管家王熙鳳,會偷偷地拿東西到當鋪去賣,賣到古董店去,換一點錢來周轉一下。這件事情只有冷子興這種人知道。做這種生意的人最敏感,他馬上可以感覺得出來。所以,作者用冷子興帶出賈家。
冷子興跟賈雨村提道:「倒是老先生你貴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異事。」這就講到賈府了。這個異事到底是什麼?賈雨村也覺得好奇,就說我家族裡沒有人住在京城裡。冷子興說你們同姓,難道不是同宗一族嗎?在舊時代的封建關係裡,同姓就是同宗。當然這個時候賈府是朝廷大官,賈雨村是一個沒落的官僚,他覺得高攀不起。賈雨村笑起來說,如果論起他們家來,「自東漢賈復以後,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誰能逐細考查?」可是榮國府這一支的確跟賈雨村他們是同一個宗譜,是有一些親戚的關係。只是因為他們如此繁盛,所以誰也不敢去認。這是從賈雨村的口中講出來的。但是,冷子興一直提醒他說,你不要說他們繁盛,「如今的這寧、榮兩門,也都蕭疏了,不比先時的光景。」賈雨村有點吃驚。他去年到了金陵地界(就是南京),走到最繁華、最熱鬧、地價最貴的地方,有一條街,東邊是寧國府,往西走是榮國府,一個家族兩府就把一條街佔滿了。怎麼可能蕭索了,怎麼可能沒落了?他有一點懷疑。子興說,虧你是進士出身,原來不通。「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種大家族雖在敗落,可外面看不出來。
這裡有一點講作者的家族,經歷了第三代、第四代,其實外面已經有點撐不住了,但它必須維持一個樣子。一般人看不出來,可是玩古董的冷子興,就知道這個家族已經不行了。他提到家族瑣事,講他們的日用排場多麼大,又不能省儉,因為這種家族需要擺門面,不管嫁女兒、娶媳婦都要擺出很大的排場,花費也比一般人更多。所以「內囊卻也盡上來了」。這個話我們白話裡面不用,可是形象上大家很容易懂。布袋叫做囊,布袋內囊裡面都翻出來了,表示已經空了。賈家如果是一個口袋的話,這個口袋已經掏空了。這裡就用很形象的話來講這樣的家族,兒孫一代不如一代。
賈雨村聽了就嚇了一大跳,說怎麼可能,寧國府、榮國府這種好幾代的書香世家、鐘鳴鼎食之家,應該非常講究教育的,怎麼會不懂得教育呢?這時冷子興就要跟大家介紹這個家族了。
賈府的人物關係
《紅樓夢》裡面的人物非常複雜,有三百多個人。我們把幾個主要的角色串聯一下,大概瞭解一下這兩府家族名字的關係。
兩個對國家有功的兄弟,被封為公爵,一個封寧國公,一個封榮國公,這兩支綿延下來,形成寧國府和榮國府兩大家族。到了第二代就是賈代化和賈代善,可是這一代也都去世了,只是尊封了一個名字。以世襲制度來講,寧國公去世以後公爵位置由兒子賈代化來繼承,榮國公死了以後公爵位置由賈代善來繼承。講這個故事的時候,賈代化和賈代善都死了。可是有一個人活著,就是賈代善的妻子,當時史侯的女兒,這個小說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賈母。她是這個家族裡面輩分最高的人,所有人就圍繞著她轉。中國古代的女性是以子為貴的。她生了賈赦、賈政,位置非常特殊。
賈代化這一支,就是寧國府這一支,生了兩個兒子,一個是賈敷,一個是賈敬。賈敷很早死掉,整個小說跟他無關。賈敬非常重要,雖然他出現的場次非常少。
賈敬的兒子賈珍,也是吃喝玩樂的大闊少,太太尤氏很聽丈夫的話,丈夫讓她做什麼她就做什麼。賈珍有一個兒子叫賈蓉,是小說裡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從賈母算起來的話,賈蓉已經是第四代。
我在這裡提供給大家一個比較容易掌握的經驗。就是賈母這一代,他們的男性都是代字輩──賈代化、賈代善。下一代全都是文字輩,單名,都是文字偏旁──賈敷、賈敬、賈赦、賈政。林黛玉的媽媽賈敏也是文字旁。再下一代是玉字輩,名字都跟玉有關──賈珍、賈珠、賈寶玉、賈璉。再下來一代是草字頭,賈蓉,還有賈珠的兒子賈蘭。你只要看他的名字就知道他是哪一輩,從代字輩到文字輩,到玉字輩,再到草字輩。
榮國府這邊是主線,就是從賈母這一支出來的幾個人物。在榮國府裡,文字輩的就是賈母生的賈赦、賈政和賈敏。女兒賈敏嫁給林如海,她是林黛玉的媽媽。
賈赦生了一個兒子,就是賈璉,娶了王熙鳳。
賈政娶的太太是王夫人,也就是賈寶玉的媽媽,她的戲份非常多。她的妹妹就是薛寶釵的媽媽,薛姨媽。所以這裡邊有四個大家族,一個是賈家,一個是薛家,第三個是王家,就是王熙鳳和王夫人家,還有一個就是賈母的史家。
在古代,都是用親上加親的方法一直聯繫所有家族的關係。書裡面說一族興盛,三族一塊起來;一族敗落,三族一起敗落下去。王夫人把哥哥的女兒王熙鳳嫁給賈璉,親上加親。這些家族本身全都在官場裡,後來變成一種官官相護的關係,全成親戚了。
如果作者真是曹雪芹的話,曹雪芹家族跟當時的李煦家族,的確是被一起抄家的。所以這幾個家族是一起興起,一起沒落的。
