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曹雪芹的家世、生平、身後
曹雪芹,名霑,字雪芹,一字芹圃。
補充說明:
1.據說曹雪芹出生前,江南連四個月大旱,後來一連五天甘霖普降,曹雪芹之父於是選擇「霑」字作為雪芹的名字,以為紀念。「霑」指的是受雨水濡溼之意,其典故出自於詩經小雅信南山:「雨雪雰雰,益之以霢霂(小雨),既優既渥,既霑既足,生我百穀。」
2.精研紅學的歷史學家周策縱認為,「雪芹」的典故來自於北宋蘇軾東城八首之三:「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獨在。雪芽何時動,春鳩行可膾。」(語譯:好在泥裡芹菜還保有舊根,一寸來長啊!還孤獨存在。待到這雪白的芹芽撐過寒寂,蓬勃始動,便可雜以春鳩製成芹芽膾。)蘇軾所處的四川,「芹」被視為名貴的植物,他將自己比喻成雜草中的芹芽,潔白純淨卻又孤獨困苦,等待清平的政局,期待未來能見用於朝廷,一展抱負,故曹雪芹取詩中「雪」、「芹」二字為己字,寓有清高潔淨、出淤泥不染之意涵。
3.曹雪芹,又字夢阮,因曹雪芹非常仰慕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阮籍不畏強權,耿直剛正,善作「青白眼」,而曹雪芹的個性亦孤高傲世,狂放自得,故其友敦誠曾說他「狂於阮步兵」。曹雪芹個性放曠不羈、多才多藝,工詩、能畫、好飲、善談吐。嘗戲云:「若有人欲快睹我書不難,唯日以南酒燒鴨享我,我即為之作書。」曹雪芹死後,友人悼輓,皆提及此點。如敦誠云:「鹿車荷鍤葬劉伶。」(用劉伶好飲之典)敦敏則說:「逝水不留詩客杳,登樓空憶酒徒非。」每到微醺,他便擊劍,慷慨激昂。念及自己才識聰敏,不得抒展,更有無限感慨。
曹雪芹家世顯赫,自曾祖父至父親三代,先後任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織造,共達六十餘年。祖父曹寅,文才出眾,結交天下文士,為著名的藏書家,工詩、詞、戲曲,並奉康熙之命,主持全唐詩的刻印。如此書香世家,孕育了曹雪芹的文學才華。
補充說明:
1.曹家為旗籍漢人,曹雪芹的先祖曹世選(「世選」後又作「錫遠」)原本居住於遼陽,約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七年(西元一六一九)前後為滿洲軍隊所俘掠,從此曹家入了滿洲籍,隸屬正白旗包衣。「包衣」是滿洲話,直譯為「家裡的」,意譯就是「家奴」。
2.學界關於曹雪芹的家世有不同的觀點與看法。三個說法中有謂是遼寧的遼陽,即努爾哈赤進關以前建都的地方,就是東京城。一個是鐵嶺,一個是河北省豐潤縣。據清朝初年記載的地方誌,和曹雪芹的祖父自書的天山曹寅等等,說明他們是奉天 遼陽人,遼東 遼陽人或著籍襄平,襄平就是遼陽。曹雪芹曾祖父叫曹璽,高祖叫曹振彥,五世祖叫曹錫遠,這是目前所能推知的曹雪芹家世最遠者。曹錫遠和曹振彥是明朝軍官,駐守在瀋陽附近,努爾哈赤攻占瀋陽時投降,加入滿洲的滿洲旗。
3.康熙二年(西元一六六三年),清廷設置江寧織造,掌理製辦按年宮廷御用及官府需用的綢緞布匹,同時是皇帝在外的耳目,暗中安撫民心,負責暗中監督搜求江南一帶百姓和官吏反清復明活動情報,甚至有密奉直達御前的特權。官階雖不高,但所用之人常為皇帝之親信,是當時最有錢有勢的要職之一。
4.江寧織造第一任監督是曹雪芹曾祖父曹璽,於康熙二年任江寧織造,至康熙二十三年,在任二十二年,死於任上,他的妻子孫氏也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母,是康熙皇帝的保姆。透過這層和皇家的裙帶關係,其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伯父曹顒、父親曹頫(自曹璽至曹頫,曾祖父至父親祖孫三代四人)相次繼任此職,前後達六十五年之久。
