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虎溪三笑圖.png
上圖:李可染.虎溪三笑圖


虎溪位在江西廬山西北麓東林寺前,東晉時期,江州刺史桓伊受慧永法師之託,發心在廬山(今江西九江)建造東林寺,讓高僧慧遠大師(西元334-416年)居此潛心修行,「虎溪三笑」典故,即發生在虎溪。

慧遠大師人稱遠公,於廬山聚集上千沙門信眾結白蓮社,翻譯佛經、闡釋教義、同修淨土之業,倡「彌陀淨土法門」,成為佛教淨土宗始祖。他雖然專心修行,「影不出山,跡不入俗」,來訪參拜者卻絡繹不絕,常常賓朋滿座。

然而慧遠大師曾立下誓約:「影不出戶,跡不入俗,送客不過虎溪橋。」意指有客來訪,送客時從不越過東林寺前那條「虎溪」,法師每每想走過虎溪上那座石板橋時,有靈性的老虎便會大聲吼叫嗚號。三十餘年間,慧遠大師不但不下山,送客也從不越過虎溪。


一日,詩人陶淵明(西元365-427年)邀約道士陸修靜上廬山,過訪慧遠大師,一位是文士儒者,一位是知名道士,這三位釋儒道高人由於意趣相投,極為投機,當時天色已晚,彼此準備道別時,慧遠大師送他們下山。來到虎溪,耳旁雖不時傳來老虎的鳴號聲,但三人因爲談得欲罷不能,竟完全沒發覺。不知不覺慧遠越過虎溪,三人才驚覺已於破了定例,眾人先是吃驚,隨後頓悟所謂「送客不過虎溪」乃是執念所致,原來他們在不經意間,已破除了不過虎溪的執念


三人雖驚覺發生破戒情事,然而他們不是痛苦自責,反倒是彼此理解,三人會心相視大笑笑聲迴盪整座山谷。後人此典故,在此三人分手處修建「三笑亭」,「虎溪三笑」逸事遂成爲名傳千古的美談。

虎溪三笑圖.jpg
上圖:宋.無款.虎溪三笑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虎溪三笑圖.png
上圖:宋.無款.虎溪三笑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 .李白有詩〈別東林寺僧〉寫此逸事:「東林送客處,月出白猿啼,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

宋.陳舜俞《廬山記》卷二「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遠師送客過此,虎輒號鳴,故名焉。陶元亮居栗里,山南陸修靜,亦有道之士。遠師嘗送此二人,與語合道,不覺過之,因相與大笑。今世傳〈三笑圖〉,蓋起於此。

明文徵明.仇英「合摹李公麟蓮社圖」記中提到:「
道士陸修靜,居簡寂觀,亦常來社中,與遠相善,遠自居東林,足不越虎溪,一日送陸道士,忽行過溪,相持而笑,又嘗令人沽酒,引淵明來,故詩人有:愛陶長官醉兀兀,送陸道士行遲遲;沽酒過溪俱破戒,彼何人斯師如斯。


顏輝:虎溪三笑圖.jpg
上圖:元.顏輝.虎溪三笑圖
劉俊:虎溪三笑圖.jpg
上圖:明.劉俊.虎溪三笑圖
郭詡:虎溪三笑圖.jpg
上圖:明.郭詡.虎溪三笑圖
陳洪綬:虎溪三笑圖.png
上圖:明.陳洪綬.虎溪三笑圖(局部)


虎溪三笑這個典故在唐代就已流傳,但據古人考證,慧遠法師與陶淵明是同一個時代人,可是陸修靜到廬山時,禪師已經去世三十多年,陶淵明也已去世二十多年。因此有人認爲「虎溪三笑」這個典故是好事者虛構出來。

自宋代以來,「虎溪三笑」經常出現在傳統繪畫中,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宋代無款〈虎溪三笑圖〉冊頁,為此一題材現存的最早作品。


明憲宗皇帝朱見深,以虎溪三笑故事爲題,繪製了一幅名爲〈一團和氣圖〉的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從遠處觀察,圖上畫了一位盤腿打坐的笑面彌勒佛,喜氣祥和。若仔細端詳,會發現其左右兩手下的寬大衣袍,一位道長正與一位儒士彼此對望著。左右兩人促膝相對、彼此凝視且面帶微笑。

不論故事還是畫作,皆涵三教合流之意,典故雖然是傳說,可儒釋道三教包容共存,是中華文化的包容精神的表現。


一團和氣圖.png
上圖:明憲宗.一團和氣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樵客 的頭像
    樵客

    如是我聞: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