最重要是賈政跟王夫人這一邊。他們生了第一個兒子賈珠,這個兒子非常好,讀書認真。二十歲時娶了太太李紈。李紈是十二金釵之一。結婚以後沒有多久賈珠就死掉了,李紈年輕守寡,而嫁到這種家族一輩子也不可能改嫁。還好有一個兒子賈蘭,就只好把這個兒子一直帶大,過清貧樸素的生活。李紈在大觀園裡住的地方叫稻香村,好像是最樸素、生活最簡單的一個家。她木訥寡言,帶著兒子好好地過日子。可是《紅樓夢》裡後來有一個暗示──「蘭桂齊芳」──這個家族全部敗落,唯一起來的一支就是賈蘭。他重又考取進士做了官。賈珠之後,賈政和王夫人生了一個女兒。這個女兒生在正月初一,生在這一天命是很重的,他們高興地給女兒取名元春。
元迎探惜(原應歎息)
元春長大以後,大概十五歲就到皇宮裡去選秀。過去的世家女子,讀過書,長相也好,經過太監探訪以後,全部集中到皇宮裡面,等待皇帝來選。最後元春做了貴妃,當時女孩只要嫁到皇宮裡,就一輩子不能回來。
本來正月初一生了一個女兒,這已經是奇怪的事,更奇怪的是,第二年生了一個含玉的男孩寶玉。可是又講寶玉小的時候是這個姐姐帶大的,如果只差一歲怎麼帶?很多人認為小說有很多問題。等到高鶚補的時候,就把它改成了幾年之後。手抄本的小說有很多漏洞,比如年齡和歲月的變遷,可是作者也不太在意,後來高鶚補的時候就把很多東西合理化了。
因為元春生在大年初一,就叫元春,所以這個家族的女孩子後來都叫春,元春之外還有三個女孩子。賈赦這邊生了一個女兒迎春,賈政跟妾趙姨娘生了一個女兒叫探春,寧國府賈珍有一個妹妹叫惜春。把四個女孩子的名字連一起,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是「元迎探惜」,也就是「原應歎息」這四個字。元春嫁到皇宮,一輩子見不得親人。迎春是一個二木頭,有一點憨憨傻傻,後來嫁給一個外號叫做「中山狼」的男人,每天打她。探春呢,是庶出的,在家族裡面地位非常低。在這個家族裡面,她的身份一直很特別,她很能幹,非常聰明,做人處事都非常好,可是她媽媽永遠在大庭廣眾之下羞辱她,說你是小姐了,你就看不起你媽媽,後來探春遠嫁。惜春的結局是出家做了尼姑。「原應歎息」,大概是作者回想自己幾個姐妹的下場,有一點感歎吧。
賈寶玉抓周
回到小說正文。「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頭胎生的公子,名喚賈珠,十四歲進學,不到二十歲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就是剛才提到賈珠的命運。「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這就奇了」,這個小姐就是元春,生在大年初一。「不想後來又生了一位公子」。這個手抄本已經改過了,已經不是原始手抄本上的第二年又生了一個公子。「說來更奇,一落胞胎,嘴裡便銜下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這就是寶玉的誕生。也就是前面神話故事裡面那一塊兒經歷修煉,成為人形的頑石。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那塊石頭,現在轉世變成了寶玉,這塊玉上還有很多的字跡。冷子興說,你看是不是奇怪的事?
賈雨村點頭稱是。冷子興冷笑道,大家都說奇怪,可是還有奇事發生。中國古代有抓周的習慣,小孩子滿週歲的時候,父母親會為他準備許多東西讓他抓,看他要抓什麼。他爸爸一定在前面放什麼《四書》、《五經》、劍、笏板、官印這些東西,最遠的地方一定放的是大人希望他抓不到的東西。賈寶玉卻抓了女人的釵環胭脂。所以父親賈政覺得兒子是酒色之徒,從小就不喜歡他。
我每一次讀到這一段都覺得恐怖到極點。因為他抓了一些女孩子的釵粉胭脂,父親就始終覺得他是一個紈褲子弟。於是他就在寶玉身上特別加重壓力,讓他一定要讀《四書》、《五經》,糾正他親近女孩子的毛病。這反而逼迫他要跟姐妹們混在一起。這是叛逆時期,他有一種對抗,而這種對抗使父子之間變成對立關係,不能再溝通。當然我們也覺得不可思議,寶玉後來有一個怪癖,就是喜歡吃女人的胭脂。「悼紅軒」、「怡紅院」中的紅字,有一部分也是在說他身上帶有某種女性性格。
人性的中間地帶
賈寶玉在一歲的時候抓周,好像已經決定了他一生的命運走向。在小說中,賈雨村開始為他做人生辯護。
在現實的人生裡,我們常常把人分成好或者不好兩種。甚至我們在轉述一個故事的時候,忍不住會把自己的褒貶加進去。要使自己像一面鏡子那樣,清澈乾淨地去呈現一個現象,大概是非常難的。每次讀到這一段都有種感覺,就是賈寶玉的行為讓一般人都覺得他是淫魔色鬼。賈雨村下面講的這些話對儒家的善惡是非價值觀提出了異議。
他講到人世間大概有兩種人。一種是應運而生的,一種是應劫而生的。應運而生的是在太平治世。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聖賢人物都是在儒家的道統裡一再被宣揚的。其實堯和舜在歷史上很難考證,是不是真的存在過一個叫做「禪讓」的政治也未可知。堯讓舜、舜讓禹的這個故事,好像只是一個偉大道統裡面的理想,或者是一個虛擬出來的夢想。我讀書時感覺這個道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所有的教育讓你往這邊走。可是你又會想:如果這是一個宿命,如果我不是這個道統裡面這樣的聖人的話,我到底應該往哪裡走?
