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位詩人,我們會感受到的,應同時是「詩」與「人」,亦分別是「識人」與「讀詩」,彼此互為作用。在「他們在島嶼寫作Ⅱ ─ 詩的照耀下」之洛夫紀錄片《無岸之河》中,見識到詩人如「暖暖的悲涼」的日常魔幻、認識到時潮翻滾下的真人格與純文學之際,該是讀者們通過自己、或藉由他人不同角度,無論初讀或重讀,回到細細沿讀詩行本身的時刻──理解詩人創造作品,而作品如何完成一位詩人。」
地下室裡的洛夫
石室已死,地下室謠諑紛傳:「詩魔來了!」
但其實所來者並非詩魔本人,而是他那充滿魔性的詩。這已經是兩年前的事情了,我們在學校科學館的地下室,以理性解詩,以感性說詩,將詩人當成假想之敵,研究其套路招式、內功心法,試圖藉此得曉其不傳之祕。曾與周夢蝶、楊牧、瘂弦、陳黎、羅智成、孫維民等詩人精心之創作多番交手,所獲不在其小,然而面對洛夫卻是頭一次。心中所感,除了興奮期待,恐怕還多了一份畏懼。
週五下午五點半,社員準時入席,但「歹硬」老師(編按:作者名字諧音)姍姍來遲。他在辦公室列印洛夫的詩稿,費盡心思摸索其理路次第,或者至少鬆動意象的石牆,讓磚硬的字句與詞彙之間現出縫隙,透顯出可能的光亮。「這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啊!」他想:「而且時間有限,只好出那一招了。」
當年「翻轉」還未如火如荼成為教育之顯學,在這個概念被無限上綱成為拯救學生唯一的法門之前,那不過就是紅樓詩社每次上課都在幹的事情:導讀與討論。而且更妙的是,想上什麼課,讀誰的詩,全是社員自己決定。我們對作品絕對沒有預設立場,教學如遊戲,可以相輔相長,互鬥互批,任何想法都有可能成為解讀詩作的新契機。而老師不但是領隊,更是玩家,每次都得一起下場玩它一把才行。此刻「歹硬」想到的招數,大概就是這個事兒了。
發下講義,閒扯一陣之後,U 以稚嫩的語調、猶疑的嗓音讀了〈石室之死亡〉第一首:
上圖:洛夫.石室之死亡
只偶然昂首向鄰居的甬道,我便怔住
在清晨,那人以裸體去背叛死
任一條黑色交流咆哮橫過他的脈管
我便怔住,我以目光掃過那座石壁
上面即鑿成兩道血槽
我的面容展開如一株樹,樹在火中成長
一切靜止,唯眸子在眼瞼後面移動
移向許多人都怕談及的方向
而我確是那株被鋸斷的苦梨
在年輪上,你仍可聽清楚風聲、蟬聲
「先說說你的感覺吧!」歹硬說:「你覺得這首詩可能在說些什麼?」
U 是好勝的人,憑藉他那充滿智性的詩作在高中生文學圈子裡小有名氣。但U此時苦著一張臉,以不無試探的語氣,摸索式地尋繹這首詩可能的理路:「我覺得他好像在陳述一種寂寞的心情,可是裡面又有裸體又有火,會不會比較接近一種慾望?」
「似乎有這種可能,」歹硬露出不懷好意的笑容:「但有沒有其他的想法呢?」
「我覺得詩裡面好像潛藏著某種憤怒跟無奈,不太像是慾望。」說話的是C。C 的路數和U 不同,有著別具一格的浪漫與感性:「可是我實在想不出來,他鄰居家怎麼會有一座石壁,那個空間的描述有點奇怪。」
「知人論世,不論世則不知其人。」歹硬掉了個書袋,給了個意味深長的眼神:「有些詩必須要配合寫作的背景去考察,才能準確掌握詩作的意義。如果割裂了時空,解讀上就會感到困難。你們可以google一下,這首詩是什麼時候寫的,寫作的地點又是在哪裡。」
馬上就有好事的學生將網上搜尋到的資料公布出來:
一九五八年,金門發生激烈炮戰,中外轟傳,其時我正在臺北大直軍官外語學校英語班受訓,……一九五九年五月我由外語學校畢業,七月派往金門戰地擔任新聞聯絡官,負責接待來自世界各國的採訪記者。……
最初我在一間石塊堆砌的房子裏辦公,夜間則到附近另一個地下碉堡中睡覺,及到三個月之後才搬進一個貫穿太武山,長約兩百公尺的隧道中去住。……隧道內經常不發電,晚餐後大家除了在黑暗中聊聊天之外,便是睡覺。開始我很不習慣這種戰地生活,經常失眠,在黑夜中瞪著眼睛胡思亂想,有時在極靜的時刻,各種意象紛至遝來,久而久之,在胸中醞釀成熟,便蠢蠢欲動,直到八月某日,我在辦公室寫下《石室之死亡》的第一行:……
「哦!原來是在太武山的坑道裡面寫的,難怪會有甬道和石壁。那個『黑色交流咆哮』大概就是坑道裡面迴盪著砲火的聲音吧?」U 馬上作出了如是的聯想。
C 也不甘示弱:「所以『背叛死』,應該是一種對於活著的渴望囉?那麼第二段裡面被鋸斷的梨樹呢?」
「我以為年輪裡面的風聲蟬聲應該跟童年記憶有關,從這一點來看,『許多人都怕談及的方向』或許指的就是故鄉。」歹硬說:「在那個禁忌的年代裡,時空條件極為嚴苛,有許多話是不能說的,這或許也是洛夫之所以將詩寫得如此隱晦的原因吧?」
