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隨境轉,境隨心轉──兩種生命境界
最近,聯合國公布「2015年世界快樂報告」,兩岸三地中,台灣排38位,香港排72位,較前年跌8位,三地中最不快樂的是中國,排84位。報告分析,經濟危機及天然災害,未必令快樂消失,並舉例指福島核事故後,日本民眾患難見真情,發奮圖強,快樂及信任感得以提升,排46位。
而全球最快樂的國家,前10位依次是瑞士、冰島、丹麥、挪威、加拿大、芬蘭、荷蘭、瑞典、新西蘭、澳洲。亞洲地區中新加坡排名最高,排24位;中國雖排84位,但已較前年上升9位。
這個「快樂排行榜」到底以什麼作為衡量準則?是以該國人均生產總值、社會支援、平均健康壽命預期、人生抉擇的自由、慷慨風氣、免於貪腐的自由共6項因素,綜合評估而成。
由此可見,人們的生活是否快樂與幸福,往往取決於精神或心靈而非物質。所以,我們常常講要生活得開心,但如何才能做得到?
一、心隨境轉.境隨心轉?
我們都知道,外在的世界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我們的「心境」──「心」和「境」是分不開的,以佛法來說就是「萬法唯心」,亦即《楞伽經》上所云:「心生即種種法生,心滅即種種法滅。」因此,當我們的心,不被外境所轉、所迷惑,我們才有可能得真正的喜悅與自在。
人在苦悶、失意、悲觀之時,不論看到什麼、遇到什麼,都會覺得不舒服、不對勁。相反地,當一個人被珍惜、被重視之時,做任何事都會感到稱心如意,工作順利,事業成就,世界充滿活力,人生充滿了希望。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同一個世界,會有不同的心理和感受;所以佛告訴我們:「境隨心轉則悅,心隨境轉則煩。」我們要明白心性的本質,以及轉化心境的重要。
兩個小故事,兩種生命境界:
(1)一位富翁看見漁夫在沙灘上曬太陽,富翁問:「你為什麼不去打魚?」漁夫反問:「打魚為了什麼?」富翁說:「為了賺錢。」漁夫又問:「賺錢為了什麼?」富翁說:「為了能有更好的生活。」漁夫問:「更好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富翁說:「那就是能在沙灘上盡情地享受陽光。」漁夫說:「那我不正在享受陽光嗎?」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處境是苦是樂,往往出於主觀的感覺。有人能安於某種生活,有人卻不能。因此,能安於自己目前的處境,不妨就這樣繼續生活下去;如果不能的話,就只好努力另找出路。有些人永遠不會感到滿足,他的快樂只建立在不斷地追求與爭取的過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標不斷地向遠處推移。這種人的快樂可能較少,但成就或成功的可能卻較大。所以,要成就怎麼樣的人生,端看一個人抱著怎麼樣的心態。苦悶的心,就會成就苦悶的人生;快樂的心,就會成就快樂的人生。
(2)就好像以下兩個的士(編按:計程車)司機的故事。有一位公司的經理,他每天早上都搭的士上班,他8點多鐘下樓搭的士,正值交通繁忙的時候,他幸運地攔到一輛的士;但行駛了沒多遠,就遇上了塞車。那個的士司機很不耐煩,怨天怨地。經理百無聊賴,同司機聊天,問:「你最近生活好嗎?」不問還好,一問司機更加不耐煩了:「好什麼呢?到處都不景氣,這裏塞路,那裏行不通。我一天做十幾個鐘頭,但賺不了多少錢。真是氣死人了!」話不投機,經理於是換一個題目:「也很好啊,你的車子乾乾凈凈的,雖然塞車,但我都坐得很舒服啊。」司機就更加生氣了,很激動地說:「舒服個鬼!你來坐十幾個鐘頭,看看舒不舒服啊?」他一開始生氣上來,就由政府無能到社會不公、香港沒希望,一直抱怨下去。
第二天,這位經理又如常上班,又搭了一輛的士,但這次的體驗卻完全不同。上了車,的士司機以一張笑容可掬的面容迎上來,很愉快地說:「你好!請問你去哪裏啊?」經理覺得很驚喜,說:「我要去上班,我要去某某商業大廈。」司機笑一笑:「沒問題!」車開了沒多久,又塞車了。經理對司機說:「看來你今天心情都不錯啊?」司機笑著說:「我每天都是這樣的,我每天心情都是很好的。」「為什麼呢?我聽別人說現在不景氣,這裏不通,那裏又塞車。你們的士司機,工作時間長,收入又不是很高。」司機說:「沒錯!我是要養家的,所以我工作時間都很長,每天都開十幾個鐘頭車;不過日子都過得很開心啊。我有個習慣,覺得自己開車,其實就像有人出錢請我來遊玩一樣。一早就碰到你這樣一個客人,花錢請我開車。聽說商業大廈附近的櫻花開得很漂亮,一會兒你下了車之後,我就可以賞賞花了。好像昨天傍晚的時候,一對情侶去淺水灣看日落。他們下了車之後,我在淺水灣酒店飲了一杯奶茶,欣賞一下日落。反正都來了。有人出油錢讓我到這裏來,何樂而不為呢?」經理覺得今天真是很好,碰到個開朗的司機,能夠很愉快地相處,不如問他拿一張名片,以後如果要找車去機場,就打電話給他。接過名片,他的手機又響了,看來有客約他去機場,他應該有很多熟客。他做司機不但贏來了很好的心情,同時也為他帶來不少生意。其實就要看一個人的心態,同樣都是開的士,你可以是第一個司機,由早上生氣到晚上;也可以好像第二個司機,快快樂樂地過每一天。
