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jpg

墨菲定律的提出者

「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是由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
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參加美國空軍進行的MX981火箭減速超重實驗。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定人類對加速度的承受極限。其中有一個實驗項目是將16個火箭加速度計懸空裝置在受試者上方,當時有兩種方法可以將加速度計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議的是,竟然有人有條不紊地將16個加速度計全部裝在錯誤的位置。於是墨菲作出了這一著名的論斷,如果做某項工作有多種方法,而其中有一種方法將導致事故,那麼一定有人會按這種方法去做。

主要內容:

一、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二、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三、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四、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產生的時代背景

「墨菲定律」誕生於20世紀中葉,這正是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科技不斷進步,人類真正成為世界主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處處瀰漫著樂觀主義的精神。人類取得了對自然、對疾病以及其他限制的勝利,並將不斷擴大優勢;我們不但飛上了天空,而且飛向太空……我們能夠隨心所欲地改造世界的面貌,這一切似乎昭示著一切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無論是怎樣的困難和挑戰,我們總能找到一種辦法或模式戰而勝之。
2014年電影《星際穿越》中多次提到墨菲定律,並且得到了驗證。很多人都是看了這部電影後知道這個名詞。

三大發現之ㄧ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這樣的: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理」和「彼德原理」並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
「墨菲定律」是其作出的著名論斷,亦稱莫非定律、墨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

墨菲定律根本內容是:
有可能出錯的事情,就會出錯。(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凡事可能出岔子,就一定會出岔子。
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
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會出錯的,終將會出錯。
(If anything can go wrong,it will.)
墨菲定律簡單地說就是:看似一件事好與壞的幾率相同的時候,事情都會朝著糟糕的方向發生。
換種說法:假定你把一片乾麵包掉在地毯上,這片麵包的兩面均可能著地。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塗有一層果醬的麵包不小心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帶有果醬的一面落在地毯上。

科學解釋


每種定律都可以由一種或幾種簡單的數學或物理學定律來解釋,墨菲定律背後的科學解釋就是宇宙的熵增現象。
通常認為,我們的宇宙目前處於膨脹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事物傾向於轉化成雜亂無序且平均分散在空間的微觀粒子及熱輻射,這種無序性增強加大就稱為熵增。
而通常人類活動的目的是建立集中的、有秩序的事物,比如將鐵礦石熔煉成鋼鐵構件,將沙子製作成晶片,這與整個宇宙的自然規律是相反的,所以無論是說大自然的懲罰也好,說違反客觀規律的代價也好,墨菲定律這種破壞有序事物的定律就是大宇宙環境自然規律的體現。


衍生

經過多年,這一「定理」逐漸進入習語範疇,其內涵被賦予無窮的創意,出現了眾多的變體,其中最著名的一條也被稱為Finagle's Law(菲納格定律)

墨菲定律在技術界

它道出了一個鐵的事實:技術風險能夠由可能性變為突發性的事實。


墨菲定律在文化界

在文化方面,它代表一種近似反諷的幽默,當作對日常生活中不滿的排解。

墨菲定律的原句派生出的生活版本:

1.別試圖教貓唱歌,這樣不但不會有結果,還會惹貓不高興。
2.別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會搞不清楚,到底誰是傻瓜。

3.不要以為自己很重要,因為沒有你,太陽明天還是一樣從東方升上來。
4.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5.好的開始,未必就有好結果;壞的開始,結果往往會更糟。
6.你若幫助了一個急需用錢的朋友,他一定會記得你——在他下次急需用錢的時候。
7.有能力的——讓他做;沒能力的──教他做;做不來的──管理他。
8.你早到了,會議卻取消;你準時到,卻還要等;遲到,就是遲了。
9.你攜伴出遊,越不想讓人看見,越會遇見熟人。
10.你愛上的人,總以為你愛上他是因為:他使你想起你的老情人。
11.你最後硬著頭皮寄出的情書;寄達對方的時間有多長,你反悔的時間就有多長。
12.東西越好,越不中用。
13.一種產品保證60天不會出故障,等於保證第61天一定就會壞掉。


墨菲定律.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