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jpg
(圖片引自網路)


為什麼我們需要學文言文?文白之爭的3個哲思提問

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學習比例之爭,一直是國文學習的一個大哉問。到底是學習文言文的目的是為了什麼?為了充實內涵?學習中華文化?還是只是為了考試升學?看似難以取得共識的問題,透過哲學提問的方法,可以從3個方向去思辨和討論「我們需不需要學文言文」。

文言文又稱古典漢文,是中國傳統上的一種書面語言,有其特殊的語法與格式,如今它不僅代表語言形式,同時也是思想內容的載體。也可以說,當我們論及文言文時,與中國傳統思想通常脫不了關係。


文言文在高中國文課本裡約占5成比例,難度也比較高。許多人認為,文言文的語法與內容,對日常生活都沒多少幫助,但為了獲取分數,學生們往往必須為此花費許多時間心力。社會上對於刪減乃至廢除文言文的倡議,即是由此而發。

一般而言,國文科具有3大目標:

1.語文教育:基本的聽說讀寫。
2.文藝教育:培養美感與審美觀。
3.文化教育:傳承中華文化。


支持文言文具有必修價值者,不僅認同這3大目標,更認定文言文是達成它們的最佳媒介;而反對文言文者,則可以分為質疑目標與質疑媒介兩種進路。


關於文言文存廢的3個提問方向

提問方向1:語文教育

讓我們從語文教育開始簡單檢視。聽說讀寫的訓練,的確應被納入必修科目,但文言文是訓練聽說讀寫的好媒介嗎?


這裡有替代性問題:反文言文者宣稱,既然我們日常生活都是使用白話文,用白話文教材來訓練聽說讀寫當然更好;支持者則會說,文言文才能使聽說讀寫的內容更豐富、更有深度,或者乾脆說,文言文能夠使語文能力更強。

文言文的確利於教導某些特殊的遣詞用字與成語典故,然而,它們值得納入必修嗎?這可能取決於,我們對一般人語文能力的平均水準有何預期。

支持文言文者多半會說,必得熟悉文言文,才能算是語文能力高於平均,才能看懂或寫出好文章;但反對者很可能不會認同此說。

因此你可以問:

.要看懂或寫出好文章,需要對文言文有多少了解?要有怎樣的了解?
.當今的文言文教育及考試方式,能增進這種了解嗎?為什麼?


提問方向2:文藝教育


其次是文藝教育。這裡有個多元性問題:我們可以承認文言文是一種很好的文學載體,帶有獨特的美感與審美價值。

但文學的形式與類別有很多種,為什麼國文科要獨尊文言文?相較之下,台灣本土的某些文學形式,譬如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等,占比則是極低。

若把文藝教育視為某些專業領域的必備能力,我們不妨承認它值得納入必修,但要選擇哪些文學類別、比例又該如何分配,是一件頗需討論的事。

因此你可以問:

.以台灣社會而言,哪些職業、領域或生活方式,需要特別強的美感能力?為什麼?
.要培養美感能力,應該要熟悉哪些文學類別?為什麼?


提問方向3:文化教育

最後是文化教育。由於文言文是中國傳統思想的主要代表,說它有助於傳承中華文化,應該沒有太大疑義。但一個重要問題是,為何獨尊中華文化,而非其他存在於台灣社會的文化?


有人會說,這裡涉及了民主制度的政治中立原則,即學校不得支持特定的政治立場或宗教信仰,而獨尊中華文化本身就是一種政治立場,所以文言文不該必修。另一方則會說,中華文化一直是台灣社會的主流,教導中華文化能促進民主社會的合作與共榮,這與政治立場無關。

因此你可以問:

.國家有權選擇一種文化,並規定大家都要學習嗎?為什麼?
.主流文化是什麼意思?台灣社會的主流文化是什麼?
.必修課程應該特別強調主流文化嗎?為什麼?


從上述討論可以看出,雖然文言文在語文、文藝與文化方面的培養,似乎能夠對應到必修測試的3個標準:生活技能、專業基礎與民主參與,但反對方的論點也有一定道理。

尤其在教導中華文化是有利還是有害於民主進展上,支持與反對雙方看來勢如水火,不易達成共識。


哲學提問的劃分目的與方法

原則上,任何政策都可以被進一步區分為2個部分:

1.要達到什麼目的?(What)
2.用什麼方法(或說媒介)達到目的?(How)


之所以要做這種區分,是因為我們在檢視政策成效,尤其是要找哪裡出錯時,可有2個角度:

1.目的本身就有問題
2.目的沒問題但方法不太好


同樣一個目的,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去達成,譬如你要從台北去高雄,可以搭高鐵、搭台鐵、搭客運或騎腳踏車。在目的沒問題的情況下,爭論的主要焦點,往往會在哪種方法能夠更容易、更省成本,或更有效率地達成目的。

也就因為如此,區分目的與方法,並比較各種方法的好壞優劣或可行程度,可說是分析政策型議題的必備思維

在面對明顯有些問題的政策時,不同角度也自然會導出兩派觀點:一是這政策該直接廢除;二是這政策用意良善,只是需要更多改進或配套。


四書.png
(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翻轉教育》
為什麼我們需要學文言文?文白之爭的3個哲思提問
(編者註:轉引自《人生好難:現代公民九個麻煩的哲學問題》(時報出版))
2022-10-07
網址: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7695
作者:周詠盛、沃草烙哲學作者群
【作者簡介】
周詠盛,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長榮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鄭福田文教基金會高中哲學講師,臺大兒童哲學研發中心執行委員。研究興趣為傳統思想如何現代化,目前從事哲學普及工作,臉書粉專為哲學開箱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