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山海關
〈廉恥〉一文為顧炎武《日知錄》中記載讀完《新五代史.馮道傳》及《顏氏家訓.教子》後,對於時政所發表的一篇感想筆記,全文主旨在說明讀書人是否有「恥」和國運興衰的關係,表現作者對士大夫節操的重視。
明末政治腐敗,宦官弄權,綱紀紊亂,一般無恥士子為了個人富貴爭相依附;滿清入主中原後,繼續又有無恥官員不顧操守,紛紛變節求榮。作者對於當時士大夫這種墮落無恥的行徑深表痛惡,並提出「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暗諷當時無恥的士人,也說明即使在世道沉淪之際,必定還會有不同流俗的清醒之人(如同時期不畏宦官的左忠毅公光斗、繼承左公精神抵禦流寇、抗拒滿清的民族英雄史可法、反清復明收復台灣的鄭成功......),全文藉古諷今,是評論時政的警世古文。
「背叛」「出賣」,在人倫道德、朋友義氣、男女愛情上,都是人品道德上非常嚴重的瑕疵。政治上的背叛,就是「變節」,它常見的別名又叫做「投降」「叛徒」或「漢奸」「吃裡扒外」,在古往今來的歷史社會上,人一旦落入這個評價中,他的信用往往掃地,名譽再也很難洗清,是人格上不可承受之重,顧炎武這篇〈廉恥〉就認為,士大夫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在政治上的變節投降,是最可恥的事,這非但關乎個人榮辱,也導致國家的滅亡。
以下舉歷史上明末變節降清的官員士大夫為例,作為〈廉恥〉一文「彼閹然媚於世者,能無愧哉」的具體印證,當然,這只是當時無數投降者的一個小小縮影,但人人都這麼想,不差我一個,明朝的結局就是兵敗如山倒,最終國家覆亡也就在顧炎武的預期中到來了。
搭配課程:廉恥
(一)【錢謙益】(1582年-1664年):文壇領袖
明神宗萬曆十年生,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絳雲樓主人、東澗老人,蘇州府常熟縣人,萬曆三十八年進士探花,任禮部侍郎、翰林侍讀學士,為明末文壇領袖,領導明末文壇長達50年,與吳偉業、龔鼎孳並稱為江左三大家,當時顧炎武、鄭成功、毛晉都曾是他的學生。家有絳雲樓,以藏書豐富著稱。錢謙益在政治上被視為東林黨或復社人。崇禎十四年,迎娶名妓柳如是,致非議四起,婚禮中的船被扔進了許多瓦石。後任南明朱由崧弘光朝廷禮部尚書,當清軍兵臨城下時,柳如是勸錢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沉思無語,最後說:「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謙益拉住。最後錢謙益率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開南京城向滿清和碩親王「多鐸」迎降。被人指責大節有虧時,錢謙益竟把責任全推給了小妾柳如是,引得學者陳寅恪不辭辛苦,專門寫了四十多萬字的《柳如是別傳》來痛斥錢謙益。
清朝入關頒發「薙髮令」(剃頭令),規定明朝遺民都要像滿人一樣剃頭留辮(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明人激憤。錢謙益突然說:「哎呀頭皮好癢。於是就去剃頭了。不一會兒就晃著辮子進來。」錢謙益降清以後並沒有得到信任和重用,任清初禮部侍郎5個月,被視作「貳臣」(有「貳心」的臣子),任《明史》館副總裁,被人嘲笑為「兩朝領袖」,他前後仕清總共只有五個月的時間。即便如此,惡運仍然追隨著他,清廷不久即藉故兩次將其投入監獄,甚至在他死後也不放過奚落他,乾隆帝堅決將其列為《明史.貳臣傳》之首,還專門寫詩挖苦他。康熙三年,錢謙益病故,享年82歲。葬於虞山南麓。34天後,柳如是自縊身亡。
上圖:洪承疇
(二)【洪承疇】(1593年-1665年):朝廷重臣
明神宗萬曆二十一年生,字彥演,號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人。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再任陜西總督,督理軍務。崇禎時升兵部尚書,大破流寇李自成、張獻忠。後因關外吃緊,調任遼東,接替一代名將袁崇煥,抵抗滿清。滿清皇太極與洪承疇決戰,洪兵敗被俘,獄中表示忠於明室,宣佈絕食,但不久即投降,一說受大玉兒(後來的孝莊皇太后)美色所誘。洪承疇降清後,明廷誤以為洪承疇殉國,不知他已變節。烏龍死訊傳到北京,崇禎帝震驚,為之輟朝,皇帝特親寫祭文,親臨祭壇,淚滿龍顏,群臣嗚咽,可是不久又得軍報,稱洪早已降清,北京譁然。洪承疇是清朝首位漢人大學士,為清設立開國典章制度,對清廷貢獻極大,攝政王多爾袞委以重用。順治年間,加封兵部尚書太子太保、 太師,總督軍務,征討南明政權。清乾隆年間修史,洪承疇身為明朝重臣,大節有虧,列為貳臣。但是同時又認為他是有功於清廷,所以列為貳臣甲等。
(三)【吳偉業】(1609年-1671年):詩詞文人
明神宗萬曆三十七年生,字駿公,號梅村,祖籍南直隸蘇州府崑山縣,祖父始遷居太倉州,明末清初著名詩人、政治人物,長於七言歌行,後人稱之為「梅村體」。文名卓著,積極參加復社,與錢謙益、龔鼎孳並稱為「江左三大家」。明亡後,吳偉業短暫出仕弘光帝朝廷,不久請假歸鄉。清順治二年清軍南下,吳偉業攜家眷逃難,隱居不出。順治九年,經兩江總督馬國柱推薦,奉詔至北京,入朝廷。次年經侍郎孫承澤、大學士馮銓等相機推薦,得授秘書院侍講。順治十三年官國子監祭酒,次年,因母喪丁憂歸鄉。此後,吳偉業一直以仕清為「誤盡平生」之憾事。康熙十年吳偉業病卒。臨歿顧言,「吾一生遭際,萬事憂危,死後殮以僧裝,葬我鄧尉靈岩之側,墳前立一圓石,題曰:「詩人吳梅村之墓」,勿起祠堂,勿乞銘。」聞其言者皆悲之。吳偉業在清朝被稱為「本朝詞家之領袖」。
上圖:吳三桂
(四)【吳三桂】(1612年-1678年):軍事將領
明神宗萬曆四十年生,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朝遼東人。吳三桂為明末清初著名政治軍事人物,少年英挺,善騎射,成名甚早,接替洪承疇為遼東總兵,鎮守山海關,督師抵禦滿清皇太極,皇太極讚譽吳三桂果是漢子,相當欣賞其人。關內有變,流寇李自成破北京城,崇禎帝自殺。據傳吳三桂愛妾陳圓圓,被流寇擄走,衝冠—怒為紅顏, 竟變節降清,打開山海關引清兵入關,肅清流寇。吳三桂轉而為清軍先驅,揮兵南下,擊破流寇及南明殘部,追捕明朝永曆帝,並帶回雲南處死。攝政王多爾袞封為平西王後,成為地方割據勢力,為清初三藩之首。後康熙削藩,吳三桂再反叛,三藩之亂震動全國,自稱帝,後兵敗去世。總計其一生,先反明降清,後又反清自立,變節不斷,世人視為「漢奸」的代名詞。
【資料出處】
《維基百科》
(編按:原文已做節錄修改)
【資料整理】
本站。
- Jul 19 Thu 2018 15:27
◎顧炎武〈廉恥〉究竟在斥責誰?----明末清初變節文人舉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