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引自網路)
這位區老師在意的不是顧炎武或文言文
台灣北一女中老師區桂芝在網上怒轟「108課綱」刪除顧炎武一篇作品〈廉恥〉,會令學生沒有廉恥、去中國化等。影片在網上熱播,雖然後來也有人指出,課綱其實是推薦了15 篇「建議閱讀古文」,各家出版社可以自由採用其他的作品,並沒有「刪除」這件事。
島外民眾如我,對島內消息不靈通,但課綱之爭在《上報》都已經討論過兩三次。這類事件雖然貌似在爭道德、四維、武則天有沒有在課程中,但內裡其實都是爭台灣教育有沒有「去中國化」。上次爭議是將中國史改為「東亞史一部份」,也是鬧得不可開交。這是在野攻擊執政黨的民主社會常態,但內裡亦可見有兩種「力」在持續對抗。
人們觀念持續的本土化,並引發了另一班人的焦慮。台灣觀念上越向內發展,他們越感焦慮,不論是國民黨失去政權、民國失去邦交國、與中國關係惡劣乃至台灣學生學甚麼不學甚麼,大學是否裁撤中文系,都能夠佐證他們相信的危機:在台灣,「中國性」受到持續損害,然後又可以循環論證:因為中國性不足,所以才導致日常出現危機,像「高雄又老又窮」之說,雖然表面上是講發展和定位,但在現實政治中動員的人們,都是受到「中國性危機」召喚出來的人,講到底是回到「因為兩岸政府關係不好,生意受到阻礙」。
能夠引起「韓粉」情緒反應的關鍵字,每次都出現於所有的課綱爭議中,或者說媒體機器就是這樣frame一件事。關鍵字通常是「教育」、「刪減」、「古文」、「中史」、「皇民」、「去中國化」等等,已經駕輕就熟。
雖然每次這些「爭議」解開之後,都是言過其實,十分標題黨,實際上課程並沒有如他們所說將中國元素和觀念清除乾淨,但政治和媒體動員不重在結果,而重在操練過程。所以他們其實也不真的在乎文言或者顧炎武,這都是一種手段。大人在乎教育,是因為教育能夠操控年輕人的心。
每一次高呼課綱是在去中國化的人,或背後的媒體設定,好像都是暗示只要人們在文化上大一統/非常相近,就不會有大分歧。這看來很理所當然,但其實隨便都能找到反例。例如香港人在2000年之前,普遍是非常愛國的,「在文化上」絕對認同中國。後來被說成反中亂港的反對派政黨,其實好多在 80 年代開始,就是支持鄧小平復出後的中國、反對英國殖民統治。他們當初也是支持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只是「也要求港人治港」。
聽得中國觀眾激動不已的「中國人唔係東亞病夫」,是出自香港電影公司和李小龍拍攝的《精武門》電影創作。香港 70 年代就有人搞保釣運動,多次有人坐船去登陸釣魚臺宣示中國主權。
武俠小說、影視作品,很多也是依賴「中國想像」去創作,其成果則為「全球華人」創造了另類的精神家園,這些作品流傳影響到現在。香港有南來文人、新儒家、港九新界其實在 97 前都沒受過「現代中國」(國共雙方)管治……8964 之後,香港更是將紀念活動接辦下去,視為「愛國民主運動」。
總之,「當代」之前的香港其實也有極高濃度中國性指數,民主派當時流行一種講法:愛國不愛黨,但香港後來也沒有少出事,沒有少社會動蕩。甚至是被視為以另一個中國的觀念,去抵制現實的中國。
類似的「課綱文史關注者」,也總是野蠻地一刀切,好像增加文言文、古史就是好,沒有就是不好。其實那領域除了好東西,也有很多所謂「斷爛朝報」,但為了攻擊「現代」,很多批評都陷入厚古非今的邏輯,彷彿有點「凡古皆聖」,也彷彿普遍道德是中華文化、文言文所專有。它裡面當然有好玩、美妙甚至獨有的東西,爭取去保留、研究和推廣其實都是好,只是「課本中沒有顧炎武討論廉恥」,不能一下跳到「教育制度鼓勵人們沒有廉恥」的結論。
法語經常被視為高雅的語言,但也有一句很好玩的話:在巴黎,連乞丐也會講法文。
就像很外行的人,就會覺得文化工作者的生活自動就十分清幽,學文言文等同艱深,等同修養。學生接觸文言材料,等於自動增加文化力場。這些「等同」不是太天真爛漫了嗎,難道房思琪認識的李國華,就不熟讀四書五經廿四史、就不接受中國文化的大傳統?
(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上報》
〈這位區老師在意的不是顧炎武或文言文〉
2023-12-10
網址: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89430
作者:盧斯達
【作者簡介】
盧斯達(1990年2月3日—),本名劉耀文,作家、時事評論員。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自大學時期開始在報章論壇版投稿,文章以往常見於立場傾向香港本土派的網路媒體,人稱「無待堂堂主」。出版書籍有《如水赴壑:香港歷史與意識之流》、《我迷失在這場殖民遊戲》、《獨立屠場──亂世評論和犯人雜文》、《究竟香港人做錯咩──盧斯達評論集》、《代糖夫人信箱》。
- Dec 12 Tue 2023 11:40
▲盧斯達:這位區老師在意的不是顧炎武或文言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