作者後面又列舉了孔子、孟子、董仲舒。亂世中沒有聖賢人物出現,董仲舒之後幾乎是空白,三國、魏晉南北朝就沒有。一直到唐代出了韓愈,文起八代之衰的一個重要人物,所以直接從董仲舒跳到韓愈。接著就是宋朝的幾個重要哲學家,周敦頤、程頤、程顥,還有張載、朱熹。這些人是應運而生的,他們創造了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清明的時代,然後修治天下。
下面又舉出另外一些人。共工,就是打仗把天柱撞斷的那個人,還有夏桀、商紂、秦始皇、王莽、曹操、桓溫、安祿山、秦檜,這些都是壞人。
儒家的文化習慣於把人分成善、惡兩種,而且這善、惡幾乎是定規的東西,沒有任何轉圜餘地。人性中一大段黑跟白中間的灰色地帶就被忽略掉了。事實上,當你一直在下判斷的時候,就沒有辦法真正對人性的本質做深入的瞭解。西方也有這樣的問題,可是啟蒙運動的時候,他們提出了很多人性的中間地帶,就是在善與惡之間游離的這種狀況。人對善的嚮往,以及惡的沉淪的吸引力,其實是兩個力量一起在走。在教育當中,人性的游離被考證出來以後,人性的討論就比較多面。文學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因為文學裡面的人從來不是絕對的好或者絕對的壞,絕對好和絕對壞都很難成為文學。
賈雨村講的這些都是所謂應劫而生的人,是壞人。然後他又補充說:「清明靈秀,天地之正氣,仁者之所秉也。」他講到所謂的氣。文天祥的《正氣歌》中說:「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就是天地之間有一種氣,這個氣可以秉持在不同的人身上。如果正氣秉持在你身上,你就可能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召;如果是惡的濁氣秉持在你身上,你就可能是共工、桀、紂,好像很宿命。賈雨村說:「今當運隆祚永之朝,太平無為之世。」「運」是很興隆的時代;「祚」是福氣的意思,「祚永」就是福氣長久。所以他說:「清明靈秀之氣所秉者,上至朝廷,下至草野,比比皆是。」意思是整個城市當中都是清明靈秀之氣,總是看到人所形成的善良或者溫和的東西。
他又提到這個清明靈秀之氣「所餘之秀氣」,比如我們說高雄都是好的氣,沒什麼空氣污染,沒有水污染,也沒有登革熱,所以都是一片秀氣。多出來的「清明之氣」怎麼辦?他說:「漫無所歸,遂為甘露,為和風,洽然溉及四海。」
後面他又講到「彼殘忍乖僻之邪氣」,講到這宇宙之間醞釀的正氣跟邪氣兩種力量。所有的邪氣沒有辦法發展,因為這是一個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清明之氣成為主流的時代。所有的邪氣就被關在深溝大壑,它出不來。可是「偶因風蕩」,就露出了一點點。他要說人性基本是好的,都是善良溫和的,但是偶然間他的慾望和邪念便慢慢動盪出來了。
我過去講人性歷史的時候,會用到聖潔跟沉淪。我們嚮往聖潔的東西,同時我們有一個向下的東西。早上應該起來,可是不太想起來;今天應該很認真工作,可是有一點懶懶地不想工作;覺得這個東西不該拿,可是又有一點兒想拿。作者要講的是:人不是絕對沒有一絲慾望。這個深溝大壑裡的邪氣因風蕩或被雲摧,「略有搖動感發之意,一絲半縷誤而洩出者」,它就偶然透露出來。他在講人性,它是兩個不同的氣交錯著的東西,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好或者壞的力量。
美國愛荷華州曾發生過一個有名的兇殺案件,中國的一個留學生,在拿博士學位前槍殺了主考官和老師。這個案子發生以後,我一個朋友搜集了所有資料,訪問了很多人,並寫了一篇報導。他發現,所有跟這個學生有關的中國朋友都說,我早就知道他是一個壞人。可當他問到西方學生的時候,他們說我沒有想到,覺得好意外,因為他平常對我們很好。兩種不同的人性觀在轉述一個人的時候,結果是那麼不同。我看到那個文章時真的嚇了一跳。如果他不搜集,我想不到不同的文化,對同樣的事件的認知會這麼不同。
回歸人性的本質
小說裡講到,靈秀之氣剛好過來,邪氣剛好透露出來,正和邪兩氣交融在一起,「正不容邪,邪復妒正。」這有點兒像我坐在家門口,漲潮的時候藍色的海水會蕩起來,跟黃色的河水交錯,大概長達三四個小時。你會看到兩股水是不交融的,但是會一絲一縷地交錯,經過很長時間最終會融匯在一起。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具備正與邪、善與惡、是與非,這兩種力量其實是糾纏的,有一個拉扯的關係。所以他說:「亦如風水雷電,地中既不能消,又不能讓,必至搏擊掀發後始盡。」在一個人身上,尤其是在一個正在成長的青年人身上,會看到矛盾與掙扎,是因為他本能的慾望跟他教養裡的一種嚮往的人性,一定是有矛盾和衝突的。
我常常聽有的父母講,孩子才十二三歲就開始喜歡班上哪一個女孩子。我說他如果不喜歡也很麻煩。本來就是這樣,因為這是本能,問題是這個本能怎麼去疏導。有時候我跟他們開玩笑說,所有的父母大概到四十歲的時候還是覺得孩子戀愛太早,因為這是他的兒子,在孩子身上看到情慾這個東西很奇怪。但這是很自然的,因為人在十二三歲時已經發育了,他身上本來就有這個部分。所以作者用了一個非常現代的人性觀講這兩種氣。
「使男女偶秉此氣而生者,上則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為大凶大惡。」這裡的男女包括我們每一個人,所有因為這兩種力量生下來的男女。作者顛覆了傳統的講法,認為人不一定非得是仁人君子或大凶大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可能是在中間地帶,是游離的。
孫中山在我們心目中很偉大,可是他在追求宋慶齡的時候甚至不要革命了。這是他傳記裡非常人性的部分。可在所有道統文章中這個部分都不見了,因為偉人是不可以有私慾的。常常是一個偉人去世以後,人們才知道他有私生子。道統文化使得人們要去塑造一個形象,而這個形象往往是假的。
