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jpg
上圖:穀紋璧(局部)


題解

藺相如,戰國時趙國大臣。趙惠文王得到稀世之寶──和氏璧,秦昭襄王想用十五座城換取這塊璧。當時秦強趙弱,趙王恐給了秦璧卻得不到十五座城。藺相如請命奉璧入秦,見秦王無意給趙城池,用計賺回和氏璧,並密令隨從化裝從小路逃出秦國,完璧歸趙。此事詳細記載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藺相如此舉在當時及後世都為人稱道,傳為美談。

本文
為翻案文章,作者王世貞對此事卻另有不同看法。王世貞為明代秦漢派後七子之一,為當時文壇盟主,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強調模擬,與唐宋派的歸有光、茅坤立場各異。文中認為,藺相如在秦王展現換璧誠意後還偷偷將璧送回趙國,實屬不智,並非上策,最嚴重的後果可能導致人死、璧失、國亡,但史實最終發展卻不然,真是天意成全,既保全了藺相如個人,也保全了趙國,獨出機杼,也言之成理,與傳統上稱揚藺相如不辱使命的主流意見不同。

戰國時期,群雄爭霸,各國之間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無所不用其極。審視趙國、秦國之間圍繞和氏璧展開的較量,應該站在一個更廣闊的視角

秦國在秦惠文王時期,大大削弱楚國的勢力,到秦昭襄王時,韓國、魏國基本被收拾得差不多了,趙國成為秦國東進最大的障礙。特別是趙國自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來,成為在與秦國的抗爭中為數不多的沒有吃過大虧的國家,秦昭襄王提出交換和氏璧的請求,本身就意味著秦國已經把戰略重心轉移到趙國身上,準備和趙國一較實力高下。果不其然,在和氏璧交換風波之後的幾年當中,秦、趙之間爆發了幾次大規模交戰。

如果從這一角度來審視完璧歸趙,藺相如的舉動明確給秦國發出信號: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要趙國主動向秦國屈服,是不可能的事。縱觀戰國時期,趙國是在軍力上與秦國實力最為接近的國家,秦國要一舉攻下趙國仍有硬仗要打,要不是後來趙國的末代君主聽信讒言、自毀長城(編按:指任用趙括,長平之戰被坑殺四十萬兵卒),趙國的存亡還未可知。

交換和氏璧事件,沒有勝利者和失敗者之說。秦國通過此次經驗,了解了趙國的態度,對於與趙國對抗的困難度有了充足的心理準備;趙國在保住和氏璧的情況下,在秦國面前起了發揚國威、震懾敵國的作用。

延伸閱讀:

完璧歸趙、負荊請罪、紙上談兵、尚能飯否的故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翻譯)

藺相如.jpg
上圖:藺相如(劇照)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是時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趙得其情則弗予,不得其情則予;得其情而畏之則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歸,曲在趙。欲使曲在秦,則莫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趙璧乎?而十五城秦寶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大王弗與城,而紿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臣請就死於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於秦?

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於市,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而責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

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於璧也,天也。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於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文章出處】
《古文觀止》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原作者:王世貞


齊家文化玉璧.jpg
上圖:齊家文化玉璧(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齊家文化玉璧.png
上圖:齊家文化玉璧(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註釋翻譯

(一)


藺相如之完(使......完好,保全)璧,人皆稱(稱許)之。予(我)未敢以為信(信服)也。
譯文:
藺相如能完璧歸趙,人人都稱讚他。但是,我卻不敢茍同。

◎本文為翻案文章,與傳統上稱揚藺相如不辱使命的主流意見不同。
在人們對藺相如完璧歸趙一事達成約定俗成的認知情況下,王世貞沒有人云亦云和隨波逐流,而是深入嚴密地對歷史事件加以解讀,反覆比較、謹慎論證。


(二)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要脅)其璧。是時言取璧者,情(實情)也,非欲以窺(窺伺)趙也。
譯文:
秦國用十五座城的空名,想要來欺騙趙國,並且威脅勒索它的和氏璧。這時說秦國要騙取璧是實情,但是,並非想要借這個機會窺伺趙國。
本文始終是站在趙國的立場,替趙國設想
首先,從「空名」一詞可知,秦國提出用「十五城」來交換和氏璧,本文認為趙國君臣其實早已看出秦國開出的是一張空頭支票。城池土地是在戰場上浴血拚殺換回來的,和氏璧再珍貴,終究只是身外之物,豈有將城池拱手送人之理?假若秦國提出少一點的城池交換和氏璧,可信度也許還高些。
趙國君臣既然已看出秦國開出一張不可能兌現的空頭支票,趙國上下真正所苦惱的,是不知該怎麼回復秦國這個棘手難題。秦國雖別有居心,但確實有得到和氏璧的企圖,在此情況之下,趙國只有兩種選擇:或者給,或者不給
◎趙國若直接拒絕,不利於塑造趙國的國際形象;趙國若派人去交涉,又擔心在秦國的各種手段下白白丟失了璧,喪失國家核心利益。


