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閣寺》裡顯示的精神之旅
閱讀《金閣寺》,更像是從文辭優美的話語中探尋著那若隱若現的追索。在完整故事裡,看見了那模糊卻又奔湧而出的意象感知。
它是由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所著。他是日本文學大師,戰後文學的棋手和標誌性作家,曾三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青年時曾憑藉《假面的告白》一舉成名,被稱為「文壇上罕見的鬼才」。
《金閣寺》取材自日本歷史上極為著名的真實事件「金閣寺炎上(編按:炎上,日語指失火、著火、燃燒起來)」事件。1950年7月2日,僧人林養賢(編按:戒名林承賢)在寺內放火,燒毀了金閣(舍利殿)全殿。縱火的犯人林養賢時年21歲,是金閣寺的學僧,就讀於大谷大學。因為口吃且相貌醜陋,一直深陷自卑,性格孤獨內心,對寺廟和社會多有不滿,事後也供認自己作案動機是「出於對美的東西的嫉妒。」
在《金閣寺》中的主人公,非常真實地還原了事件的全部細節,對發生的經過、細節、主人公的身世、經歷都進行了高度還原。然而在三島由紀夫的描述下,賦予了太多讓我們能夠觸及到的索引點。
一、人物口吃的象徵之外的觸及
在書籍末尾復旦大學日語系教授李征有對故事裡人物的口吃,隱喻以及金閣寺的寓意都有深度的解讀,在描述語言是一隻受束縛的小鳥,讓讀者在閱讀時感覺到的那一股哲學式的思索,漸漸顯化。
然而剖除對於口吃的解讀與隱喻,在閱讀過程中感知到人物細膩而透徹的內心,帶著一種透過故事事件之外的賦予,這讓一切的美學意義超過了原本的事件本身,正如在導讀中明晰並不是還原事件人物的犯罪心理,而是帶著一種超越事件本身的自我解讀,屬於三島由紀夫的自我解讀。
該作者本人是在1970年11月25日公開切腹自殺,他的行為震驚日本全國上下,而這也讓他傳奇的一生充滿如火的爆裂和註定走向幻滅的悲劇性,作者自身如何浪漫戲劇的一生,在他的作品中,隱約流露出獨屬於他自身的解讀。
二、細膩語言中的細節凸顯
在閱讀過程中,作者生動的獨白語言,將人物的心境和狀態描摹得極為細緻,在第一章中不被人理解是我唯一的驕傲,更像是一種在自我世界裡的賦予,獨屬於自我特別的賦予,文中很多處都充滿著冷漠隔離的情感自思,透過這種內心描述,可以窺見疏離型人格的一斑,然而這是否是突兀的呢?
在很多一帶而過的描寫中延伸我們的感知,卻又可以觸及到那些或是生長環境中的渲染,或是自我封閉下的偏執認知。它像是寫意的水墨畫,讓我們意有所感,卻又略有所思。
細細解讀下可以有無限多延展的空間,然而順著真實事件的脈絡,故事中的人物也在與之觸及的幾個人物和畫面中,不斷將內心的意象遊走旋轉而走向看似悲劇卻又帶著某種生機的走向。
在故事最後主人公燒毀金閣寺,原本打算自殺,卻丟了自殺工具,而從衣兜(編按:衣服的口袋)裡摸出香菸,猶如幹完一項工作後總要抽上一支煙的人常想的那樣,我想,我要活下去。
末尾的擲地有聲,似乎將前面所有看似荒誕式的所有自我感知和行為,帶上一種現實意義上作者生命力的延伸。
然而故事過程中那些帶著太多自我獨白式的沉浸,則流露出太多太多的看似不可理解,卻又合乎某種隱秘的邏輯。
三、金閣寺的隱喻和毀滅
金閣寺是貫穿整個書籍和事件的一個重點意義,它從最初成為主人公心目中美的象徵,到最後對它的一種毀滅,更像是內心的一種信仰或精神層面的行走,行走的路徑,從單純的崇拜敬仰,到破壞,厭惡,甚至毀滅。
無論是隱約提及的金閣寺的消耗和實際收入的分配中,小僧們每天吃冷飯,而法師們則派去祇園花天酒地,在他人眼中看見的事實和主人公眼中的習以為常,沒有產生絲毫道德感上的厭惡本身,看見了自身在存活過程中的衝突矛盾,被習慣了無感的自我的不去觸碰的某種超乎於現實世界的自我隔離。
在這隔離中,有屬於自身性格局限的自卑、封閉、情感隔離,也來自於朋友柏木與鶴川的帶來的某種破滅性的影響。
《金閣寺》是一本帶著太多可以品讀的部分,因為它的意象模糊性,卻又帶來太多讓我們延伸感知的,無論對於個人、社會還是信仰隱喻,回歸到每個人獨特的語言之中。
亦是回歸到每個人獨特的自我認知中。
上圖:京都.金閣寺.舍利殿
【文章出處】
《資訊咖》
〈《金閣寺》裡顯示的精神之旅〉
2022-07-18
網址:
https://inf.news/zh-tw/culture/1b56a948f688a1da4dce971a96ac63de.html
作者:不詳
- Jul 18 Mon 2022 12:46
▲《金閣寺》裡顯示的精神之旅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