西方近代啟蒙運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人回歸到人的本質,人應該像人。人應該有更自在的人的狀況,而不是一個虛偽的假象。所有的本能或者慾望,如果流露出來,基本上就不是大凶大惡;如果不流露出來,則是最危險的狀況。所以他說:「上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為大凶大惡。」其實已經批判了一分為二的二分法。
「置之於萬萬人之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意思是這樣的智商很高,很聰明,賈寶玉就是。爸爸讓他背的《四書》、《五經》他永遠背不出來,《西廂記》卻倒背如流。我們也很難解釋為什麼這個小孩這麼奇怪。他爸爸更氣了,說考試做官的書你都不會,那些什麼淫詩艷辭卻會得很。其實他是真性情,一碰到那樣的東西,他就懂了。
寶玉跟他父親的價值取向不同。所以他對父親要他讀的那些書一直在背叛和顛覆。他說這些人的聰明俊秀在萬萬人之上,可是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也在萬萬人之下。「乖僻邪謬不近人情」,我們大概很怕這幾個字。在一個團體中,大家竊竊私語說這個人好怪僻的時候,這個人就完了。可是在《紅樓夢》裡面,作者希望為每一個人的怪僻找到理由。其實每個人都怪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癖好,每個人都有別人不能理解的部分,而這個部分就是這裡要講的「乖僻邪謬不近人情」。《紅樓夢》裡面,那些努力要把人情做周到的人都是有目的的,反而像林黛玉這樣沒有目的的人常常會得罪人,所以作者一直把林黛玉放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薛寶釵有一次勸賈寶玉說,你好歹也去讀讀《四書》、《五經》,將來總是要考試做官的。賈寶玉馬上翻臉,說林妹妹從來不說你們這種混賬話。因為他看不起考試做官的事情,覺得薛寶釵才十三歲半,就功利到這種程度,沒有真正青春的性情。「乖僻邪謬不近人情」,在這裡要講的是在現實社會,尤其是封建社會裡面,當每一個人都努力遵守共同規則的時候,他還保有自己的一點點不怕得罪人的個性,是了不起的,因為封建道統之下已經越來越沒有人敢做特立獨行的人了。
為自己而活
他說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癡情種」,賈寶玉正是這一種人。一般人認為若生在富貴公侯之家,則天生就要去搞政治,要玩這一套做官的遊戲,可他偏偏是情癡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這種人可能是文人,像韓愈、蘇東坡這一類。「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僕,甘遭庸人驅制駕馭,必為奇優名倡。」優跟倡在古代都是演戲的戲子,是靠賣藝為生的人,古代歌妓都要會做詩做詞。在這裡講這一群人,是因為他們身上有人性的空間。在現實的倫理社會裡,他們地位低下,但有特別的身份。
現在講了三種:生在富貴豪門,生在書香世家,生在窮人家的。大家可能還是不知道是誰,於是作者就舉例說明。很多人看《紅樓夢》裡一大串名字時都是草草帶過,今天我們花一點時間,看看《紅樓夢》為什麼要講這幾個名字?對作者來講,就是這些名字轉世投胎,變成了寶玉、黛玉這些人,就是他們世世代代活在一個為自己而活的世界裡面。
第一個人,許由。堯舜時代,許由是一個隱居山林的高士。許由在河邊,皇帝去找他,說聽說你是賢良之士,想請你來做官。許由覺得做官這種事聽到都感覺髒,於是趕快用水洗耳朵,「穎水洗耳」成了一個典故。民間後來就編出一個結尾,說許由洗了耳朵,水流到下面,結果有一頭牛剛好喝了那個水死掉了。意思是說那水有多麼骯髒。這個故事似乎荒謬,可裡面有一種悲痛,就是民間覺得政治很恐怖,認為這些要做官的人已經到了窮凶極惡的地步。西方也有這樣的人。一個叫狄奧尼根的人在曬太陽,國王亞歷山大去找他,要請他來做官。他就說皇帝請你讓開,不要擋住我的陽光。他在希臘哲學裡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這些人覺得,生命裡面最重要的那個東西自己要把握,他不想出賣自己最美好的生命。所以作者把許由列在第一。
其次是陶潛,東晉時期的一位文學家,他的生命裡面有一些很特殊的東西。他寫下了非常重要的文章《歸去來辭》。他有一天忽然問自己:「田園將蕪胡不歸?」說家鄉的田都荒蕪那麼久,沒有人種了,我怎麼還不回去?他生當亂世,對當時政治的腐敗惡劣,他用《歸去來辭》做了一個提醒。陶淵明更重要的一篇文章是《桃花源記》,說的是晉朝武陵這個地方有一個打魚的人,有一天他迷路了,看到一片開滿了桃花的樹林,落英繽紛、芳草鮮美。他就一直走進去,發現這條河流的上游有一個小洞。他很好奇,就扒開樹葉進了洞。發現裡面很平曠,有很多人住在裡面。這些人是秦朝時躲避戰爭逃進去的。他們不知道後面還有多少朝代,住在那裡過著非常美好的生活。他們招待打魚人吃飯,他走的時候人們交代說,出去千萬不要告訴別人你發現了我們。桃花源的人希望生活不受干擾。這個漁夫很壞,出來時處處做記號,準備帶人去看這個地方,發一筆財,卻怎麼都找不到。很多人聽到了傳說也去找,都找不到。最後一個人是南陽劉子驥,一生尋找桃花源,也沒有找到,直至病死。以後就沒有人再去找桃花源了。這篇文章看上去荒唐,可是年齡越大,讀這篇文章時越心痛。其實他是在講人不再相信桃花源,不再相信人間有淨土,是最大的悲哀。陶淵明代表了另外一種特殊的性情。他沒有做偉大的事情,也不是大凶大惡,可他留下的是一個生命的風範。他提醒人們,應該怎樣為自己活。他的詩寫得極好,《歸去來辭》之後他就退隱了,回到老家,「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最早告訴世人,秋天開的菊花不要去跟春天和夏天的花爭艷。在所有的花都開完之後,你自己可以孤獨地開放。
陶潛、許由,作者一個一個慢慢帶出來的人,都不是中國傳統文化裡的大聖大仁之人,但他們始終讓人無法忘懷。更明顯的是第三個和第四個人──阮籍、嵇康。
阮籍與嵇康
