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jpg

意義重大的危機:學生拿到考卷就比成績,不算分的都不重要

一名高中老師凱莉,分享一則她的個人教學經驗:

「每次我給高中學生出作業,他們就會搶著舉手,所有人想知道的都是同一件事:『這項作業值幾分?』我在失望之餘就會說:『一百億!』或其他荒謬的分數價值。我極度渴望他們了解,重要的不是他們可以從作業拿到多少隨意決定的分數,而是他們學到什麼。但他們已被其他所有課程訓練成會反射性地擔心分數,要他們以不同方式思考課業極度困難。」

凱莉的問題並非特例。許多學校重視孩子可以得幾分:「第一名畢業」獎頒給平均成績最高的學生,獎學金發給大學入學考試分數最高的學生,諸如此類。即便你的學校文化重視總結性評量結果,你仍然可以在你的課堂上打造成長導向環境,進行一些活動與策略,讓學生看見,你重視學習過程勝於期末考試成績。


你是否注意到,當你在坐滿學生的教室裡發回考卷,他們會立刻開始互相比較成績?拿到 A 的學生得意洋洋地到處揮舞考卷,而拿到 D 和 F 的學生則蜷縮在椅子上,巴望不會被那些尋找誰比自己考得爛的同學給盯上。

另一方面,如果你告訴學生─特別是中學生─某些東西不會被評分,許多學生就會頓失參與意願。他們的邏輯是,如果那不算分,有什麼重要性在我們的文化裡,說某個人是「A 等生」,跟說他是「好人」幾乎是相等的。所以無怪乎我們現在是自食其果:學校體制如此固守評分文化,導致研究顯示壓力過大的學生寧可作弊,放棄自己的誠信,也不願失掉不義取得的區區幾分。

從「擁有知識」到「擁有處理知識的能力」

堪薩斯州立大學(Kansas State University)人類學教授麥可.韋許(Michael Wesch)主張,教育工作者必須設法提供各種學習體驗,讓學生不是被動地接收知識,而是主動尋求對他們有意義的問題答案。他把學生在校努力通過考試贏得分數的問題,稱之為「意義重大的危機」(a crisis of significance)。

「想想我們經常聽見的哀嘆,說什麼『有些學生就是不適合學校。』這句話提出時,大家可以不帶絲毫疑慮或甚至沒有一丁點不滿。但想想看,如果我們把『學校』換成『學習』,這句話表達了什麼:有些學生就是不適合學習?卻沒人膽敢說出這句話。」韋許在《加拿大教育》(Education Canada)發表的一篇文章如此寫道。他繼續說,如果學生在我們創立的學校體制裡覺得自己的權利受到剝奪或感到不自在,那可能是因為我們把學校的界線畫得過於狹隘。更包容的學習環境,吸引並接納更多元的學生及想法,對每個人都有益處。

韋許說,在許多方面,現代的學校並未跟上數位革命的腳步。

直到十五年前,學生可以取得的知識量,僅限於教師所知或是圖書館現有的。如今,學生能輕易取得全部的人類知識,因此學習「什麼」的重要性,已遠遠不及「為何」或「如何」。想到我們在可取得的資訊量與取得資訊的功效這兩方面蓬勃發展,卻未曾真正改變我們的教育方法,不免令人難以置信。

「當我們逐漸邁入一個隨時充斥著即時與無限資訊的環境,對學生來說,知道、記憶或回想資訊已變得不那麼重要,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尋找、分類、分析、分享、討論、批判,以及創造資訊。」韋許寫道。他說,我們必須停止專注於學生是否「擁有知識」(knowledgeable),而要幫助他們開始「擁有處理知識的能力」(knowledge-able)。

把學生從擁有知識推向擁有處理知識的能力,表示給予他們真實的學習機會,讓他們從中發現答案,並想出更多問題。我們應當啟發學生把好奇心放在浩瀚無垠的世界,而不是放在他們必須得幾分才能拿到 A 這樣的芝麻小事上。以下提供一些設計出在課堂上培養處理知識能力的作業點子(見表格十三)。
處理知識.jpg

專題式學習的八大特色

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是培養處理知識能力 的一種方式,對學生具有高度價值。根據巴克教育機構(BIE, 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的定義,專題式學習是「投入長時間進行研究調查,回應一項複雜而引人入勝的疑問、難題或挑戰,讓學生藉此獲得知識與技巧的教學法。」

無論你聽過的名稱是探究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挑戰式學習(challenge-based learning)或問題式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目標基本上是一樣的:提供學生真實世界的真實問題,學生必須運用深度思考及合作技巧來解決。這類型的作業讓學習從抽象概念中走出來,給學生真正的機會,針對影響他們的議題提出解決方案。

以專題式教學工作聞名的巴克教育機構,列出「黃金標準」的專題設計具備的八大特色。以下便是「黃金標準」專題式學習的八大特色(見表格十四)。


專題學習.jpg

專題式學習及其他要求學生解決切身問題的學習活動之所以重要,有幾項原因。首先,真實世界的問題及解決方案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會增加他們對於目前所學的參與度。其次,他們成年以後將要從事的工作,多數需要完成專案,因此練習這類工作必備的各項技巧是很重要的。最後,它給學生機會主導自己的學習、處理障礙與挫折,以及練習提出意見反饋與反省等基本技巧,這些都是培養與強化成長性思維的真實工作特徵。

本文摘自《成長性思維學習指南:幫助孩子達成目標,打造心態致勝的實戰教室》,安妮.布魯克Annie Brock、希瑟.韓德利Heather Hundley 著,王素蓮譯,親子天下出版授權提供,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文章出處】
《聯合新聞網》
〈意義重大的危機:學生拿到考卷就比成績 不算分的都不重要〉
(本文摘自《成長性思維學習指南:幫助孩子達成目標,打造心態致勝的實戰教室》,安妮.布魯克、希瑟.韓德利著,王素蓮譯,親子天下出版)
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6887/3041210
2017-03-21
文/安妮.布魯克Annie Brock、希瑟.韓德利Heather Hundle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