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閣寺:是對美的偏執?還是對美的毀滅?
日本昭和25年(1950年)7月2日凌晨,位於日本京都市北區的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寺院鹿苑寺,也叫金閣寺,被一名21歲的見習僧人林承賢(編按:本名林養賢,戒名林承賢)放火自焚而被完全燒毀,連同放在殿中供奉的國寶、足利義滿像也一併被焚毀。
這名僧人原本想吃安眠藥自盡,後面被救了下來。在問及緣由之後,他說道:「我嫉妒金閣的美麗。」
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藉由這個事件,對這件事進行了再次創作。作者說,他寫《金閣寺》,主要是想探討罪犯的犯罪動機。而這本書也成了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獲得了第八屆讀賣文學獎。
這是一部描寫一個人走向毀滅的心理獨白,也是一部窮究美的靈魂之作。
當我合上書籍,我也不禁在想一個問題:這是對美的偏執?還是對美的毀滅呢?
01 曾經,美是生命的嚮往
本書的主角溝口,是一個天生口吃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在當時的社會中,他並沒有得到他人同理心的照顧,反而是被人排擠,嫌棄。這一切,都在溝口的內心形成了一道道傷疤。
天生的體格不佳,再加口吃,讓他的性格愈發地內斂,也在他和外界之間設立了一道屏障。他沒法和身邊的人進行正常平等的交流,這一切造就了他對周圍的人的眼光異常敏感的內心。
雖然他和外界的交流不多,但是他的內心世界卻異常地豐富。他對著生活,對著周遭的一切,對著未來有著很多和別人不一樣的幻想。用今天的話說,他出現了多重人格。這個特徵在溝口後來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不止一次看到他性格中的矛盾。
即便周圍的人對他如此不好,讓他年紀輕輕便開始面對人性中的醜惡。但是,這一切都不妨礙他對美的嚮往。比如,金閣寺,那個在他記事起便被賦予世界最美的存在。
正是對金閣寺美的嚮往,他一直相信,在這個世界的某處,有一個自身都無從知曉的使命在等著他。
他打從心裡迷戀著金閣寺,崇拜著金閣寺,甚至幻想著有一天自己要成為金閣寺的主人,與美同在。金閣寺就像是一個無形的監督者,讓他不做壞事,一直向前。甚至拒絕生命中那些不好的事情的影響。讓他在內心出現邪惡念頭的時候,產生了羞恥感。
後來,父親引薦,把他帶到金閣寺,成了金閣寺方丈的弟子。在他的心中,金閣寺依舊是威嚴,不可冒犯的存在。
如果,故事一直都是這樣,金閣寺能夠是溝口心中的金閣寺,那該多好?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也想不明白,到底是世界變了?認知變了?還是我們自己變了?
02 絕美與醜陋的正面交鋒
來到金閣寺之後,溝口遇見了生命中對他影響很深的兩個人,鶴川和柏木。
對於鶴川,用溝口的話說,鶴川是活在陽光裡的人,在他的身上,你看不到任何的陰暗。他就像是一道光,照進了少年溝口的心。
鶴川並不嫌棄溝口的口吃,讓溝口感受到這人世間人性的溫暖。因為溝口自己體格不佳,還有口吃。而書中鶴川的形象則是剛毅、陽光、純粹,這讓溝口相信幻想中的絕美在現實中是找得到實物對稱的。他在這個世間還是有東西可以去相信的。
而柏木,是溝口上大學後才遇見的另一個同學。和溝口一樣,柏木也有先天身體的缺陷。這讓溝口覺得,在柏木面前,他們是平等的,因為他們都是被「美」拒絕的存在。溝口和他親近,其實更是在尋找同類。
但是,在柏木身上,我們看到了人性更多惡的成分。他陰鬱、易怒、充滿野心,同時也擅長欺騙。他企圖推翻身體缺陷帶給自己的羞恥感,他想掌握主動權,主動去疏遠別人的權利。
書中的故事裡,內翻足是柏木是身體缺陷,但是他卻要那些身體健全的人,打從心裡去迷戀他的缺陷。
作者藉助「柏木」的做事方式,獨白了溝口的內心想法。這也反映出他們的內心,其實已經滋養出一個極度完美的自我。
溝口在柏木的帶領下,也開始自甘墮落過。一開始,在緊要關頭,金閣寺總會出現在溝口的腦海裡,讓他沒法墮落成為魔鬼。在美與醜的較量中,一開始是美占了上風。
只是,在溝口意識到,金閣寺在緊要關頭出現他,讓他沒法墮落,甚至因此遭受周遭人的取笑,溝口內心滋生出想要控制金閣寺,毀掉金閣寺的念頭。只是這個念頭一開始只是念頭。
後來,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念頭越來越強烈了呢?是不是從溝口知道,鶴川的死是因為自殺呢,還是對母親的徹底反抗,還是無意間看到住持師父嫖娼呢?
當生命中那些與光明連接的線被一條條剪斷之後,溝口徹底墮落了。
03 是偏執?還是毀滅?
書籍的最後,便是溝口做了一直想做的事情,燒了金閣寺。在故事的結尾,作者用了大量的筆墨描繪了溝口當時的心理狀態。
從遲疑、衝動、計劃、實施、甚至到最後不惜一切,溝口完成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他親手毀了那個一直被奉為最美的金閣寺。
可是,溝口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實現生命的蛻變。就像看完這本書的我,沒有體會到那種歷經千辛萬苦,超越自我的成就感。反而是有了一種荒唐的感覺。
就像溝口他自己,在火燒金閣寺之後,他想到的給自己的善後之路就是吞食安眠藥。如果真的是讓一個人有突破性成長的實踐,故事的最後應該是把一個人的精神帶到更光明的地方。
金閣寺,原本是美的存在。也是曾經多少歲月裡,被世人當成信仰的來源。就像書中提到的觀點,世界都是在變化的,人的認知也在變化。可是那些留下來的東西,也有著它的價值。
在人性方面,「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這兩家觀點說得都有道理。我們在鶴川身上,我們看到人性本善,我們在世人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人性本惡。而在溝口和柏木身上,他們因為天生的缺陷,在他們尋求平等的道路上,遭遇了很多人的冷眼和鄙視。這讓他們不相信善,這些都有人的演化規律。
三島由紀夫說,寫這本書是為了探討犯罪的動機。這個動機,有社會的因素,人為的因素,個人遭遇的因素,個人心理的因素等。所有的這些加起來,演化成了一種心理畸形,即我們經常聽到的,得不到的東西,我就要毀掉它。又或者是因為自己本身的缺陷,結果反而對美產生了一種嫉妒心理。
溝口的悲劇,如果說要避免,好像沒法避免。假如他的父親一直都在,說不定可以讓溝口在成長的道路上多幾年的陪伴。待他慢慢長大後,對世界的認識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視角,或許能夠像羅曼.羅蘭說的那樣:「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一個人物的命運,離不開當時的社會背景。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那些年,日本社會背後一代人的思想狀態。
當我們理想中的信仰和現實的故事不停地衝突,我們又該如何從中找到平衡,這也是這本書留給我們每個人的思考。
【文章出處】
《頭條匯》
〈金閣寺:是對美的偏執?還是對美的毀滅?〉
2022-07-18
網址:
https://min.news/zh-tw/culture/1bc0f1314571567b96904692d0219544.html
作者:不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