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jpg
(圖片引自網路)


經濟日報社論:大學文史哲系停招凸顯的問題

人力資源的發展與運用是台灣當前面臨的重大課題之一。近來,從半導體業的人才磁吸、旅宿業的缺工到世新大學中文系停招,無不顯示奮力邁向先進國家的台灣正遭遇人力或人才問題的嚴肅挑戰,甚至較水、電、土地等有限資源還顯困窘。

一般而言,當資源愈是困窘時,如何適當配置資源更形重要。這其中,市場的價格機能對於引導資源有效配置可發揮一定的功效,因此須先尊重市場機制原則。然而,市場機制有時而窮,政府政策介入的必要性才於焉而生

以人力資源來說,在邁入知識經濟時代後,知識經濟的特性使得高科技等特定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益發凸顯,相關工作的報酬快速提升,形成職場「贏者圈」的現象,並磁吸更多人才加入。如果說以「產值」定義的經濟成長是一個國家的主要經濟目標,這樣的產業發展與市場磁吸現象無可厚非;如果這樣的產業發展可以形成護國神山,帶來國家安全與外交利益等巨大外部性,政府當然會大力推動設立半導體學院,助長科技業的磁吸人才效應。

在人力資源運用集中化後,隨之出現其他產業的缺工問題。缺工問題可以有兩個思考。首先,當市場薪資被帶動提高時,衝擊最大的是競爭力或獲利能力最差的產業或企業如果薪資是經營必須承擔的合理成本,則應尊重市場擇優汰劣的機制,不宜一味搶救,免得問題長期化而治絲益棼。儘管這是易懂的經濟鐵律,卻也是政治決策者最難遵循的經濟原則。

其次,也是最重要者,是那些沒有市場吸引力但一個優質國家必須具備的人才與工作。當中文系停招,歷史系哲學系可能很快步上後塵之際,值得擔心的是這個國家將變得愈來愈沒有內涵與氣質,反而「產值」背後的銅臭味愈來愈濃當以產值為基礎的經濟成長率總是成為最受關心的經濟數據,上述發展一點都不意外。然而,亮麗的產值(GDP)與經濟成長實非一個優質國家所應具備的唯一因素

美國前總統甘迺迪曾經有這樣一段名言:「GDP並沒有慮及我們兒童的健康狀況、教育品質、或他們遊戲的快樂程度;它也沒有包含詩詞的優美或我們婚姻的堅定程度;它既未衡量我們的勇氣,也未衡量我們的聰明才智。它衡量了很多事,但沒法告訴我們,是什麼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或許我們更應該追求的是全面的「經濟發展」及包容性成長,而非僅是狹義的經濟成長

理論上,隨著經濟成長帶來更高的人均所得、邁向先進國家時,人們應該愈脫離追求溫飽的物質生活,愈尋求提高心靈飽足的精神生活。文史哲及美學領域是否蓬勃發展、人才是否濟濟,應當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優質的重要指標。台灣的人文、民族、歷史、音樂、美術就值得投注資源、培育人才來好好發展;當台灣人所得超越日韓之時,這該是下一個應正視的課題。

文史哲與美學人才的市場需求雖尚未成形,但卻不應任令市場扼殺。它也如同半導體業為社會帶來巨大的正外部性,應獲得政府同等的重視。然而,不似半導體業有市場支持,文史哲及美學領域的發展必須先有政府的支持。近年來政府的稅收豐沛,在支出上更應以邁向優質國家做為前導概念,大量創造文史哲及美學領域的工作機會。在既有場館、法人擴編員額經費,或新設單位挹注資源,都是初步可做的。

更進一步,文史哲領域的發展難道不配放入「前瞻」計畫?國發基金可以投注大筆經費成立半導體學院,也能投注文史哲學院。當然,若能做到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力倡的「部部都是文化部」,我們的國家體質與人民的生活品質當能提升至新的境界,所謂「經濟成果全民共享」才會更有意義有這樣的內需產業支撐,我們的GDP結構也才會更形完美


路人.png
(圖片引自網路)


【文章出處】
《聯合新聞網》
經濟日報社論/大學文史哲系停招凸顯的問題
(轉引自《經濟日報》)
2023-11-10
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7563932
作者:不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