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jpg

「蜜蜂去哪兒?」造成蜜蜂減少的三個因素 可能變成未來的糧食危機嗎?

https://youtu.be/oz1Cz8ko8iY
影片來源:TEDxTaipei《「蜜蜂去哪兒?」造成蜜蜂減少的三個因素 可能變成未來的糧食危機嗎?》


自然環境的改變,有時並非一夕之間風雲變色,而是從微不足道的小變化開始。這些看似不重要的小變化,卻往往能擴大成全球性的大災難。而蜜蜂的消失,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蜂群衰竭失調

事實上,在2014年時,美國境內養蜂的數量已經少到要拉警報了。現在蜂巢裡頭,有時只剩下孤單的蜂后、少數的倖存者、沒動過的食物存貨,以及一窩尚未出世的幼蜂。從這點來推測,成蜂可能還沒等到幼蜂出世就已經離巢了。然而,離開的成蜂,並沒有回到原來的家,而附近也沒有大量死亡或垂死的蜜蜂身影。這暗示著,牠們不是忘記回家的路,就是單純地消失了。

其實,這些神秘的蜜蜂失蹤案件,也並非歷史上頭一遭。自從20世紀開始,養蜂人三不五時便會提到蜜蜂大量失蹤事件,賦予了它們謎樣的名稱,如:「消失病」、「春季減少症」、「秋季崩解」等等。然而,在2006年時,當人們發現蜜蜂失蹤造成的損失,影響層面超過美國半數的蜂巢時,他們賦予了這個現象一個新名稱:「蜂群衰竭失調」。

害蟲、遺傳、化學製品

「蜂群衰竭失調」是如何造成的呢?根據TED-ED影片的內容,我們可以歸納出三個可能的罪魁禍首。首先,是「害蟲和疾病」。其中最為惡名昭彰的,則是一種粉紅色的小害蟲「蜂蟹蟎」。「蜂蟹蟎」不只會侵略領地、以蜂為食,還會轉移病原體,阻礙蜜蜂生長,並縮短牠們的壽命。

第二種可能,則是「遺傳學」。我們都知道,蜂后是健全蜂巢的核心。但是,現在商業用的蜂巢裡,有數不清的蜂后都是由同一小批的蜂后養大的。這種情況,也引發了「缺乏遺傳多樣性」的憂慮。畢竟,如果遺傳多樣性下降,蜜蜂抵抗病原體的能力,可能也會減弱。

最後提到的,則是「化學製品」。這也就是說,在商業蜂巢和農作物中,用來阻擋寄生蟲的農藥,可能會流入蜜蜂攝取的食物和水中,影響蜜蜂生長。研究員還發現,有些農藥會破壞蜜蜂嗡嗡叫的本能。

蜜蜂減少,伙食費升高?

儘管蜜蜂消失聽起來很詭異,但是,這個現象跟人類生活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事實上,這個現象最嚇人的部分,在於蜜蜂消失可能對農業造成的影響。也就是說,蜜蜂減少可能意味著較少的授粉和較高的伙食費。也因此,對於「蜜蜂去哪兒?」這個問題,雖然至今仍未找出明確的答案,卻是我們需要持續關注的題目。

文章來源:TEDxTaipei《「蜜蜂去哪兒?」造成蜜蜂減少的三個因素 可能變成未來的糧食危機嗎?》
http://tedxtaipei.com/articles/the-case-of-the-vanishing-honeybees/
撰稿者:郭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