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jpg

桐城古文概說

桐城古文興起於清康熙年間,繁衍二百年來幾乎與整個清王朝的統治相終始,直到民國才為胡適主張的白話文所推翻。安徽桐城又稱桐邑,那是個山多田少、耕種困難的地理環境,又缺乏外出經商的有利條件,因此桐城子弟多半走「讀書-科舉-仕宦」這一途徑,在明代有左光斗為一代名臣,清代桐城古文也由此誕生,整個明清兩代,小小的桐城就產生二百五十位進士,五百八十九位舉人桐城人在做官之外,也有不少人以教書為業,像劉大櫆、姚鼐這對師生就是如此,教師在桐城人心目中地位崇高,成為當地的職業習慣,因此桐城古文作家無一不是以教書為業,為人師表,自然約束身行,不敢放浪,如方苞二十幾歲開始教書,出獄為官後仍兼事教育,致仕退休後也以讀書治學為終,這些教師們不但自己寫文章,也教人寫文章、作文章,要求文章該怎麼寫、不該怎麼寫,比起唐宋八大家,他們更強調明確的寫作方法及規範。

方苞強調義法,表現文章的雅潔,桐城古文作家不重視羅列材料、堆砌文字,不誇奢鬥靡,鋪張功德,所以寫的自然不是廟堂岸然的弘大文章,而是簡潔傳神的生活小品。他們處於社會的中間階層,熟悉文人的生活習慣、思想感情,對下層民眾也有所了解與同情,寫作的題材多半是當時的普通人,即使寫到歷史名人,也只取其特殊的一言一行,而非搜羅各項材料來加以鋪陳,這種生活小品散文,受到明代古文大家歸有光影響很深,因此顯得氣清詞潔,含意深遠。

方苞自弱冠以來開始讀宋儒之書,曾以「學行繼程朱之後,文章介韓歐之間」自許,尤其致力於儒家典籍的春秋及三禮,也曾編輯過《欽定四書文》(八股文官方教科書)、編選《古文約選》作爲八旗子弟的教本。他提出義法之說:義是內容上要符合關聖道倫常,法是創作上要有條理技巧,並且說「非闡道翼教,有關人倫風化不苟作」,他批評文章用語不雅潔的毛病,所以主張「古文不可入語錄中語、魏晉六朝人藻麗俳語、漢賦中板重字法、詩歌中雋語、南北史中俳巧語。」為了古文的典雅及簡練,他為古文的書寫形式,設下更多嚴格的限制。

從歸有光到方苞、劉大櫆、姚鼐,他們繼承韓歐的唐宋古文傳統,並且更強調借細節以傳神,留餘韻於言外,這樣寫作的優點是透過寥寥數筆,即能點其神韻,即使是論學議道之文,也多能化實為虛,以形象見長,但缺點是,有時容易流於拘謹枯淡,所以之後出現若干桐城旁支加以改革,如後來的陽湖派夾雜駢體,使文章較有氣勢文采,曾國藩的湘鄉派則以聲調鏗鏘、雄壯恢弘的古文,力挽桐城的枯淡,直到民國白話文興起,才取代了桐城獨領風騷的局面。


桐城.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