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父與毛澤東(梅丁衍創作).jpg
上圖:孫中山與毛澤東合成圖


歷史課程中的素養學習並非單純是知識上的背誦,也需要教會學生如何分析不同的文本、了解不同資訊來源背後所帶有的偏見,並用邏輯推理的方式詮釋自己的觀點。而這些素養並非是單純學習岳飛和孫中山可以達成的。

岳飛和孫中山重要嗎?歷史教育的核心是什麼?──從全球最具挑戰性的歷史課談起

名嘴趙少康先生 10 月 3 日在臉書粉專提及臺灣新一代不知道岳飛和孫中山,並質疑現在的歷史教育「我們的教改怎麼會教出這樣沒有素養的年輕人?」

他的論述乍聽之下頗為聳動,但實際上卻挾帶了混亂的認知──學了岳飛和孫中山就會真的變得有素養嗎?答案似乎是否定的。不論學習孫中山、林爽文或是凱撒大帝,如果歷史教學只停留在知識層面的背誦,像是西羅馬帝國於西元 476 年瓦解、東羅馬帝國於 1453 年瓦解,學生的素養和能力是不會進步的。

歷史教育素養的真正重點

歷史教育的核心,分為「歷史事實」和「歷史詮釋」前者是知識導向的學習,像是孫中山在哪一年做了什麼;後者則是經由史料分析、比較和深入研究,對歷史發生的種種事件進行批判性的解釋。舉例而言,二二八事件發生過程的時間軸是「歷史事實」,但二二八事件的責任歸因則是「歷史詮釋」。

在教育部針對 108 課綱的素養介紹中,和歷史教育最具關聯性的素養莫過於「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其定義為:具備問題理解、思辨分析、推理批判的系統思考與後設思考素養,並能行動與反思,以有效處理及解決生活、生命問題。

換句話說,歷史課程中的素養學習並非單純是知識上的背誦,也需要教會學生如何分析不同的文本、了解不同資訊來源背後所帶有的偏見,並用邏輯推理的方式詮釋自己的觀點。這些素養並非是單純學習岳飛和孫中山可以達成的,因此趙少康先生提出對歷史教育的質疑,似乎不是真的在探討素養的問題,而是停留在該學什麼歷史事實的階段。

對於學生建構對自身與社會的關聯性和脈絡,歷史事實固然重要,但是不同意識形態的執政者,對於要建構什麼歷史脈絡會有不同看法,因此總有人說「歷史是勝利者寫的」。相較之下,不論執政者是誰,經由歷史詮釋所訓練的批判性思考能力能讓學生帶著走,在面對複雜的資訊和問題時,得以運用自如

世界上最難的高中歷史課程

若以不同學習階段來看,受 108 課綱影響最深的實屬高中課程,因此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參考世界上最難的高中歷史課程──「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簡稱 IBDP)的歷史課程。

IBDP(以下簡稱 IB)是現今全球最普遍的國際學校制度,其高中課程以高二、高三為主,特定課程甚至可以折抵美國大學學分。以下將從課程主題和上課、評量方式出發,分享 IB 的歷史課如何訓練學生批判性思考的素養。

IB 歷史課程主題

因為是國際制度,IB 制度的歷史老師可以在 IB 官方規劃的主題中,挑選符合自己興趣和專業的主題和具體課程內容。以下為官方指定的 3 類主題:

第一類,選一項主題:

軍事領袖(Military leaders)
征戰與其影響(Conquest and its impact)
國際戰爭的來龍去脈(The move to global war)
權利與抗爭(Rights and protest)
衝突與調停(Conflict and intervention)


第二類,選兩項主題(共有 12 項主題,以下僅列出 5 項)


社會與經濟:西元 750-1400 年(Society and economy 750-1400)
戰爭的緣起與影響:西元 750-1500 年(Cause and effects of wars 750-1500)
早期近代國家:西元 1450-1789 年(Early Modern states 1450-1789)
20 世紀的極權國家(Authoritarian states 20th century)
冷戰中強權的衝突與競爭(The Cold War: superpower tensions and rivalries 20th century)


第三類,選一項主題:


非洲與中東史(History of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南北美洲史(History of the Americas)
亞洲與大洋洲史(History of Asia and Oceania)
歐洲史(History of Europe)

以筆者個人經驗為例,在兩年共 250 小時的歷史課中(平均每週 3.5 小時),一共涵蓋了 1850-1970 年的蘇俄史、毛澤東和狄多(Josip Tito;前南斯拉夫共和國強人)的崛起、盧安達大屠殺、科索沃戰爭、古巴和柏林危機。


對比臺灣高中歷史課程所涵蓋的主題,上述內容可謂九牛一毛。那平均一週 3.5 小時的課程到底都在做什麼呢?