5.曹雪芹祖父曹寅,字楝亭,曾任康熙皇帝之伴讀和御前侍衛,並於康熙三十一年繼承父職任江寧織造。康熙在位期間六次南巡江南,每次皆到江寧,五次(一說四次)以曹家織造署為行宮,其中四次是在曹寅任內。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南巡時於江寧織造署見到老保姆孫氏,十分高興,因見庭中萱花已開(古人以萱喻母),於是親書「萱瑞堂」懸掛於內院正廳,以示榮寵。曹寅還親自編寫排練戲曲,以供承應接駕之用。是以曹寅任職江寧織造的二十三年裡,是曹家家道最為興盛的時期。
6.曹雪芹祖父曹寅自幼就有才名,文學造詣極高。曹家後花園座落於曹府之西邊,曹寅常與文人墨客在此飲酒賦詩,自稱西堂掃花行者,人稱西園公子。他文學造詣高,曾主持印刻全唐詩,並自刻詩鈔、詞鈔,對於戲曲亦有深入研究曹寅的藏書很多,其中極多珍本包含大量的說部及雜部,這些都是曹雪芹肚中雜學的基本來源。曹寅曾奉康熙之命,主持全唐詩刻印。全唐詩九百卷,共收唐、五代詩四萬八千餘首,並附唐、五代詩作者二千二百餘人。按時代先後編次,並撰作者小傳,間有校注、考訂字句異同及篇章互見情況,對於研究唐代文學、歷史、文化有很大參考價值。
7.曹雪芹不但熟讀祖父的詩詞,而且融入紅樓夢書中。曹寅對於戲曲有深入的研究,還親自編寫排練戲曲,以供承應接駕之用,此一特色在紅樓夢書中也有很突出的反映。此外,曹寅藏書也是很有名的,其中包含極多珍本和大量的說部及雜部,這些都是曹雪芹肚中才學的基本來源。
8.曹寅病故,康熙命曹寅之子曹顒襲職江寧織造,曹顒後得病亡故,康熙命曹寅侄子曹頫過繼給曹寅,並繼任江寧織造。
2.學界關於曹雪芹的家世有不同的觀點與看法。三個說法中有謂是遼寧的遼陽,即努爾哈赤進關以前建都的地方,就是東京城。一個是鐵嶺,一個是河北省豐潤縣。據清朝初年記載的地方誌,和曹雪芹的祖父自書的天山曹寅等等,說明他們是奉天 遼陽人,遼東 遼陽人或著籍襄平,襄平就是遼陽。曹雪芹曾祖父叫曹璽,高祖叫曹振彥,五世祖叫曹錫遠,這是目前所能推知的曹雪芹家世最遠者。曹錫遠和曹振彥是明朝軍官,駐守在瀋陽附近,努爾哈赤攻占瀋陽時投降,加入滿洲的滿洲旗。
3.康熙二年(西元一六六三年),清廷設置江寧織造,掌理製辦按年宮廷御用及官府需用的綢緞布匹,同時是皇帝在外的耳目,暗中安撫民心,負責暗中監督搜求江南一帶百姓和官吏反清復明活動情報,甚至有密奉直達御前的特權。官階雖不高,但所用之人常為皇帝之親信,是當時最有錢有勢的要職之一。
4.江寧織造第一任監督是曹雪芹曾祖父曹璽,於康熙二年任江寧織造,至康熙二十三年,在任二十二年,死於任上,他的妻子孫氏也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母,是康熙皇帝的保姆。透過這層和皇家的裙帶關係,其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伯父曹顒、父親曹頫(自曹璽至曹頫,曾祖父至父親祖孫三代四人)相次繼任此職,前後達六十五年之久。
5.曹雪芹祖父曹寅,字楝亭,曾任康熙皇帝之伴讀和御前侍衛,並於康熙三十一年繼承父職任江寧織造。康熙在位期間六次南巡江南,每次皆到江寧,五次(一說四次)以曹家織造署為行宮,其中四次是在曹寅任內。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南巡時於江寧織造署見到老保姆孫氏,十分高興,因見庭中萱花已開(古人以萱喻母),於是親書「萱瑞堂」懸掛於內院正廳,以示榮寵。曹寅還親自編寫排練戲曲,以供承應接駕之用。是以曹寅任職江寧織造的二十三年裡,是曹家家道最為興盛的時期。
