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jpg

題解

青原惟信禪師的「山水公案」和王國維「學問三境界」一樣,各類圖書及網路訊息人人發表意見,各家詮釋莫衷一是。尤其「山水公案」是禪宗修證境界,言者未必有實修修為,編者不敢斷取妄言,今節錄聖嚴法師於〈
話頭的四個層次:自然而然深入話頭〉一文曾提出對此解釋,以供讀者參考。該文全文請另參見:聖嚴法師:話頭的四個層次----自然而然深入話頭

聖嚴法師談青原惟信的「山水公案」

禪修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散心的時候,分別心非常清楚,妄想、雜念、執著都還很重,這個階段形容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時執著山、執著水,什麼都執著。

第二階段是只有話頭、只有疑團,此時一樣可以見到山、見到水,但卻沒有分別這是山、那是水,因為他的生命就是話頭,話頭就是整個宇宙,實際上這是處於內外統一的狀態,而這時已經非常深入話頭了,叫做「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仍然是有山有水,只是不再去分別它、執著它,或是跟它對立,這是參話頭產生疑團的階段。

第三階段是疑團強烈到發生大爆炸,這時又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雖然有山有水,但是沒有我、沒有自我中心的執著。自我中心的分別心、自我中心的煩惱、自我中心的種種障礙沒有了,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用智慧處理事,用慈悲對待人。

雖然有山、有水、有人、有好、有壞,但是跟自己沒什麼關係,然而眾生還在,所以要度眾生,這時要發願心。事實上,沒有了自私心的時候,慈悲心自然一定會產生。

【文章出處】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話頭的四個層次:自然而然深入話頭
網址:
https://www.ddc.com.tw/book/chapter.php?id=1223&eid=1474
文/聖嚴法師
【作者簡介】
釋聖嚴法師(1931年1月22日-2009年2月3日),佛教禪師,曹洞宗法名慧空聖嚴,臨濟宗法名知剛惟柔,俗名張保康,生於中國江蘇南通,佛學弘法師兼教育家。1949年因戰亂還俗,加入中華民國陸軍,隨軍抵達台灣,退伍後於1960年皈依於東初法師(太虛大師學生)門下,再度剃度出家,一人傳承曹洞宗與臨濟宗兩支法門,前往日本留學並自立正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是中華民國第一位赴日攻讀博士並順利完成所有學分的出家比丘。東初禪師圓寂後,他承繼為農禪寺住持,並創立法鼓山,創立漢傳佛教「法鼓宗」。自1978年開始,舉行大專青年學生及一般社會人士的禪修活動,並陸陸續續地出版了關於禪的著作,成為國際知名禪師。法師早年即體弱,晚年又有腎疾等病痛,但卻不減其對於社會的關懷以及漢傳佛教思想的推動。台灣時間2009年農曆正月初九(2月3日)下午四點,於臺大醫院出院返回臺北縣金山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的途中圓寂,享壽79歲。生前曾留遺偈給弟子:「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