批判性思考的養成和訓練

除了歷史知識系統的建構,IB 歷史課最重要的目的是訓練學生邏輯推理、組織論述以及檢驗資訊和證據的能力。因此,比起臺灣歷史課所著重的知識量,IB 歷史課較著重於歷史詮釋。

具體上課的方式會依每位老師的風格和習慣而有所不同,但大致上是學生在家自行閱讀「歷史事實」;課堂上老師則會引導學生用邏輯推理、史料分析和論述進行「歷史詮釋」。

舉例來說,在上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學生需要在課前自行閱讀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像是三年大饑荒以後毛澤東退居二線、五一六通知、紅衛兵的階級鬥爭等。上課時,老師會帶學生分析不同的一二手史料,像是毛澤東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高原的《出生紅:記文化大革命》等,然後提出批判性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像是:毛澤東多大程度直接影響了文化大革命的發展?

討論的過程重視的是史料分析和論證。學生在發表自己觀點時需要運用邏輯推理和史料佐證,而老師則會檢驗學生的邏輯推理是否嚴謹、論述是否完整、有沒有其他觀點可以參考。

IB 歷史課的考試也完全是從以上脈絡出發,評量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所有的考試都是申論題,沒有選擇或填空題;具體面相分為「史料分析與評論」和「論述文」兩大類。

測驗形式一:史料分析與評論

第一份考題的核心是測驗學生分析與評論不同史料的能力:學生會拿到 3 份關於同一歷史事件不同的史料,並以幫助歷史學家了解該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為目的,來分析和評論不同史料。

具體的題目包括:史料 A 的內文有什麼重點;史料 B 的出處、目的和內文有什麼價值和侷限;比較史料 A 和 C 在該歷史事件上的陳述有何相同和相異處;以 3 份史料為基準,衡量該歷史事件中某一角色的影響和重要性。

以二二八事件為例,第一份考題可能會提供陳儀向蔣介石調兵的電文、二二八事件受害者口述和當時美國國家報的報導等史料。題目則可能是:第一份史料傳達了什麼對於歷史學家了解二二八事件重要的訊息;第二份史料的出處、目的和內文,對歷史學家要了解二二八事件有什麼價值和侷限;第二份和第三份史料對於二二八事件所反映的事實有何相似和相異之處;根據以上 3 份史料,解釋陳儀在二二八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等。

除了第一題用簡單的列點陳述以外,另外 3 個問題都需要用申論的方式回答。

測驗形式二:論述文

第二份和第三份考題的核心是測驗學生論述和組織能力:學生會從命題中選擇自己熟悉的主題,並且以平均每篇 45-50 分鐘的時間,寫出 2-3 篇各 600-800 字的論述文。

具體的題目會依照上述第二類和第三類主題分別而定。以第二份考卷為例,針對第二類 20 世紀的極權國家主題,在 2018 年的考題中有兩個問題,分別是:「比較政治宣傳對於兩個極權國家崛起的重要性」和「探討兩個極權國家的政策是否較少對女性有利」。

學生在回答時,需要提出自己的觀點並用邏輯推論和歷史事實佐證。換句話說,第二、三份考題檢驗的不只是批判性思考能力,也是清晰的組織和寫作能力。如果學生無法將觀點用清楚的脈絡和邏輯在限制的時間內陳述出來,將很難獲得高分。

臺灣的歷史教育該怎麼辦?

透過上述介紹,我們可以看到學習歷史詮釋對批判性思考訓練的重要性,也看到國際級的高中制度如何著重相關訓練。

當然,歷史詮釋是建立在歷史事實的認知,沒有後者將無法進行前者的訓練。然而,我國的歷史教育幾乎沒有對於前者的訓練,更別提整體批判性思考的訓練。

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的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今年發布的〈定義公民在未來工作世界的所需能力〉報告,其中批判性思考被列為未來最需要的能力之一。

因此,當我們在爭論該學習哪些歷史事實的同時,或許更應該思考如何透過歷史課來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考,培訓臺灣學生面對未來會遇到的種種挑戰。

108課綱核心素養內涵.png


【文章出處】
《換日線CROSSING》
岳飛和孫中山重要嗎?歷史教育的核心是什麼?──從全球最具挑戰性的歷史課談起
2021-10-12
網址: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5393
作者:Allen.S.Y. Che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