6.曹雪芹祖父曹寅自幼就有才名,文學造詣極高。曹家後花園座落於曹府之西邊,曹寅常與文人墨客在此飲酒賦詩,自稱西堂掃花行者,人稱西園公子。他文學造詣高,曾主持印刻全唐詩,並自刻詩鈔、詞鈔,對於戲曲亦有深入研究曹寅的藏書很多,其中極多珍本包含大量的說部及雜部,這些都是曹雪芹肚中雜學的基本來源。曹寅曾奉康熙之命,主持全唐詩刻印。全唐詩九百卷,共收唐、五代詩四萬八千餘首,並附唐、五代詩作者二千二百餘人。按時代先後編次,並撰作者小傳,間有校注、考訂字句異同及篇章互見情況,對於研究唐代文學、歷史、文化有很大參考價值。
7.曹雪芹不但熟讀祖父的詩詞,而且融入紅樓夢書中。曹寅對於戲曲有深入的研究,還親自編寫排練戲曲,以供承應接駕之用,此一特色在紅樓夢書中也有很突出的反映。此外,曹寅藏書也是很有名的,其中包含極多珍本和大量的說部及雜部,這些都是曹雪芹肚中才學的基本來源。
8.曹寅病故,康熙命曹寅之子曹顒襲職江寧織造,曹顒後得病亡故,康熙命曹寅侄子曹頫過繼給曹寅,並繼任江寧織造。
曹雪芹年幼時,曹家因獲罪被抄沒家產,家道中落。後舉家遷居北京,家計愈發艱難,幾至無以為生。
補充說明:
1.康熙死後,諸子傾軋,朝中發生一連串的政治鬥爭。雍正即位後,為了鞏固自身的權力,便一面樹植私黨,一面打擊前朝重臣,波及曹家。雍正五年,曹頫因屢忤聖意、藏匿財產而被革職抄家,抄家以後又被查出藏有允禟(原名胤禟,雍正之兄弟兼政敵)所鑄之鍍金獅子一對,於是曹家因其父曹寅虧空了大筆公款罪案而遭抄家封產,曹頫革職下獄治罪,此時曹雪芹年紀尚幼。
2.曹寅去世之後,曹家的黃金時代隨之而逝。之後康熙去世,雍正繼位,形勢大變。大風暴終於在雍正五年(西元一七二八年)十二月降臨曹家頭上。惹禍的原因是:織造府差人運貨進京時,騷擾驛站,於「勘合之外,多加夫馬,苛索繁費」。於是曹頫被調至京中嚴審定擬。在審訊期中,雍正風聞曹頫畏罪恐遭籍家,密遣家人回江南,將家中財物暗移他處,於是下密令給江南總督范時繹捉拿曹頫差遣之人,並查封抄沒其家產。抄家後不久,曹家便遷回北京,但家庭人口眾多,生活顯得十分困難。這一年,曹雪芹十餘歲。曹家一家,一夕之間由天堂跌入地獄。
3.由於曹雪芹有才學,後來在「右翼宗學」(滿族子弟學校)裡當「瑟夫」(滿語,意為教師)。此時曹雪芹便開始寫紅樓夢了。他在宗學裡曾組織過一個詩社,和青年們研究寫詩,紅樓夢裡的海棠詩社就是以此詩社為張本的。宗學裡的腐儒既妒嫉曹雪芹的才華,也忌怕他來勢較大,又輕視他年輕,多方與他作對。乾隆十六年以後,曹雪芹憤而辭職,移居到北京郊外的西山去,落魄的旗籍人多聚於此。曹雪芹住的是正白旗的祖屋,但房屋已經很殘破,又沒有能力修葺,只好在所謂「蓬牖茅椽,繩床瓦甕」之間,將就地過著日子,繼續寫紅樓夢。
4.曹雪芹愛酒,隱居北京西郊時,他最愛去的地方就是酒家。平常日子賒了酒回家,有時就地坐下痛飲一番。一段時日後,賣了畫,得些錢,再去結還帳目。有一次曹雪芹與友人敦誠至酒家中飲酒作樂,二人身上都未帶錢,敦誠只好以隨身的配刀作質押。二人以此事相互解嘲,曹雪芹酒興大發,詩思泉湧,遂口占長歌一首以記其事,敦誠則和以佩刀質酒歌一首,盡興而歸。
5.曹雪芹雖善畫,而且也售畫,但並不為金錢而亂賣。敦敏曾記述說:「雪芹初移此間,每有人自京師來求畫。以是,里中巨室亦多求購者。雪芹固貧,饔飧有時不繼,然非其人雖重酬不應也。」售畫所得,曹雪芹多半用來喝酒。正如敦敏詩中所說「賣畫錢來付酒家」,曹雪芹就是這樣一位狷介不羈的一代才人。
6.曹雪芹也喜歡高聲談論,旁若無人。敦敏曾記載:「偶過明君琳 養石軒,隔院聞高談聲,疑是曹君,急相就訪,驚喜意外。」裕瑞的描述則更生動:「其人身胖頭廣而色黑,善談吐,風雅遊戲,觸境生春。聞其奇談娓娓然,令人終日不倦。」除此之外,曹雪芹的高傲也是出了名的,敦誠就曾形容他「步兵白眼向人斜」,敦敏並說他「傲骨如君世已奇」。事實上,他是傲上而不傲下,曾以編寫紮製風箏的圖譜幫助窮朋友于景廉度過難關。