前些年,南京的一個墓葬出土了一塊磚,上面刻有「竹林七賢圖」。在亂世當中,有七個人住在竹林中談詩唱歌,人們喜歡他們。老百姓把他們的故事刻在磚畫上作為一種紀念。阮籍是七賢之一,不過阮籍到底留下了什麼東西?我們腦海裡有時候會有一點空白。有沒有一句詩是阮籍的,或者有沒有一些阮籍做的什麼文化上重要的事情,不是很清楚。可是阮籍留下很多故事,這正是他有趣的地方。阮籍喜歡長嘯,就是大叫。他沒事或鬱悶時就跑到山裡長嘯。那聲音連綿不斷,山鳴谷應,很多人常常跑到山裡等他長嘯。他有一點瘋瘋癲癲,可是人們覺得在他的叫聲裡有某種把憂鬱一掃而空的感覺。另外一個奇怪的故事是說,阮籍早上起來找路走,走到沒路可走了,他就坐下來大哭。我們叫「窮途而哭」。大仁大惡的人都不會做這種事。
還有一些留在他傳記裡的故事。阮籍的時代非常講究「禮」,兒子要孝順父母,這是一種禮。你心裡孝順不孝順沒有關係,可是你必須要人家知道你是孝順父母的。譬如給父母辦喪事時,兒女要哭、要磕頭,都要磕到額頭流出血來,自己哭不出來要花錢請人來哭。阮籍的母親去世了,所有的人都來看,可是阮籍一滴眼淚都不流。喪事辦完,人都開始罵阮籍,說阮籍是不孝的孩子,母親死了他竟然一聲不哭。賓客退盡,一個好朋友在旁邊看到,阮籍吐血數升。對阮籍來說,悲哀是他心裡的悲哀,當別人要逼著他去表演的時候,他是不表演的。在傳統文化的正統裡,阮籍並沒有被推崇為偉大的人物,可是阮籍的真性情都在這些故事裡得到表現。
還有一個故事。那個時代男女授受不親,漂亮女人走過你不能看的,以表示你沒有慾望,很守禮。阮籍當然不管這種事。隔壁有一少婦長得嫵媚動人,他就常常跑過去跟人家聊天,有一天聊得很開心,他聊著聊著就趴在茶几上睡著了。在現實當中我們都不敢做阮籍,因為太難了,他要用個人孤獨的力量去對抗整個社會禮法道德的規矩。魯迅讚賞阮籍,他說阮籍的憂憤詩自古以來都認為不可解,其實心情是可解的,他寫的東西都非常悲鬱。
嵇康與阮籍是同一個時代,所有的書講到嵇康,一定講他的俊秀,他是一個帥哥,身長八尺,面如冠玉。他被招為駙馬,娶了皇帝的妹妹長樂公主。在當時,當你攀附到皇族的時候,你就不知不覺攪進政治的漩渦裡去了。所以他變成一個很奇怪的人物。夏天熱得不得了,他穿一件很厚的棉衣,在柳樹底下擺一個火爐打鐵。所有人都嚇壞了,覺得這個人一定是瘋了。其實嵇康不是瘋子,他的文章寫得極好。大概他為了要對抗自己政治上的困境,乾脆裝瘋。很多人認為嵇康很不近人情,可是嵇康為什麼不近人情?從他與鍾會的故事中可知一二。鍾會非常想做官,於是做了一篇文章,希望讓嵇康看看。他找嵇康時,嵇康正穿著棉衣在村頭打鐵,滿身是汗,對鍾會的造訪不加理睬。鍾會覺得無趣,於是悻悻地離開。嵇康忽然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嵇康知道這是一個小人,是有目的而來的,要利用自己,所以他就做出不近人情的樣子。鍾會對此記恨在心。後來藉機搜集所有能給嵇康羅織的罪名,置其於死地。
我常常會寫嵇康的罪狀給大家看,因為我覺得這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美的罪狀:「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輕時傲世,無益於今,有敗於俗。」說他從來不把當官的、有權勢的人放在眼裡,這樣一個人活著有什麼用,必須拖上刑場砍頭。他有一個朋友,就是竹林七賢裡的向秀,在晚年時寫了一篇《思舊賦》,最美的一段是講嵇康赴刑場。黃昏時,夕陽在天,人影在地,嵇康走出來。嵇康是中國最有名的音樂家,寫了《廣陵散》,當時有三千太學生趕到刑場,求他傳《廣陵散》。嵇康看了後就哈哈大笑,說:「《廣陵散》從此絕矣!」然後就被砍頭了。嵇康留下來的是他生命裡的一種堅持。
人們常常覺得這是乖謬的個性,是不近人情的。可是一個社會如果沒有給這樣特立獨行的人一個空間,這個社會的文化大概就會越來越走到墮落的路上去。《紅樓夢》的作者是有感而發地來列舉這些名字的。他讓我們再一次回溯歷史,回顧走向悲劇刑場的這些人,他們是在完成自己,可這種完成是如此地困難。
這個時候再去讀《紅樓夢》,就可以明白賈寶玉其實就是這樣的人。他也不過就是對抗他父親一直想讓他讀書、做官這件事情而已,可在那個家族裡變成了一個孽障。許由、陶潛、阮籍、嵇康,他們變成了一種人格上的美學,他們用個人悲劇式的生命,對抗巨大的時代壓力。
竹林七賢與自我實現
竹林七賢第三個出場的人物是劉伶。他更沒有做什麼事了,就是一個酒徒。他喝酒喝到太太都要跟他離婚了。太太說,你每天喝酒,我實在受不了了。他就說好吧,那就不喝了,可是不喝之前,一定要慶祝一下。然後他又喝了,喝得醉醺醺的,寫了一篇很有名的《酒德頌》。這大概是他唯一留下來的文章。不曉得這個太太到底跟他離婚沒有,劉伶就是一個有點裝瘋賣傻的人。
他很重要的一個故事是有關裸體。在古代社會裡裸體是蠻奇怪的事情。朋友們到他家裡,看他赤身裸體很生氣,罵他沒有禮貌。他哈哈大笑說,天地是我的房子,房子是我的內褲,你怎麼跑到我的內褲裡來了。他不像嵇康和阮籍那麼悲憤,比較幽默。
竹林七賢裡每一個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每個人用自己的方法活出自己。七賢,不再是偉大的人,每一個人有他自己的人性空間。這些人性空間彼此並不相仿。竹林七賢都是隱逸高士嗎?也不盡然。有一個去做官的,叫做山濤,號巨源。嵇康給他寫了一封信,就是《與山巨源絕交書》。其中說到當年與山濤一起在太學裡讀書,曾共同標榜清高,表示一生不要去攪政治這攤骯髒之水。山濤後來卻去做官了,所以他要跟他斷交。可是山濤官做得很好。嵇康後來上刑場的時候,一對兒女抱著他的腿哭,他當時講了一句話,說山濤會把你們養大,不要怕。後來山濤真的把他的一雙兒女帶大。
竹林七賢各自的性情、生命的情操都不太一樣。可是他們彼此相知,都明白怎麼去完成自己。除了較小的阮咸沒有生命的表現以外,其他人的生命都很完整。《紅樓夢》的作者在這裡列出這些名字,用意是非常明顯的。
生命的真性情
王、謝二族跟竹林七賢有比較密切的關係。東晉的時候發生永嘉之亂,北方的一些世家就南遷。王導、謝安兩家在江南建立起了他們獨特的文化品格。王家這邊包括王羲之、王獻之、王徽之、王敏之。王羲之最後在山水中瀟灑度日,寫非常漂亮的書法,他最有名的作品是《蘭亭序》,內容就是關於怎樣活出真性情的。
