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png
上圖:象徵和平的白鴿(圖片引自網路)
三義塚.png
上圖:日本大阪府豐中市.三義塚(圖片引自網路)


題解

本詩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33年創作的一首舊體七言律詩。詩的前兩聯通過一隻鴿子的遭遇,點出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的罪行,又區隔日本人民不同於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者。後兩聯是作者發表的抒情和議論,並對將來寄以重歸於和好的期望。

在日軍侵華時期,日本生物學家、北海道帝國大學教授西村真琴(西村誠)博士(1883-1956),為了救援戰爭中的受傷者,於1932年2月作為服務團長到中國。在上海郊外的三義里戰亂的廢墟,發現了因為飢餓而飛不動的鴿子,便帶回日本,取名「三義」,精心餵養。為了表達兩國人民的友善,他期待生下小鴿子後,作為「和平使者」的象徵送回上海。可惜這隻帶回日本的鴿子,在第二年三月遭遇黃鼠狼的襲擊死亡,博士在悲痛之餘,將它埋在院子裡的紫藤下面,並立了一塊石碑,取名「三義冢」。出於對魯迅的景仰,西村博士修書一封細説原委,並將自己畫的鴿子一併寄給在上海的魯迅,表達中日兩國友好的願望。作者魯迅於是在1933年6月21日寫下這首詩,因此這除了是一首詠物寄情的七言律詩外,也是一首應友人徵請題詠的酬對詩。

這類酬對詩在舊體詩中數量很多,一般都是通過寫物寄託詩人的個人情懷,特別是出題而詠,多就事論事,很少表現出深刻的主題。但作者魯迅的這首詩卻借一小小的具體事物──一隻鴿子,以及一座為埋鴿而建的塔冢,開出一個巨大深廣的主題,鴿子本身就是和平的象徵,作者展示兩國人民情如兄弟,隨著時間的推移,待到劫波逝去,中日兩國人民就將友好下去。這不但表現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力,也説明作者的目光和胸襟。

對於這首詩,最有名也是令人感觸最深的是最後二句:「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份豁達的胸襟更屬難能可貴。如果告訴一個年輕人要寬恕對方,那麼他(她)理解起來或許是有困難的,就他們的人生經歷以及心性來說,恐怕「快意恩仇」(即有恩報恩,有仇報仇)來得痛快。但人生在歷經人生一重又一重劫難的洗禮之後,才有可能對世界、對世事都能看淡、放下,有了一種超然物外的胸懷,此時泯除恩仇才成為可能。生命的淬鍊,的確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

魯迅過世後的1939年抗日戰爭中期,西村一行人再度來到中國,將68名中國戰爭孤兒帶到日本孩子們在四天王寺經營的療養院長大。戰後,西村成為豐中市議員並擔任主席。1948年1月的市議會會議紀錄中,有一位市議員的發言提到西村的功績,市議員分享他們從中國退伍軍人那裡聽到的故事。當士兵們登上救援船時,他們感謝這位中國年輕人的好意。然後年輕人說道:「我不應該接受這個謝謝。日本有一位老師,名叫西村誠。請謝謝他。因為西村先生,我才有了今天。」年輕人是一名回國的戰爭孤兒。他就是其中之一。一位市議員稱讚西村說:「似乎對軍隊有相當大的反對。他克服了這種反對,為了日本和中國的未來,致力於兄弟情誼和人性的熱愛。」如今,
三義塚位於日本大阪府豐中市曾根東町人行道旁樹蔭下,從它身邊走過常常會沒注意到。

三義塚.png
上圖:日本大阪府豐中市.三義塚(圖片引自網路)
三義塚.png
上圖:日本大阪府豐中市.三義塚(圖片引自網路)


題三義塔并序、跋

三義塔者,中國上海閘北三義里遺鳩埋骨之塔也,在日本,農人共建。

奔霆飛焰殲人子,敗井頹垣剩餓鳩。
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瀛洲。
精禽夢覺仍銜石,鬥士誠堅共抗流。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西村博士於上海戰後得喪家之鳩,持歸養之,初亦相安,而終化去。建塔以藏,且徵題詠,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爾。