7.在抗戰時期,北京有一個學藝術的學生,為了研究風箏譜,在一位姓金田的日本商人家裡,看到從清皇族金鼎臣手裡以重價買來的曹雪芹另一部作品,名叫廢藝齋集稿的部分手稿。此集稿,實際上是包括曹雪芹八種不同的著作,分訂為八冊。從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曹雪芹不但工詩詞書畫,能寫出偉大的小說,並且精於各種工藝。廢藝齋集稿八冊,除了第一冊有關金石與刻印,是中國傳統文人的技藝與愛好外,其他各項都是民間的實用技藝。現在經人傳抄出來的是第二冊,講述紮、糊、繪、放風箏等。其中有以詩的形式寫的歌訣,以及各式風箏的彩圖。此稿本對於風箏的製法與式樣,講述甚詳,成了北京地區販製風箏的祕笈寶典。
曹雪芹生活貧困,飽受折磨,最後因愛子夭亡,感傷成疾而卒。
補充說明:
2.曹寅去世之後,曹家的黃金時代隨之而逝。之後康熙去世,雍正繼位,形勢大變。大風暴終於在雍正五年(西元一七二八年)十二月降臨曹家頭上。惹禍的原因是:織造府差人運貨進京時,騷擾驛站,於「勘合之外,多加夫馬,苛索繁費」。於是曹頫被調至京中嚴審定擬。在審訊期中,雍正風聞曹頫畏罪恐遭籍家,密遣家人回江南,將家中財物暗移他處,於是下密令給江南總督范時繹捉拿曹頫差遣之人,並查封抄沒其家產。抄家後不久,曹家便遷回北京,但家庭人口眾多,生活顯得十分困難。這一年,曹雪芹十餘歲。曹家一家,一夕之間由天堂跌入地獄。
3.由於曹雪芹有才學,後來在「右翼宗學」(滿族子弟學校)裡當「瑟夫」(滿語,意為教師)。此時曹雪芹便開始寫紅樓夢了。他在宗學裡曾組織過一個詩社,和青年們研究寫詩,紅樓夢裡的海棠詩社就是以此詩社為張本的。宗學裡的腐儒既妒嫉曹雪芹的才華,也忌怕他來勢較大,又輕視他年輕,多方與他作對。乾隆十六年以後,曹雪芹憤而辭職,移居到北京郊外的西山去,落魄的旗籍人多聚於此。曹雪芹住的是正白旗的祖屋,但房屋已經很殘破,又沒有能力修葺,只好在所謂「蓬牖茅椽,繩床瓦甕」之間,將就地過著日子,繼續寫紅樓夢。
4.曹雪芹愛酒,隱居北京西郊時,他最愛去的地方就是酒家。平常日子賒了酒回家,有時就地坐下痛飲一番。一段時日後,賣了畫,得些錢,再去結還帳目。有一次曹雪芹與友人敦誠至酒家中飲酒作樂,二人身上都未帶錢,敦誠只好以隨身的配刀作質押。二人以此事相互解嘲,曹雪芹酒興大發,詩思泉湧,遂口占長歌一首以記其事,敦誠則和以佩刀質酒歌一首,盡興而歸。
5.曹雪芹雖善畫,而且也售畫,但並不為金錢而亂賣。敦敏曾記述說:「雪芹初移此間,每有人自京師來求畫。以是,里中巨室亦多求購者。雪芹固貧,饔飧有時不繼,然非其人雖重酬不應也。」售畫所得,曹雪芹多半用來喝酒。正如敦敏詩中所說「賣畫錢來付酒家」,曹雪芹就是這樣一位狷介不羈的一代才人。
6.曹雪芹也喜歡高聲談論,旁若無人。敦敏曾記載:「偶過明君琳 養石軒,隔院聞高談聲,疑是曹君,急相就訪,驚喜意外。」裕瑞的描述則更生動:「其人身胖頭廣而色黑,善談吐,風雅遊戲,觸境生春。聞其奇談娓娓然,令人終日不倦。」除此之外,曹雪芹的高傲也是出了名的,敦誠就曾形容他「步兵白眼向人斜」,敦敏並說他「傲骨如君世已奇」。事實上,他是傲上而不傲下,曾以編寫紮製風箏的圖譜幫助窮朋友于景廉度過難關。
7.在抗戰時期,北京有一個學藝術的學生,為了研究風箏譜,在一位姓金田的日本商人家裡,看到從清皇族金鼎臣手裡以重價買來的曹雪芹另一部作品,名叫廢藝齋集稿的部分手稿。此集稿,實際上是包括曹雪芹八種不同的著作,分訂為八冊。從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曹雪芹不但工詩詞書畫,能寫出偉大的小說,並且精於各種工藝。廢藝齋集稿八冊,除了第一冊有關金石與刻印,是中國傳統文人的技藝與愛好外,其他各項都是民間的實用技藝。現在經人傳抄出來的是第二冊,講述紮、糊、繪、放風箏等。其中有以詩的形式寫的歌訣,以及各式風箏的彩圖。此稿本對於風箏的製法與式樣,講述甚詳,成了北京地區販製風箏的祕笈寶典。