王羲之的故事也很多,成語「東床快婿」就是講王羲之。當時有一個大官叫郗鑒,要為他的女兒挑女婿。很多人都努力表現矜持自重,只有王羲之與眾不同。因為天氣很熱,他就把衣服解開,在東邊的床上袒腹,談笑自若。所有的人都很緊張,心說這個人真沒有禮貌。結果郗鑒就選了他做女婿,因為別人在作假的時候,他流露出來的真性情非常難得。
《世說新語》裡面記錄王導後來做到宰相,永嘉之亂逃難,別人問起他家裡那麼多的珍寶,到底帶了什麼。他哈哈一笑,從袖子裡拿出來一卷書法,就是鍾繇的《宣示表》。他告訴後代說,我逃難的時候什麼都忘了拿,就拿了一卷書法。後來這個家族出了很多大書法家。在他心目中文化才是最重要的,財富、權力一下子就空了。這裡講的王、謝二族,就是王導、謝安這兩家後來出來的子弟,他們都是特別優秀的,人品特別好,文化特別高。
下面講到一個叫顧虎頭的人,就是中國美術史上第一個留下名字的畫家顧愷之。他有一張最重要的畫《女史箴圖》,藏在大英博物館,是當年乾隆皇帝的鎮宮之寶。英國兵看到這個畫卷是皇宮裡面最珍貴的收藏,兩邊的軸是翡翠,就把它帶到了倫敦。據說當時他們把翡翠拆下來,卻把畫丟了,後被一個漢學家發現收藏。顧愷之另外一幅非常重要的畫作是《洛神賦》,表現曹植跟嫂嫂甄妃的一段故事。現在全世界有四十五種不同的《洛神賦》摹本,可原件已經不見了。人說顧愷之是「畫絕」、「才絕」、「癡絕」,就是說他畫得極好,才華極高,而且是情癡情種。當生命裡出現一個自己所愛好的東西,你會完全忘掉了所有現實的利益而專注於那個東西,這叫做癡。很多科學家和藝術家的成功都因為有這個癡,感情上也是如此。
《紅樓夢》作者列出來的人物都是活出真性情的人物。也許在古代社會裡,一個畫畫的人,其實就是奇優名倡,根本沒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可是他完成了自己。所以在封建時代,在清朝乾隆年間,這個作者竟然為所有這些社會地位不高的人物正名,說出了他們生命中最有價值的東西。《紅樓夢》很明顯地為所有想活出自己的人樹立了榜樣。這些人也許很辛苦,可是他們都活出了自己的生命極限。
關於亡國之君
接下來列出來陳後主、唐明皇、宋徽宗三個皇帝,他們都是亡國皇帝。陳後主當皇帝,國將亡時,他還覺得與己無關,在宮廷裡做一朵朵金色蓮花,讓女孩子在蓮花上跳舞。
歷史從來不會認為這些人是仁人君子,可我有時感覺很矛盾。比如宋徽宗,他是亡國之君,但其實他很無奈。本來輪不到他做皇帝的,但是他前面那些人都死了,就剩他了,他只得做了皇帝。每次我讀他的傳記,都覺得宋徽宗去做皇帝是一件荒謬的事情。他長得極美,畫得極好,書法也極好,完全是一個藝術家的個性,可惜被放錯了位置。這到底是他的錯,還是皇室制度的錯呢?我常講,沒有宋徽宗,就沒有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宋徽宗可以說是第一任的故宮博物院院長。他是第一個把所有皇家的收藏編出目錄、蓋章,整理成一套東西,然後傳給後代的皇帝。他在文化上的貢獻是非常驚人的。他的博物館意識誕生在一千年前,而盧浮宮和大英博物館的出現都是在十八世紀初期。宋徽宗很早就有了藝術收藏的觀念,還把藝術引進翰林院,鼓勵繪畫。宋徽宗不是大仁,也不是大惡,可是因為亡國,他在政治上是被批判的,連帶他的藝術也受到批判。我小時候看到瘦金體很著迷,覺得那個字真漂亮,我就寫,可是我父親死也不讓我寫瘦金體,他說那是亡國的字。
唐明皇是一個更明顯的例子。開元之治發生在唐明皇統治前期,可以說,能夠把一個國家治理到如此繁榮的皇帝歷史上沒有幾個。在五十歲以前他是一個勤於政事、努力工作、把國家帶到歷史上最好狀態的皇帝。五十歲時,唐明皇也許忽然懷疑自己這一輩子在幹什麼,看到十六歲美女楊玉環時,他幾乎瘋了,談了一場驚人的戀愛。白居易寫《長恨歌》,說唐明皇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情癡情種。他會在「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講出「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話。我們今天很難想像一個總統會講這樣的話,可是在《長恨歌》裡,你忽然發現這個帝王的心靈深處,有這麼大的一個深情渴望。這剛好是曹雪芹想要講的,慾望忽然跑出來,他顛覆了自己原來的角色,去扮演另外一個角色。可是因為這場戀愛,他把國家都整垮了。我們很難原諒他,因為戰爭使很多人妻離子散。可是你又會覺得他真倒楣,竟然不能自由地戀愛一場,只因為他是皇帝。他們留下的東西是複雜的。作者有意把這些人列出來,讓我們認識到可以從不同角度去看一個人。
顛覆體制的英雄
後面列出的米南宮(米芾)是書法家,溫飛卿(溫庭筠)、石曼卿(石延年)是詩人,然後是柳耆卿,柳耆卿就是柳永。大家都知道柳永的詞,有句叫「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只要有井水的地方,都在唱柳永的歌。用現在的話說,他就是一個大眾歌手,這個人很有趣。大比之年,他去應試,可是詞做得好不一定論文寫得好,結果沒有考取。柳永很不服氣,就寫了一首詞叫《鶴沖天》,說「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要用一生做官的名拿來換跟歌妓一起喝酒唱歌。這個詞傳佈很廣,最後皇帝有所耳聞。第二年柳永又去考試,考取了,結果皇帝說「何不去淺斟低唱」,就把他的名字劃掉,他又落第了。第三年他又去考,這次他換了個名字,考取了。所以他有一個號叫柳三變。
從許由一路列下來,大家已經知道這本書要寫什麼東西了。這本書所要觸碰的人性,絕對不是堯舜禹湯的人性,你不是在讀《正氣歌》。小時候,父親一罰跪就讓背《正氣歌》,覺得很恐怖,因為所有的偶像都是割頭吐舌的悲慘例子。那個時候偷偷讀《紅樓夢》,其實是在找一些補償。在那個年齡其實很清楚,我怎麼可能是岳飛、文天祥?我每天回家都很害怕我媽媽會突然跟我說,跪下來我幫你刺字。這裡的人性不是一定要把自己設定到悲壯的程度。而在什麼時代你才可以做那樣悲壯的人呢?你希望你的時代是什麼樣的時代?你要去製造這個時代的悲劇嗎?還是你要活出你自己?