【作品出處】
《魯迅全集》
題三義塔並序
作者:魯迅
【作者簡介】
魯迅,本名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山、豫亭,後改名樹人,改字豫才,筆名魯迅,生於清光緒七年,浙江紹興人,為中國近代作家,新文化運動領袖之一。魯迅出身書香世家,因家道中落,父親早亡,備嘗社會人情冷酷。十八歲入礦務鐵路學堂,接受新式教育,22歲以公費赴日學醫。因有感於國家破敗、國民愚弱,決定棄醫從文,以文學啟迪民智。回國後曾於教育部服務,並曾任教於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廈門大學等校。魯迅是新文學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生前創作了雜文、短中篇小說、文學思想和社會評論、學術著作、現代散文詩、外國文學與學術翻譯作品等,也寫過舊體詩,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魯迅以小說創作起家,民國7年首次以「魯迅」為名而在《新青年》雜誌發表的〈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白話小說的開山之作,其後,魯迅連續發表多篇短篇小說,前期小說編入《吶喊》、《彷徨》兩個小說集,代表作有〈狂人日記〉、〈阿Q正傳〉、〈祝福〉、〈孔乙己〉、〈故鄉〉等,小說主角阿Q、祥林嫂、孔乙己、閏土等在中國婦孺皆知。他前期的小說往往沒有離奇曲折的劇情,而是以清末民初的底層百姓生活為主,注重細節描寫,能在點滴間以白描手法鮮明刻畫人物,並挖掘微妙的心理變化,主要表現底層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艱辛。他視小說為改良社會的工具,致力於剖析人性,揭露傳統文化的陋習和社會的弊病
著,有小說集《吶喊》、《徬徨》等。後來魯迅逐漸放棄計劃中的長篇小說創作,轉向雜文寫作,他首創以論理為主,形式靈活的新文體──「雜文」,其雜文論辯犀利,文風多變,具有強烈的批判性,雜文代表作品集如《華蓋集》《且介亭雜文集》。其散文平易曉暢,感情沉鬱,作品結集為《朝花夕拾》《野草》。魯迅後期作品以借歷史典故映射現實生活,風格從容充裕、幽默灑脫,大異前期。學術專著則有《中國小說史略》等,後人編有《魯迅全集》。卒於民國25年,年56歲。

魯迅.jpg
上圖:魯迅(圖片引自網路)
西村真琴.png
上圖:西村真琴(圖片引自網路)


註釋翻譯

三義塔者,中國上海閘北三義里(當時上海閘北的一個里弄,焚燬於1932年1月上海抗戰中)遺鳩(音ㄐㄧㄡ,即鴿子,日本人稱為堂鳩)埋骨之塔(對冢上立碑的美稱)也,在日本,農人共建。
譯文:
三義塔是為了紀念中國上海閘北三義里那隻被救而又死去的鴿子,並埋葬其遺骨之塔。此塔修建於日本,是當地愛好和平的農民共同修建。


奔霆(疾雷)飛熛(原作焰。熛,音ㄅㄧㄠ,火焰)殲人子,敗井(被毀壞了的井)頹垣(倒塌了的牆)剩餓鳩。
譯文:
激戰中槍炮炸彈擊燒了閘北人民,飢餓的鴿子在瓦礫堆中竟然倖存。

偶值(碰到)大心(寬厚的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瀛洲(傳説東海中的神山名,此指日本)
譯文:
偶然遇到好心腸的日本友人,把這隻劫後餘生的鴿子帶回東瀛。鴿子死了還建起高塔加以紀念,日本農民常把它記掛在心裡。

精禽(精衞鳥。炎帝的小女兒在東海淹死,後變成精衞鳥,為了復仇,它不停地銜來西山木石,要把東海填平,典出《山海經》)夢覺仍銜石,鬥士誠堅共抗流。
譯文:
如果死去的鴿子能像夢醒似的復活,它也一定會像精衞鳥一樣,去填平東海。戰士內心確實堅定,必然能共同抵抗橫行的逆流。

度盡劫(佛教用語,此指漫長時間)(風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音ㄇㄧㄣˇ,消去)恩仇。
譯文:
歷盡無數的風波曲折,兄弟情誼依然存在,如果有一天彼此相逢,不如相視一笑放下恩怨。


西村博士(西村真琴(1883-1956),日本生物學家,一二八事變時曾來上海)於上海戰後得喪家之鳩,持歸(帶回日本去)養之,初亦相安,而終化去(死去)
譯文:
西村真琴博士在上海戰後救了一隻失去家園的鴿子,並把這隻鴿子帶回日本餵養,剛開始的時候牠還安好,可是鴿子最終還是死掉。

建塔以藏,且徵題詠(從日本來徵求題詠),率(草率成一律(律詩),聊(姑且)答遐情遠方的情誼)云爾(罷了)
譯文:
於是為鴿子建了墳冢來埋葬它的屍骨,並且為墳冢的落成徵求詩文,所以我草率的寫了這首七律,姑且表達深遠的情誼罷了。


三義塚.png
上圖:日本大阪府豐中市.三義塚(圖片引自網路)
鴿子.png
上圖:象徵和平的白鴿(圖片引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