所以佛教講「境隨心轉」,外境可以隨我們的心而轉。如何才能夠活得開心、快樂,有意義?這兩個司機給我們很好的啟發,既然反正都是司機了,為什麼不能像第二個司機那樣,開開心心地工作,活得快樂自在一些?
因此,佛法教導我們──不要被外在的境界所轉,而是要用內心去改變外在的世界──如果「心隨境轉」,苦不堪言;「境隨心轉」,就能夠得到自在。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學會轉境界。相隨心轉,境隨心轉。佛在《楞嚴經》上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順境時,要放下貪愛;逆境時,要放下瞋恚。俗話說:「勝不驕,敗不餒。」不管外面的境界變化多大,時刻要保持心平氣和。如果身處逆境,隨惡緣,無恚瞋,業障就消了;身處順境,隨善緣,無貪癡,福慧自然會增長。
蕅益大師講得好,境(物質環境)緣(人事環境)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境緣裏面沒有好壞,好壞都是我們自己的用心。無論順境或逆境,都是增上緣。會用心的人,順逆都是方便,都能幫助我們成就;不會用心的人,順逆都是障礙。任何一個境界都是好境界,都在成就我們的智慧,能這樣去面對一切人事境緣,自然就能心平氣和。所以我們一定要覺悟,一切的境緣都是自作自受,這是人生的真相。
二、苦樂在心.炎涼在我
我們每一個人都願意追求快樂,但人生總是苦多樂少,快樂的出現往往都是短暫的,瞬間即逝,無法停留,而苦惱卻日夕相伴,時刻相隨,揮之不去。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是心態或心境的問題,許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對別人、對外境或求不得、或不滿足所引起的,所以,如何調適我們的心境,讓我們以一個正確的態度來面對世界、人生,實在是非常的重要。
真正倍伴隨我們一生的,其實就是我們的心境。我們很多人可能已經擁有健康、財富、美貌,甚至是權勢、地位,可是仍然感到不快樂;得到的當下,只有片刻的歡樂,而失去的時候,卻唉聲歎氣,怨天尤人;要知道,世間的事物都不是永久的,所謂「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我們的健康,就像日月陰晴,有圓總有缺;財富,就好像水中的浮萍,有聚總有散;美貌,就好像春天裏的花兒,經不起雨吹雨打就要凋謝;而權勢、地位,更像天上的浮雲,變化不定,飄忽莫測。試問有什麼能夠把握得住的呢?唯有我們的心境,它就像呼吸一樣,始終伴隨著我們;好的心境,是我們自己營造的;心境決定了我們做人處事的態度,好的心境,令我們變得積極進取,壞的心境,令我們消積低沉。
(1)就像以這個窮秀才的故事:
從前有位秀才兩次進京赴考未第,又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旅店裏。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夢見下雨天,他戴了斗笠還打傘,而第三個夢是夢到自己成親了,和新娘子躺在一起,但是卻背靠著背。
這三個夢似乎都有些深意,可能內有玄機,但是又百思不得其解,於是秀才第二天就連忙去找算命先生解夢。算命先生一聽,竟然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和新娘躺在一起卻背靠背,將來豈不是不能長相廝守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傷心欲絕,想到自己寒窗多年,卻連一個功名都圖不到,把心一橫,便想懸樑自盡算了,剛好給店家碰到了,及時攔阻了他。
秀才把做夢解夢的事如此這般地說了一番,店家聽完後:「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大有希望,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中)嗎?戴斗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是萬無一失嗎?跟新娘背靠背躺在一起,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
