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jpg
 
題解

本詩藉著昭君出塞和親的遭遇,歸結出人生普遍存在失意的主題。作者王安石,詩為七言樂府,題目為樂府舊題。

明妃曲

 
明妃初出漢宮時,
淚溼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
尚得君王不自持。  
透過形象化之描述,敘述昭君離開漢宮,臨去時依依不捨的情景的情景,「出漢宮」突出「昭君和番」的主題。「淚溼春風」、「無顏色」,卻尚能「得君王不自持」,是以反襯手法烘托昭君的美豔動人。
歸來卻怪丹青手,
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由來畫不成,
當時枉殺毛延壽。
◎作者以漢元帝責怪畫工毛延壽貪賄,使他平白損失一位絕
世美人為基礎,翻案認為昭君之「意態」美並非畫筆所能描繪,故認為畫工毛延壽實在冤枉,為毛延壽收賄情節翻案。
一去心知更不歸,
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
只有年年鴻雁飛。
進一步寫昭君的心志,描述其內心的孤寂和思戀故鄉之深
切。作者善於選擇富有表現力的細節與情事,「著盡漢宮衣」,可見時間之久,心志之堅。「只有年年鴻雁飛」寫年復一年,關山迢遞,信息難通。
家人萬里傳消息,
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
咫尺長門閉阿嬌,
人生失意無南北!
藉家人萬里傳言勸慰昭君,點出詩旨作結。作者用人生普
遍存在的失意,及陳皇后更大的失意,以淡化並安慰昭君的失意,但反過來讓人強烈感受到失意的無奈與嘆息。
「咫尺長門閉阿嬌」:即使在帝王身邊,一旦失寵也被幽禁。由陳皇后的失意,來說明問題非在南北(中原、塞北),而在於是否能得君王的相知相惜
畫龍點睛的結句,把失意的主題推向最高潮,也隱隱表現出己之不遇與昭君失寵之共通性。
 
Q:相傳毛延壽因貪圖賄賂故意將王昭君畫得很醜而被殺,試問王安石何以說「當時枉殺毛延壽」,其用意安在?
A:                                       
Q:【100學測】判斷詠史詩所歌詠的歷史人物:(E)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文章出處】
〈明妃曲〉

文/王安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