眾人點頭,臉上顯出若有所得的表情。「我只讓大家聊一聊,搜尋一下資料,就輕鬆圓滿達成任務,我怎麼這麼厲害,嘻嘻……」歹硬心想:「見好就收莫拖延,今天就到這裡吧!」
「該吃飯囉!」眾人隨此號令關燈鎖門一哄而散,地下室裡徒留魔性盡去的詩,靜靜躺在黑暗中。
附:﹝關於洛夫﹞
洛夫,是詩人、評論家、散文家、書法家。1928 年生於湖南衡陽,台灣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教東吳大學外文系。1954 年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歷任總編輯數十年,對台灣現代詩的發展影響深遠。洛夫著作甚豐,出版詩集《時間之傷》等三十餘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七部,評論集《詩人之鏡》等五部,譯著《雨果傳》等八部。他的名作〈石室之死亡〉廣 受詩壇重視,四十多年來評論不斷,英譯本已於1994年10月由美國舊金山道朗出版社出版。1982年,其長詩〈血的再版〉獲中國時報文學推薦獎,同年,詩集《時間之傷》獲中山文藝創作獎。1986年獲吳三連文藝獎,1991年復獲國家文藝獎,2003年獲中國文藝協會贈終生成就榮譽獎章,2004年獲北京 新詩界首屆國際詩歌獎。1999年,洛夫詩集《魔歌》被評選為台灣文學經典之一,2001年三千行長詩《漂木》出版,震驚華語詩壇。同年評選為台灣當代十大詩人之一,名列首位。
上圖:洛夫
【作品出處】
《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
〈地下室裡的洛夫〉
2014-10-31
網址:
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3226
作者:吳岱穎
【作者簡介】
吳岱穎(1976-2021),台灣省花蓮縣人,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台北市立建國中學國文教師,擔任建中紅樓詩社指導老師。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國軍文藝金像獎小說首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散文首獎、花蓮文學獎、後山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擔任教師期間曾獲國語文競賽中學教師組作文第一名、朗讀第一名。著有詩集《明朗》、《冬之光》,與凌性傑合著散文《找一個解釋》、《更好的生活》。與孫梓評合編《國民新詩讀本》。2021年6月19日因心肌梗塞在睡夢中辭世,享年45歲。
【作家簡介】
洛夫,本名莫洛夫(1928年5月11日-2018年3月19日),原名莫運端,台灣現代詩詩人。洛夫生於中國湖南衡陽,初中三年級時,因閱讀大量俄國文學作品,將自己名字由「莫運端」改為俄國風味的「莫洛夫」,筆名洛夫、野叟。1949年國軍在湖南招考青年入伍,洛夫隨軍隊抵達台灣,1951年考入政工幹校第一期,1953年畢業,分發至左營海軍陸戰隊,1954年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及《創世紀》詩社,歷任總編輯多年。後就讀於淡江文理學院英文系,1973年畢業,軍職退役後,曾任東吳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後於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華僑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山西中北大學任客座教授。1996年移居加拿大溫哥華,2016年夏返台定居,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荷蘭、瑞典文,曾入圍諾貝爾文學獎。2017年獲國立中興大學頒贈名譽文學博士。2018年3月初出版最後一本詩集《昨日之蛇》,同月19日凌晨3點21分,洛夫病逝,終年91歲。
- Jul 25 Wed 2018 16:50
▲吳岱穎:地下室裡的洛夫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