作者列出這些人來是希望大家知道,歷史上還有一些人是真正活過。我們有時候常常會問自己,到底一生有多少時間是活給別人看的。有一個朋友說他從小就是第一名,一直到長大,然後出國留學,現在又回來。有一天,他坐在我家裡掉淚,他說,我不知道為什麼要一直扮演這樣的角色。我跟他說,你可以不扮演。他說我沒有辦法,因為好像所有人都認為你是那個角色。這時候你忽然覺得他的內心有另外一個聲音在呼喚他。這不是第一名好不好的問題,只是第一名並不是他自己渴望和追求的,而是所有人共同壓迫形成的。
《紅樓夢》的作者希望把人的真性情一一透露出來,讓這個部分能夠產生一點平衡。
下面他又講到倪雲林,也就是倪瓚,元朝四大家之一,四大家是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倪瓚是一個有潔癖的人。他很討厭臭味,聽到有人吐痰,不知道痰吐在哪裡,他就發動所有的人把家裡的梧桐樹全部洗一次。因為他很怕髒,又很愛他的梧桐樹。糞便這個東西他就更受不了,於是發明了一個廁所,很高,要走樓梯的,底下襯最輕的鵝絨。糞便下來的時候,氣流往上,鵝絨就會上去把糞團包住,然後掉下來,底下立刻有流水沖走。他的畫最大的特色是畫裡從來沒有出現過人。有人問他怎麼不畫人,他給那人一個白眼說:「當代哪裡有人?」可見他的孤傲與孤僻。有一次朋友邀他喝酒,結果那些人喝著喝著就召妓,把女人小腳的鞋子脫下來,在裡面倒酒傳飲。他簡直不能忍受,掀翻桌子大罵齷齪,憤然離席。
接著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唐伯虎。唐伯虎流傳最廣的故事是點秋香。秋香是個丫頭,以唐伯虎這種風流才子,要娶一個丫頭,花幾個銀子就可以辦到了。可是他追秋香竟然那麼難,追來追去還追不到。在一個男性和女性、一個階級和另一個階級那麼不平等的時代,唐伯虎完全用現代追女朋友的方法在追秋香。而秋香也不覺得一定要嫁給他,還一直整他。唐伯虎也是一個顛覆性的人物,二十九歲到南京參加鄉試,考了第一名,就是解元。你要是有機會看唐伯虎的畫,上面常常蓋一方印叫「南京解元」,這是他一生最得意的事情。可這個人命好運不好,赴京會試時有人作弊,作弊者被處死,同時那一年所有考取的人全部不算,而且終身不得再考。所以唐伯虎永遠只有那一方印,再也沒有其他機會了,只好變成一個民間賣畫、賣詩、賣書法的文人,瀟灑倜儻。他的叛逆跟這段經歷有關。他五十歲寫了一首很有名的詩:「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漫勞海內傳名字,誰信腰間沒酒錢。」他說你們大概不相信,我這麼有名的人,想要去喝一杯酒,口袋裡連錢都沒有。他在整個社會裡變成一個上不去也下不來的人,一個體制外的人。
作者列出來的所有名單裡的人,基本都是體制外的人。或許他覺得一生不可能做體制內的人,對他們來講,那太高了,太偉大了。他寧願做一個有真性情的人,就是陶潛、許由、阮籍、嵇康、宋徽宗這樣的人,不管生在什麼樣的環境,都希望能夠活出自己。這些人有不同的階級、不同的身份,可是他們都在顛覆體制。
曾經活出過自己的女性
下面可以看到幾個比較重要的女性。《紅樓夢》把女性跟男性擱在一起來談論,這是過去很少有的現象。歷史當中,有幾個活出自己來的女性?第一個列舉的是卓文君,司馬遷在《史記》裡面列出來的一個女人。卓文君婚後沒多久,丈夫死了。似乎她未來的命運已經被決定了,等著最後皇帝給你一個貞節牌坊,一輩子不可能再有愛情,也不可能改嫁。可是卓文君不願意接受命運的安排。她爸爸卓王孫是四川的有錢人,請了詩人司馬相如來家裡住。司馬相如英俊瀟灑,才華極高,見年輕漂亮的卓文君守寡,甚覺可惜,就彈了一首曲子叫《鳳求凰》,「鳳兮鳳兮求凰兮,終夜相從又有誰」。卓文君被打動了,愛上了司馬相如。她爸爸感覺自己引狼入室,就對卓文君說,如果你要跟司馬相如在一起,我就把你逐出家門,萬貫家財一毛錢也不給你。個性很強的卓文君,就跟司馬相如私奔了。私奔到哪裡去?她在爸爸家門口擺了一個酒攤賣酒,老爸差不多被她氣死。司馬相如後來做了大官,卓文君老了,司馬相如又愛上另外一個女子,卓文君寫了非常美的一首《秋扇賦》,說我當年是扇子,你一直拿在手中的,現在是秋天,扇子不用了,就要收起來了。寫出了一個女子被遺棄的那種哀傷。很多人會說你看卓文君最後還不是很慘,可是我覺得如果真正愛過,也不會覺得那麼遺憾。卓文君是一個活出了自己的女性。
在過去,女性始終不被當成聖賢的典範來看,女性被討論的情況只有一種,在史書裡面叫做「烈女傳」。在國家危急的時候,如果敵人來了,女人怕被敵人姦污,紛紛跳井、上吊、死掉的那些女人叫做烈女。然後她們會被記錄下來,道統鼓勵女性走向這樣一條道德節操的路上去。作者對這樣的意見並不贊同,他提出了幾個女性,除了卓文君,還有薛濤、朝雲等。
薛濤是唐朝女子,她爸爸是一個讀書做官的人。有一次父親叫她讀書寫詩,很想試試她,看看這個小孩子如果寫一首詩可能會表現出什麼樣的志願。爸爸隨口念出一句「庭中有奇樹」,叫薛濤接著講後面的兩句,薛濤看了那棵樹就說,「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爸爸勃然大怒,覺得這詩意味著這個女孩子將來會變成妓女,因為「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裡面完全沒有道德操守和倫理。後來薛濤真的落難,成了一個非常有名的歌妓。她的詩寫得很好,她很重要的創作是「薛濤箋」,就是在春天的時候摘下桃花,泡在井水裡,然後用它做成一種紙。薛濤是一個非常有創造力的女性。
傳統認為,薛濤不是像烈女一樣的典範,她本來應該是一個正常的女性,嫁了人以後遵守三從四德,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作者在書中標舉出薛濤這樣的人,因為他對於這個文化的道統和價值觀有很多不以為然的地方。
