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png
上圖:現代詩人(本站製作合成)
 

現代詩發展概述

一、民國時期

(一)嘗試時期

受白話文運動影響,以白話文寫詩。
.一九二○年胡適出版《嘗試集》,為中國第一本白話詩集。
代表詩人:胡適、劉半農

(二)新月派

受西方文藝思潮影響,注重美的詮釋,講求形式、詞藻與音韻,強調「三美」:建築美、繪畫美、音樂美。
.形式整齊,有「格律詩派」、「方塊詩」、「豆腐乾體」之稱。自稱「帶著腳鐐跳舞才跳得痛快」,卻反遭譏諷「脫去裹腳布,又穿上高跟鞋」。
代表詩人:徐志摩、林徽因、聞一多

(三)象徵派

.引進法國象徵主義的表現手法。
.語言晦澀,追求詩的神祕、朦朧美,感傷與頹廢色彩濃烈。
代表詩人:李金髮

(四)現代派

.得名於一九三二年創辦的《現代》雜誌。
.改善象徵派過於晦澀的弊病,在真實與想像間取得平衡。
代表詩人: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

(五)寫實主義

以抗戰為背景,描寫人民苦痛,寫出救國抗日的心聲。
代表詩人:艾青
 
二、臺灣日治時期

(一)抗議意識

.大致可分為三期:
 
1.奠基期(1920-1932年)
.嘗試排除中日傳統文學的束縛,開創新道路,張我軍首先反對傳統詩歌,其《亂都之戀》是臺灣第一本現代詩詩集。
 
2.成熟期(1932-1937年)
.重社會寫實,記錄時代苦難,反映民眾生活。
 
3.決戰期(1937-1945年)
 
.日本控制更為嚴苛,轉以較含蓄、反諷的筆調來表達反抗意識。
.以日語、漢語或臺灣語文寫作,強烈表露鄉土意識與民族認同。
代表詩人:張我軍、楊華、賴和
 
三、臺灣戰後

(一)現代詩社
 
.一九五三年,紀弦創辦《現代詩》季刊,一九五六年進而創立現代詩社。
.主張新詩乃「橫的移植(向歐美現代詩學習)」,創作強調知性。
代表詩人:紀弦、楊喚、鄭愁予、林泠
 
(二)藍星詩社
 
.一九五四年,覃子豪、余光中等人為反對「橫的移植」而成立。
.強調新詩是「縱的繼承(繼承傳統古詩詞)」,繼承新月派詩風,創作傾向抒情。
代表詩人:覃子豪、余光中、周夢蝶、敻虹
 
(三)創世紀詩社
 
一九五四年由洛夫、瘂弦、張默(創世紀鐵三角)創立。
.早期具政治色彩及中國風,後期強調詩的超現實性、獨創性與純粹性。
代表詩人:洛夫、瘂弦、張默
 
(四)笠詩社
 
.一九六四年由本土詩人組成,延續至今。
.熱愛本土,具強烈臺灣意識,嘗試以母語創作,內容反映現實,風格質樸清新。
代表詩人:詹冰、林亨泰、白萩、李敏勇、李魁賢、陳秀喜、杜潘芳格

四、臺灣八○年代
 
(一)城鄉意識
 
.描述鄉土,感懷傳統產業的鄉土詩。
代表詩人:吳晟、蕭蕭、向陽
 
.描述城市,書寫都市人的特殊作為、心態。
代表詩人:渡也、陳義芝
 
(二)族群詩

原住民自覺,控訴不公與壓迫,傳達族群的迷惘與傷痛。
代表詩人:瓦歷斯.諾幹、莫那能
 
(三)後現代主義

.追求解放個別主體及藝術形式,進行語言與形式實驗。
.反對鄉土詩的寫實風格,取向國際、宏觀、都市、未來、多語混雜、多元議題。
代表詩人:蘇紹連、林燿德

(四)後現代女性主義

突破婉約限制,多樣變化呈現各類題材。
代表詩人:羅任玲、顏艾琳、夏宇

五、臺灣九○年代至今

(一)多元面向,百家爭鳴

寫實詩、超現實詩、生態詩、閩南語詩、客語詩、原住民詩、都市詩、新文言詩、返鄉詩、視覺詩、科幻詩、圖象詩、漫畫詩、山水詩、抒情詩、禪詩、網路詩......等多元發展。

現代詩.png
製表:本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