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png
5月會考過後,聯合報的一篇報導提到,會考考題多為理解型題目,有國文老師建議戒除3C、多閱讀,才能提升文字理解能力。長期推動閱讀的品學堂、《閱讀理解》創辦人黃國珍,針對該篇文章中的4個觀點,提出其盲點及解析。

考慮很久,我還是決定對聯合報的這篇報導中(會考愛理解型……想讀懂題目 戒掉3C多閱讀),關於閱讀理解能力教育似是而非的論點提出我的看法。
通篇報導中引述不同科別老師對改善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多方意見,整理出下列幾個重點:

一、提升閱讀的量
二、養成閱讀習慣
三、形成「語感」
四、戒除3C產品


這些大家早已熟悉的論點,看似合理的意見,卻是導致大眾對閱讀教育認知偏差的片面性觀點。

片面性觀點可能帶來的危險

「片面性觀點」危險的地方不是個別觀點本身錯誤,而是個別觀點間缺乏系統性地連結,造成對閱讀理解教育認識上斷裂所形成的誤解。

一、大量閱讀的盲點:

缺乏能力養成,就像擁有頂級食材,卻沒有基本料理技能的廚師。

大量多元的閱讀在養成學生閱讀能力上的確是基本功夫,許多學生閱讀大量書籍,也熟知文中的重點或知識,它有助於累積字詞的豐富和多元知識,但是未必能養
成理解所需,統整訊息以建構、推論上位認知的能力。以至於面對理解型的提問,需要重新應用所知,依然無法建構出對應提問的答案。就像沒有廚藝的廚師,山珍海味的食材也沒有用。因此要有以培養能力為基礎的教育,才能處理應用資訊材料,形成理解與觀點。

二、養成閱讀習慣的盲點:

有運動習慣的人,不必然能成為運動健將。

「養成閱讀習慣」這個觀點的邏輯是說,有閱讀習慣才有機會,形成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的條件。其實這說法混淆了「閱讀習慣」與「閱讀理解能力」的因果關係,似乎有了「閱讀習慣」就自發性的擁有「閱讀理解能力」。事實上,習慣不是形成能力的必要條件。以新的教學研究來看,「閱讀理解」成為可以習得的能力,更讓習慣與能力養成脫鉤了。但是,孩子擁有「閱讀理解能力」之後「閱讀習慣」可以增加孩子精熟能力的機會。

三、形成「語感」的盲點:

文學作家或詩人應該有敏銳的「語感」,但你認為他們面對科普、數學或社會題目,「語感」的幫助有多大?

閱讀做為一個重要而嚴肅的學習項目,需要對學習內容有嚴謹的定義,我分享幾位學者對「語感」精闢地詮釋如下:

民初著名作家、教育家及出版人葉聖陶在《文藝作品的鑒賞》中對語感做了說明:「不了解一個字一個辭的意義和情味,單靠翻查字典是不夠的。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留意,得到真實的經驗,對語言文字才會有正確豐富的了解力,換句話說,對於語言文字才會有靈敏的感覺。這種感覺通常叫做『語感』」

學者韋志成認為:「語感是對語言文字或語文現象的敏銳感知和迅速領悟的能力,或者說是人對語言直覺地感知、領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對語言文字從語表到語裡,從形式到內容,包括語音、語義、語法、語用等在內的一種正確豐富的了解力。」

「語感」是一種心理層面的行為能力,指言語主體能夠在當下頓悟般的理解言語形式,並能創造性的生成新的言語形式的能力。簡單的說就是「人對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這說明在面對文本內涵為文學藝術的理解上,讀者可以透過「語感」理解並詮釋作品的條件。但這也引發另一個問題,「語感」既然是人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那不同的人必然其感受條件不同,因此詮釋的結果必定有所差異,那以命題老師的答案為其標準就有一定的風險!若一位學生的感受更為深刻,超越命題老師的理解範疇,誰是對的?因此,「語感」是賞析作品的能力,但是是否足以做為客觀評量理解的依據?如果不行,教學上,學生更需要的客觀的能力是什麼?⋯⋯我的建議是「邏輯」,這有更具體一點吧!

四、關於戒除3C產品的說法,我不想費時去論述PISA對數位閱讀的重視和數位時代資訊呈現的趨勢,我只想用簡單的思維置換,來呈現這看法的謬誤。

試想我們活在文字還刻在竹簡上的時代,有一天出現了把文字印在紙上的書冊,你會認同「戒除紙製書冊」的說法嗎?如果不會,為什麼要認同「戒除3C產品」的說法?的確,3C產品正在影響孩子閱讀樣態,但孩子該學會的是如何使用工具的態度,而不是戒除不用。

我引述的這篇報導狂洗許多朋友的臉書,統整這些內容後,這篇報導對閱讀教育的認知,還是停留在「多讀你就會了!」,而「老師們在教學明顯感覺很吃力」的原因,是學生整體程度成又往下掉。這種論調完全無視另一個更要關注的問題,老師要如何帶領學生習得閱讀素養,擁有理解與思考能力!更進一步來說,報導中隱藏一個被忽視的殘酷事實,就是學生的能力正反映出老師的能力

若我們沒能在閱讀這新聞的過程中,區分文中觀念論述的謬誤,這正是我們閱讀素養有待加強的真實困境。

---黃國珍臉書
〈閱讀生活 理解世界〉  2016-05-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