朝雲,也是一個歌妓。蘇東坡一生有過兩段不同的感情,第一段是跟王弗,他在四川家裡的原配。王弗死了,蘇東坡寫出這樣的詩句懷念:「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王弗去世,蘇東坡四處流離,政治上也不如意,照顧他的人就是朝雲。朝雲的詩詞寫得非常好,常常會把蘇東坡寫的詞拿來唱,對蘇東坡也照顧得很好。她跟蘇東坡在一起的時候有一種知己的感覺。朝雲是蘇東坡的續絃,沒有明媒正娶,只是住在一起,照顧晚年蘇東坡的生活。可是曹雪芹也把朝雲列進來了。儒家非常在意名分,對於曹雪芹來講,活出自我遠比名分重要。《紅樓夢》在第二回結尾時把這種人性的歷史寫得非常清楚,甚至可能比今天的道德觀念還要前衛和現代。社會裡有些事件發生時,被責備的常常都是女性,而不是男性,甚至連女性都是去責備女性。
對於賈寶玉那種喜歡跟姐姐妹妹混在一起的小男孩的青春期反應,作者不覺得那是大罪惡,他只覺得那是人性裡自然的狀況。
第二回裡提到寶玉,他常常跟書僮講,「女兒」兩字極尊貴,極清淨,比阿彌陀佛、元始天尊的寶號還更尊貴。這已經非常離經叛道了,因為元始天尊是道教的教主,阿彌陀佛是佛教裡最尊貴的佛。寶玉特別叮嚀小廝們:「你們這濁口臭舌,萬不可唐突了這兩個字要緊。但凡要說時,必須先用淨水香茶漱了口才可。」只有小說會寫出這麼荒誕的東西,我們在儒家的經典裡面從來讀不到這樣的內容。文學的好處就在於它可以寫無法無天的顛覆性的東西。
《紅樓夢》絕對是一本非常女權主義的書。幾千年來人類是以男性為中心的,即使現在,很多家裡都還以生男孩為榮。而《紅樓夢》的作者竟然認為,女孩子比男孩子尊貴多了。以今天新的兩性平權或者性別跨越的觀點來講,這是非常前衛的。
回到十二三歲
《紅樓夢》裡寶玉、黛玉這些人物的年齡是十二三歲,如果我們回憶當年,你就知道自己當年的情形與他們並沒有太多差別。十二三歲本來就是孩子剛剛要長大的時候,很多東西還沒有辦法弄清楚,會很孩子氣,很天真,因為正處在摸索人生的狀態。
《紅樓夢》對我幫助最大的地方是讓我能夠回到十二三歲。當你回到那個年齡再看人生,你對於眼前正在成長的下一代就不會覺得那麼奇怪,你會比較容易瞭解他們。我一直覺得,這本書今天不能被青少年閱讀是非常可惜的事。這本書絕對是最好的青少年讀物,甚至西方寫青少年的書,我都覺得沒有像《紅樓夢》寫得這麼好。它完完全全是用小孩子的口吻在寫。如果你以為寶玉是已經長大的男孩,會覺得他講這種話不倫不類,可是如果回到十三歲,當他被爸爸打的時候,他姐姐妹妹地亂叫,你完全覺得是合理的,因為那就是一個小孩子的狀態。
這也是他的天性,因為跟這些姐姐妹妹在一起的時候,他沒有壓力。過去世家文化的家庭中孩子所受的壓力,是我們今天無法想像的。他從小就要背負一個家國的重擔,一個大的道統,他要背誦的都是《正氣歌》、《朱子治家格言》之類的東西。寶玉其實是在這樣的環境裡長大的,而他一直想要背叛這個東西,一直想逃開。在跟這些姐姐妹妹在一起胡鬧胡玩的時候,他會覺得人生比較輕鬆。
我們看到兩個不同的東西。一個是儒家的。儒家永遠讓你覺得在人倫道德上要背負一個重擔。還有一個是老莊的,逍遙自在,主張個人解放。《紅樓夢》後面會有兩個女性出現,一個是薛寶釵,一個是林黛玉。薛寶釵是處處都讓大家喜歡的,做人周到之極。可是你不知道為什麼賈寶玉永遠覺得他真正愛的是林黛玉。薛寶釵長得漂亮,做人又好,林黛玉每天哭哭啼啼,使小性子,賈寶玉為什麼不喜歡薛寶釵而喜歡林黛玉呢?薛寶釵有一次勸賈寶玉好好讀書,將來也去做官,這一句話使寶玉立刻感覺到,薛寶釵還是跟那些男人一樣,滿腦子想的就是做官和道德文章。他看不起這些,他最不喜歡的就是在現世裡攀援附會的人。他喜歡和林黛玉在一起,因為林黛玉完全是在自我世界裡面完成自我。林黛玉是體現老莊思想的角色。
這部小說所傳達的顛覆與叛逆,有時候不太容易看出來,是因為我們不知不覺慢慢地離開了我們的十二、十三歲,接受了社會給予的正統價值觀。這本書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它跳脫了時代和社會的限制,讓人可以活潑自由起來。
延伸閱讀:
蔣勳說紅樓夢:第三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
上圖:蔣勳
【文章出處】
《蔣勳說紅樓夢》
〈第二回 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編按:錯別字已更正)
網址:
http://reader.epubee.com/books/mobile/5a/5abca8f0fe792cf14451a5d6285ab1b0/text00007.html
作者:蔣勳
【作者簡介】
蔣勳,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長樂人。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後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任《聯合文學》社長,先後執教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與東海大學,並擔任東海美術系美術系主任。著有散文、詩作、小說、藝術史、美學論述、有聲書等作品數十種。現任:新竹IC之音電台《美的沈思》節目主持人。
- Oct 10 Sat 2020 09:42
▲蔣勳說紅樓夢: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