趙得其情(得知實情)則弗予(不給),不得其情(不知實情)則予(給)
譯文:
趙國得知這個實情,就不要給秦國和氏璧,不知道這個實情,就給秦國和氏璧。
◎趙國如果看不出來秦國的真正想法,就接受秦國要求;但如果看得出來,就應拒絕秦國。

得其情(得知實情)而畏之則予(給),得其情(得知實情)而弗畏之則弗予(不給)
譯文:
知道了這個實情而害怕秦國,就給秦國和氏璧,知道這個實情而不害怕秦國,就不給秦國和氏璧。
◎作者認為,趙國如果害怕秦國,便乖乖把璧交給秦國;如果不怕秦國,就不必給秦國。

此兩言決(解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又)挑其怒也!
譯文:
這只要兩句話就解決了,怎麼能夠既害怕秦國,又去激怒秦國呢
◎要不要給璧,答案本來直接了當:如果趙怕秦,可以給璧;如果趙不怕秦,則可以不給璧,豈能既怕秦,又不給璧,又去挑怒秦?本文認為,藺相如的言行前後自相矛盾。
◎本文認為,趙國給璧不給璧」,都將使得秦國理屈


(三)

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理虧)(理直)也。
譯文:
況且,秦國想得到這塊璧,趙國不給,雙方本來都沒有什麼是非曲直。
◎在這場交易完成之前,秦國想要而趙國不想給,原本雙方本來都沒有對錯。

(送入)璧而秦弗予城,曲(理虧)在秦;秦出城而璧歸,曲(理虧)在趙。
譯文:
趙國交出璧而秦國不給城池,秦國就理虧了。秦國給了城池,而趙國卻拿回了璧,就是趙國理虧了。
◎假如趙國給璧而秦不給城,錯在秦;假如秦國給城而趙不給璧,錯在趙。

欲使曲(理虧)在秦,則莫如(不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
譯文:
要想使秦國理虧,不如就放棄璧。害怕丟掉璧,就不如不給秦國。

夫秦王既按(按照)圖以予城,又設九賓(古代舉行極隆重的朝會大典禮儀),齋(齋戒)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
譯文:
秦王既然按照地圖割給城池,又設九賓隆重之禮,齋戒之後才來接受玉璧,那種形勢之下,秦國是不得不給出城池的。
◎直言秦王既已按照地圖畫給趙國城池,又在朝堂上設九賓大禮,齋戒五天準備接受和氏璧,在這種公開宣示的情勢之下,秦國就不能不履行諾言給趙國城池。

璧入(送入,指得到璧)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趙璧乎?而十五城秦寶也。
譯文:
如果秦王接受了璧而不給城,藺相如就可以上前質問他:「我本來就知道大王是不會給城池的,這塊璧不是趙國的寶物嗎?而十五座城池也是秦國的寶物。
◎呼應前文趙國給璧而秦不給城,錯在秦。

今使(假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失去,拋棄)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百姓),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小草,比喻輕賤之物)也。
譯文:
如今,假使大王因為一塊璧的緣故,拋棄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座城中的百姓,都會深恨大王,說把我們像草芥這些賤物一樣被拋棄了。
◎藺相如應向秦王表示:以城換璧,不合人心。因為秦國若真心以城換璧,又把秦國至於另一種尷尬的理曲處境:重物而輕民

大王弗與城,而紿(音ㄉㄞˋ,欺騙)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臣請就死於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歸還)璧也。
譯文:
大王不給趙國城池,騙奪趙國的和氏璧,因為一塊玉璧的緣故,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用,我請求死在這裡,來表明大王的失信於天下。」這樣一來,秦王未必不歸還和氏璧。
◎藺相如兩次指責秦國不守信用時所採取的方式,揭發秦國歷來不講信義的歷史,如以此理由來批駁秦王,並不恰當
◎藺相如又應向秦王表示:以詐欺威脅手段不割城換璧,則失信於天下,秦國屬於理曲的一方。
◎王世貞為藺相如量身打造一套台詞,藺相如應這樣說:「您應該想想那十五座城池的百姓啊!他們都是您的子民啊!您為什麼要為了一塊和氏璧而拋棄他們呢?要是他們知道了,該有何感想呢?大王您為了一塊和氏璧而失去了信用,那就更不值得了,您還不如把和氏璧還給趙國吧!」。
◎本文提出以城換璧(秦失城得璧,趙失璧得城),不合人心」但不割城換璧(秦不失城得璧,趙失璧失城),則又失信於天下無論秦給城或不給城,都屬理屈


