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崔顥的長干行共有四首,屬於文人擬樂府。詩中描寫一對男女青年在水上偶然相逢以至相戀的情景。這裡選錄前兩首詩歌,以男女青年一問一答的形式,細緻地刻劃了兩人的心態和情致,生動活潑,饒有興味。
崔顥,(約704年-754年)是唐朝詩人,汴州(今河南開封)人。開元十一年(723年)中進士,,官位一直不顯[2],後遊歷天下。天寶九載前後曾任監察御史,官至司勛員外郎。天寶十三載卒。現存詩僅四十二首,最有名的一首莫過於《黃鶴樓》,乃千古絕唱。少年時作的詩多寫閨情,流於浮艷,後歷邊塞,詩風變得雄渾奔放、風骨凜然。
長干行
其一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前一首是女子發問。她和男子並不相識,但一見鐘情,不覺停下船來相見。「君家何處住」這句雖然問得突然,但又十分符合女子的身份以及此時此刻的心理狀態。詩中的女子是一個單純、熱情的採蓮姑娘,生活在社會最底層,較少受禮教的約束,因此當她看中一個意中人時,竟主動停船與之搭話。這一舉動顯示了她熱烈、大膽而又純潔的性格特徵。第二句女子自報家鄉。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下兩句口氣一轉,表現了女子的機智和聰慧。因為她畢竟是個年輕女子,無論如何,總有一點羞澀,對於自己的行為,也覺得過於唐突,於是靈機一動,便說:「我只是停船隨便問問罷了,或許我們是同鄉呢!」這兩句似乎是為自己的唐突作解釋。殊不知這一解釋「欲蓋彌彰」,進一步說明了她的心思,四句詩話生動地勾勤出一個大膽、活潑又機敏的年輕女子形象。
◎一個年輕女子,偶然 在江上看到鄰船年輕男子,她心生愛慕,想上前搭訕。但一個女子要怎麼做才不會顯得唐突失禮?心思慧黠的她想了一下,主動將船搖過去,耍一點小伎倆接近對方,為了不使對方起疑,怕對方覺得唐突,又趕緊自報家門。「停船」兩句是船家少女的託詞,掩飾自己的唐突舉動,免得被對方看出是自作多情。
其二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民歌中本有男女對唱的傳統,詩的前四句為女子問,後四句為男子答。這兩首抒情詩抓住了戲劇性的一剎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幾筆,就使人物、場景躍然紙上,栩栩如生。它不用任何妝飾烘托,是幅素描;它不憑任何佈景借力,猶如一曲男女對唱;它截頭去尾,突出了主題。崔顥這兩首詩繼續了前代民歌的遺風,但不是豔麗柔媚,而以質樸真率見長。女子的抒懷只到「或恐是同鄉」為止,男子的表情也只以「生小不相識」為限。這樣的蘊藉無邪,是抒情詩中的上乘。
同是長干人,自小不相識。
◎從男子的回答,可知全首意思是說,我家就靠在長江邊上,來來去去都在這長江的沿岸,我現在才知道,我們都是長干人,而過去我們卻一直不曾相識。詩中充滿了一種和善和愉快,意思是我們以前雖不相識,今天卻終於相識了,無意中流露出男子對女子同樣充滿好感。從文字看,男的是作如實的回答。和女子相比,他的性格顯得憨厚、質樸,在這場愛情的表白中也顯得比較被動,但唯其質樸和坦誠,其藝術形象才有一種樸忸的美感,受到大家的喜愛。
◎年輕男子回答的話,老實而有點靦賟,又有點不解風情,仔細咀嚼倒是十分誠懇,並 不油腔滑調。原來他和她一樣,都是在船上討生活,彼此有類似的身世,距離自然就拉近了,兩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意。萍水相逢,情愫如春草暗地滋長,似有若無。詩人僅點到為止,後續發展如何?只有讓讀者繼續發揮想像了。
【文章出處】
〈長干行〉
原作者/崔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