秀才一聽,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的參加考試,居然中了探花。
由此可見,好的心境,可以說是成功的一半。其實,秀才高中探花,並不是上天的恩賜,而是他轉變心境後,所激發出的熱情與生命力。
(2)而心境好壞的轉變,其主宰在於自己而不在別人:
民間有一則故事說:有個老婆婆,她有三個女兒,一個賣雨傘、一個曬鹽、一個種葡萄,生活過得挺好的。可是老婆婆卻天天發愁,雨天愁、晴天愁、颳風下雨也愁,每天就是不開心。於是便去請教法師;法師開導她說:「你何不這樣想呢?最理想的就是,夜下雨,日曬鹽,颳風繞過葡萄園。你在晴天的時候,要為賣鹽的女兒高興;在雨天的時候,要為賣傘的女兒高興;不颳風的時候,要為種葡萄的女兒高興;那你不就天天都高興了嗎!」老婆婆轉念一想,還真是這麼個道理!從此愁雲散盡,笑口常開。很多時候,我們又何嘗不是像這個老婆婆一樣呢?
其實是苦是樂,全憑自已的判斷與決定,和客觀環境並不一定有必然的關係。所以說「苦樂由心,炎涼在我」,許多時候,煩惱都是我們自己找來的,自己製造出來的;天堂與地獄的差別,其實不過是一念之間,問題就在於我們如何改變、調節自己的心境。
(3)再讓我們看看以下一個真人真事的感人故事:
在美國,一位叫塞爾瑪的女士,她的內心很痛苦,很煩惱,生活對於她已是一種煎熬。因為她隨著丈夫從軍,沒想到部隊駐紮在沙漠地帶,住的是鐵皮房,與周圍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語言也不通;當地的氣溫很高,在仙人掌的陰影下都高達45度以上;更糟的是,後來她丈夫奉命遠征去了,只剩下她孤身一人。所以,她整天愁眉不展,度日如年。無奈中只得寫信給父母,希望早日回家。
久盼的回信終於到了,但拆開一看,使她大失所望;父母既沒有安慰自己,也沒有說叫她趕快回去。那封信裏只是一張薄薄的信紙,上面也就是短短的幾行字,這幾個字是:「兩個人從監獄的窗戶往外看,一個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另一個看到的卻是天上的星星。」
她剛開始非常失望,還有幾分生氣。後來她終於從父母來信的幾行字裏發現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她過去習慣性地低頭看,結果只看到了泥土。但自己為什麼不抬頭看?抬頭看,就能看到天上的星星!而我們生活中一定不只是泥土,一定會有星星!自己為什麼不抬頭去尋找星星,去欣賞星星,去享受星光燦爛的美好世界呢?
於是,她這麼想著,也開始這麼做了。由於她心念的轉變,之後,她開始主動和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交朋友。這些人都十分好客、熱情,慢慢地都成了朋友,還送給她許多珍貴的陶器和紡織品作禮物;她開始研究沙漠中的仙人掌,一邊研究,一邊做筆記。她開始欣賞沙漠的日落日出,感受沙漠的海市蜃樓,享受著新生活給她帶來的一切。沒想到慢慢地她找到了星星,真的感受到星空的燦爛。
漸漸地,她發現生活一切都變了,變得使她每天都彷彿沐浴在春光之中,每天都彷彿置身於歡笑之間。後來她回美國後,根據自己這一段真實的內心歷程寫了一本書,叫《快樂的城堡》,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事情就是這樣令人費解,對這位女士來說,前後簡直判若兩人:一個是無限的痛苦,一個是不盡的快樂。我們無妨深一層地思考一下,這位女士所處的環境並沒有改變,沙漠、鐵皮房、仙人掌陰影下45度的高溫、印第安人、墨西哥人等,都是原來的樣子,可是為什麼她的行為和心情前後大不相同呢?很明顯地,是她的心態變了:過去她習慣性地選擇看泥土,選擇事情的消極一面;後來她習慣性地選擇找星星,選擇事情的積極一面。可見,心態一變人生就變。就這麼一點小小的變化,帶來的結果卻大相徑庭:一個痛苦,一個快樂;一個失敗,一個成功。
所以,如果你不滿意自己的環境,想力求改變,則首先應該改變自己的心態。假如一個人有積極的心態,那麼他四周所有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積極的心態是心智的健康營養,它能讓一個人充滿自信、受人喜歡、知足常樂、倍感幸福,更重要的是它還能讓人改變自我、改變世界。
三、我們的「心」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不為物轉,不被「境」惑?