曹雪芹生活貧困,飽受折磨,最後因愛子夭亡,感傷成疾而卒。
補充說明:
1.曹雪芹漸漸窮得「舉家食粥」,並曾求救於親友,備嘗冷暖人情。曹雪芹之妻賢淑美麗又有文才,在西山居住幾年,被貧困折磨而死。她為曹雪芹生了一個兒子,但這唯一的愛子,不幸在乾隆二十七年(西元一七六二年)秋天,因染上痘疹而夭亡,曹雪芹眼見愛子垂危,以至不救,悲痛至極,天天在亡妻亡兒墳前痛哭而生病去世。
2.乾隆二十八年(西元一七六三),北京痘疹為禍,從三、四月起直到十月止,北京內外,兒童死於痘禍者數以萬計。曹雪芹感傷成疾,心如槁木死灰,病情日益嚴重。是年除夕,曹雪芹在極其淒涼悲慘的情境下離開了人世,身後只遺下一位續弦夫人,幾束殘稿,筆硯零落,備極蕭條。二三好友出資協助料理後事,草草殯葬於北京西郊山村某處。
3.曹雪芹死後蕭然一身,無以為殮,只琴、劍在壁,殘篇滿案。鄰居老太婆好意幫忙,見桌上有成疊的紙,就拿起剪作冥紙使用,出葬之日,冥紙沿路揮撒,等友人鄂比發現冥紙上有字跡,趕回曹家查視,才發現失去的是曹雪芹的紅樓夢手稿後數十回及一些詩稿,只留下紅樓夢前八十回及全書回目。
曹雪芹一生,迭遭變故,際遇坎坷,在窮愁潦倒、飽嘗世態炎涼之餘,遂據一生所見所聞,寫成小說紅樓夢。此書創作費時十年,增刪多次,初名石頭記,又名風月寶鑑,乾隆年間以八十回抄本流傳於世。2.乾隆二十八年(西元一七六三),北京痘疹為禍,從三、四月起直到十月止,北京內外,兒童死於痘禍者數以萬計。曹雪芹感傷成疾,心如槁木死灰,病情日益嚴重。是年除夕,曹雪芹在極其淒涼悲慘的情境下離開了人世,身後只遺下一位續弦夫人,幾束殘稿,筆硯零落,備極蕭條。二三好友出資協助料理後事,草草殯葬於北京西郊山村某處。
3.曹雪芹死後蕭然一身,無以為殮,只琴、劍在壁,殘篇滿案。鄰居老太婆好意幫忙,見桌上有成疊的紙,就拿起剪作冥紙使用,出葬之日,冥紙沿路揮撒,等友人鄂比發現冥紙上有字跡,趕回曹家查視,才發現失去的是曹雪芹的紅樓夢手稿後數十回及一些詩稿,只留下紅樓夢前八十回及全書回目。
補充說明:
1.曹雪芹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同時也是多才多藝的藝術家,能演、能唱、能彈、能畫,在諸般才藝之中,最為友人所推崇的是詩畫。其祖父曹寅工書能畫,長輩曹宣、曹頎亦擅畫,在此環境薰陶之下,曹雪芹善畫石,也善畫山水。其詩立意新奇,風格近於唐代詩人李賀,友人敦誠曾稱讚他:「愛君詩筆有奇氣,直追昌谷(即李賀)破樊籬。」又說:「知君詩膽昔如鐵,堪與刀穎交寒光。」可惜詩作幾已散佚,其最大的文學成就仍在紅樓夢一書。
2.曹雪芹寫紅樓夢時,常把一塊白包袱圍在腰間,裡面裝著一卷稿紙、一枝毛筆。不論是在茶館、酒鋪或野外,只要他想起要寫什麼時,立刻拿起筆來就寫;聽到別人談了一句有意思的話,就連忙記下來。有時候他在路上走來走去構思著創作的內容;有時候他和朋友們正談得十分高興,忽然想起有什麼好材料要寫下來,就火急地掉頭而走,回家伏案創作。因此,人們便說他是「怪人」、是「瘋子」。
3.曹雪芹是既幸運又不幸的。家道的敗落,生活的困厄,是他的不幸,但也正因為他的不幸,才激發起他的創作熱情。紅樓夢可視為是一部自傳性的小說,但是花了十年辛苦,嘔心瀝血寫成的「百餘回大書」,居然散佚了後半部,僅止於八十回而成了殘稿,這才是曹雪芹更大的不幸。
