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寫作.png

「面對一位詩人,我們會感受到的,應同時是「詩」與「人」,亦分別是「識人」與「讀詩」,彼此互為作用。在「他們在島嶼寫作Ⅱ ─ 詩的照耀下」之洛夫紀錄片《無岸之河》中,見識到詩人如「暖暖的悲涼」的日常魔幻、認識到時潮翻滾下的真人格與純文學之際,該是讀者們通過自己、或藉由他人不同角度,無論初讀或重讀,回到細細沿讀詩行本身的時刻 ── 理解詩人創造作品,而作品如何完成一位詩人。」

洛夫.png

我的洛夫閱讀史

在離鄉與歸鄉之間的拉扯,正好形成詩中的藝術張力。漂木的意象,既是詩人的寫照,也是這個大時代的縮影……

我的洛夫閱讀史,其實也是一種文學漂泊史……

從對抗開始

閱讀洛夫的最早經驗,是從對抗開始。那種對抗的過程,極其不快。一九六五年甫入大學時,他的重要詩集《石室之死亡》才出版不久,對於那時熟悉朱自清、徐志摩的文學青年,洛夫的詩行確實是非常艱澀。回首半世紀以前,台灣詩壇正要跨入盛世,許多重要詩作大約已都齊備。余光中的〈天狼星〉、瘂弦的〈深淵〉、鄭愁予的〈夢土上〉、白萩的〈雁〉、楊牧的〈給時間〉,都是在大學生涯裡次第接觸。總覺得自己是屬於幸運的世代,初入詩的花園之際,就與盛放的季節不期而遇。洛夫早期的詩集《靈河》一直是在傳說中,卻無從窺探他抒情的詩行。

在周夢蝶的書攤上,偶爾也會購買零散的《創世紀詩刊》,不時可以閱讀洛夫的詩與詩論。很久以後才知道,洛夫與余光中曾經有過一場文學論戰,那是發生在1961年。也是因為周夢蝶的推薦,才在《現代文學》獲讀論戰的真正內容。余光中發表他的長詩〈天狼星〉,在當時詩壇而言,很少看見如此龐大格局的作品。整首詩並不屬於史詩的性質,而是為當時同時代詩人作傳的系列組曲。余光中是在那年的五月發表,洛夫在《現代文學》第九期立即寫出〈天狼星論〉,予以批評。誠實地說,對於才從鄉下北上的少年如我,其實無法完全理解〈天狼星〉的內容,遑論去認識洛夫詩論裡所提的觀點與解釋。

早年的讀詩經驗其實相當有限,卻常常無端生出愛恨分明的感情。由於過分偏愛抒情詩,對於洛夫主知傾向較濃的作品,不免有些抗拒。愛與不愛,非常主觀,也非常偏頗。總覺得自己必須站在余光中的這邊,而對洛夫帶著一種莫名的敵意。如今想來,當然是極其幼稚,但在那段時期卻是認真其事。又過兩年,進入大學三年級,在學校成立水晶詩社,才開始大量閱讀所有詩人的作品,也慢慢養成購買詩集的習慣。記得那年夏天,特別在輔大校園舉辦「水晶之夜」的新詩朗誦會,凡是在台北的詩人都在受邀行列。

乘著風聲回到台北

洛夫是騎著機車來輔大參加,記得他在當晚朗誦的是〈湯姆之歌〉與〈灰燼之外〉,後來收入他的《外外集》。他的聲音沙啞,相當低沉,帶著湖南口音,頗具磁性。因為已經熟悉了每一行詩,聽他朗誦時,自己也在內心跟著回應。如果對他的偏見稍稍解除的話,那晚的詩朗誦確實帶給我某種情緒的釋放。朗誦會結束後,他邀我一起與他回台北。坐在摩托車後座,涼風颯颯襲來,似乎有一種快意。而那樣的節奏,非常貼合他當年的詩集《外外集》,透明而乾脆。到今天仍然難以忘懷那晚眾多詩人的朗誦,以及那晚乘著風聲回到台北的豪邁。

正是這本詩集,改變了我對洛夫的看法。其中有幾首詩,我至今仍會背誦。特別是〈灰燼之外〉,第一次讓我感受到,意在言外的詩藝是什麼。我也曾在幾場大學新詩朗誦會,高聲朗讀這首詩。我非常著迷詩的最後一節:

你是火的胎兒,在自燃中成長
無論誰以一拳石榴的傲慢招惹你
便憤然舉臂,暴力逆汗水而上
你是傳說中的那半截蠟燭
另一半在灰燼之外


那段時期,我已經可以出入他的詩行之間。《外外集》所收的短詩,充滿許多機智的句式,節奏明快,意象爽朗,其中不乏對現實的諷刺與批判。

大學畢業時,《石室之死亡》正式問世。從來未曾預期,如此一首長詩會引起廣泛的議論。在內心裡,隱約也起了騷動。從第一行開始,就覺得完全無法進去。好像被擋在門外,窺探不出有任何切入的可能。在讀詩經驗裡,可能是我最苦惱、最挫折的時候。同年,他的詩論集《詩人之鏡》出版,為台灣的超現實主義辯護。即使對詩的理解並不那麼深刻,我對他的詩觀也不以為然。

