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png


「左思風力」與左思〈詠史詩〉的影響

「左思風力」是對西晉太康時期詩人左思詩歌風格的形象概括。

整個晉代太康(編按:西晉武帝第三個年號)文壇的創作傾向,多為刻意摹仿古人的作品,很少涉及現實內容,追求辭句的華麗富贍,漸入輕綺的文風,而唯有左思獨樹一幟。左思志高才雄,胸懷豪邁,是西晉最傑出詩人,其詩情調高亢,辭采壯麗,筆力矯健,氣勢昂揚,形成獨有的豪壯風格。


「左思風力」這一稱謂,始見於鍾嶸《詩品》。鍾嶸在論陶淵明詩源流時說:「其源出於應璩,又協左思風力。」我們再結合鍾嶸《詩品》中對左思的評語「其源出於公幹。文典以怨,頗為精切,得諷喻之致,雖野於陸機,而深於潘岳」可知,這所謂「風力」大致相當於《文心雕龍》中的「風骨」,大抵指思想情感的雄健,語言表達的有力

左思的詩歌,尤其是他的代表作〈詠史〉八首,雖為詠史,實則借詠史來抒發對現實的不滿及感慨,借詠史而詠懷,情調高亢,筆力矯健,氣勢昂揚,在內容和風格上都是對「建安風骨」的繼承與發揚

左思代表作〈詠史〉八首,是左思風力的集中體現,從這組詩來看,所謂「左思風力」大體有兩個方面。

其一,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這也就是鍾嶸所謂的
「得諷喻之致」。〈詠史〉八首將批判的鋒芒對準腐朽的門閥制度,抨擊士族壟斷政權,寒士有才難騁的不合理現象。

其二,語言質樸勁健。左思的詩歌雖然也用典故辭藻,有一部分詩甚至辭藻艷麗,如〈招隱詩〉,與潘陸之風並無二致,反映太康詩風的基本特徵。但他大部分的作品,特別是〈詠史〉詩卻寫得渾樸質實,不假雕鏤。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將「詠史詩」概括為兩種類型,他說:
「詠史者,不過美其事而詠嘆之。概括本傳,不加藻飾,此正體也。太沖(編按:左思字)多攄胸臆,此又其變。」其實這種借詠史而抒發個人懷抱的「詠史詩」變體,正是左思在詩歌史上的一大創新,他使得「詠史詩」擺脫原始的發展階段,更能吟詠情性、抒情言志。左思的變體「詠史」,至唐代已成為「詠史詩」的正宗,變體轉化為正體,從而創造出新的藝術境界。

左思「詠史詩」在文學史上產生巨大的影響,其貢獻猶如謝靈運之於「山水詩」,陶淵明之於「田園詩」,起了先驅者的作用。後於左思的陶淵明,其名作〈詠荊軻〉,全詩著力渲染荊軻不畏強秦,義無反顧的豪壯之舉。其他如鮑照、李白、杜甫等無不受其影響,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就是一例。清.楊倫《杜詩鏡銓》言:
「此五章乃借古跡以詠懷也。」又說:「五詩詠古即詠懷,一面當作兩面看,其源出太沖詠史。」

左思在華麗中求樸拙,於浮泛之外求深蘊,於精雕之中求自然,繼承建安文學形成的「以情緯文,以文被質」的優秀傳統,和當時流行的華麗詩風迥然不同。這種詩歌創作的這種精神,即是後世所說的「左思風力」。


諸葛亮.jpg


【資料整理】
本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