3.曹雪芹是既幸運又不幸的。家道的敗落,生活的困厄,是他的不幸,但也正因為他的不幸,才激發起他的創作熱情。紅樓夢可視為是一部自傳性的小說,但是花了十年辛苦,嘔心瀝血寫成的「百餘回大書」,居然散佚了後半部,僅止於八十回而成了殘稿,這才是曹雪芹更大的不幸。
今日所見的一百二十回本,是乾隆五十六年時,由程偉元與高鶚合力編輯刊刻而成。其中前八十回是根據當時流傳的抄本,後四十回的來源,眾說紛紜,至今未有定論。
補充說明:
1.根據學者們的推算,曹雪芹在三十歲以前便開始創作紅樓夢,十年間多次增刪,四十歲前已經完成八十回。曹雪芹去世前,紅樓夢前八十回就已有抄本流傳於世,最初的名稱為石頭記,這些流傳的抄本,現在還看得到的總共有十二種。至於八十回以後的部分,根據學者們的研究,基本上已經完成,但不知是尚未整理定稿,或因某種原因沒有傳抄出來,最終散失不見。
2.紅樓夢是曹雪芹嘔心瀝血的作品,但他未寫完就死了。去世以後,紅樓夢以脂硯齋加評的八十回抄本在小範圍內流傳。這位脂硯齋可能是曹家的族人,對曹家的情況十分熟悉,和曹雪芹的關係也極其親密。但這個人始終沒有披露自己的真名實姓,只是用著脂硯齋的別號在石頭記上多次加了許多評注和批語。從這些「脂評本」的批語裡,我們可以了解到曹雪芹的一些創作情況。曹雪芹大概從乾隆六年(西元一七四一年)開始創作,先用三年時間寫成草稿風月寶鑑,約在乾隆九年到十八年之間,曹雪芹在舊稿的基礎上又重新創作了石頭記,書中明確表白:「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曾題為金陵十二釵,或名情僧錄,又題為紅樓夢。
3.曹雪芹親屬中又有一位號稱畸笏叟的長輩,據畸笏叟和脂硯齋的批語說,在曹雪芹病逝以前,全書基本上已寫到一百十回,他倆曾親眼見到這「後三十回」的文字:有證前緣一回,寫黛玉「淚盡」而逝,寶玉「對景悼顰兒」;有賈府被抄,子孫流散的情節,惜春入水月庵為尼;探春遠嫁不歸;妙玉被劫持到瓜洲渡口,流落風塵;史湘雲嫁給衛若蘭,不幸「白首雙星」,兩地分離;王熙鳳罪孽深重,被抓去坐牢;賈寶玉也曾受到監禁之苦。有獄神廟慰寶玉一回,寫茜雪和紅玉去探監。末回是情榜,由警幻仙子歸結金陵十二釵,公布了正、副冊,再副冊和四、五副冊的「芳諱」(六十位奇女的名單)。可惜這些稿子尚未完成,曹雪芹就突然死去,從此就散佚流失了。
4.乾隆末年,程偉元和高鶚兩位文人在北京收集整理八十回的抄本,並續補了後面四十回,於乾隆五十六年(西元一七九一年)交由萃文書屋用木活字排印,第一次正式出版了一百二十回的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今簡稱「程甲本」)。接著,在乾隆五十七年略加修訂,又出了重印本(今簡稱「程乙本」)。至於「程高本」的後四十回,一般認為是高鶚續補的,或者說是程偉元和高鶚合作的;甚或認為,是他倆覓得了曹雪芹的一些遺稿纂輯而成的。究竟如何,尚待進一步考查研究。
5.高鶚,清漢軍鑲黃旗人,字蘭墅,又字雲士,因酷愛小說紅樓夢,別號紅樓外史。少年時喜冶遊,常和酒伴們放蕩閒逛;長大後有意於功名仕進,多次應舉卻不得志。乾隆五十三年回京應試中舉,乾隆六十年成進士,官內閣中書、內閣侍讀。
6.程偉元,字小泉,清蘇州人,生年不詳。早年科場失意,一生未仕。學識淵博,工詩善畫,長於書法。乾隆末年,寓居北京時,與高鶚相識,曾以數年時間,廣泛收集曹雪芹石頭記原著前八十回抄本,並陸續購得後四十回續稿的殘抄本,與高鶚共同修補,成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嘉慶五年,任盛京(今遼寧省瀋陽市)將軍晉昌幕僚,定居盛京以終。