洛夫石室之死亡開卷詩.jpeg

觸怒當時的新世代詩人

1971年,從花蓮服役歸來,正式進入台大歷史所。也在同一時期,我與林煥彰、辛牧、蕭蕭、喬林、景翔、施善繼、黃榮村組成龍族詩社。以新世代自許的詩人集團,希望能夠使詩的書寫一新耳目。對於洛夫的晦澀,自己又落入充滿敵意的情境。70年代初期幾年,台灣文壇屢經丕變。在釣魚台事件、退出聯合國的政治風潮下,文學風氣似乎開始轉向,逐漸朝著負起時代使命而轉向。龍族詩社當然也不例外。特別是1972年發生現代詩論戰之際,龍族詩社也開始對於晦澀詩風展開批判,以呼應當年關傑明所寫的兩篇批判文字:〈中國現代詩的幻境〉、〈中國現代詩的困境〉。

歷史的誤會,可能由此鑄成。洛夫在1972年參與《中國現代文學大系》的編輯,詩的部分由他負責。他在序言中宣稱,未來30年的新詩發展,絕對不可能超越他們那個世代。就是這段話,觸怒了當時所有的新世代詩人。不久以後,我陸續發表兩篇文章,對他的詩學與詩論表達許多不敬的語言。也許可以視之為決裂的一個起點,或確切地說,對洛夫的偏見便從此穩固下來。在出國之前,我出版了詩論集《鏡子和影子》,也收入這兩篇文章。詩人與我之間的距離,從此海闊天空。如果這是我個人的洛夫閱讀史,在美國漂泊之際,便始終一直凝滯在那裡。對抗或誤解,如果找不到出口,恐怕還會持續下去。

神奇的時光乍然浮現

必須等到1985年夏天,帶著疲憊的軀體,我決心從政治運動浪潮中抽身而退,重新把年少時期涉獵的文學書籍拾起。跟我四處流浪的詩集,終於回到手中細心捧讀。80年代末期的一個秋天,我把久未翻閱的《石室之死亡》取出重讀。神奇的時光乍然浮現,竟然可以沿著詩行順流而下,每讀一行,就逐步鬆綁自我囚禁的魂魄。一個時代流離失所與無盡生死的經驗,都已濃縮擠壓在那尺幅有限的詩集裡。曾經把我關在外面的這本詩集,驟然啟開閘門,允許我從容在詩行之間穿越。那種頓悟與喜悅,好像預告我的讀詩風華再度回來。

為什麼使我苦惱許久的詩集,在我進入40歲之際,忽然打開門鎖?閱讀的奧妙,後來便慢慢理清了。當年紀還輕時,人生歷練猶在累積,閱讀也相當生澀。生命的質感完全不夠厚實,尚不足以窺見詩人深層的真實經驗。在陌生土地漂泊許久之後,才徹底覺悟,流浪與放逐是何等痛徹心腑。只有以自己的刺骨之痛,去體會詩中死亡的凌遲,才有可能逼近詩人的靈魂。迢遙的旅路,折騰了我的精神與肉體,卻也鍛鍊了我對人生道路的澈悟。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未曾到達特定的境界,就不可能到達深層的藝術核心。洛夫的詩,確實曾經抵達我未曾看見的邊境;他從那裡帶回來的信息,終於提煉成詩行。

詩觀的轉變,往往是生命轉折的象徵。早期曾經與余光中論戰的洛夫,涉及一個重要議題:現代詩究竟是要繼承傳統,還是反抗傳統?在〈天狼星論〉裡,洛夫站在反傳統的那一邊。而當年接受傳統的余光中,則正要進入他的新古典時期。多年以後,終於看到洛夫也開始從傳統詩學裡尋找精神出口。我深深體會所有的文學生命其實充滿了辯證,年少時期所堅持的詩觀,並不必然支配一生所信仰的美學。寫詩如此,讀詩又何嘗不是如此。重新捧讀洛夫詩集,才訝然發現自己失去了許多,也輸掉了許多。

不能不折服於他的堅持與頑強

從海外流亡歸來時,察覺洛夫的生產力未嘗稍減。在我的偏見裡,他的創作應該是以《魔歌》為頂點。那詩集所顯現的批判精神與自我調侃,不能不使人擊節讚歎。尤其是書中的〈巨石之變〉,讀過之後,甚覺韻味無窮。那首詩當然也暗示了我這個世代的敵意,但也不能不折服於他所散發出來的堅持與頑強。上世紀90年代,我回到台北時,發現他的每首詩似乎都未曾失手。他的〈時間之傷〉、〈釀酒的石頭〉、〈月光房子〉、〈天使的涅槃〉、〈隱題詩〉、〈夢的圖解〉、〈雪落無聲〉,〈背向大海〉,幾乎都讓我咀嚼許久。進入人生下半場的洛夫,反而比他中年時期還更怒放。我很慶幸自己的閱讀,完全沒有錯過他精采的風景。