今奈何使舍人(門客)懷而逃之,而歸直(理直)於秦?
譯文:
但是當時為什麼要派手下的人,懷揣著和氏璧逃走,而把秦國處在理直的一方呢?
◎但是藺相如沒有這麼做,等到藺相如到秦國後,秦王第一次召見,他發現秦王確實有想渾水摸魚、不勞而獲取得之意,當藺相如義正詞嚴表達抗議、以死相逼後,秦王答應在五天齋戒後正式用城池換回和氏璧。但就在這期間,藺相如暗中讓人抄小路把和氏璧帶回趙國。
到了秦王第二次接見時,藺相如以「秦國難以令人信任」為由,說明自己拒絕交換的原因。本文認為秦王既已表現出願意用十五城換璧的決心,而藺相如卻又將它偷偷送回趙國,這就顯得藺相如的失信,授人口實,反讓秦王得了理
在秦國尚未有公開違背承諾的實際行動前提下,藺相如以「秦國必然會違約」的說辭,提前收回交易的貨物,理虧就落到了趙國一邊,藺相如所為實非上策。


(四)

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斷絕)耳。
譯文:
那時,秦國並不想與趙國斷絕關係。
秦王的確已經齋戒,並設下九賓之禮,無論秦王的內心想法如何,至少在表面上雙方並沒有撕破臉。

(假如)秦王怒而戮相如於市,武安君(秦國大將白起,封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趙國首都),而責(責問)璧與信(失信),一勝而相如族(滅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
譯文:
假使秦王發怒,在街市上殺了藺相如,派武安君率領十萬大軍進逼邯鄲,追問和氏璧的下落與趙國的失信,一次獲勝就可以讓相如滅族,再次獲勝而和氏璧最終還是要落到秦國手裡了。
本文提出藺相如的做法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秦王可能在受藺相如欺騙愚弄之下,當場斬殺了他,並發兵攻打趙國,以究趙國失信,小則藺相如全家可能因而被滅族,大則趙國可能被亡國。
藺相如對自己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估計不足,這樣一來可能會出現的兩種後果:一方面,藺相如個人肯定是有去無回,為國捐軀;另一方面,一旦秦國因此大舉進攻趙國,破壞地區穩定,於藺相如個人,和趙國而言,都是難以承受的代價
◎本文最後認為,趙國給璧不給璧」,都將使得秦國理屈。但秦國設下九賓之禮齋戒沐浴,藺相如卻偷偷送璧回國,反而讓趙國陷於理屈,予秦國以背信地口實,置趙國於危機之中


(五)

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於璧也,天也。
譯文:
因此我認為,藺相如能保全這塊璧,那是上天的保佑啊。
◎不過,歷史最後的發展並不然,只能說是天意成全了他,好運來了擋都擋不住

(至於)其勁(強勁,果敢)澠池,柔(謙和,忍讓)廉頗,則愈出而愈妙於用。
譯文:
至於藺相如在澠池以強硬的態度對付秦國,在國內以謙和忍讓的姿態對待廉頗,那是策略運用上越來越高明了。
◎完璧歸趙之後,秦昭襄王再度約趙惠文王會於澠池,宴會上秦王請趙王鼓瑟以辱趙王。藺相如隨行,以刺殺秦王相威脅,請秦王為趙王擊缶。
◎指出藺相如能完璧歸趙,乃出於天幸;在澠池之會兩國平等交流、讓老將廉頗心服口服,計策上更顯高妙。


所以能完(保全)趙者,天固(的確)曲全(曲意成全)之哉!
譯文:
所以說趙國之所以能得以保全,的確是上天在偏袒它啊!
◎王世貞得出結論:藺相如此次能安然返回趙國實在是僥倖,趙國能舉國逃脫也是僥幸,是上天保護了理虧的一方
作者對完璧歸趙一事所提看法最大的局限性,在於他的所有推論,都是建立在秦國不會以「太出格」的舉動,違背與趙國的諾言這一前提下,淡化甚至忽視了政治鬥爭、國與國交往的複雜性及殘酷性。萬一秦國真的「要璧而不要臉」,藺相如又該怎麼辦呢?
此外,作者過於強調趙國在「理」方面的對錯,而未加關注趙國在「利」上面的得失
◎藺相如對王世貞的這番見解若地下有知,非但不會責怪後人翻案有損於自己的英名,反倒會審視、反思自己當初有無更好的應對之策。


婦好墓商代凸領玉璧.jpg
上圖:婦好墓商代出土凸領玉璧
婦好墓商代凸領玉璧.jpg
上圖:婦好墓商代出土凸領玉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