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png
(圖片引自網路)


中文系畢業,我在迷霧中跑出自己的路

「當初就不該讓你讀中文系,你看看你。」爸爸的聲音很慢很低,掐著車裡的空氣。

相較於大聲斥責,這種淡淡的失望,更讓人難受。

大學就讀「中文系」的我,和就讀「資工系」的哥哥相比,爸媽一直覺得文科的出路有限,工作待遇也普遍不佳,因此十分擔心我的未來。大學剛畢業的那陣子,相同的話就像錄好的音檔,時不時被拿出來重複播放。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是驚訝夾雜微微憤怒的。我試圖跟爸媽溝通:「個性和興趣不同,拿同一套標準來束縛和評價,是不公平的」,但溝通結果卻都無疾而終。對比於畢業前朋友三五成群,在那段時間常伴我左右的,只剩不被家人理解和支持的孤獨及失落。 

茫然、猶豫、不失所措、沒有方向。就像大部分的畢業生一樣,同樣的情緒日復一日出現。在不斷被否定的狀況之下,我回首檢視了大學四年所做的一切,想從回憶裡好好審視自己,看看是否能找出一點頭緒,拼湊出未來的方向。




審視過往經驗,了解自己的武器和能力

在進入中文系後,雖然覺得所學饒富趣味,但無法成日泡在書堆裡的我,沒有多想便跑去參加了最喜歡的吉他社,想一圓當時的音樂夢。


從一開始內向怕生、無法與太多人社交的小學員開始,到擔任教學幹部,上台帶領社課、主持活動、積極主動和新社員熟絡,逐漸養成了我開朗外向的個性;再到後來擔任社長,和幹部們一起籌辦吉他營、大小型校內外活動、邀請藝人表演,我體認到一人之力著實渺小,一個活動的呈現,全仰賴眾人的協助和付出,若沒有良好的團隊溝通、工作配合,以及幹部間正向的合作關係,活動便無法順利完成。

在籌辦活動和經營社團過程中面臨到的人際和溝通問題、在辦理吉他營時碰到颱風和場地問題的危機處理、面臨營隊招生業務壓力時的調適、理解必須對營隊和社團的缺失及行為負完全責任,這些經驗後來都成為協助我處理工作上遇到各種挑戰的能力和武器。至於武器有多利、能力到哪裡,心中必須有一把尺:清楚了解自己的底線,並保持一顆學習的心。

對於我在社團時期所經歷的一切,當時並沒有太強烈的感受。直到後來才了解,是過往的教訓和累積,塑造了現在或好或壞的自己。


跳脫科系限制,踏出舒適圈

在中文系上,大家對於「未來從事的工作與就讀科系不相符」的狀況都已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若發現自己未來可能不會從事與中文系直接相關工作的人,便會向系上學長姊諮詢,詢問畢業後還有什麼其他的出路;而我,也是諮詢者之一。在眾多不同的回覆中,印象中最深刻的回答是:「什麼都可以做,因為什麼都沒學過。」在聽到這句話時,我便把每個字都刻進心裡,希望以此為戒,提醒自己時時保持學習的心。

有次在和同樣就讀中興大學的歷史系學長──小樹何則文聊天的過程中,得知當時小樹正在外貿協會培訓中心(ITI)的兩年期國企班受訓,學的是國際經貿、行銷、商業知識,對於第二、第三外語更是做了一番紮實的訓練。這個資訊為當時的我心中投下一顆震撼彈:眼前這位學長,為了追求理想和自我成長,不被文科背景束縛,決定給自己一個探索其他領域的機會,並和本科所學產生奇妙的化學變化,最終成功蛻變。 而那次的日常閒聊,也埋下了我後來報讀 ITI 半年期特訓班的種子。

在畢業求職的過程中,我除了被貼上了「中文系」的標籤外,也深深感受到自己能力的不足。我想起了那次與小樹的對談,於是上網搜尋了外貿協會的相關課程和報名資訊,在眾多不同時間長度的課程中,評估了自己的狀況和需求後選擇了 ITI 半年期特訓班,秉持著「文科背景的我對商業知識一無所知,必須好好當顆海綿努力吸收」的理念好好學習。


來自中文系的意外收穫

特訓班的課程需要大量學習從未接觸過的商業經貿知識及常識,因此在上課時,我總是希望快速將老師上課的內容整理成筆記寫下,以幫助理解。某次上課,隔壁的同學看到我的筆記後隨口說了一句:「你怎麼這麼快就把老師說的上課內容寫成筆記了!我還在理解耶。」當下我並沒有聽懂同學的意思,只是笑了笑。直到後來反覆思索才明白,在中文系課程的影響下,將大量的文字和老師上課教授的知識迅速濃縮成筆記和統整,已是上課必備的技能,而我在不知不覺中受惠於此卻不自知

其次,由於我對數字嚴重缺乏敏感度,又頂著「中文系」的標籤,卻不願意讓同組的同學認為「文科碰到數學就擺爛」,於是在碰到需要計算的課程時,我會花更多心力去努力弄懂課程上的內容。雖然無法百分之百理解,但也不甘心屈服於數字的淫威之下。如此光景,想必是高中那時放棄三角函數的自己無法想像到的吧!於此,我學習到了「面對問題而非逃避」,問題放著並不會自己被解決。


在迷霧中奔跑,跑出自己的路

畢業前的茫然,彷彿置身在濃霧之中,弄不清楚該前進的方向,甚至看不清自己的模樣。在這樣的狀況下,在霧裡看到一點微光的我們,便像抓到救命稻草那般朝光點跑去。即使當初起跑的原因只是想要突破凝滯不動的現狀,卻已不知不覺在奔跑的過程中跑出了自己的路。看著一路跑來的足跡和逐漸明朗的前方,正如同我們只有不斷地前進和找尋目標,才能夠讓方向更加明確一樣。


在 ITI 學習的過程中,隨著學習的商業知識愈來愈多,也跟有經驗的前輩請教之後,我慢慢地篩選出自己相對有興趣的發展選項。結訓後我進入成衣廠擔任外派儲備幹部,並前往越南進行培訓。此時再回首看來時的每一步,社團經歷養成的人格、社交技巧,到 ITI 學習商業知識、常識及必備的語言能力。以前為了突破現狀所做的嘗試和努力,不約而同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上交會,若是缺少或改變任何一項,後來的結果可能都會不一樣。

雖然我現在仍在起跑的階段,未來也還沒完全明朗,但在了解到「做過的事情和嘗試不會消失,未來還會以某種形式出現或結合在將來的目標」後,我似乎也變得不再那麼害怕跑進迷霧中了。

因為唯有邁開步伐,才能夠跑出自己的路。


宋子瑜.png
上圖:作者(圖片引自原文)


【文章出處】
《換日線Crossing》
中文系畢業,我在迷霧中跑出自己的路
2018-10-01
網址: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0698
作者:宋子瑜
【作者簡介】
宋子瑜,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