最令我動容的,莫過於他的三千行長詩〈漂木〉。洛夫選擇自我放逐,顯然有他個人生命的考量。到達北國的溫哥華,也正是鮭魚的故鄉。鮭魚,是一種返鄉意志非常強烈的生物,縱浪在浩瀚的海洋,最後總是可以找到正確的方位,回到出生地。洛夫反其道而行,少年時第一次離鄉,中年後又第二次離鄉,那種彎曲的軌跡,似乎也刻劃著他非常私密的心路歷程。看見逆流而上的鮭魚,他反而以漂木自況。在離鄉與歸鄉之間的拉扯,正好形成詩中的藝術張力。漂木的意象,既是詩人的寫照,也是這個大時代的縮影。詩行裡傾洩出來的蒼老與蒼勁,就像拳擊那樣,每一記都準確打在讀者的胸口。

我的洛夫閱讀史,其實也是一種文學漂泊史。現代主義啟蒙了我,離國之後,由於政治信仰而迷信起寫實主義,並且展開對現代主義的抨擊與批判。返回故鄉後,再度覺悟現代主義對台灣文學發展的衝擊與充實。繞了一大圈,不能不承認,個人的生命格局沒有打開之前,常常會產生美學上的幻覺與錯覺。閱讀洛夫,也應該是同樣的狀況。當人生歷練還不夠紮實,知識累積也不夠沉穩,並不足以踮腳看見詩人的精神世界。如今帶著悽愴而挫折的靈魂,靜靜舔舐傷口時,我又重新閱讀洛夫的詩集,竟然一切都看得非常明白。 

洛夫.png

附:﹝關於洛夫﹞

洛夫,是詩人、評論家、散文家、書法家。1928 年生於湖南衡陽,台灣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教東吳大學外文系。1954 年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歷任總編輯數十年,對台灣現代詩的發展影響深遠。
洛夫著作甚豐,出版詩集《時間之傷》等三十餘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七部,評論集《詩人之鏡》等五部,譯著《雨果傳》等八部。他的名作〈石室之死亡〉廣 受詩壇重視,四十多年來評論不斷,英譯本已於1994年10月由美國舊金山道朗出版社出版。1982年,其長詩〈血的再版〉獲中國時報文學推薦獎,同年,詩集《時間之傷》獲中山文藝創作獎。1986年獲吳三連文藝獎,1991年復獲國家文藝獎,2003年獲中國文藝協會贈終生成就榮譽獎章,2004年獲北京 新詩界首屆國際詩歌獎。1999年,洛夫詩集《魔歌》被評選為台灣文學經典之一,2001年三千行長詩《漂木》出版,震驚華語詩壇。同年評選為台灣當代十大詩人之一,名列首位。

【文章出處】
《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
〈我的洛夫閱讀史〉
2014-10-21
網址: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3209
文/陳芳明
【作者簡介】

陳芳明(1947年6月10日-),台灣高雄左營人,筆名施敏輝,作家,當代台灣文學的研究學者,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任教授。陳芳明在1988年以前流亡海外多年,在美國時曾經是台灣獨立運動的重要推手。曾投身政治,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曾赴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任教。在文學上與曾經有所批判的余光中、洛夫修好,並在政大台文所所長任內舉辦余光中研討會。因不滿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執政後期的表現,表示「我不會因為我是『綠色』(泛綠)支持者,就看不到綠色的缺點!」持續以「台灣獨立」意識進行社會反省批判。
【作家簡介】
洛夫,本名莫洛夫(1928年5月11日-2018年3月19日),原名莫運端,台灣現代詩詩人。洛夫生於中國湖南衡陽,初中三年級時,因閱讀大量俄國文學作品,將自己名字由「莫運端」改為俄國風味的「莫洛夫」,筆名洛夫、野叟。1949年國軍在湖南招考青年入伍,洛夫隨軍隊抵達台灣,1951年考入政工幹校第一期,1953年畢業,分發至左營海軍陸戰隊,1954年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及《創世紀》詩社,歷任總編輯多年。後就讀於淡江文理學院英文系,1973年畢業,軍職退役後,曾任東吳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後於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華僑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山西中北大學任客座教授。1996年移居加拿大溫哥華,2016年夏返台定居,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荷蘭、瑞典文,曾入圍諾貝爾文學獎。2017年獲國立中興大學頒贈名譽文學博士。2018年3月初出版最後一本詩集《昨日之蛇》,同月19日凌晨3點21分,洛夫病逝,終年91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