(1)一隻烏鴉從一個地方飛往另一個地方,途中遇到喜鵲,喜鵲問牠:「烏鴉,你為什麼要飛到另外的地方去呢?」
烏鴉回答說:「因為那個地方的人很討厭,他們常常批評和嫌我的聲音不好聽,令我太不開心了,我不要在這裏了,我要換一個地方。」
喜鵲聽了就說:「烏鴉,你的聲音注定不能改變,如果你介意別人不喜歡你的聲音,那麼,縱使你飛到天涯海角,你還是會很不開心的;但假如你不介意別人不喜歡你的聲音,毋需飛到另外的地方去,你也可以開開心心的生活下去。唯一的問題,是你能否改變你自己的心念呀!」
(2)南傳巴利《自說經》的《毘舍佉經》中有一個故事:
有一次,毘舍佉帶一些珍貴的禮物來到鴦伽國,準備送給她的親戚。沒想到她一到邊界城門時,城門的守衞看見她的富貴裝扮,竟獅子大開口向她強索一筆高額的關稅。
這件事令毘舍佉感到非常的不滿,於是她向當地國王波斯匿王檢舉,但不巧波斯匿王因有更重要政務要處理而未予理會。
毘舍佉很想平息心中的憤怒,於是就去拜見佛陀,尋求佛陀的心靈開導。佛陀得知經過後,只簡單的說了以下的四句偈語:
心隨境轉皆是苦,心能轉境才是樂。
世人皆被俗事煩,難得逃脫此束縛。
大意就是說:我們不應該被外境所影響,任何惡毒的言語或無禮的舉動都傷不了我們,除非是自己心中的憤怒才會真正傷害到自己。一般凡夫俗子很容易被日常生活的瑣事影響,以致心煩意亂,難以超脫對外境的依戀與執著。所以,如果我們的情緒被外在的環境牽著走,那自是苦痛無量;唯有擺脫對外境的依戀與執著,作自己的主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平安與喜樂。
結語
由此可見,我們如能不為外境所轉,相反地更能以心轉境,如此自然就能保持很好的心境,超脫世俗的煩惱、困擾,進入一種開懷、豁達的生命境界──在失落之中不悲觀、在安樂之中不迷失,不為一己之事而憂心忡忡,不為個人利益而斤斤計較,對人對事能寬容以待,想得開、看得透。我們的人生才會有動人的風景。所以好的心境,在生活中是何其的重要!
可以說,好心境的營造,是在各種壓力充斥的現代社會中的一種思想、文化和精神的自我拯救,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的超越──雖然要完全拒絕外境的誘惑,遇悲不傷,遇喜不亂,做到如《心經》所說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並不是常人所能為的,但是經常審視自己的內心、檢點自己的行為,擺脫煩惱的束縛,做到自知、自明而無困惑,自信而目標穩確,自覺自律而心意平和,卻是每一個人經過努力與不斷提高修養內涵和精神悟性後,都能做到的。
諺語有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如何轉呢?答案就是:心不轉。凡事都能向好的、樂觀的、積極的方面去想,一切的得、失、順、逆境界就能坦然面對;坦然能令人豁達,豁達能使人開朗;開朗的人總是更能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不悲觀、不氣餒,以正確的人生觀,修正自己的錯誤,多做好事、善事,利已利人,知足常樂。
這樣的話,我們自然能夠達到喜悅人生,自在生命的美好境界。
【文章出處】
《東網》
〈心隨境轉,境隨心轉──兩種生命境界〉
網址:
https://hk.on.cc/cn/bkn/cnt/commentary/20150510/bkncn-20150510000319058-0510_05411_001.html
作者:寬運法師
【作者簡介】
寬運法師,香港西方寺住持。
- Jul 18 Thu 2019 12:14
釋寬運:心隨境轉,境隨心轉----兩種生命境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