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三起解.jpg


《玉堂春》是中國各種戲劇中常見的一齣劇目,其中尤以京劇著名。玉堂春即為故事女主角蘇三的花名,其中「女起解」(「起解」意如「提審」)是劇中最為著名的唱段。蘇三,因而在中國歷史上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蘇三,原名周玉潔,明代山西省大同府周家莊人。五歲時父母雙亡,後被拐賣到燕京的「蘇淮妓院」,遂改為蘇姓,其時妓院已有兩妓女,她排行第三,遂改名為蘇三,「玉堂春」是她的花名, 蘇三豔麗非凡,天生麗質,聰慧好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玉堂春》的故事初見於明朝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4卷《玉堂春落難逢夫》,馮夢龍將此實事改寫,收入《警世通言》,流傳後世但據原本腳註,在此之前應該尚有一個名為《王公子奮志記》的類似故事。清朝時笠閣漁翁的《笠閣批評舊戲目》中記載有崑曲《玉堂春傳奇》。後人將其改編成為花部亂彈作品,四大徽班進京後,《玉堂春》也隨之成為京劇中的經典劇目。現存最早的《玉堂春》演出記錄是嘉慶七年(1802年)時三慶班魯龍官的演出。中國四大名旦都扮演過蘇三,梅、程、荀、尚四人各有特色。蘇三蒙難,逢夫遇救的故事,也確實發生在山西省洪洞縣(方言稱「洞」為「桐」)。直到民國九年(1920年),洪洞縣司法科還保存著蘇三的案卷。

《玉堂春》京劇原多演《廟會》(又名《關王廟》)、《起解》(又名《女起解》、《蘇三起解》)、《會審》(又名《三堂會審》)等折。後荀慧生將其增益頭尾,打造出全本《玉堂春》,共有《嫖院》、《定情》、《廟會》、《起解》、《會審》、《探監》、《團圓》等折,共17場。

【資料出處】

《維基百科》
〈玉堂春〉
(編按:文字已重新整理改寫)

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E%89%E5%A0%82%E6%98%A5

蘇三起解.jpg

玉堂春故事情節

妓院

蘇三原是良家女子,江南蘇州人,年僅七歲,就遭舅父賣入燕京妓院,改名「蘇三」,長大後殊為美豔,多才多藝,成為一時名妓。

禮部(或作吏部)尚書王瓊得罪宦官劉瑾,被貶往陪都南京,命其三子王景隆(或誤作王金龍)居燕京收債,收畢返家。王景隆字順卿,又稱三公子,年方十六歲,三個月就收齊白銀三萬兩,得意之餘,前往妓院尋歡作樂,結識美貌且尚為處子之身的蘇三,一見鍾情,並立下山盟海誓。

定情

王公子深愛蘇三,與蘇三定情,為其取藝名「玉堂春」。

但不到一年,即使身懷鉅款,也因揮金如土,終於床頭金盡,後來被老鴇設計,趕了出門,流落街頭。

私會

王公子被狠心的老鴇趕出院外,王公子落魄街頭,在關王廟棲身。賣花的金哥同情王公子遭遇、代爲送信給蘇三。

蘇三念著舊情,暗中前往關王廟(或作城隍廟)與公子相會。並要王公子發奮上進,誓言已歸屬公子,不嫁他人,並資助其銀兩,作為回家的盤纏,立誓為公子守節。

王公子回到金陵,發奮讀書,二次進京師應試,考中第二甲第八名進士,選任真定府理刑判官。但是公子被父命所迫,娶了劉都堂之女為正室。

誣陷


公子去後,蘇三誓不接客。老鴇偷偷以白銀一千二百兩為價,把蘇三賣給山西洪洞縣馬販沈洪(或作沈宏)為妾,沈洪就帶蘇三回洪洞,但蘇三守身如玉,不願與沈洪同房。

沈洪長期經商在外,沈妻與同鄉的監生趙昂私通,與趙昂合謀毒死沈洪,誣陷蘇三。(一說其妻皮氏嫉妒蘇三,在麵中下毒,不料誤殺丈夫)

逼供

沈妻以一千兩白銀賄賂知縣與全縣衙的官吏、幕賓、差役。

知縣貪贓枉法,假稱得到沈洪託夢訴冤,並且對蘇三嚴刑逼供。

蘇三忍刑不過,只得屈忍畫押認罪,被判死刑,囚禁於死牢之中。衙役劉志仁知道實情,私下保護蘇三。

起解

王公子立志苦讀,中進士。後被任命為山西八府巡按,得知蘇三犯死罪一案,便微服出巡密訪洪洞縣,探知蘇三冤情,即令火速押解蘇三案全部人員到太原,遂與藩司劉秉義、臬司潘必正三堂會審此案。

玉堂春於是被押解上太原接受審判,途中幸得差役崇公道看顧,拜崇公道為義父。蘇三訴說冤情,崇公道亦好言相慰,趕路去往太原。

會審

王巡按微服探監,見到蘇三不能自持,被藩司撞見。

審案過程中,王巡按無法控制情緒,不能自持,陪審的藩司潘必正、臬司劉秉義看出王巡按與蘇三的關係。王巡按待潘、劉二人退下堂去後,溫言安慰蘇三,應允蘇三要全力爲她平冤昭雪。

王巡按本欲親審,為避嫌疑,遂委託劉推官代為審理。劉推官機警有才,監禁皮氏、趙昂等人,卻暗中派人監聽他們的對談,發現事實,於是公正判決。

蘇三奇冤得雪,無罪開釋,真正罪犯伏法,貪官知縣被撤職查辦。

團圓

蘇三傳奇地同王公子團聚,與公子之妻以姊妹相稱,終成眷屬。


蘇三起解.jpg

【資料出處】
《維基百科》
〈玉堂春〉
(編按:文字已重新整理改寫)
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E%89%E5%A0%82%E6%98%A5

蘇三起解.jpg


藝術的欣賞(節錄)

在現實社會中,看到妓女,我們可能會嗤之以鼻,覺得是敗壞道德的人。

這個妓女若是犯了罪,被人判定是謀殺親夫,被押解到法院審判,我們大約也會不加懷疑地判斷這是一個「壞」人罷。


中國傳統戲劇中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齣戲叫「玉堂春」,描寫一個叫蘇三的妓女,被進京趕考的書生王金龍愛上,在妓院中歡度一段時光,錢花完了,王金龍被趕出妓院,潦倒街頭;蘇三便偷偷拿了錢給王金龍,鼓勵他去參加考試。

王金龍赴考,中了狀元;蘇三卻被妓院賣給一個性沈的商人為妾,被大妻陷害,下毒調殺了沈氏,蘇三便被誣告為下毒的人,從此下獄,受盡苦刑。

她從洪洞縣被押解進省城受審的一段,叫做「蘇三起解」,是許多人愛看的一段。

通過戲劇的欣賞,我們忽然覺得蘇三不再是我們成見中的「妓女」或「罪犯」,她和我們一樣,有愛情的渴望,有對人的深情,她到了下獄受苦,仍念念不忘曾經信誓旦旦的王金龍,惦記著他的安危,希望有他的訊息。

藝術的欣賞,一步一步,使我們學會了寬容,學會了以更全面的方式觀照生命,使冰冷殘酷的現實中多了一些溫暖的深情。


【文章出處】
《藝術概論》
〈藝術的欣賞〉
(編按:內容節錄)
文/蔣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