7.高鶚根據原書線索,將寶、黛愛情保留悲劇的結局,使小說成了一部結構完整、故事首尾齊全的作品,且其續作中有些篇章和片段頗有精彩、生動之處,如黛玉之死、襲人改嫁等。但無論思想和藝術上的成就似乎仍比不上前八十回,例如有些人物性格走樣,特別是寶玉應試中舉,兒子、姪子都科舉成名,和出家成佛被封文妙真人,以及賈府復興等描寫,顯然背離了原作的精神。高鶚的續作,歷來指責的人不少,但後來亦無人能出其右,可見其續書存在的價值。況且,高鶚補輯紅樓夢,首次用活字刊印出一百二十回本,使這部未完稿的小說得以完整的面目流行於世,並且產生廣泛的影響,堪稱功不可沒。
8.紅樓夢在以活字印刷出版之前,曾經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了三十年,被人們視為珍品。「當時好事者每傳抄一部,置廟市中,昂其價,得金數十,可謂不脛而走者矣!」(程刻紅樓夢.程偉元序)京師流傳的竹枝詞說:「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在談論時,有時因雙方爭執不下,「遂相齟齬,幾揮老拳」。民間戲曲、彈詞演出紅樓夢時,觀眾為之「感嘆欷歔,聲淚俱下」。(梁恭辰.勸戒四錄)
2.紅樓夢是曹雪芹嘔心瀝血的作品,但他未寫完就死了。去世以後,紅樓夢以脂硯齋加評的八十回抄本在小範圍內流傳。這位脂硯齋可能是曹家的族人,對曹家的情況十分熟悉,和曹雪芹的關係也極其親密。但這個人始終沒有披露自己的真名實姓,只是用著脂硯齋的別號在石頭記上多次加了許多評注和批語。從這些「脂評本」的批語裡,我們可以了解到曹雪芹的一些創作情況。曹雪芹大概從乾隆六年(西元一七四一年)開始創作,先用三年時間寫成草稿風月寶鑑,約在乾隆九年到十八年之間,曹雪芹在舊稿的基礎上又重新創作了石頭記,書中明確表白:「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曾題為金陵十二釵,或名情僧錄,又題為紅樓夢。
3.曹雪芹親屬中又有一位號稱畸笏叟的長輩,據畸笏叟和脂硯齋的批語說,在曹雪芹病逝以前,全書基本上已寫到一百十回,他倆曾親眼見到這「後三十回」的文字:有證前緣一回,寫黛玉「淚盡」而逝,寶玉「對景悼顰兒」;有賈府被抄,子孫流散的情節,惜春入水月庵為尼;探春遠嫁不歸;妙玉被劫持到瓜洲渡口,流落風塵;史湘雲嫁給衛若蘭,不幸「白首雙星」,兩地分離;王熙鳳罪孽深重,被抓去坐牢;賈寶玉也曾受到監禁之苦。有獄神廟慰寶玉一回,寫茜雪和紅玉去探監。末回是情榜,由警幻仙子歸結金陵十二釵,公布了正、副冊,再副冊和四、五副冊的「芳諱」(六十位奇女的名單)。可惜這些稿子尚未完成,曹雪芹就突然死去,從此就散佚流失了。
4.乾隆末年,程偉元和高鶚兩位文人在北京收集整理八十回的抄本,並續補了後面四十回,於乾隆五十六年(西元一七九一年)交由萃文書屋用木活字排印,第一次正式出版了一百二十回的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今簡稱「程甲本」)。接著,在乾隆五十七年略加修訂,又出了重印本(今簡稱「程乙本」)。至於「程高本」的後四十回,一般認為是高鶚續補的,或者說是程偉元和高鶚合作的;甚或認為,是他倆覓得了曹雪芹的一些遺稿纂輯而成的。究竟如何,尚待進一步考查研究。
5.高鶚,清漢軍鑲黃旗人,字蘭墅,又字雲士,因酷愛小說紅樓夢,別號紅樓外史。少年時喜冶遊,常和酒伴們放蕩閒逛;長大後有意於功名仕進,多次應舉卻不得志。乾隆五十三年回京應試中舉,乾隆六十年成進士,官內閣中書、內閣侍讀。
6.程偉元,字小泉,清蘇州人,生年不詳。早年科場失意,一生未仕。學識淵博,工詩善畫,長於書法。乾隆末年,寓居北京時,與高鶚相識,曾以數年時間,廣泛收集曹雪芹石頭記原著前八十回抄本,並陸續購得後四十回續稿的殘抄本,與高鶚共同修補,成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嘉慶五年,任盛京(今遼寧省瀋陽市)將軍晉昌幕僚,定居盛京以終。
7.高鶚根據原書線索,將寶、黛愛情保留悲劇的結局,使小說成了一部結構完整、故事首尾齊全的作品,且其續作中有些篇章和片段頗有精彩、生動之處,如黛玉之死、襲人改嫁等。但無論思想和藝術上的成就似乎仍比不上前八十回,例如有些人物性格走樣,特別是寶玉應試中舉,兒子、姪子都科舉成名,和出家成佛被封文妙真人,以及賈府復興等描寫,顯然背離了原作的精神。高鶚的續作,歷來指責的人不少,但後來亦無人能出其右,可見其續書存在的價值。況且,高鶚補輯紅樓夢,首次用活字刊印出一百二十回本,使這部未完稿的小說得以完整的面目流行於世,並且產生廣泛的影響,堪稱功不可沒。
8.紅樓夢在以活字印刷出版之前,曾經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了三十年,被人們視為珍品。「當時好事者每傳抄一部,置廟市中,昂其價,得金數十,可謂不脛而走者矣!」(程刻紅樓夢.程偉元序)京師流傳的竹枝詞說:「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在談論時,有時因雙方爭執不下,「遂相齟齬,幾揮老拳」。民間戲曲、彈詞演出紅樓夢時,觀眾為之「感嘆欷歔,聲淚俱下」。(梁恭辰.勸戒四錄)
1.魯迅說:「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紅樓夢書中的生活豐富多彩,複雜紛繁,不僅在思想上達到古典小說的最高成就,更把古典小說的創作藝術推上最高峰。
2.完整的藝術結構:紅樓夢突破了傳統,整個故事結構是採取多元線條進行的,跟一般從事小說創作,只做單軸或雙軸主線發展有所不同,這使得書中反映的生活面極其廣闊,揭示的社會現象複雜,卻能絲絲入扣,層次分明,脈絡連貫。紅樓夢主題以雙線結構呈現:一是寶、黛的愛情和生活命運的悲劇;一是賈府由盛而衰的過程。作者通過劉姥姥四進榮國府的描寫,把這兩條「故事線」連結起來,構成有機的整體,其藝術構思是十分精確和奇妙的。
3.成功塑造大群個性鮮明的人物:紅樓夢塑造了大群個性鮮明、血肉飽滿的人物形象。書中出現的人物,有名字的就有四百多人。其身分,上至妃子、王爺、老爺、太太、少爺、小姐;下至僕人、僕婦、丫鬟、小廝、農女、村嫗、伶人、倡伎、道士、尼姑、道婆、和尚……。有的人物成了不朽的典型,如同樣是孤高自許,黛玉不同於妙玉;同樣是潑辣幹練,探春不同於鳳姐;同樣是豪邁爽朗,尤三姐不同於史湘雲;同樣是溫良柔順,平兒不同於襲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紅樓夢在運用心理描寫的手法,刻劃人物的精神面貌方面的創新。
4.語言精確而富有表現力:曹雪芹以當時北方人民運用的口語為基礎,廣泛鎔鑄古典文言語彙,創造出洗鍊而純淨、準確而自然、簡樸而多彩,富有表現力的文學語言。人物語言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無不恰合人物的性格、身分、教養,呈現出變化萬千的色彩。寫景狀物的語言有意境、有神韻,彷彿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歷歷在目。
5.諸體兼備包羅萬象:曹雪芹才學淵博,所以紅樓夢書中可謂文體大總匯,內容亦包羅萬象,凡舉詩、詞、賦、曲、八股、駢文、散文、經學、史學、諸子哲學、平話、飲食服裝、對聯、燈謎、酒令、醫理、卜筮、繪畫、音樂、戲劇、宗教、哲學、年俗……等等,上自朝廷動態,下至百姓生活,凡世間所有材料幾乎無所不包,也無所不精,成為後代各項研究的珍貴資料,有人稱之為中國社會的「百科全書」。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